课件24张PPT。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_________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
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_________领域的革
新运动。政治混乱思想文化2.兴起: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
(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
年》一文。
3.代表:陈独秀、_____、李大钊、_____。
4.阵地:《_______》和北京大学。1915青年杂志胡适鲁迅新青年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旧道德和旧文化狂人日记封建礼教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2.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
民接受了一次___________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___
_______和铺垫作用。
(2)地位: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
(3)不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民主与科学思想宣传思想解放运动【微点拨】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微思考】
新文化运动“新”的含义。
提示:资产阶级的探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清除封建制度的旧思想,树立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正是新文化运动“新”之所在。【微阅读】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解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腐朽的封建专制和人民的愚昧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根源,所以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积极倡导的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的提出和倡导影响巨大,既有其进步意义,也有其局限性。【图解历史】
时间: A 年
地点: B
人物:陈独秀
意义:标志着 C 的兴起
A:_____ B:_____ C:___________1915上海新文化运动【知识构建】 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传统。要振兴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重铸国魂。20世纪初,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思想呼之欲出】
材料一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①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②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近代化探索之路】
材料二(2)说出材料二中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的名字(按顺序依次说出)。
提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3)仔细观察下列图表,填写出其中画横线的部分。提示:代表人物:①康有为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思想主张:①自强、求富②三民③民主和科学
事件名称:①百日维新(戊戌变法)②辛亥【新文化引渡春风】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提示: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因此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青年不辱使命】
材料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思政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于2017年5月16日至18日举办了“我来讲新文化运动”实践教学活动展示比赛。同学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取长补短,培养了协作的精神,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5)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百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①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增强民主和科学的意识。②我们要树立积极进取、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③我们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世界观。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一、选择题
1.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他倡导了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通过关键信息“陈独秀”“辛亥革命以后”等可判断其倡导的运动为新文化运动。2·1·c·n·j·y
2.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这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李大钊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即从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3.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出国留学的青年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最符合当时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21·cn·jy·com
4.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先进知识分子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陈独秀 D.孙中山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成为这次运动的两面旗帜。【来源:21cnj*y.co*m】
5.“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梁启超 B.胡适 C.李大钊 D.陈独秀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题干材料中给出了“文学改良”和“不避俗字俗语”这两个关键信息,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故选B。
6.(2017·重庆开县五校联考)新文化运动斗争的锋芒指向 ( )
A.帝国主义 B.资本主义 C.孔孟之道 D.维新思想
【解析】选C。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知识分子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故C与题意相符。
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主、科学是自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21cnjy.com
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影响(意义或作用),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新文化运动性质的选项是 ( )www.21-cn-jy.com
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D.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1915年陈独秀、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它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拓展延伸】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思想革命:(1)提倡新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提倡民主与科学,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3)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www-2-1-cnjy-com
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倡导白话文,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因此,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9.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
【解析】选C。从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三从四德”“德先生”“赛先生”。“三从四德”代表的是封建礼教,“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民主和科学。这幅漫画形象地表明:封建礼教是“靠不住的”,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把人们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所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1-c-n-j-y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21*cnjy*com
——陈独秀
材料二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1)材料一所反映的陈独秀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胡适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
(3)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可知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民主与科学。第(2)题材料二反映了胡适认识到“西洋近代文明”的进步性,为此提出了“两个提倡,两个反对”,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第(3)题,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们全面肯定“西洋近代文明”,对“东洋旧文明”持全盘否定的态度。21·世纪*教育网
答案:(1)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全盘肯定,对“东洋旧文明”全盘否定。
【思维拓展】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继承和传播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古为今用。21教育网
(2)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不要盲目崇拜、推崇。【版权所有:21教育】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件30张PPT。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袁世凯复辟帝制●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背景:《青年杂志》创刊号《新青年》蔡元培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文章指出,中国封建文化和制度已经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他号召青年们“以科学与人权(人权即‘民主’)并重”“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他们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文化发起猛烈的冲击。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
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
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思考:新文化阵营为什么反对儒家
的传统道德?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的《狂人日记》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
中国新诗开山鼻祖
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1917年初,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从1918年起,《新青年》率先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文学改良刍议》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 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 ,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 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1)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2)地位:是一次伟大的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不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评价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 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旗 帜:“民主”与“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 义: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
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B.袁世凯称帝
C.民主、科学的提出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A2.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
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
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B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4.“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每
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句话出自
( )B5.黄叶同学收粤下列人物图片参展,如果要取一个
栏目名称,比较合适的是 ( ? ?)
A.推动维新变法的志士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C.新文化运动的战士 D.自强求富的代表C6.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
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