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文景之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秦汉两朝政策的对比,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温故而知新1、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3、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项羽刚愎自用,刘邦知人善用用四年时间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一、西汉的建立时间:
都城:
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02年长安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从这则材料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穷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面临的首要问题。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统治者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发展经济?
修养生息:1、让士兵返乡务农;
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3、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4、注重农业发展。休养生息的作用是什么?作用:
①增加劳动力
②减轻负担
③鼓励生产
④缓和社会矛盾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中子,庶出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非常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讲授新课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讲授新课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提倡节俭、以身作则讲授新课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重视“以德化民”讲授新课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本课小结14、以下三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C15、文景之治是谁统治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文帝、汉景帝
D.汉景帝 C16、“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