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原子的构成;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去探究客观规律;2、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情感目标: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通过了解我国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的成绩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与教材相关的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电解水的过程。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课件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是不可分的。教学新知1、原子的发现史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原子发现史。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微观粒子的想象过程及实验验证。学生能通过卢瑟福的散射实验中的α粒子,穿进原子内部去"刺探"原子内部的具体构成情况。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从而知道原子内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并能够知道原子内有一个核心。原子的构成活动一、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师提出问题: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2、你能否用语言简单的描述一下?目的:学生看到了微观的原子结构,能形象、直观的知道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构成。活动二、??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表格4-1?教师提出问题:1、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是什么关系?2、构成原子的粒子他们的电性怎样? 3、构成原子的粒子质量是什么样的呢?4、原子的质量主要是由谁决定的呢?目的: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并用语言描述出原子的构成。电子(-)???质子质量的1/1836?
原子????质子(+)??1.6726?×10-27??????
原子核?? ??中子(不显电性)???1.6749?×10-27?
原子的质量主要决定于质子和中子活动三、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教材中表格4-2?教师提出问题:原子种类不同那么就什么不同?质子数和什么数相等,与什么不等?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吗?目的: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能够得出原子结构中出现的一些规律。?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氢原子中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活动四、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原子与地球的体积比目的:让学生感受原子体积小及原子核更小。并转换问题引出原子的质量。活动五、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氢原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老师让学生到黑板把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用科学记数法转换小数表示法目的:让学生感受原子质量在使用和书写时的不方面,科学家们便引用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活动六、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目的:让学生熟悉、掌握相对原子质量概念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活动七、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教师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与表4-2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比会有什么发现?学生计算比较,得出: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目的:学生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并灵活的运用。感受相对原子质量的使用方便。且从原子的构成中总结出重要的规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活动八、教师指导学生查找相对原子质量,书后附录II中查找。 3? 目的:学生能灵活使用附录II——相对原子质量表活动九、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资料(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作出的贡献)目的:学生感受民族爱国主义教育。课后小结活动十、播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目的: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第四单元
课题1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2、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综合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对于原子结构的发现、原子的结构等微观方面的化学知识,在头脑中没有形成表象,所以注重灵活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原子结构的发现、原子的结构等,形象直观的展示了微观方面的化学知识,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体学生至始至终、兴趣盎然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31张PPT。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发现史】1.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他被称为化学之父)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森发现原子中还有电子(1897年)汤姆森认为:
电子是一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提出了新的问题:
原子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呢?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
镶嵌在原子中。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α粒子束α粒子是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微粒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未发生偏转α粒子发生偏转α粒子束α粒子被反弹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是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多1、大多数α粒子顺利穿透金箔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空间很大原子核带正电,当带正电的α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排斥而改变方向3、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正面撞击原子核时, α粒子被反弹回来假如当时你在现场,你能试着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吗?在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你知道原子核到底有多大吗?万人体育场如同:原子 蚂蚁 2 mm原子核1.原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不同?
3.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原子的质量主要在哪里?阅读教材37页,思考下列问题:(二人小组讨论,在书上做笔记)一、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的构成:质子中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不带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根据表格你得到什么启示?2、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 3、同一种原子质子、电子、中子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1、不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吗?那同种原子呢?谁决定原子的种类?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因此,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长崎(原子核裂变)氢弹核聚变秦山核电站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常温下大部分的气体和水
H2O、O2、H2、CO2、N2金属
稀有气体 He Ne Ar
固体非金属: C Si分子、原子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和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和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非常小,到底有多小呢?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2.657×10-26 kg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作为标准, 其他 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根据定义写出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2.657×10-26 kg1.993×10-26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5.326×10-26 kg5.326×10-26 kg1.993×10-26 kg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关系 1 14 241.原子核由( )构成。
A.质子和中子 B.电子和中子
C.质子和电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AB3、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56 g B、56
C、9.288×10-26 kg D、1/56 gB4.已知一个R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kg,而
一种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bkg,则一
个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b/a B. 12a/b C.a/b D.12b/aB反思总结:通过以上探究,你对原子的构成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对于科学家们研究原子构成的过程与所用方法,你受到哪些启发?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如果你是氧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请你描述一下你在原子大家庭里的见闻。课后畅想:祝愿:同学们,每天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探究。在快乐中成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