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清情节,体会作品运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复杂心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心自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使之获得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前后对比照应的写法;体会心理和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尊重他人的个性。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志贺直哉的资料,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猜谜语:
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打一植物)
谜底:葫芦。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跟葫芦有关的一篇课文——《清兵卫与葫芦》,学完后,同学们来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21教育网
出示课题《清兵卫与葫芦》。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介绍作者
日本小说家。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祖父是相马藩府的家臣。3岁即随父母上京,开始受贵族子弟式的教育。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1912年发表短篇小说《克罗谛思日记》,显示他出众的才华,为文艺界所瞩目。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立志于文学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从此进入创作旺盛时期。《在城崎》《佐佐木的场合》《好人物夫妇》等名著,以及历史小说《赤西蛎太》相继问世。后期的作品还有《万历红瓷瓶》《台风》《早春的旅行》《寂寞的一生》《灰色的月亮》《被腐蚀的友情》等。21cnjy.com
3.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志贺直哉小说集》。1910年,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清兵卫与葫芦》就反映了这一主张。www.21-cn-jy.com
4.读准重点字词的读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
5.理解字词的意思
呵斥:大声斥责。
热衷: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隐瞒:把事情真相掩盖起来不让人知道。
熠熠:形容闪光发亮。
乖觉:机警、聪敏。
三、精读感悟
1.这篇小说的情节性(故事性)很强,故事情节都按照一定的模式运行: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请大家按照这个模式,把文章的情节主线理清。2·1·c·n·j·y
(1)发生——展示矛盾
A.清兵卫对葫芦的态度如何?父亲、老师是如何看待清兵卫痴迷葫芦的?清兵卫喜欢什么样的葫芦?父亲和客人喜欢什么样的葫芦?www-2-1-cnjy-com
清兵卫痴迷葫芦,但是父亲和老师觉得他是没出息的孩子。清兵卫喜欢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很周正,很平常的。父亲和客人喜欢又长又大,奇特的葫芦。
B.在文章的发生部分,作者往往要展示矛盾。文章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文章在故事发生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两组矛盾:一是清兵卫的爱好与父亲、老师的不理解之间的矛盾;二是清兵卫独到的眼光和世俗常人眼光的矛盾。21·cn·jy·com
(2)发展——矛盾向前发展
(3)高潮——矛盾爆发
A.矛盾的结果怎样?
第一个矛盾的结果:葫芦被砸。
第二个矛盾的结果:葫芦被卖了六百块。
B.在小说中,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家决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这就是小说中情节的摇摆。请阅读文章的高潮部分,说说作者安排了几次摇摆,摇摆的作用是什么。2-1-c-n-j-y
①当清兵卫上修身课玩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这一事件发生以后,没有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宕开一笔,去写这个教员的爱好。21*cnjy*com
②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幸亏教员只管训斥,没有注意到葫芦。【来源:21cnj*y.co*m】
③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
作用:造成文章情节的跌宕起伏。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完成填空。
清兵卫对葫芦的确有非凡的(鉴赏力)。很容易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批判大人们的(粗暴),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出处:21教育名师】
3.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深层次主题,是什么?
(1)清兵卫爱什么样的葫芦?大人们爱什么样的葫芦?
(参见“发生——展示矛盾”部分)可以说,清兵卫的爱好代表一种自然和美。
(2)清兵卫的生活状态怎样?他与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关系怎样?
小说中的清兵卫是孤立的。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天从学校回来,也不和别的孩子玩,不是上街看葫芦,就是自己玩葫芦。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
小结:深层次的主题——这篇作品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
四、拓展延伸
讨论:
如果你是清兵卫,你会如何与父亲沟通?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父亲,你会怎样对待孩子的喜好?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老师,你会怎么对待违反纪律的清兵卫?
发展个性的前提:完成学习任务,不影响身心健康,不违反法律,不侵害他人利益,不违背道德;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进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老师、家长和社会:提高认识,对孩子的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给予理解和支持,并正确指导、调控,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使其发展自己,健康成长。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及主题做了深入的分析。这篇小说给我们现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但愿这样的现象以后少发生或不再发生。
六、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A、乖觉 古董 薪水 珊栏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填入下面画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 B )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七、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将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写。
【板书设计】
清兵卫与葫芦
志贺直哉
清兵卫(热衷、痴迷)葫芦(反对、排斥)父亲、教员
天性、天赋 绘画 压抑、扼杀
个性解放 压迫势力
人人都是清兵卫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清兵卫与葫芦》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热衷( ) 熠熠( ) 檐廊( )
喘气( ) 干涉( ) 战战兢兢( )
校役( ) 乖觉( ) 薪水( )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多个)。
(1)他永远不卷地看着,看过之后,很正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古董店老板横捧树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幅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疫一推:“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2·1·c·n·j·y
3.修改病句。
(1)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的国籍是________。
5.选择关联词填空。
就算……也…… 虽然……但是…… 既……又……
即使……也…… 无论……都……
(1)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2)(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
(3)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4) 我( )这么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
(5)(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二、阅读理解。
清兵卫与葫芦
[日本]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在平时不大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方,一家闭了门的住房前,有一个老婆婆摆着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他发现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说着走近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21·cn·jy·com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
“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老婆婆回答了。他喘着气: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也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日本艺人)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会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予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挟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嘴唇,在屋角里缩咸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舶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在这儿,清兵卫又被骂了“没出息的孩子!”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21·世纪*教育网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作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工,叫他去扔了。校工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予上。2-1-c-n-j-y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工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工一推:
“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工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了:
“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老板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工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工从那位教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www-2-1-cnjy-com
可是凭校工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十良救员和怨恨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出处:21教育名师】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节选自腑兵卫与葫芦》,有删改)
6.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概括选文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购买葫芦—— ① —— ② —— ③ ——改变爱好
7.选文中的清兵卫是—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出两个特点并分别举出相对应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个—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作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结尾写“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出与本文作者属于同一国家的作家。( )
A.泰戈尔 B.莫泊桑 C.星新一 D.契诃夫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卷—倦;正—郑
(2)树—竖;幅—副;疫—役
3.(1)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2)他的作文不但常常居全班之冠,而且在全校冒尖。
4.志贺直哉 日本
5.(1)既……又……
解析: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属于并列关系,所以用“既……又……”。
(2)即使……也……
解析:这句话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是假设关系,所以用“即使……也……”。21教育网
(3)虽然……但是……
解析:这句话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应该用“虽然……但是……”。www.21-cn-jy.com
(4)虽然……但是……
解析: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应该用“虽然……但是……”。
(5)无论……都……
解析:这句话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属于条件关系,所以用“无论……都……”。21*cnjy*com
二、阅读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
7.(1)爱好葫芦和绘画,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天赋。如:“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把玩。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当初一毛钱买的葫芦,古董店老板卖给当地富豪的价钱是六百块,说明他有独特的艺术眼光。【来源:21cnj*y.co*m】
(2)不敢反抗,胆小怕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到来,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当父亲砸葫芦,“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作声。”
(3)待人宽容,不怨恨老师和父亲。如: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怨
恨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仔细阅读相关句子,概括其特点即可。
8.(1)动作描写,“砸碎”表现出了父亲动作的粗暴与专制。
(2)神态描写,“脸色发青”表明清兵卫对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粗暴地砸碎自己的宝贝葫芦,心如刀绞,悲痛欲绝;“不敢作声”表现出父亲一贯粗暴的家长作风,也表明清兵卫己经认命了,不敢也不想再坚持自己的爱好了。【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描写的认识。描写类型及作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1)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的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动作(行动)描写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1*cnjy*com
(4)心理描写的作用: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思想,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或什么品质。
(5)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9.(1)从清兵卫现在热衷绘画说明他喜爱艺术,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
(2)“(父亲)又在开始嘀咕了”含蓄地表达了父亲不理解孩子,暗示父亲粗暴干涉、扼杀孩子天赋的教育方式还会继续。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 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多积累相关文学常识。A.泰戈尔(印度);B.莫泊桑(法国)C.星新一(日本);D.契诃夫(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清兵卫与葫芦
语文版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激趣导入
猜一猜
青青蛇儿满地爬,
蛇儿遍身开白花,
瓜儿长长茸毛生,
老君装药要用它。
(打一植物)
葫芦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激趣导入
鸟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跟葫芦有关的一篇课文,《清兵卫与葫芦》,学完后,同学们来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日本小说家。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县,祖父是相马藩府的家臣。3岁即随父母上京,开始受贵族子弟式的教育。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1912年发表短篇小说《克罗谛思日记》,显示他出众的才华,为文艺界所瞩目。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立志于文学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从此进入创作旺盛时期。《在城崎》《佐佐木的场合》《好人物夫妇》等名著,以及历史小说《赤西蛎太》相继问世。后期的作品还有《万历红瓷瓶》《台风》《早春的旅行》《寂寞的一生》《灰色的月亮》《被腐蚀的友情》等。
志贺直哉
(1883—1971)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本文选自《志贺直哉小说集》。1910年,作者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清兵卫与葫芦》就反映了这一主张。
写作背景
新课讲解
茶卤(lǔ)
呵斥(hē chì)
战战兢兢(jīng)
薪水(xīn)
隐瞒(mán)
干涉 (shè)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呵斥:
热衷:
隐瞒:
熠熠:
乖觉:
大声斥责。
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把事情真相掩盖起来不让人知道。
形容闪光发亮。
机警、聪敏。
掌握词语
新课讲解
这篇小说的情节性(故事性)很强,故事情节都按照一定的模式运行: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请大家按照这个模式,把文章的情节主线理清。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1)发生——展示矛盾
A.清兵卫对葫芦的态度如何?父亲、老师是如何看待清兵卫痴迷葫芦的?清兵卫喜欢什么样的葫芦?父亲和客人喜欢什么样的葫芦?
清兵卫痴迷葫芦,但是父亲和老师觉得他是没出息的孩子。清兵卫喜欢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很周正,很平常的。父亲和客人喜欢又长又大,奇特的葫芦。
B.在文章的发生部分,作者往往要展示矛盾。文章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文章在故事发生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两组矛盾:一是清兵卫的爱好与父亲、老师的不理解之间的矛盾;二是清兵卫独到的眼光和世俗常人眼光的矛盾。
新课讲解
(2)发展——矛盾向前发展
(3)高潮——矛盾爆发
A.矛盾的结果怎样?
第一个矛盾的结果:葫芦被砸。
第二个矛盾的结果:葫芦被卖
了六百块。
1
2
新课讲解
B.在小说中,即使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但是作家决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这就是小说中情节的摇摆。请阅读文章的高潮部分,说说作者安排了几次摇摆,摇摆的作用是什么。
①当清兵卫上修身课玩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这一事件发生以后,没有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宕开一笔,去写这个教员的爱好。
②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清兵卫心跳,只求不要危及自己剩下的其他葫芦。幸亏教员只管训斥,没有注意到葫芦。
③刚刚松了一口气,父亲回来了,最终注意到那些葫芦,并粗暴地将之“一个一个地砸碎”。
作用:造成文章情节的跌宕起伏。
新课讲解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完成填空。
清兵卫对葫芦的确有非凡的( )。很容易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批判大人们的( ),呼吁( ),让个性( )。
鉴赏力
粗暴
尊重个性
自由发展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深层次主题,是什么?
可以说,清兵卫的爱好代表一种自然和美。
(2)清兵卫的生活状态怎样?他与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人关系怎样?
小说中的清兵卫是孤立的。他每天从学校回来,也不和别的孩子玩,不是上街看葫芦,就是自己玩葫芦。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
(1)清兵卫爱什么样的葫芦?大人们爱什么样的葫芦?(参见“发生——展示矛盾”部分)
新课讲解
深层次主题——这篇作品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讨论:如果你是清兵卫,你会如何与父亲沟通?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父亲,你会怎样对待孩子的喜好?
如果你是清兵卫的老师,你会怎么对待违反纪律的清兵卫?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发展个性的前提:完成学习任务,不影响身心健康,不违反法律,不侵害他人利益,不违背道德;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进行。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老师、家长和社会:提高认识,对孩子的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给予理解和支持,并正确指导、调控,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使其发展自己,健康成长。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小说的故事情节及主题做了深入的分析。这篇小说给我们现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但愿这样的现象以后少发生或不再发生。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乖觉 古董 薪水 珊栏
B、锤子 嘀咕 接洽 机械
C、哺育 玷污 热衷 埋怨
D、包庇 畸形 寄托 喘气
2.填入下面画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 )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__。
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
A
B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1.积累字词。
2.将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并仿写。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清兵卫与葫芦
志贺直哉
清兵卫(热衷、痴迷)葫芦(反对、排斥)父亲、教员
天性、天赋 绘画 压抑、扼杀
个性解放 压迫势力
人人都是清兵卫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