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课时训练(打包4套)(新版)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课时训练(打包4套)(新版)苏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0-01 06:42:30

文档简介

 二、内能
热传递
[课堂巩固]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两种。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前者是用____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的,在用后种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______。
2. 如图所示,下列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3. 把一定量的热水倒入适量的冷水中,冷水吸收了5000J的热量,那么(  )
A. 热水的内能一定减少了5000J
  B. 热水一定放出了5000J的热量
C. 冷水的热量增加了5000J
    D. 热水的内能至少减少了5000J
4. 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指


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少数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5.
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B
.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0℃的物体内能为零         D.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增加
6.
冬天,家中的热水瓶常常会出现跳塞现象,这是由于


A.
瓶内水蒸汽气压减小的缘故
B.
瓶外大气压减小认得缘故
C.
瓶内水蒸气膨胀对瓶塞做功的缘故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增加
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
[课后提升]
8.
“五一”黄金周,小明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花果山,在他们乘坐旅游车沿盘山公路下山的过程中,发现司机师傅要不时地踩踏刹车踏板,当车行驶至中途还要停下来,让工作人员用水龙头向车轮闸片部位喷水。小明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其中正确胡的是(

①喷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车闸的温度,以防车闸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②下山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③下山过程中,重力对汽车不做功
④刹车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你认为这些看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
  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10.
如图所示,老爷爷站在雪地里手冻的很冷,请你给老爷爷想一想办法,怎样做可以使手暖和些?说出两种办法来,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参考答案
1.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转移 2.D 3.D 4.D 5.D 6.C 7.B 8.B 9.A 
10.(1)两手互相搓搓,因为克服摩擦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把手放在嘴边向手上呵气,用热传递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A
B
C
D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堂巩固]
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了对别的物体       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或者说具有    。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运动的      都有关系,物体的      越大,      越快,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    。
3. 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的      越大,被举起得越      ,这个物体的重力势能越   。
4. 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作出猜想: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5.如图所示,将一张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刀,然后将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就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使这张卡片跳起来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卡片能跳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钟表里旋紧的发条,带动齿轮转动
 B.重锤从高处下落
 C.压缩的弹簧将物体弹射出去
 D.向上抛出的石块的上升过程
7.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
 B.物体有了能就一定正在做功
 C.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D.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具有的能无关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则甲的势能比乙的势能大
 B.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
 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
 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正在做功
[课后提升]
9.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则


 A.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B.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C.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10.
小明和小华一起到紫金山上登高,在山顶他们看到一块突兀的大石头。小明说,这么巨大的石头,处在这么高的山上,它一定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小华听了,不以为然。她认为,这块石头根本没有被举高,因此应该说这块石头不具有重力势能。学过了机械能的有关知识,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观点呢?请阐述如下。
参考答案
[课堂巩固]1.做功 能 2动能 质量 速度
质量
速度

3.举高 质量 高 大
4.弹性形变 形变程度5.把卡片按平后放在水平面上然后松开 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6.D 7.C 8.C 
[课后提升]9.A 
10.应该说两人的话分别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说的。因为物体被举高是相对于某个位置而言的。这块石头相对于山腰或山脚就是被举高的,而相对于小明或小华的位置则不是被举高的。四、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课堂巩固]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将手中的铁丝同一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被弯折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____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____;在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看到:棉絮_____了,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_____并达到棉絮的_____,所以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______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上述的两个现象,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__能和_____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将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盒盖_________,同时听到“呯”的一声响。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产生的燃气对_____做功,燃气的____能减少,转化为
___的____能。
3. 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象是            ( 

A. 刀在磨刀石上被磨得发烫    
B. 用电熨斗熨衣服
C. 雨滴从高空下落时温度会升高
D. 被加热的试管中的水蒸气膨胀做功,把管塞推出管口
4. 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在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指定地点,宇宙飞船在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宇宙飞船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它的(
 )
A.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内能增大   
B.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内能减小
C.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内能增大  
 D.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内能不变
5.
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 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 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 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D. 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6. 下面的例子中有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的过程是           (  )
A. 冬天里人在阳光下晒太阳     B. 用酒精灯加热杯中的水
C. 热水里加进冷水         D. 热水瓶的塞子自动弹起
7. 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是              (  )
A. 火药气体把子弹从枪膛中射出
B. 电流通过白炽灯发光       
C. 古人用钻木的方法取火
D.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8. 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D.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的内能转移到筒上,使筒壁温度升高
[课后提升]
9. 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C. 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内能
D.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会有能量的损失,但自然界中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
10. 如图所示,在薄壁金属圆筒内注入少量乙醚,塞上塞子,用一根绳子在金属圆筒外壁缠绕1-2圈。然后按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来回拉动绳子。
(1)猜测可能会发生的现象。
(2)解释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1.用锯锯木头,每分钟拉锯15次,每次移动0.6
m,人拉锯的作用力是150
N,如果拉锯时所做的功有70%转化为内能,那么2
min木头增加的内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温度 变大 着火 升高 着火点 做功
机械能 内能
2. 会飞出去 盒盖 内能 盒盖 机械能
3.D 4.A 5.C 6.D 7.C 8.A 9.A   
10.(1)塞子会飞出去,同时筒口出现“白气” 
 (2)人拉动绳子时克服摩擦做功,使筒内乙醚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乙醚迅速汽化产生乙醚蒸汽,乙醚蒸汽膨胀对塞子做功,把塞子冲出去。
11.
1890J三、物质的比热容
[课堂巩固]
1.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由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3.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4.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
D.水的凝固点较低
5.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这一奇特现象,请加以解释。
[课后提升]
6.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已知C铝>C铁>C铜)
7.温度计里常用水银、酒精、煤油作测温物质,这是因为这些物质具有_____
_____的特点。
8.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

B.4倍
C.1倍
D.倍
9.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D.
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10.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液体的比热是(

A.a液体比热大
B.b液体比热大
C.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1.用两只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同时加热,每隔5min记录一次水和该液体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某液体温度/℃
15
22
29
36
43
50
水的温度/℃
15
19
23
27
31
35
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物质

酒精
煤油

比热容
4.2×103
2.4×103
2.1×103
2.1×103
设该种液体的比热容为C夜,水的比热容为C水,则C夜:C水=_________,查比热表可知这种液体可能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堂巩固]
1.比较小

2.A
3.B
4.C
5.白天地表受日照较多,地面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由于沙漠地区地面被砂石覆盖,砂石的比热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地面温度升高较快,到中午地面气温较高,人们穿衣较少可穿夏装;而晚间地表向外散热温度下降,砂石的比热较小,放出相同热量,地面温度下降较快,到早上地面气温较低,人们就必须穿上冬装皮袄。
[课后提升]6.相同


7.比热容较小
8.B
9.D
10.B
【解析】由图线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即a、b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a液体升高的温度比b液体升高的温度大,由比热概念可知,a液体的比热容比b液体的小。
11.4:7
酒精【解析】水和某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热量,由记录可知,水温每5min上升4℃,某液体每5min温度上升7℃,则c液:
c水=4:7 查表可知这种液体可能是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