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质量评估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质量评估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01 13:58:35

文档简介

第1章 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N—14 O—16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1题图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2.根据水循环的观念,试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字面含义的正确性为 ( B )
A.黄河之水天上来:正确 奔流到海不复返:正确
B.黄河之水天上来:正确 奔流到海不复返:错误
C.黄河之水天上来:错误 奔流到海不复返:正确
D.黄河之水天上来:错误 奔流到海不复返:错误
3.表中含水量最低的生物是 ( D )
名称
水母
草本植物
植物风干的种子
黄瓜
含水量(质量分数)
98%
70%~85%
15%
95
A.水母 B.草本植物 C.黄瓜 D.植物风干种子
4.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5.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C )
第6题图
A.稀释浓硫酸 B.二氧化碳验满
C.溶解固体 D.测定pH
7.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在自来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使不纯水变成纯净水
B.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目的是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C.利用紫色石蕊试液可测定某废水的酸碱的强度
D. 研制新型的催化剂,可使水变成油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在某溶液中,溶质和溶剂都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 某饱和溶液通过降温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D. 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质量增加
9.0.05 g某物质在20 ℃时溶于10 g水中恰好饱和,这种物质属于 ( B )
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可溶物质 D.易溶物质
10.如图所示,有一个中间均匀分布着四个相同空心圆的塑料球,在水下恰好能够悬浮,若沿图中实线位置将其分割成不等大的两部分,则 ( D )
A.两部分仍然悬浮
B. 两部分都下沉
C.左边部分上浮、右边部分下沉
D.左边部分下沉、右边部分上浮
11.某温度下,a g溶质溶解在a g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A )
A.100 g B.a g C.2a g D.50 g
12.如图所示,三个物体静止在某液体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12题图
①若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受到浮力最小的可能是C物体;
②若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则受到浮力最小的一定是A物体;
③若三个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则A、B物体一定是空心的,C物体一定是实心的;
④若物体都是实心的,则B物体的密度一定与液体的密度相同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13.如图所示,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第13题图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甲、乙溶质质量均减小
14.要使100 g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B )
A.再加入10 g食盐 B.蒸发掉50 g水
C.蒸发掉45 g水 D.再加入100 g10%食盐水
15.t ℃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如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C )
第15题图
A.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B.a-溶剂质量,b-溶解度
C.a-溶解度,b-溶质质量 D.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16.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C )
A.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17.如图是一木块漂浮在水面MN上,要使木块下沉一点应( B )
第17题图
A.沿ab切除上面部分 B.沿cd切除下面部分
C.沿ef切除左面部分 D.都可以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 gA,则A在0 ℃时溶解度为10 g
B.0 ℃时,100 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A,则A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0 g
C.3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40 gA恰好饱和,则30 ℃时A的溶解度为40 g
D.40 ℃时,A的溶解度为60 g,说明40℃时,100 g溶液中溶解60 gA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19.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B )
第19题图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0.在t ℃时KNO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 gKNO3,充分搅拌后,仍有3 g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 g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 ℃时KNO3的溶解度为 ( B )
A.22 g B.20 g C.16 g D.8 g
21.如图,体积相等的金属块甲、乙、丙浸在同一种液体中,丙块底部紧贴容器底 ( D )
第21题图
A.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受到的浮力最大
D.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丙不受浮力
22.用36%的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B )
①量筒 ②天平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酒精灯 ⑥漏斗 ⑦玻璃棒
A.①③⑦ B.①③④⑦ C.②③⑤⑦ D.③④⑥
23.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 g/cm3)配制560 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C.将480 mL水倾倒入盛有80 mL98%浓硫酸的500 mL量筒中
D.将80 g98%的浓硫酸沿1000 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
24.现有一杯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25.在下面的各种情况中,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后,桶中液面升高的是
( D )
A.桶内水中漂浮着一块冰
B.桶内水中漂浮着一块中间夹有气泡的冰
C.桶内水中漂浮着一块中间夹有小石块的冰
D.桶内盐水中漂浮着一块冰
26.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 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400 mL
C.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D.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4∶5
27.如图所示,一般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第27题图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2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不变
C.一定质量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D.一定质量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9.如图所示,甲、乙两球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细线受到的力为1 N,两球正好悬浮在水中,如果细线断了,那么 ( C )
第29题图
A.甲、乙两球都下沉 B.甲球下沉,乙球上浮
C.甲球上浮,乙球下沉 D.甲、乙两球仍悬浮
30.如图所示,一口碗内放有两块石块漂浮在长方体容器中的水面上,现在将其中一块石块取出投入水中,则容器中的水面将 ( B )
第30题图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3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31题图
(1)A.__蒸发__, B.__水汽输送__, C.__降水__,
D.__地下径流__,F.__地表径流__。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__水的三态变化__;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_太阳辐射_和__地心引力__。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__T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M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__短__(填“长”或“短”)。
32.小明在江边玩耍,看到江中停着一艘轮船,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突然减小一半,这艘轮船的质量和浮沉情况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你的看法是:这艘轮船的质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的位置将 不变 (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33.木块的密度为0.6×103 kg/m3,冰块的密度为0.9×103 kg/m3,现有等质量的木块和冰块,投入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等于 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 等于 冰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固定在容器底(如图),此时台秤的示数为m1,烧杯中水的深度为h1。某一时刻,拴住冰块的细线突然断了,冰块在水中缓慢上升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冰块静止时台秤的示数为m2,烧杯中水的深度为h2。冰块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这个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何变化?__先不变,后慢慢减小最后保持不变__;过了一段时间,冰块完全熔化,此时台秤的示数为m3,烧杯中水的深度为h3。则m1、m2、m3的关系是__m1=m2=m3__(填“>”“<”或“=”);h1、h2、h3的关系是__h1>h2=h3__。
第34题图
35.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铝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0 N,当铝球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2 N,则铝球所受的浮力是__9.8__ N,排开水的体积是__1×10_-3__m3。
36.从水底往水面浮的皮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__不变__,浮力__变小__,排开水的体积__变小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7分)
37.(6分)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园同学为你提供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回答问题:
第37题图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蒸发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液化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淡水__。(填“淡水”或“海水”)
38.(6分)小红家有25 ℃某浓度的氯化钾溶液20 kg,为了确定该氯化钾溶液的浓度,小红取出80 g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蒸发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冷却到25 ℃时析
出氯化钾的质量/g
0
0
0
2.6
6.2
(1)蒸发50 g水后,剩余溶液有多少克?它是饱和溶液吗?其中还含有氯化钾多少克?
(2)原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小红家的氯化钾溶液中有多少克溶质?
【解析】 (1)剩余溶液有23.8 g 饱和溶液。其中还含有氯化钾6.3 g。(2)15.6%。(3)3 125 g。
39.(8分)在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酒精灯___; b.__蒸馏烧瓶__; c.__铁架台__; d.__冷凝管__。
(2)制得的蒸馏水在锥形瓶中;仔细观察d仪器,它起到__冷凝__作用;冷水进入d仪器的方向如图所示,如果改为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行不行?__不行__(选填“行”或“不行”),其原因是__为了提高冷凝效果__。
(3)水在__蒸馏烧瓶__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在__冷凝管__中由气态变为液态。
第39题图
40.(7分)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第40题图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__增大__。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__F2__;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__F4__。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_F1-F3__,排出水的重力为__F4-F2__。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__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或F1-F3=_F4-F2)__。
四、计算题(8分)
4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读数为0.8 N,若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3 N。
求:(1)此物体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的密度。
【解析】 (1)由称重法得:F浮=G-F=0.8 N-0.3 N=0.5 N;
(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得:
V排===0.5×10-4m3
(3)由G=mg=ρVg得
ρ===1.6×103 kg/m3
所以(1)此物体所受的浮力是0.5 N;(2)物体的体积是0.5×10-4m3;(3)物体的密度是1.6×103 kg/m3。
第1章 质量评估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1题图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2.根据水循环的观念,试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字面含义的正确性为 (   )
A.黄河之水天上来:正确 奔流到海不复返:正确
B.黄河之水天上来:正确 奔流到海不复返:错误
C.黄河之水天上来:错误 奔流到海不复返:正确
D.黄河之水天上来:错误 奔流到海不复返:错误
3.表中含水量最低的生物是 (   )
名称
水母
草本植物
植物风干的种子
黄瓜
含水量(质量分数)
98%
70%~85%
15%
95
A.水母 B.草本植物 C.黄瓜 D.植物风干种子
4.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5.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第6题图
A.稀释浓硫酸 B.二氧化碳验满
C.溶解固体 D.测定pH
7.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自来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使不纯水变成纯净水
B.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目的是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C.利用紫色石蕊试液可测定某废水的酸碱的强度
D. 研制新型的催化剂,可使水变成油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某溶液中,溶质和溶剂都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B. 某饱和溶液通过降温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D. 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质量增加
9.0.05 g某物质在20 ℃时溶于10 g水中恰好饱和,这种物质属于 (   )
A.难溶物质 B.微溶物质 C.可溶物质 D.易溶物质
10.如图所示,有一个中间均匀分布着四个相同空心圆的塑料球,在水下恰好能够悬浮,若沿图中实线位置将其分割成不等大的两部分,则 (   )
A.两部分仍然悬浮
B. 两部分都下沉
C.左边部分上浮、右边部分下沉
D.左边部分下沉、右边部分上浮
11.某温度下,a g溶质溶解在a g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   )
A.100 g B.a g C.2a g D.50 g
12.如图所示,三个物体静止在某液体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12题图
①若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受到浮力最小的可能是C物体;
②若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则受到浮力最小的一定是A物体;
③若三个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则A、B物体一定是空心的,C物体一定是实心的;
④若物体都是实心的,则B物体的密度一定与液体的密度相同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13.如图所示,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第13题图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甲、乙溶质质量均减小
14.要使100 g10%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再加入10 g食盐 B.蒸发掉50 g水
C.蒸发掉45 g水 D.再加入100 g10%食盐水
15.t ℃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如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
第15题图
A.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B.a-溶剂质量,b-溶解度
C.a-溶解度,b-溶质质量 D.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16.可以证明烧杯中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
A.蒸发掉1 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D.加入少量水,没有固体析出
17.如图是一木块漂浮在水面MN上,要使木块下沉一点应(   )
第17题图
A.沿ab切除上面部分 B.沿cd切除下面部分
C.沿ef切除左面部分 D.都可以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 gA,则A在0 ℃时溶解度为10 g
B.0 ℃时,100 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A,则A在20 ℃时的溶解度为20 g
C.3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40 gA恰好饱和,则30 ℃时A的溶解度为40 g
D.40 ℃时,A的溶解度为60 g,说明40℃时,100 g溶液中溶解60 gA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19.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
第19题图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B.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0.在t ℃时KNO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 gKNO3,充分搅拌后,仍有3 g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 g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 ℃时KNO3的溶解度为 (   )
A.22 g B.20 g C.16 g D.8 g
21.如图,体积相等的金属块甲、乙、丙浸在同一种液体中,丙块底部紧贴容器底 (   )
第21题图
A.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受到的浮力最大
D.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丙不受浮力
22.用36%的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①量筒 ②天平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酒精灯 ⑥漏斗 ⑦玻璃棒
A.①③⑦ B.①③④⑦ C.②③⑤⑦ D.③④⑥
23.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 g/cm3)配制560 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C.将480 mL水倾倒入盛有80 mL98%浓硫酸的500 mL量筒中
D.将80 g98%的浓硫酸沿1000 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
24.现有一杯2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25.在下面的各种情况中,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后,桶中液面升高的是
(   )
A.桶内水中漂浮着一块冰
B.桶内水中漂浮着一块中间夹有气泡的冰
C.桶内水中漂浮着一块中间夹有小石块的冰
D.桶内盐水中漂浮着一块冰
26.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 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400 mL
C.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D.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4∶5
27.如图所示,一般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27题图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2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不变
C.一定质量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D.一定质量的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9.如图所示,甲、乙两球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细线受到的力为1 N,两球正好悬浮在水中,如果细线断了,那么 (   )
第29题图
A.甲、乙两球都下沉 B.甲球下沉,乙球上浮
C.甲球上浮,乙球下沉 D.甲、乙两球仍悬浮
30.如图所示,一口碗内放有两块石块漂浮在长方体容器中的水面上,现在将其中一块石块取出投入水中,则容器中的水面将 (   )
第30题图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3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31题图
(1)A.____, B.____, C.____,
D.____,F.____。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____;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__和____。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____(填“长”或“短”)。
32.小明在江边玩耍,看到江中停着一艘轮船,突发奇想,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突然减小一半,这艘轮船的质量和浮沉情况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你的看法是:这艘轮船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的位置将(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33.木块的密度为0.6×103 kg/m3,冰块的密度为0.9×103 kg/m3,现有等质量的木块和冰块,投入水中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冰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固定在容器底(如图),此时台秤的示数为m1,烧杯中水的深度为h1。某一时刻,拴住冰块的细线突然断了,冰块在水中缓慢上升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冰块静止时台秤的示数为m2,烧杯中水的深度为h2。冰块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这个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如何变化?____;过了一段时间,冰块完全熔化,此时台秤的示数为m3,烧杯中水的深度为h3。则m1、m2、m3的关系是____(填“>”“<”或“=”);h1、h2、h3的关系是____。
第34题图
35.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铝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0 N,当铝球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2 N,则铝球所受的浮力是____ 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m3。
36.从水底往水面浮的皮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浮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____,浮力____,排开水的体积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27分)
37.(6分)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园同学为你提供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回答问题:
第37题图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填“淡水”或“海水”)
38.(6分)小红家有25 ℃某浓度的氯化钾溶液20 kg,为了确定该氯化钾溶液的浓度,小红取出80 g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蒸发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冷却到25 ℃时析
出氯化钾的质量/g
0
0
0
2.6
6.2
(1)蒸发50 g水后,剩余溶液有多少克?它是饱和溶液吗?其中还含有氯化钾多少克?
(2)原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小红家的氯化钾溶液中有多少克溶质?
39.(8分)在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_____; b.____; c.____; d.____。
(2)制得的蒸馏水在锥形瓶中;仔细观察d仪器,它起到____作用;冷水进入d仪器的方向如图所示,如果改为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行不行?____(选填“行”或“不行”),其原因是____。
(3)水在____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在____中由气态变为液态。
第39题图
40.(7分)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第40题图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____。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____;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____。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排出水的重力为____。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_____。
四、计算题(8分)
41.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读数为0.8 N,若把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3 N。
求:(1)此物体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