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1课时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形式
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形式主要有三种:溶液、__悬浊液__、__乳浊液__。
2.溶液包括溶质和___溶剂___两部分。能___被溶解___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___溶剂___。一种或几种物质以__分子或离子__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__均一__、__稳定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3.溶质既可以是__固体__,也可以是___液体___、___气体___。一般情况下___水___是最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以外,常用的溶剂还有___酒精___、___汽油___、丙酮、香蕉水等。
4. 悬浊液是__固体小颗粒__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如__泥水__就是悬浊液。乳浊液是__液态小液滴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如__油水__就是乳浊液。
5.悬浊液和乳浊液不__稳定__,而溶液是__均一、稳定__的混合物。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A.葡萄糖注射液 B.冰水混合物
C.泥水 D.牛奶
2.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
A.矿泉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3.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B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溶液久置后,其中各成分不会自动分离
B.溶液是由固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
C.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所以混合物都是溶液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5.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D )
A.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B.糖水是透明的液体
C.糖水的熔点小于0 ℃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6.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D )
A.①③ B.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寒冷的冬天,人们可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熔化。其原因是( C )
A.盐能与雪发生化学反应 B.盐水溶液能导热
C.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D.盐溶于水产生热量
8.可以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D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9.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D )
A.沸点 B.导电性 C.颜色 D.水分子的构成
10.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高锰酸钾;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B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12.图1-4-1(a)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b)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c)所示关系的是 ( A )
(a) (b) (c)
图1-4-1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D
浓溶液
稀溶液
纯净物
13.把下列物质:①面粉;②面碱;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锰酸钾;⑥酒精;⑦细沙;⑧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__②④⑤⑥__,乳浊液的有__③⑧__。
14.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氢氧化钙__,溶剂是__水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酒精__,溶剂是__水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白磷__,溶剂是__二硫化碳__。
15.小刚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漂洗干净。
(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_④__(填序号)。
(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温度越__高__(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你的理由是__温度越高,乳化效果越好__。
(3)植物油用汽油来清洗,清洗后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16.下列关于溶液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溶液的特征是其均一性和稳定性
B.均一性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如密度、浓度等都是相同的
C.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7.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能相溶的两种物质混合才能得到溶液
B.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形式
C.溶液通常都是无色液体
D.有的溶液是有气味的
18.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A试管中得到的是__乳浊__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__悬浊__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__溶__液。如果外界条件不变,三支试管静置片刻后可以看到:A试管中__小液滴和水分层__,B试管中固体__悬浮在水面上或沉淀下来__,C试管中__无变化__。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__C中的液体__,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__都是混合物__。
19.向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植物油,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是___静置时,油层聚集在一起并浮在上面__;若再向其中加一点肥皂水充分振荡,现象是__油层分散成小液滴悬浮在水中__。
20.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他们准备了六块与白衬衣相同布料的面条,染上同样的碘酒,准备用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__碘___。
(2)衣服上能留下痕迹的原因是__酒精挥发,剩余碘而出现紫黑色痕迹__。
(3)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___所浸碘的量一样;试管中的液体用量一样;所处的环境(周围温度)一样;观察时间一样等___。
(4)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为变浅;①几乎不变。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小明的衣服用肥皂水或用淀粉液洗效果都很好;碘几乎不溶于水___。(答出一点即可)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从50 mL溶液质量分数为10%(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和溶液的比值)的盐水中倒出10 mL,剩下的食盐水中质量分数仍然是10%
【解析】 A项,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常为蓝色、氯化铁溶液常为黄色等。B项,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同一种溶剂可以溶解不同种溶质,如食盐水中可以溶解蔗糖,所以只能说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项,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它属于纯净物。D项,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故D正确。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1课时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形式
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形式主要有三种:溶液、____、____。
2.溶液包括溶质和___部分。能______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______。一种或几种物质以____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3.溶质既可以是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______是最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以外,常用的溶剂还有______、______、丙酮、香蕉水等。
4. 悬浊液是____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如____就是悬浊液。乳浊液是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如____就是乳浊液。
5.悬浊液和乳浊液不____,而溶液是____的混合物。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葡萄糖注射液 B.冰水混合物
C.泥水 D.牛奶
2.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
A.矿泉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3.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体涂料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久置后,其中各成分不会自动分离
B.溶液是由固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
C.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所以混合物都是溶液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5.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 )
A.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B.糖水是透明的液体
C.糖水的熔点小于0 ℃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
6.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①③ B.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寒冷的冬天,人们可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熔化。其原因是( )
A.盐能与雪发生化学反应 B.盐水溶液能导热
C.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D.盐溶于水产生热量
8.可以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9.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
A.沸点 B.导电性 C.颜色 D.水分子的构成
10.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高锰酸钾;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12.图1-4-1(a)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b)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c)所示关系的是 ( )
(a) (b) (c)
图1-4-1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细菌
真菌
微生物
D
浓溶液
稀溶液
纯净物
13.把下列物质:①面粉;②面碱;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锰酸钾;⑥酒精;⑦细沙;⑧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____,乳浊液的有____。
14.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溶剂是____。
15.小刚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只用冷水;②只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漂洗干净。
(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___(填序号)。
(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温度越____(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你的理由是____。
(3)植物油用汽油来清洗,清洗后的混合物属于。
16.下列关于溶液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的特征是其均一性和稳定性
B.均一性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如密度、浓度等都是相同的
C.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7.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相溶的两种物质混合才能得到溶液
B.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形式
C.溶液通常都是无色液体
D.有的溶液是有气味的
18.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A试管中得到的是____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____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____液。如果外界条件不变,三支试管静置片刻后可以看到:A试管中____,B试管中固体____,C试管中____。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____,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____。
19.向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植物油,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是_____;若再向其中加一点肥皂水充分振荡,现象是____。
20.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他们准备了六块与白衬衣相同布料的面条,染上同样的碘酒,准备用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_____。
(2)衣服上能留下痕迹的原因是____。
(3)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______。
(4)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为变浅;①几乎不变。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从50 mL溶液质量分数为10%(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和溶液的比值)的盐水中倒出10 mL,剩下的食盐水中质量分数仍然是10%
第2课时 实验的基本要求
1.药品的取用原则:①不能用手__接触药品__,不要把鼻孔凑到__容器口__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__尝__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__最少量__取用:液体__1_mL~2_mL__,固体只需盖满__试管底部__。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_放回原瓶__,也不要__随意丢弃__,更不要拿出__实验室__,要放入__指定的容器内__。
2.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药匙__。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__倾斜__,把盛有药品的__药匙__(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__纸槽__)小心地送入试管__底部__,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3.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镊子__夹取。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__横放__,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__容器口__以后,再把容器__慢慢竖立__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__打破容器__。
4.液体药品通常盛在__细口瓶__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倒放__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__试管口__,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__腐蚀标签__。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__放回原处__。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__凹液面的最低处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5.滴管是用来__吸取__和滴加__少量试剂__的一种仪器。使用时,要挤出滴管中的__空气__,然后把滴管__伸入试剂瓶液体中__,放开手指。取出滴管,把它__悬空__放在烧杯上方(不要接触__容器壁__,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__试剂__的污染),然后轻捏挤橡胶乳头,试剂便滴入烧杯中。
6.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_平放_或_倒置__,防止试液倒流,腐蚀__橡胶乳头__。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_清水冲洗_干净,以备再用。严禁用__未清洗__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1.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B )
图1-4-4
A. 取样 B. 加料 C. 加热 D. 熄灭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D )
图1-4-5
4.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 C )
A.用滴瓶盛放液体药品 B.在试管中进行化学反应
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溶解固体药品时用玻璃棒来搅拌
5.试管在科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C )
A B C D
图1-4-5
6.下列有关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C )
A.过滤时:引流 B.测溶液pH 时:蘸取
C.捣碎固体时:研细 D.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
7.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 ( D )
A.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 B.直接向试管中倾倒
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 D.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B )
A.洗涤玻璃仪器一定要连洗几次,直到干净
B.加热试管中的冷水,可以不预热直接对准试管底部加热
C.滴瓶上的滴管是不能用来吸取其他试剂的
D.熄灭酒精灯,只能灯帽盖灭
9.所学科学知识填空:
(1)在化学实验中,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试管__。
(2)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实验误差
C.防止试管破裂 D.防止液体飞溅
①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__D__。
②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__C__。
10.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 ml,50 mL,100 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用序号填空)。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__c__。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__f__。
(3)用来盛放少量药品进行化学反应的仪器是__a__。
(4)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a__。
(5)某同学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50 g 10%的稀硫酸。
①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烧杯 ;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如果量取8.3 mL的浓硫酸应用 10 mL 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1.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规范操作。小王同学从实验室拿来了下列实验仪器。用仪器A称量物质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__b____(填“a”或“b”)盘。用完仪器B后,必须用__灯帽__盖灭。要完成配制食盐溶液的操作,除选用图中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量筒 。
图1-4-7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解析】 A项,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故选项A正确;B项,给烧杯加热时,下面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故选项B不正确;C项,定量液体的取用(用量筒):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故选项C正确;D项,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故选项D正确。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C )
A.称量食盐固体时,将食盐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
B.蒸发食盐水后,将蒸发皿立即直接放于实验桌上
C.用10 mL量筒量取7.5 mL的蒸馏水
D.胶头滴管取溶液时,可以将滴管的胶头向下使液体取得更多一些。
【解析】 A项,称量食盐固体时,将食盐固体放在纸上进行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此项错误;B项,蒸发食盐水后,将蒸发皿立即直接放于实验桌上会烫坏实验桌,此项错误;C项,用10 mL量筒量取7.5 mL的蒸馏水,此项正确;D项,胶头滴管取溶液时,将滴管的胶头向下会腐蚀胶头。故此项错误。
第2课时 实验的基本要求
1.药品的取用原则:①不能用手____,不要把鼻孔凑到____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____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____取用:液体______,固体只需盖满____。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___,也不要____,更不要拿出____,要放入____。
2.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____,把盛有药品的____(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____)小心地送入试管____,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3.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夹取。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____,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____以后,再把容器____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____。
4.液体药品通常盛在__。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____,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____。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____。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5.滴管是用来____和滴加__少量__的一种仪器。使用时,要挤出滴管中的____,然后把滴管____,放开手指。取出滴管,把它____放在烧杯上方(不要接触____,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____的污染),然后轻捏挤橡胶乳头,试剂便滴入烧杯中。
6.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__或___,防止试液倒流,腐蚀____。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__干净,以备再用。严禁用____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1.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图1-4-4
A. 取样 B. 加料 C. 加热 D. 熄灭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图1-4-5
4.下列仪器使用不当的是 ( )
A.用滴瓶盛放液体药品 B.在试管中进行化学反应
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溶解固体药品时用玻璃棒来搅拌
5.试管在科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应是( )
A B C D
图1-4-5
6.下列有关玻璃棒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过滤时:引流 B.测溶液pH 时:蘸取
C.捣碎固体时:研细 D.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
7.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 ( )
A.用镊子夹取送入试管 B.直接向试管中倾倒
C.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 D.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洗涤玻璃仪器一定要连洗几次,直到干净
B.加热试管中的冷水,可以不预热直接对准试管底部加热
C.滴瓶上的滴管是不能用来吸取其他试剂的
D.熄灭酒精灯,只能灯帽盖灭
9.所学科学知识填空:
(1)在化学实验中,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
(2)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实验误差
C.防止试管破裂 D.防止液体飞溅
①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____。
②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____。
10.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 ml,50 mL,100 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用序号填空)。
(1)用于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
(2)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____。
(3)用来盛放少量药品进行化学反应的仪器是____。
(4)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
(5)某同学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150 g 10%的稀硫酸。
①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如果量取8.3 mL的浓硫酸应用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1.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规范操作。小王同学从实验室拿来了下列实验仪器。用仪器A称量物质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______(填“a”或“b”)盘。用完仪器B后,必须用____盖灭。要完成配制食盐溶液的操作,除选用图中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图1-4-7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量食盐固体时,将食盐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
B.蒸发食盐水后,将蒸发皿立即直接放于实验桌上
C.用10 mL量筒量取7.5 mL的蒸馏水
D.胶头滴管取溶液时,可以将滴管的胶头向下使液体取得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