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例1】《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C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考查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题中的四个组合项内容均出自《凡尔赛和约》,就其内容来分析,②项是法国收回被割占的领土,④项是对德国军事方面的限制,均不具有“分赃”的特性。而①项和③项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就明显具有“分赃”的性质。【例2】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表现在它(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消除了列强间的矛盾
C.调整了列强的统治秩序
D.惩治了战败国德国C 解析:本题考查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作用的理解能力。巴黎和会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协调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例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侵犯了中国主权的条约有( )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D解析:本题考查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内容的掌握情况。《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严重损害我国的利益,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九国公约》宣称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是确认了列强在中国非法侵略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对应训练
1.巴黎和会上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A.成立联合国
B.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
C.限制海军军备
D.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
2.华盛顿会议主要协调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
A.英国和日本 B.美国和英国
C.美国和日本 D.德国和法国DC3.某学校的历史兴趣小组展开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正确的答案应是( )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统治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秩序的体系 C1.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西方列强由此开始了长达五个月的勾结与争夺,迫使德国签订了(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凡尔赛和约》
D.《九国公约》C2.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巴黎和会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和会的( )
A.时间
B.性质
C.内容
D.影响D3.一战后,在帝国主义国家的主导下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个和约的受益国有( )
①德国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中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关于国际联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C.成立后长期被英、法所控制
D.二战后被改组为联合国BD5.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主导、遏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和约鲜明体现这些特征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6.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A.欧洲的统治秩序
B.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美洲的统治秩序
D.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DD7.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重申“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这为哪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8.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属于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的是( )
A.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B.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了会议
C.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
D.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AD9.观察下图,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1919年在中国北京发生的一次重大运动和法国巴黎一次重要国际会议。这两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两个事件有什么关联?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由于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图二反映的国际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实质是什么?通过了什么重要文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取得胜利。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10.1919~1922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安排一战后的世界秩序,耍尽种种手段,最终形成了一战后的国际体系。请简要回答关于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几个问题。
(1)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名称是什么?是通过哪两次会议建立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在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你知道哪些条约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用简要的语言评价一战后的国际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一战后的世界秩序相对稳定,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课件32张PPT。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4课 经济大危机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例1】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些话侧重反映了美国经济危机( )
A.范围特别广
B.来势异常猛烈
C.持续时间长
D.破坏性特别长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能力和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这场经济危机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罗斯福的这段话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破坏性大这一特点。【例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
A.新经济政策
B.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个经济政策的特点,解答此题同时还要注意抓住“20世纪30年代”这一关键信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实施时间是20年代,匈牙利改革是在50年代,不符合时间上的要求。法西斯专政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上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罗斯福新政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重大改革,其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是资本主义开始由放任自流的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转变。【例3】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B.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
D.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能力。结合所学课本知识可知,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的爆发。
答案:____B对应训练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吞噬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它首先从哪个国家爆发(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为积极应对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 )
A.实行了自由放任 B.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强化了科技创新 D.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BB3.美国《政治周报》评论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是“罗斯福新政”的新版。请问,历史上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调整农业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整顿银行
D.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B1.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短暂的经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
D.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A2.“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兴建基础设施
B.乞讨风气时尚
C.出现经济危机
D.社会道德沦丧C3.有人将1928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见右图)。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
A.危机涉及范围广,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C.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C4.“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方法是( )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法西斯专政
5.罗斯福“新政”的众多措施中,最能树立政府诚信形象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D.推行“以工代赈”BA6.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保障工人权益,罗斯福新政规定了( )
A.奖励耕织
B.各企业的工资水平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7.读右图《20世纪30年代兴建的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它与罗斯福新政哪一项措施关系最为密切( )
A.稳定金融
B.振兴工业
C.调整农业
D.以工代赈D8.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C9.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
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C10.下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的破坏
B.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新经济时代的到来B11.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C1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B.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C.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D.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B13.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特点:持续时间比较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2)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说说其实质。
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力图拯救资本主义而不是在消灭资本主义。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1)材料一中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恐惧”是因何而发的?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下图)就任美国总统,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3)对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罗斯福已被“赤化”,是在美国实施“社会主义”。还有人认为“新政”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你的看法如何?请说出理由。
以上两种观点都不正确。①罗斯福新政不是罗斯福在美国实施社会主义。新政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没有改变美国资本主义的性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②罗斯福新政有积极作用。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进一步提高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使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稳定。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课件26张PPT。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的是( )
A.日本法西斯
B.意大利法西斯
C.德国法西斯
D.西班牙法西斯C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曾经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因此在希特勒当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犹太人的迫害。犹太人的财产被无情剥夺,600万犹太人惨遭杀戮。【例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有( )
A.德国和日本
B.英国和美国
C.德国和美国
D.英国和日本A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中德国和日本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而意大利是在此经济危机之前的1922年已经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美国(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英国并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所以答案B、C、D均不符合题意。【例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美苏争霸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宗教纷争A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对时代特征的把握能力。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世界经济危机肆虐的时期,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抬头,它们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并在30年代中后期,三个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建立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应训练
1.《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三国协约”的暴行C2.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日本明治政府开始维新D3.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其反映的史实是( )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慕尼黑阴谋
C.法西斯同盟形成
D.诺曼底登陆C1.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针对失业严重情况(见下图),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了三国军事同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把工业纳入备战轨道
D.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C2.为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纳粹党制造了( )
A.国会纵火案 B.二二六兵变
C.向罗马进军 D.“水晶之夜”
3.法西斯主义曾经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历史上实行过种族灭绝政策的是( )
A.德国法西斯 B.意大利法西斯
C.日本法西斯 D.西班牙法西斯AA4.下列历史史实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没有关联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C.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B5.日本成为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的标志是( )
A.二二六兵变发生 B.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
6.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
A.同盟国集团 B.轴心国集团
C.协约国集团 D.北大西洋集团AB7.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C.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A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下降情况: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人们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1)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美国、德国。
(2)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不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
(4)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侵占了欧洲一系列国家,德国最后被打败。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1927年)
材料二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1936年二二六兵变以后不久,日本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法西斯统治开始确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田中奏折”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什么愿望和野心?
侵略扩张,称霸世界。
(2)为实施“田中奏折”的政策,日本在中国制造了哪些暴行?
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日本热衷侵略扩张的原因。
①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缺乏;
②传统的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武士道思想;
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经济危机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为转嫁危机,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