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市)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卷(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6-16 16:29:00

文档简介

200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阶段性检测
语 文 答 题 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一(30分)
8. (任选三小题)(3分)
题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3分)① ②
③《 》 《 》
10.(3分)我来到 _______仿佛听到 。
二(30分)
11. (2分)
12. ( 4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4. (3分)
15. (2分)
16. ( 3分) _________________
17.①(3分) __________________
②(3分)
18、(3分)
19. ( 4分) 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
20. (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21. (2分) (1)博士:古义 , 今义 。
(2)往事:古义 , 今义 。
22.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分) _____________
24.(2分)( ) 25、(2分)( )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四(40分)
28.作文
语文答题卷 第 4 页 共 4 页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D 2、B 3、A 4、B 5、A 6、C 7、A 8、略
9、①《红楼梦》 ②王安石 ③《在人间》 《我的大学》
10、如:我来到法兰西,仿佛听到罗曼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历程。
11、“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的欢喜轻快的心情。(2分)
12、拔、点、磕、退、上、架。刻画了这群少年朋友驾船时熟练敏捷、勤劳能干的特点和我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4分)
13.侧面描写。写船行之快,衬托出“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3分)
14、嗅觉、触觉、听觉 (3分)
15、月夜行船,或月夜行船去看戏。
16、清秀、淡定、随性、随意、逍遥、生机勃勃等(写出四个得满分)(3分)
17、 ①把野菊花比作一群小丫头,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野菊花写活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野菊花充满生机与活力,衬托出孩子们的好动活泼,以及对生活的热爱。(3分)
②“这丫头,这丫头”用了反复的手法,描写乡亲们看到我插满菊花时的语言,用“手指着”描写乡亲们的动作,通过语言与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乡亲们对我插满菊花这种憨态的喜爱,也表现出乡人们的淳朴、农村生活的和谐。(3分)
18、“姐姐照着仕女图的样子在我头上插满菊花”这件事,是“我”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表明儿时的“我们”与菊花亲密接触,表现小孩子的心与菊花一样天真烂漫,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3分)
19、含义:黄色是菊花地道的颜色,看着这黄色的菊花,会令作者回忆起与菊花相关的人与事:天真烂漫的童年、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孩子们,枕着菊花枕的父亲、淳朴的乡人……这些人与事,慰藉着作者的心灵,因此,有了黄色的菊花,这个秋天不再肃杀。表达作者对那种淳朴、本真、和谐生活得想念与追求。(2分)
作用: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含蓄点明文章中心(2分)
20、(4分)(1)当权 (2)粗略的阅读 (3)才干和谋略 (4)认清事物
21、(2分) (1)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22、(2分)略
23、(2分)对吕蒙的进步既感到惊讶,又流露出由衷的高兴和赞许之情。
24、(2分)D 25、(3分)D
26、(3分)那人说:“不这样,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27、(2分)讽刺那些不知道满足,得寸进尺的人,得到了还想要更多,贪得无厌。
28、作文(40分)七年级语文试题卷(2009.5.25)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嗔视(chēn) 冗杂(rǒng) 讪笑(shàn) 叱咤风云(chà)
B.粲然(càn) 亢奋(kàng) 嗥鸣(áo) 尽态极妍(yán)
C.归省(shěng) 炽痛(chì) 踌躇(chú) 戛然而止(jiá)
D.谰语(lán) 确凿(záo) 行辈(háng)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惹人注目 叱咤风云 鞠躬尽萃 迥乎不同
B.直截了当 义愤填膺 群蚁排衙 家喻户晓
C.人声顶沸 当之无愧 来势汹汹 妇孺皆知
D.马革裹尸 死而后已 九曲联环 荒草萋萋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篮球比赛的最终结果是,五班获得第一,四班 第二。
②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出凄惘和 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的作品。
③马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 。
A. 位居 神秘 相得益彰 B. 位居 神奇 相辅相成
C. 荣登 神秘 相辅相成 D. 荣登 神奇 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偷窃是令百姓深恶痛绝的犯罪行为,所以才会有恼羞成怒的市民组织民间反扒组织。
B. 西汉陈汤的那句豪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可谓气冲斗牛,至今令人激奋。
C. 小张听音乐总是喜欢把声音调得很高,以至于妈妈叫他吃饭也充耳不闻。
D. 尽管环境恶劣,但松树仍然根深蒂固地生长在悬崖断壁上,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山崖上,瀑布凌空贴挂。 ① 。筛落叶隙的阳光,跌在瀑烟之间, ② ,整一个仙风道骨的气韵。
A.①条条晶莹玉索,织成珠帘纷披;岩面微小浮凸,激起飞花烟尘。
②散作无数斑斓的光环,衬出悬挂的瀑布虎虎生气。
B.①条条晶莹玉索,激起飞花烟尘;岩面微小浮凸,织成珠帘纷披。
②悬挂的瀑布虎虎生气,衬出无数斑斓的光环。
C.①条条晶莹玉索,织成珠帘纷披;岩面微小浮凸,激起飞花烟尘。
②悬挂的瀑布虎虎生气,衬出无数斑斓的光环。
D.①条条晶莹玉索,激起飞花烟尘;岩面微小浮凸,织成珠帘纷披。
②散作无数斑斓的光环,衬出悬挂的瀑布虎虎生气。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B.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C.信任具有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只有被人理解、信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才能。
D.春游的消息传来,同学们都异常兴奋。今天,老师在黑板上清楚地通知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出发?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高高翘起的上唇,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地讲解。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②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苍苍竹林寺,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④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9. 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卷诗。
②《伤仲永》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
③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它两部分别为《 》和《 》。
10.请从《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中任选的一部,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一个句子。(3分)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见高尔基在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我来到
,仿佛听到 ;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斯威夫特在讲述格列佛航海中的种种奇遇。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1. 第一段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2分)
12. 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至少4个),它们对于刻画这群少年朋友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13. 第二段的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3分)
14. 第二三两段中,作者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景的?(3分)
15. 用四个字或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三段内容。(2分)
(二)(16分)
菊有黄花 丁立梅
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们,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不会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地盛开着。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乡人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那时,家里土墙上贴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
现在想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摘了它们晒,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这事。
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周日逛街,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千娇百媚。却还是喜欢黄色。《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得,菊花最地道的颜色,是黄色。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摘自2008-11-23杭州日报)
16.阅读全文,请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野菊花的特点。(3分)
17.下面的句子写的生动形象,请作简要赏析。(6分)
(1)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2)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
18.文章第5段为什么要写“姐姐帮我梳头,头上插满菊花”的事情?(3分)
19. 请你说说文章最后 “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这一句话的含义与作用。(4分)
三、文言文(20分)
(一)
初,权谓 吕蒙 ( http: / / baike. / view / 5607.htm" \t "_blank )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 http: / / baike. / view / 24297.htm" \t "_blank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卿今者才略( )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21.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2分)
(1)博士:古义 , 今义 。
(2)往事:古义 , 今义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话表达了鲁肃怎样的感情?(2分)
(二)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①,吕祖乃吕洞宾也,相传为道教之祖也。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家徒四壁,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 俄顷,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 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 其人曰:“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 吕祖倏不见。
①吕祖:吕洞宾,相传为道教的始祖。
2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吕祖感其诚(被……感动) B、见其家徒四壁(仅有)
C、不胜悯之(同情) D、其人再拜曰(再次)
25.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吕祖感其诚。 / 子诚能如此。 B、一日忽降至其家 /其人曰:“不然。”
C、汝欲之乎?/ 吾欲汝之指头也。 D、吾欲汝之指头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其人曰:“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
27.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
四、作文(40分)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等。
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目自选题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