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打包6套)人民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打包6套)人民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30 15:18:22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随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2
1.
(2016·浙江湖州期末)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苏俄境内,全国上下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下,你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A )
A.从事经商活动
B.把粮食捐给前线
C.参加义务劳动
D.参加红军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是1919年苏俄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渡过难关的一种临时性政策,他取消了一切商品贸易活动,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采取余粮收集制,把粮食无偿交给前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实行强制性义务劳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号召参加红军,保卫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解析】 材料中的信息“把粮食、石磨都抬走”,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
3.1921年,新经济政策通过后,有共产国际里的革命者痛惜地哭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此人( A )
A.没有弄清楚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B.认为列宁在俄国恢复了资本主义
C.存在严重的“左倾幼稚病”
D.与列宁有阶级利益的冲突
【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以逐步恢复发展生产。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由此判断材料中的人没有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4.(2016·吉林长春一三七中期末)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加强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解析】 所谓的新经济政策突出的就是在社会主义的俄国可以存在资本主义的市场关系,也就是利用商品和市场来发展生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是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C选项没有说出实质;D选项不是突出“新”的特点。
5.(2016·浙江湖州市期末)1920年苏俄奥格涅茨省的一位农民在信中写到,“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收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针对这一状况,苏维埃政府( C )
A.将所有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
B.由国家统一分配生活必需品
C.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在农村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解析】 “1920年对余粮收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针对这一状况,苏维埃政府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故选C。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随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2
1.(2016·江苏盐城期末)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苏俄(联)的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 C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解析】 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反映了大肆生产玉米的内容。列宁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没有重点发展农业,所以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把发展工业放在首位,故排除B、D;赫鲁晓夫上台以后着手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还要求各地扩种玉米,故选C。
2.“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 A )
A.个人崇拜愈演愈烈
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
C.赫鲁晓夫的功绩高于斯大林
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赞美
【解析】 从材料中的“溢美”以及赫鲁晓夫照片的刊登频率,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对照备选项,B项说法有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可以判断选择A项。
3.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
项目
时间(年)
工业利润总额(单位:卢布)
1965
225亿
1970
560亿
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
1961~1965
6.1%
1966~1970
7.7%
上表反映了( A )
A.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
B.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D.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A项正确。但其改革仍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时间不符。
4.(2016·福建三明)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C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改革的手术刀“挥向了党的脖子”是指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故C正确。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均没有涉及思想领域和社会制度,故排除A、B。叶利钦当政俄罗斯的总统,故排除D。故选C。
5.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里谈到:“……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 )
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
C.历次改革在政策上缺乏延续性
D.历任国家领导人专断独行,政治生活僵化
【解析】 苏联的改革在戈尔巴乔夫之前就没有打开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指导思想上尚未摆脱传统观念和僵化模式的束缚,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随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2
1.(2016·福建厦门一中)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时说到:“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说,普京不赞成“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 A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受困于斯大林体制
D.致力于冷战与争霸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关键是题目的限定“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在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把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故选A项。忽视民主与法制是斯大林体制在政治方面的不足,排除B;斯大林体制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致力于冷战与争霸是外交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D。
2.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 )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随着苏联工业化的进行,苏联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故④的说法错误,可排除。
3.(2017·九江)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很多地方大农场主和中农、小农大规模宰杀马、牛、猪和家禽,到了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减少了50%,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
A.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抵制
B.国家通过农牧产品大规模出口积累资金
C.人们自力更生迎战大饥荒
D.工业化迅速发展对农牧产品需求量增加
【解析】 据材料提到,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很多地方大农场主和中农、小农大规模宰杀马、牛、猪和家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遭到农民抵制,故A项正确。当时苏联国家没有通过农牧产品大规模出口积累资金,故B项排除。当时苏联也没有自力更生迎战大饥荒的史实,故C项排除。工业化迅速发展,在30年代中后期,故D项排除。
4.苏联经济发展中出现图中现象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C )
A.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C.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D.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解析】 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根本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是20世纪20、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5.(2016·江苏扬州)《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
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D )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主要局限于航天工业
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解析】 斯大林模式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④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结合题干信息“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故选D。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6·浙江湖州期末)有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该学者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A.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是特定条件下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C.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
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析】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成于斯大林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措施,故B项正确;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可看出题目并没有强调与生产力水平的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帮助苏俄渡过了难关,但危机过后很快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了矛盾,故D项错误。故选B。
2.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D )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
D.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解析】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退资产阶级和沙皇复辟势力的武装叛乱以及国外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D符合题意和史实。
3.(2016·江苏扬州期末)“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指( A )
A.借助商品和市场进行调节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允许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大中小工业国有
【解析】 注意题目中的信息一是新经济政策,二是城市和商店,所以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上就是强调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和价值规律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正确;B、D均不符合题意,故B、D错误;C项是A项具体内容,排除。故选A。
4.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 )
A.实施的条件 
B.所有制结构
C.经济管理模式
D.产品分配方案
【解析】 注意题干强调的条件“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国家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时实行的政策,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5.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的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 B )
A.取消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
【解析】 通过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列宁意识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商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新经济政策中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因此选B。
6.(2016·山西太原期末)列宁评价某制度时说:“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由于这一些和其他一些情况,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该制度在当时( A )
A.巩固了十月革命胜利成果
B.立刻引发农民不满和暴动
C.促进了苏俄经济迅速恢复
D.奠定了苏联工业化的基础
【解析】 由“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可以知道此制度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障,巩固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在“立刻”;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是新经济政策。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
430万普特(1普特=0.016吨),1918~1919年度为10
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
250万普特。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
446
6
620
7
860
8
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请回答: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意义。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造成的不同后果说明了什么?
【答案】 (1)背景: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这个政策虽然能够保证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但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如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引起了农民的暴动,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3)说明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是行不通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一、选择题
1.(2016·辽宁五校协作体期中)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C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解析】 材料中“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的信息说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正确;A误在“唯一”,排除;B、D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
2.(2016·安徽芜湖期末)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 )
A.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D.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解析】 材料中列宁所说的“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犯了错误”,即苏俄实行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违背了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故选A。后三项的说法均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故排除。
3.(2016·江苏泰州中学)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
A.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一现象的本质内容。联系已学史实可知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后,列宁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外国资本发展苏俄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因此A符合题意;B中放弃错误;C中没有放弃;D中干扰错误。
4.(2016·吉林梅河口期末)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非凡之处在于,他既没有丢掉老祖宗,也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论述,而是始终以时势的变化为基础,敢于和善于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段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 D )
A.纠正了马克思主义的过渡理论
B.违背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
C.丰富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解析】 新经济政策未纠正了马克思主义的过渡理论,也不违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排除选项A和B。“敢于和善于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意在强调新经济政策是从苏联的实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本题答案就是D。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经济政策也未丰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能选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全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二、三,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
【答案】 (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或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4)相同: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6·黑龙江双鸭山)普京时期的《总构架大纲》中说“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苏)用赶超的速度发展了军事工业,以及同军事相关的科学。以此奠定了1945年的胜利以及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的基础”。据此可知该文件( D )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就
C.否认了列宁改革的必要性
D.从现代化角度对工业化做了肯定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1918—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可知材料强调的是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肯定了斯大林模式的成就,没有否定列宁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了斯大林模式发展重工业和科学,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为二战胜利和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奠定基础,故D项正确。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解析】 在题目B、C、D三项中,斯大林与列宁的观点没有对立的地方,但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生产,但斯大林模式却是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故A项是两者最大的区别。3.(2016·安徽芜湖期末)“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D )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解析】 材料“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反映了斯大林时期苏联以行政手段管理生产,否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说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D。
4.(2016·江苏泰州)有位西方记者去采访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家里没人。邻居说:“加加林上天了。”记者说采访他的夫人也可以。邻居说:“他夫人排队买菜去了。”记者说:“没关系,我可以等。”邻居迟疑了一下说:“你最好还是去等加加林,他从天上回来可能还快一些。”这一笑话意在说明( C )
A.苏联航天科技的先进
B.苏联民众遵守公共秩序
C.苏联经济的短缺状态
D.苏联人对西方的警惕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依据材料中“没有关系,我可以等。”邻居迟疑了一下说:“你最好还是去等加加林,他从天上回来可能还快一些。”的信息说明苏联在日常供应方面的经济困难,故C项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B不符合题意;D中不是主要信息。
5.(2016·辽宁师大附中)“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C )
A.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问题
【解析】 材料文字说明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批资金,而苏联既不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贷款,更不能采用殖民掠夺的方式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只能依赖自己国内资金,为此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但农业长期为工业化建设让步会造成国民经济的不平衡和非健康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不全面;苏联进行工业化时,已经打退了外国的武装干涉,故B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6.“斯大林模式”中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做法是( B )
A.运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B.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
C.制定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
D.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解析】 面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识到斯大林模式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而加大政府干预力度,所以选B项。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依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3)材料三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 (1)适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2)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特点:经济方面,所有制形式为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
(3)历史事件: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原因:苏联经济自成一体,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
(4)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借鉴别国的经验等。(其他表达言之有理亦可)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 C )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强烈的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解析】 “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可看出他对苏联五年计划模式的赞赏。
2.(2017·咸阳)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轻、农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B )
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解析】 材料中苏联在实际执行“二五”计划时,重、轻、农投资相对于制定时数据,重工业大增而轻工业、农业大减,可见苏联仍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表明其实现工业化的强烈愿望,故选B。A、D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2017·连云港)学者莫斯统计,(苏联)从1927到1933年间,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3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生的学生人数从总数1/4增加到了1/2。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B )
A.农业集体化的推动 
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与美争夺世界霸权
D.经济危机趋于缓解
【解析】 1927年苏联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中现象主要是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故B项正确;A项是农业措施,主要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C项属于政治领域,是二战后的现象;D项错误,经济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
4.(2017·昆明)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D )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苏联的轻工业发展目标下调,重工业发展目标上调,虽然其实施结果并未完全实现目标,但增长差距缩小,这体现了苏联尝试调整“一五”计划造成的轻重工业发展失衡,故选D项;C项错误,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马克思说“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
材料三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3)为摆脱“路径障碍”,
在实践中,邓小平在经济体制上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
【答案】 (1)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心动”: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政治经济权利。
“心灰”: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3)调整: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6·辽宁五校协作体期中)下表是1953~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A.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斯大林体制仍旧发挥了积极作用
C.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效果
【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53~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结合所学可知,1953~1960年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的原因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故B项错误。1953~1960年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不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故C项错误。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措施,故D项错误,故选A。
2.(2016·湖南常德一中)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 A )
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
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解析】 据材料“1965年改革时,国家经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苏联改革减少了政府的计划管理,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故A正确。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利用资本主义的因素发展社会主义,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故C排除。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过于绝对,故D排除。
3.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段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B )
A.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B.未能突破原有体制
C.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
D.被迫转向政治领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很明显,这份报告本身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这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仍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由此可以排除A、C、D。答案选B。
4.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C )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
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解析】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实现工业化,排除A项;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于20世纪80年代执政,排除D项。
5.(2016·辽宁锦州期末)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D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民主化”“私有化”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因此,D项符合题意。
6.(2016·辽宁大连期末)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着手进行改革。在改革开始阶段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但改革很快陷入困境。导致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B )
A.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B.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C.缺乏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
D.没有首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首先着手经济改革,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以往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涉及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宏观决策的问题,故A、C错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措施缺乏宏观决策和与改革相应的配套措施,最终导致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故B正确;D所述与题干要求无关,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7.阅读苏联1961~1990年国民经济增长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88
1989
1990
国民收入
6.5
7.8
5.7
4.3
3.2
2.8
2.4
-4.0
请回答:
(1)分别指出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5年国民收入呈现的趋势和主要原因。
(2)1985~1990年,国民收入呈现怎样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1961~1970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重点发展工业,取得成效;1971~1980年,国民经济呈停滞和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勃列日涅夫改革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改革后期思想保守,步伐缓慢下来;1981~1985年,经济进一步下降,主要原因是勃列日涅夫之后的苏联领导人暮年上台,短暂执政,无法挽救苏联的衰败趋势。
(2)经济继续下滑,1990年出现严重负增长。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困难重重,难以奏效,政治改革引起国家混乱。




一、选择题
1.(2017·黄冈)1956
年3
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 D )
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
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
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解析】 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领域,并未改变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现状,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一些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通过现金、劳动报酬和放权给集体农庄的方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2.(2017·寿光)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为此,当时苏联可能采取的新措施是( C )
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取消部门管理体制
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D.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根据材料中时间“1971年”得知苏联当时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据材料“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并结合所学得知当时苏联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本题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采取的措施。
3.(2017·海口)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B )
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僵化经济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涨”危机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苏联工业产值增长总的趋势不断下降,1975~1980年增速较慢,美国工业产值增长有一定的起伏,从图中得不出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故A项错误;苏联工业产值增速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只是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美苏经济此长彼消主要是双方经济政策导致的,故C项错误;美国走出“滞胀”是减少干预,故D项错误。
4.(2017·武昌)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430万吨。材料表明( D )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
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预期
【解析】 依据材料不能推断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冲破了斯大林模式,不是其延续,故B项错误;因此不能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未达预期,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不顾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地区种植原来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不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的质量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改革的有利条件。
(2)材料二说明推广玉米种植带来了怎样的后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赫鲁晓夫改革的整体评价。
【答案】 (1)背景: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发展缓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有利条件:斯大林逝世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
(2)后果:玉米种植挤占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忽视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
(3)整体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规划和科学试验,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