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专 题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标引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干线索〕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页篇,战后,列强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同时,持续千年之久的经济基础在外来冲击之下也逐渐松动,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成分的诞生提供了条件。中国近代化之路由此开启。
面对外来侵略,一批有识之士在深渊中探索强国之路,他们兴办实业,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但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道路坎坷,发展艰难,在同它们妥协的同时,也展开积极的斗争。〔学法建议〕
1.可通过列表方式梳理并掌握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发展的阶段性,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
2.要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归纳并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认识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虽然遭受到各种压迫,但毕竟在夹缝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的历程及影响。
3.注意搜集各种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有更直观的认识。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本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民族工业兴起发展。知 识 梳 理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______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______输出。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标志
中国手工__________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 商品 棉纺织业
3.表现
(1)农产品的________程度有一定发展。
(2)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城市手工业也受到沉重打击。
(3)经营对华贸易的______大量增加。
(4)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贸易中心由______转移到上海。商品化 洋行 广州 点拨提示: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图示法理解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
列强的经济入侵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同时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4.影响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__________的兴起。民族工业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原因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
(2)洋务派创办近代______和民用工业企业的促进。点拨提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即采用机器大生产,这也是与传统官办企业的主要不同。近代化,指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与理性化。军事 2.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3.地点
上海、广东、______等沿海地区。
4.途径
(1)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______、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2)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______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天津 买办 机器 点拨提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1)“近代”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2)“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
(3)近代民族工业: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5.主要企业
(1)1866年,铁匠________、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2)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______________。方举赞 继昌隆缫丝厂
思维拓展:
民族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有哪些?
(1)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基础好,是主要原因。
(2)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最早受到列强冲击,接受新事物比较多,而且自然经济破坏较为严重,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地区,起到了一定的诱导作用。
(4)港口众多,交通便利。
6.特点
(1)发展速度慢,从19世纪70年代到__________前,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
(2)部门集中在________,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等。
(3)地点集中在______地区。甲午战争 轻工业 沿海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______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________鼓励民间设厂。
(3)在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__________”。点拨提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资本 清政府 实业救国
3.表现
(1)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__________,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2)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4.意义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大生纱厂 点拨提示:自然经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间的关系疑 难 探 究『史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2卷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主题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材料二 (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思考』
依据所给史料分析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提示』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和西方的经济侵略。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史料』
材料一 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火、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主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崛起分布示意图『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分布有何特征。
『提示』
(1)现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
(2)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拓 展 深 化1.对自然经济解体的认识
(1)表现: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列强在倾销商品的同时,掠夺原料,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原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②近代企业的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③城乡联系的加强: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城乡经济的联系加强,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个体生产的局限性: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
(3)特点:①动力: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②速度: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以及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明显快于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
③结果: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4)影响:①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增强,也使中国经济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③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2017·九江)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
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对点训练 1〕B 【解析】 据材料提到,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呈降低趋势,这有利于外国棉制品在华倾销,使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故A项排除。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应该以出口数据说明,故C项排除。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材料未涉及,故D项排除。2.对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认识
(1)资本主义萌芽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产生途径特殊: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②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重工业发展极为缓慢。
③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自然经济解体早,同时又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和设备。
④生产水平较落后: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是很落后的。
⑤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中国民族企业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妥协性又有革命性。(2017·广东茂名调研)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
A.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B.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解析】 受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不能解释其大量购买田产,故A项错误;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所以一方面其投资近代工业,一方面又保留旧有的封建传统做法,如大量购买田产,故B项正确;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故C项错误;如果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其不应该投资近代工业,故D项错误。〔对点训练 2〕B 课件30张PPT。专 题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上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四枚火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火柴业从无到有,工艺从落后到先进,顽强成长。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如何曲折发展的?在不同阶段又有着怎样不同的原因和特点呢?知 识 梳 理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1.原因
(1)内因:
①__________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__________的法令。
④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__________、提倡国货的运动。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 发展实业 抵制日货 点拨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实业救国”
(1)含义:实业救国思想就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发展实业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
(2)评价:①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为目的的“实业救国”思潮,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②“实业救国”思想实质是一种否定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改良的一种论调。因为诞生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帝国主义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实业救国道路也是行不通的。2.表现
(1)概况: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2)行业:
①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________中心。
②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
③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增长。纺织业 3.特点
(1)地域: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2)结构: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地位:
①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__________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②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沿海 外国资本 点拨提示: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因而被誉为“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因为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由于其发展势头仅仅持续到1923年前后,因而又有“短暂的春天”之称。短暂发展说明此生产方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__________________”等促进政策及措施。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发起抵制洋货、__________的行动。
③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__________”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表现:
①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
②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提倡国货 币制改革 2.官僚资本的膨胀
(1)凭借__________,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2)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点拨提示:官僚资本主义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其特点如下:
①垄断性: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金融、工矿企业。②买办性:和外国资本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③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家政权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原因
(1)内因:
①恶性__________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②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
③苛捐杂税:繁重的__________,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外因:
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的洗劫和破坏。
②中国外贸大量入超,使民族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______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货膨胀 捐税负担 美国
2.表现
(1)抗日战争中,________民族工业遭毁灭性打击,大量民族企业内迁,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2)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沦陷区 疑 难 探 究『史料』
材料一 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亿元(1936年币值)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率,降低出口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935年, 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 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思考』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年~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结合材料二概括出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提示』
(1)地位: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超过官僚资本。
原因: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行“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历史现象: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原因:抗战期间由于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民族工业遭洗劫;
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等方式吞噬民族企业。
(3)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拓 展 深 化1.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时间短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因欧洲列强暂时忙于一战而获得短暂的发展机会,伴随着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很快趋于萧条。
(2)经济地位低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与外国企业相比也不占优势。
(3)工业结构失衡:以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依然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4)在夹缝中求生存: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摆脱对外国企业和本国封建势力的依赖,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016·河北名校模拟)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
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解析】 洋务运动是以洋务派为主导,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实业救国的主体是来自民间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承担民主革命重任,其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B项错误;洋务派只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为主,并未推动政治近代化,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均是因为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动学习,故D项正确。〔对点训练 1〕D 2.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列强侵略: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政府推动: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提倡国货: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爱国: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5)国际环境: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的影响。
(2017·长郡中学)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这导致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吴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 B.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
C.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 D.商战思潮的影响深远〔对点训练 2〕D 【解析】 官僚资本主要指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资本,与材料“1926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吴蕴初希望通过全国大范围仿造,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吴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出于个人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法制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体现了早期维新思想中的“商战”、“实业救国”等理念产生的影响,故D项正确。课件23张PPT。专 题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说钞票,话钞票,提起钞票来历早,自从出了蒋皇帝,银子金子变成纸了,万元一顿吃不饱,千元没人要,……十万也好,百万也好,还不是这么一张纸……”这首民歌反映国民政府滥发纸币,至1948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发行法币663万亿元,较1937年6月增发了47万倍,物价的上涨创下一根油条5 000元,一个元宵1万元的天方夜谭。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国新经济因素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又将面临怎样的历史选择,是沉沦还是抗争。本课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剥削及其反抗斗争。知 识 梳 理一、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1)限制中国______进口,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3)帝国主义的__________,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4)抗战胜利后,美货汹涌而至,民族工业产品受到严重排挤和打击。机器 侵华战争 2.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
(1)甲午战争以前,民族工业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2)各级政府采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企业,极大地加重了其负担。
(3)国民政府大举______和滥发纸币。
(4)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点拨提示: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要坚持独立自主,优化投资环境,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民族经济繁荣则为维护民族独立提供物质保证。内债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背景
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2.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______________。
3.目的
为了__________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官僚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4.表现
(1)1928年__________后:全国反日会通过了拒绝买卖日货、拒绝使用日钞、拒绝搭乘日轮的决议。
(2)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3)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捐物,支持__________抗战。
(4)长城抗战爆发后: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济南惨案 十九路军
5.特点
(1)革命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影响其发展和生存。
(2)妥协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存在着一定的______关系。
6.结局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依赖 点拨提示:资本主义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中涉及中国工业产值的增加即是这方面的体现。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并没有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疑 难 探 究『史料』
材料一 本县访问官山地方有裕厚昌、继昌隆、经和昌丝房购造缫丝机器各一付,名曰“鬼縆”,约抵四百人工作之力。而机房缫丝工人无可阳趁,遂有匪徒……纠聚机工二三千人……前赴裕厚昌勒毁机器,并乘机抢掠衣物各散。……查匪徒藉端陡枪,固属罪不容诛,而市侩专利病民,亦属情难曲恕。本县为民父母,固不可庇奸民而纵其横暴,亦不能袒富磊而任其垄断。 ……候飞禀各大宪并会同广州协亲诣竖勘,一面出示先勒新虹设“鬼縆”之家日齐停工作,斤候核定章程,应否准用“鬼縆”,另行饰遵。一面严拿拦谋纠众乃乘机抢夺之人,按例惩办……
——南海知县徐赓陛《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1881年)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材料二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降,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折损,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思考』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手工业者把自己破产的原因归罪于什么?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一中,知县貌似办事公允,反映出什么样的历史现象?
(3)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什么势力的压迫?
(4)结合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局面?『提示』
(1)手工业者把自己破产的原因归罪于新机器的使用,进而聚众捣毁新式工厂。说明当时社会上思想闭塞,人们认识不到新生事物的先进性,处于一种愚昧的状态。
(2)知县对兴起的资本主义新生事物不能保护,反映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里实在是步履艰难。
(3)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既要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又要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打击。拓 展 深 化1.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社会环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2017·日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沿途关卡不交税厘,并可规避被征收、敲诈等风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政府管理不善导致利权流失 B.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
C.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D.民族企业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对点训练 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用黄色三角旗为国旗,但是只限于水师官船悬挂,普通民船不得悬挂,所以造成了材料中“许多中国船只悬挂外国国旗,向外国公司购买票证,享受外商待遇”的现象。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中国利权流失、列强利用特权压制民族工业、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利益,A、B、C三项均排除;中国民族企业的船只不得悬挂“国旗”而转向悬挂“外国国旗”,反映了中国的民族企业不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保护,D项符合题意,正确。2.近代民族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①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2)作用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种新的经济因素,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中国近代化。
②从政治上看,它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同时,它还推动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与妥协的双重性。(2016·山东烟台考试)阅读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对点训练 2〕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与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无关,故A项错误;仅仅根据进出口量的数据无法得出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结论,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的时间分析,这是抗战前夕,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故C项正确;轻工业产品的进口量下降,恰恰说明民族工业是在发展的,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