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氧气
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认识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中氧气的测定方法
2、掌握物质与氧气相关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轻松一刻:猜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了。
(谜底是:空气)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空气与氧气。
思考,并能联系生活,最终得出谜底是空气
联系生活,激起学生的兴趣。
任务一:完成练习P15-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的相关内容。六人小组研讨,小组成员过关考点。
教师归纳学习要点。
学生思考,完成相关的练习,
三人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学习的疑点,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点再现:能说出空气的成分,及含量。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下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
1、实验原理是什么?
学生积极主动抢答,
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
学生先思考,并举手回答
让对知识及时进行巩固和运用
2、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什么?
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考点再现:学习任务二:
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1)先讨论选定2-3个探究的内容并记在大卡上(2)总结时,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在大卡上,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先用2分钟学习这部分内容,然后6人小组选2-3个向度进行讨论,把内容记在大卡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把主动权下方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考点再现:投影与刚才学习相关的练习。
练习巩固
实战演练场:完成作业手册P9页1~9题
思考并回答
先思考,然后以开火车形式进行回答。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为了扩大课容量,复习课的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也很多,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将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更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边讲边练。按照课本上知识点的顺序即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分别加以归纳,在其中学生回忆内容,完成涉及到的相关练习,教师在分别加以点评。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加
3深了对空气和氧气知识点了解,知道了本单元应该掌握些什么,那些知识应该引起重视。但是本节课存在的不足还有很多:
1、在时间上把握的不是很好。
2、回答问题形式有点单一。
3、课件的设计有些地方不合理。
4、对于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没有把握好。。。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对知识点的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巩固。(共13张PPT)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了
轻松一刻:猜谜语
在想要和得到之间要做到!
复
习
目
标
3
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
掌握物质与氧气相关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
认识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中氧气的测定方法。
1
任务一:完成全品P15-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的相关内容。六人小组研讨,小组成员过关考点。
考点聚焦
78%
21%
0.934%
0.034%
0.002%
认识空气的组成
考点再现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是什么?
2、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什么?
实验现象:铜粉变为黑色,注射器内剩余气
体的体积约减少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Cu+O2
2CuO
(1)装置漏气良好;
(2)铜粉要足量。。。
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__________和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等。污染指数在0~500之间,是一个相对数值,数值越_______,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_______,空气质量越好。
有害气体
烟尘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小
少
考点再现
比一比,看看谁掌握得最好!
www.themegallery.com
氧气
物理
性质
用途
书写与氧气
有关的反应
方程式
化学
性质
实验室
制取O2
药品
收集
方法
发生装置选择
原理
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www.themegallery.com
氧气
物理
性质
用途
书写与氧气
有关的反应
方程式
化学
性质
实验室
制取O2
药品
收集
方法
发生装置选择
原理
学习任务二:(1)先讨论选定2-3个探究的内容并记在大卡上(2)总结时,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在大卡上,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如果需要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量,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用E或F装置都可以收集氧气,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B
O2的密度比空气大,O2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
过氧化氢
水+氧气
D
考点再现
实战演练场
请不要在同一地方摔倒哦
自主学习:完成作业手册P9页1~9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第三节
氧气
单元测试卷
考点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1.[郴州]
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
)
A.
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考点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小明用如图K5-1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
使用铜粉的量多或量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加热足量的铜粉可使装置内减少的体积占原气体体积的
C.
铜粉加热后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注射器内压强下降,体积减小
D.
铜粉一停止加热,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剩余气体的体积
图K5-1
图K5-2
3.[厦门]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K5-2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
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皮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考点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4.[山西]
下面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
图K5-3
图K5-4
(1)图K5-3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K5-4①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图②),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4
氧气的性质
5.[衡阳]
下列所示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镁
B.空气
C.
硝酸钾
D.二氧化锰
6.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B.所有氧化反应都要放热
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7.图K5-5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K5-5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这个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2)铁丝的一端所系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瓶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在氧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一种______色的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化学反应________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5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8.[广东]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所示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出行多乘交通工具
B.
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
C.
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
D.
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填序号,下同)。
A.
CO
B.CO2
C.SO2
D.NO2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南昌]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
氮气
D.可吸入颗粒物
2.[山西]
世界上物质多种多样,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葡萄糖
B.
液氧
C.
氯酸钾
D.
一氧化碳
3.[重庆A]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
1%
B.19%
C.
25%
D.78%
4.[淄博]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5.[泰安]
如图K5-6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图K5-6
A.
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6.[临沂]
如图K5-7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K5-7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__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7.[青岛]
根据下列装置(如图K5-8所示),回答问题。
图K5-8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D
[解析]
冰冻的饮料,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2.C
3.B
[解析]
使用红磷的量必须足量,才能将密闭装置中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有气体,不可以代替红磷;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小,应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能进行测量;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可以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不用打开橡皮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4.(1)2KMnO4
K2MnO4+MnO2+O2↑
试管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合理即可)
(2)C+O2
CO2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合理即可)
5.D
[解析]
镁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硝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虽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二氧化锰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6.D
[解析]
不是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
7.(1)物理
(2)引燃铁丝,使铁丝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
黑
3Fe+2O2Fe3O4
(4)不能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够燃烧
8.B
9.(1)ACD
(2)C
能力提升
1.C
[解析]
空气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各选项中只有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D
3.B
[解析]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
4.A
5.C
[解析]
烟是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是白烟;氧气不是燃料,不具有可燃性;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
6.(1)白烟
4P+5O22P2O5
(2)压强
(3)冷却
[解析]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其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7.(1)分液漏斗
试管
(2)2H2O2
2H2O+O2↑
B
(3)F
集气瓶中预留少量的水
[解析]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发生装置C或B;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需要制取气体时打开活塞,不需要时关闭活塞,从而达到节约药品和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
(3)氧气不易溶于水,可利用装置F收集;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所以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集气瓶中预留少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