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地球看起来是蔚蓝色的,
因为,地球上有水
仔细观察:
地球和火星在太空中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先看视频:水在哪里)
湖泊
海洋
冰川
空气
地下
瀑布
生物体
冰山
一、水的分布
能否从其他角度去对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呢?
1、水体分类
分类1
(按水在地球上的积聚情况来分):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分类2
(按含盐量分):淡水、咸水;
分类3
(按状态分):
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根据水体的分类,哪些可以被人们直接且方便饮用?
可被人们利用的淡水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三大水体:
海洋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海洋水
96.53%
陆地淡水
2.53%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冰川水
68.69%
其他水体
地下淡水
30.06%
3、水的分布
海洋、河流、湖泊、
沼泽、土壤、地下、冰川、生物体、大气等
2、世界水体的构成
课本P3思考与讨论:
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
早晨的花草上的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从冰箱刚拿出来的冰棍周围会冒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1)从冰箱中取出一支棒冰,剥开纸,棒冰上冒白气。
2)从冰箱里拿出一杯冰茶,一会儿杯外壁出现水珠。
3)天会下雨、落雾、下雪、露水等现象。
讨论1: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
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地球上的水,绝大多数是不能饮用的咸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水污染严重.
(3)分布不均匀(地区、季节)。
(4)人口的剧增。
讨论2: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生物体中含有水?
盐腌黄瓜时会有很多水分;切西瓜时会有很多水流出。
二、水的循环
所谓水循环,就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又回到地面。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在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重新经历蒸发、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
(指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
讨论:
1)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
2)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
蒸发
凝结
凝结
凝结
降水
水汽输送
降水
降水
地表径流
入渗
地下径流
蒸发
植物蒸腾
海洋
蒸发
水汽输送
凝结(液化)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江河汇聚
下渗
1、水循环的成因
内因: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水循环的动力)、地心引力(是促使陆地水流归海洋的动力)。
2、水循环的环节(过程):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注意: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地表径流),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3、水循环的领域(种类)
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
海洋
—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
海洋
—大气
陆上内循环:
陆地
—大气
4、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
(2)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海陆间循环
(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更新最快
更新最慢
有人说大气水被污染并不要紧,因为它的更新周期最短,只需9~11天。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从更新能力(限度)的角度看:大气中的污染物太多时,只靠大气更新调节也不可能达到清洁空气要求(比如雾霾);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大气中的污染物太多,容易形成酸雨,对植物造成伤害,腐蚀建筑物,污染土壤、水源等。
三、水资源的分布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大都是有大气汇集而成的。因此,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时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听过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也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通常指淡水资源)。
课本P5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在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一些城市也会发生供水困难?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一个地区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但水的循环因受各种因素影响,也具有其不平衡性。就整个大范围看,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而在某些地区或某些城市可能出现水循环不活跃,造成水资源贫乏现象。再加上工业发展、人口众多、用水偏多等原因,也造成供水困难。
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图
1、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地球上的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1)各大洲淡水体分布不均衡:以冰川为例,冰川水是最大的淡水水体,对淡水的补给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和南北两极,而非洲、大洋洲等地分布较少,所以非洲缺水的地方很多。
(2)水循环的特点和活跃程度也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距海比较近的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干旱的沙漠地区和内陆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3)人口密度不一,也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例如,由于我国的人口密度比较大,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1/4,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课本P5活动:
1)根据计算结果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是亚洲年径流总量最多,大洋洲年径流总量最少;
(2)根据各大洲的年径流总量和人均年径流量的排序情况看出,亚洲虽然年径流总量第一,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年径流量最少;而大洋洲年径流总量虽然最少,但由于人口少,人均年径流量第一;南美洲和北美洲相对好一些。
13
4
6
12
4
3
1
4
3
2
4
5
3207
4111
17800
20800
5464
88240
7008
6
5
3
2
4
1
2、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
(1)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不均匀
时间分布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
我国水资源有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只有是世界水平的1/4。是世界的13个缺水国家之一。
课本P5思考与讨论:
请根据右图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哪些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哪些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2)略。
1)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
四、水与生命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人体、动植物都需要水,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终止。水与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1、水是生命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
水母98%
黄瓜95%
其它一般生物70%以上
一个成年人体重的2/3都是水,儿童可达4/5。
2、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人们曾发现埋藏在地下1000多年的莲子始终没有发芽,后来人们把这些种子播在有水且通气的泥土里,沉睡了1000多年的莲子竟然发了芽。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升。
(1)动物和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如食物的消化在溶于水、营养物质的输送是血液离不开水、代谢产物的排出通过尿液离不开水。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水。
(2)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份。水分进入植物体,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A、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B、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阳光灼伤。
3、水影响着生物的分布和生物结构
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水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
缺水,植物稀疏,动物零落
思考: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不常饮水(如骆驼)。是不是它们不需要水?如果需要水,它们又是如何得到水的?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与其他生物一样需要水。它一次能喝大量水并贮存在胃里(里面有可以贮水的水脬(pao一声)即膀胱)。为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可以通过关闭汗腺来做到在较长时间保持体内的水分,并且通过嗅觉系统可以在数千米外“闻到”水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长期生活在缺水的热带沙漠中的仙人掌,进化出了一系列适应缺水环境的结构。她它的茎变成了肉质茎,中空当沙漠中降水时,可以大量储水,它的叶变成了刺(叶子退化),表面有蜡质层,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它的根系发达,增强了吸水功能。
课本P7思考与讨论:
为了适应缺水环境,仙人掌具有怎样的特殊结构,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含量?
补充:
1、所有的生物都在连续的失去水。
动物:呼吸、排汗、排尿、排便。
植物:表面蒸发、蒸腾。
2、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不断补充失去的水。
动物:喝水、摄食、碳水化合物的转化。
植物:利用根吸收水。
思考:
1)水为什么会蒸发?
2)陆地水为什么会流回海洋?
3)水的三态出现原因?
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温度的变化
练习
1、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A、湖泊水的蒸发
B、海洋水的蒸发
C、江河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作用
B
2、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
A、河流水
B、地下淡水
C、湖泊水
D、冰川水
D
3、下列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D
4、下列水体平均更新时间最短的是(
)
A、河流水
B、地下水
C、大气水
D、海洋水
C
5、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
0.3%,它主要包括
(
)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湖泊水、江河水、冰川;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深层地下水、陆地水
C
6、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不同,会以固态、
、
、三种形式出现;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和
。
液态
气态
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7、你一天要喝多少水,这些水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
一天需要2.5升水。这些水可以通过直接饮水、食物、碳水化合物的转化等途径获得。
8、看图填空:
(1)图中符号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
。
(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
,该循环发生的领域
是
和
之间。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海陆间循环
海洋
陆地
9、根据图完成下面空格
海洋上空
陆地上空
海洋
陆地
C
A
B
D
E
F
(1)海洋水通过B_______,
形成大气水,大气水通过
A_________重新落到海洋
上,海洋上空的大气水通过
C_____________到达陆地上
空,再通过D__________落到陆地上,陆地上的水通过F_______或________流入海洋中,也可以通过E________形成大气水。
(2)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
、陆地水和
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动。
蒸发
降水
水气输送
降水
河流
地下河
蒸发
海洋水
大气水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