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3节
水的浮力(第1课时)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
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水底下的乒乓球为什么会浮到水面?
一、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
2、方向:
竖直向上。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4、浮力的受力物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
5、浮力的作用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
看视频:浮力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6、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物体浸在液体中,前后、左右、上下都受到了液体的压力,前后、左右的压力可以相互抵消,而底部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物体总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你平时有没有感受到过浮力的存在?
注意:“浸入”包括完全浸入(浸没)和部分浸入。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浮力无处不在:
远洋轮船
水中天鹅
氢气球上升
气艇浮在空中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课本P11活动:
1)将一个空塑料瓶的瓶盖旋紧,然后把它压入水中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2)松开手后,观察瓶子的运动情况。
解答:将空塑料瓶旋紧盖后压入水中,手将会感受到空塑料瓶对手向上的压力,将手松开后发现瓶子会迅速上升。验证了浮在水面上的空塑料瓶确实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比一比:
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迁移:
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二、浮力的测量
课本P11活动:
1)如图,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牛。
2)再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牛。
3)弹簧测力计的两次测量读数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2
0.6
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第二次示数小了,说明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G
F拉
F浮
结论:F浮+F拉=G
即:F浮=G
-F拉
用弹簧秤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称重法):
1)先测重力G;
2)物体放入液体中看弹簧秤示数F拉;
3)求浮力F浮=G
-
F拉;
4)适用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课本P12思考与讨论:
根据上图,你能否得出测量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解答:通过以上活动,我们从中得到一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即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之差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即,F浮=
G
-
F。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即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三、气体的浮力
气球、热气球为什么能飞向天空?
热气球、烟上升等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实验:
打足了气的篮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端通过导管、橡皮塞和气球囊连接。导管阀门开始处于关闭状态,现将阀门打开。
现象
;
表明
。
结论:
。
气球胀大,同时杠杆左端上升
向上的浮力增大
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
练习: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挂在弹簧秤钩上,当钩码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0.87牛,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
牛,浮力的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0.13
竖直向上
水
同学们,再见!
2017年9月30日星期六5时41分31秒(共30张PPT)
第3节
水的浮力(第2课时)
知识回顾:
1、浮力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身边的科学:
1、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会有一种
了的感觉,同时浴缸的水面会
。
2.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
。水面上升
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
。
变轻
上升
水的浮力
排开了一部分水
早在2000多年前,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曾经有一个叙拉古王国,阿基米德是国王希罗的亲戚。有一回,国王请人做了一顶王冠,非常精致漂亮,他想知道王冠是不是纯金做的,有没有掺白银,但又不想把王冠弄坏。于是国王便把学者阿基米德请来了。
有一天…
…
阿基米德冥思苦想,许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但是他没有灰心,仍然继续思索。
阿基米德顿时豁然开朗,急忙跳出浴缸,兴奋地边跑边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由澡盆溢水联想到
…
…
四、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
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
想一想:
你认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思考:
①
所谓排开水的多少指的是什么量?
②
测出排开水的体积,就可以算出排开水
的
和受到的
了。
③
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
④
要测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首先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⑤
怎样把这部分水取出呢?
指的是物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质量
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叫称重法)
设法将被物体排开的那一部分水单独取出来
1)用所给的器材定性研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多少的关系。
小烧杯和溢水杯
物块
弹簧秤
量筒
2)讨论:①要定量研究水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需要做什么?②量筒和溢杯在你的研究中有什么用?③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哪些量?
3)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
①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②将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物块的重G物;
③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拉,并计算出物块所受的浮力F浮=G物-F拉
④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液,并算出物块所排出的水的重力G排液=ρ液gV排液。
物块重
G物
物块在水中测力计的读数F拉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F浮=
G物-
F拉
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液
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G排液=ρ液g
V排液
4)实验结论:F浮
=
G排液
看视频:
阿基米德定律
F浮=
G排液=ρ液g
V排液
=
m排液
g
小结: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
F浮=
G排液
=
ρ液
g
V排液
(单位:F浮→牛、
G排液
→牛、
ρ液
→千克/米3、g→牛/千克、
V排液
→米3)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液体浮力的计算,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
注意:从公式可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多少有关,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
4、对公式F浮=
G排=ρ液g
V排液的理解:
(1)ρ液是
,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密度。
(2)V排液是
,不是液体总体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总体积(V物)。
①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浸没):V排液=
;
②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V排液
<
V物,V排液=
。
(用V露代表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
(3)浮力只跟
和
,即只跟
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
、物体的
、
、
、
等无关。
液体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物
V物-V露
ρ液
V排液
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深度
形状
质量
密度
重力
例题1、将质量是2.34千克的钢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钢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
=
3×10-4米3
解:m=2.34千克,
ρ=7.8×103千克/米3,g=9.8牛/千克
ρ水=1.0×103千克/米3
F浮=ρ水gV排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3×10-4米3
=2.94牛
答:受到的浮力是2.94牛。
V排
=V=
m
ρ
=
2.34千克
7.8×103千克/米3
例题2、有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重力为29.4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9.6牛。
求:(1)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物块的体积多大?
解:(1)
F浮=G物-F拉=29.4牛-19.6牛=9.8牛
答:(1)浮力是9.8牛;(2)物块的体积是1.0×10-3米3。
(2)V物=V排=
F浮
ρ水g
=
9.8牛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
1.0×10-3米3
5、补充:浮力大小的方法——压力差法
物体浸在液体中,前后、左右的压力可以相互抵消,而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压力(如图),物体总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所以可以根据压力差来求浮力。
F浮
=
F向上
-
F向下。
例题3、有一个棱长为a的立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求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解:方法1,因为浸没,所以V排液
=
V物=a3,
F浮=ρ液gV排=ρ液ga3;
方法2,设物体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那么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a,上下表面积都为S=a2,上表面所受的压强p向下=ρ液gh,而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向上=ρ液g(h+a),那么上表面所受向下的压力F向下=p向下S=ρ液gha2,下表面所受向上的压力F向上=p向上S=ρ液g(h+a)a2,
F浮
=
F向上
-
F向下=ρ液g(h+a)a2-ρ液gha2=ρ液ga3。
a
五、物体的浮沉条件
G
F浮
F浮=G
悬浮
G
F浮>G
上浮
F浮
G
F浮下沉
F浮
F浮
G
F浮=G
漂浮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
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1、物体沉浮的条件
(1)上浮:
F浮>
G物
(ρ液>
ρ物)
(2)漂浮:
F浮=
G物
(ρ液>
ρ物)
(3)悬浮:
F浮=
G物
(ρ液=ρ物)
(4)下沉:
F浮<
G物
(ρ液<
ρ物)
(5)沉底:
F浮+F支=
G物
(ρ液<
ρ物)
注:
上浮和下沉是一个动态过程,而漂浮、沉底、悬浮等是一个静态。虽然漂浮时和悬浮时浮力大小都等于重力,
但漂浮时V排液
而悬浮时V排液
=
V物
。
讨论: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你能否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
答:因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以V排液=
V物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
=
ρ液
g
V排液
=
ρ液
g
V物
G=mg=
ρ物
g
V物
所以可以比较ρ液
与ρ物大小得出F浮
与G的大小,从而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
2、当ρ液>
ρ物时,上浮
→
漂浮;
当ρ液<
ρ物时,下沉
→
沉底;当ρ液=
ρ物时,悬浮。
课本P15思
考与讨论:
解答:1)一只鸡蛋放入水中时如左图所示,浮力小于重力,鸡蛋处于沉底状态。然后向水中加入食盐(可增大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变大,排开盐水的体积未变,由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变大,直到大于重力,鸡蛋开始上浮。发现鸡蛋渐渐变成了中间图所示的悬浮状态了,最后鸡蛋变成了右图所示的漂浮状态,说明液体的密度也影响着物体的沉浮。
课本P15思考与讨论:
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V物),
当
ρ物<
ρ液
时,G物=ρ物gV排,F浮=ρ液gV排,其中g为常量,V排=V物,可得F浮>G物,物体上浮;
当
ρ物=
ρ液
时,G物=ρ物gV排,F浮=ρ液gV排,其中g为常量,V排=V物,可得F浮=G物,物体悬浮;
当
ρ物>
ρ液
时,G物=ρ物gV排,F浮=ρ液gV排,其中g为常量,V排=V物,可得F浮结论:可以根据物体与液体的密度来判断物体的沉浮,
ρ物<
ρ液,物体上浮;ρ物=
ρ液
,物体悬浮;ρ物>
ρ液,物体下沉。
六、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①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G计原理工作的。
②
密度计上的刻度线不均匀,自上往下,刻度线越来越密,刻度值越来越大。
0.8
1.0
1.8
2.0
0.8
1.0
1.8
2.0
0.8
1.0
1.8
2.0
硫酸
水
酒精
2、船
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体积,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达到增大浮力,最终使
F浮=
G船,浮在水面。
F浮
G船
课本P17思
考与讨论:
解答:1)该轮船最多可运载货物的质量m货=1.8万吨-0.7万吨=1.1万吨;
2)一艘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后,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故F浮=G,因为轮船所受的重力G不变,所以它受到的浮力没有变化。但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河水的密度,所以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课本P17
活动:
解答:当用针筒将玻璃球内的水压出时,玻璃球内的水量减小,玻璃球(和玻璃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小,重力小于浮力,玻璃球将上浮;
当用针筒把水再次从底部小孔吸入玻璃球中时,玻璃球内的水量增多,玻璃球(和玻璃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大,重力大于浮力,玻璃球将下沉。
3、潜水艇
采用:浸没水中后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重力(向水舱充水或排水)来实现沉浮。
4、气球和飞艇
①采用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升空时ρ平均<
ρ空气。
②用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如减小体积,则有F浮5、鱼
重力不变,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
练习
1、测得一个正方体物体漂浮在水面时受的浮力是1N,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大 (g取10N/kg)
解:因为漂浮
所以F浮=G物
G物=1牛
2、一个重为5牛的小球,体积为0.4立方分米,如果把它浸没在水中,它是上浮还是悬浮还是下沉
(g=10N/Kg)
解:因为浸没
,所以V排=V物
F浮=ρ水gV排=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
0.4×10-3米3
=4牛
因为
4牛
<
5牛,所以下沉。
3、物体放在水面上时,发现有2/5体积露出水面,试求该物体的密度。
解:因为漂浮
,所以F浮=G物,设物体体积为V,质量为m,密度为ρ物。
F浮=ρ水gV排=ρ水g3/5V=G物=mg,
m=3/5ρ水V=0.6ρ水V
ρ物=m/V=0.6ρ水V/
V=0.6ρ水=0.6×103千克/米3。
4、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B、轮船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不变
C、轮船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
D、轮船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增大
C
5、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当潜水艇由100m深度下潜到水下200m深处,它受到水的压强将
,受到的浮力将
。
自身重力
变大
不变
6、轮船由江河驶入海里:重力
,浮力
,轮船将
一些(填“上浮”或“下沉”)
不变
不变
上浮
7、气球和飞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小鱼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自身的体积
自身的体积
8、轮船是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必须把它作
成
的,这样虽然受到的重力
,但体
积
很多,受到的浮力
,所以能浮在水面。
空心
不变
增大
增大
9、密度计是利用
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
,露出液面的部分
。
当把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液面正对0.6这个刻度,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0.8
1.0
1.8
2.0
0.6
某液
漂浮时F浮=G计
浅
多
0.6×103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