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风和降水(2课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风和降水(2课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09 13:08:59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4节
风和降水(第2课时)
平常我们能观察到的水有哪些 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水有哪些
平常我们能观察到的水有雾、雨、雪、霜、冰雹等;不能观察到的水有水蒸气。
思考与讨论: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水吗?如何证明?
1)打开冰箱会有雾出现。
2)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出汗”了。
3)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室内水泥墙壁上、家具上的玻璃上出现水珠。
……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二、空气的湿度
1、概念: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它是表示空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某温度下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该温度下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最多水汽量
(饱和水汽压)
相对湿度
=
2、湿度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1)测量仪器
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最常用)、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等。
多功能湿度计
毛发
湿度计
多功能湿度计
(2)干湿球湿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①结构: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
②工作原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干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差值,能反映出空气中水汽得丰富程度。
③使用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见下列表格中的实例

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绝对湿度、绝对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最大水汽含量)之比。
是百分比值。
干球:25
℃,湿球:23℃
干湿差=2.0℃
干球:10
℃,湿球:6℃
干湿差=4.0℃
观察相对湿度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在干球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干湿差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大;干湿差越大,相对湿度就越小。
分析上表,思考下列问题:
1)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越大时,湿度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在相同的干球温度条件下,当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干湿差)越大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小.因为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两温度计的差值越大。
2)如果两温度计读数相等,湿度是多少?
是空气的相对湿度达100%。这时空气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湿球温度计的棉纱布中的水不能再蒸发了,温度不再降低,所以和干球温度计的读数相同。
83%
61%
练一练:
干球温度25℃,干湿差2℃,则相对湿度为

干球温度25℃,干湿差5℃,则相对湿度为

实验探究:不同温度的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的多少
器材:一瓶开水,三只烧杯、三支温度计、一块玻璃
(实验)
25℃
45℃
65℃
25℃
45℃
65℃
上面实验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它们分别是吸热还是放热?
现象:盛温度高的水的烧杯口,凝结的水汽多。
结论: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多。则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越大。
汽化→吸热、液化(或凝结)→放热。
3、湿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许多天气谚语就是根据湿度来判断天气变化趋势的。例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就是由于大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蜻蜓的翅膀因沾水分而不能高飞。
注:1)空气的饱和水汽压与空气的温度大小有关。2)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3)空气是否发生水汽凝结不由实际水汽含量决定,是由相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压决定的。
课本P69思考与讨论:
1)根据自身体验,议一议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
当相对湿度过小时,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发生干裂等;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在夏季则会感到闷热。人体最感适宜的的相对湿度是60%~70%。
课本P69思考与讨论:
2)“燕子低飞要下雨。”你能解释这条天气谚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下雨之前,高空风大,空气扰动激烈,燕子只能低飞;再加上,空气的湿度变大,昆虫翅膀变软不能高飞,燕子为了捕捉昆虫为食,也跟着低飞。
三、降水
课本P70活动:
在一只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在另一个容器(表面皿)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烧杯中空气发生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

冰块

表面皿
烧杯内水汽凝结成小水珠
烧杯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受冷后,变成了小水滴悬浮在烧杯中的空气中,而形成了雾。当上升的雾和水气遇到冷的表面皿底部时,凝结成水珠附在其上。
你知道大气中的降水是怎样形成的吗?
1、水汽凝结的条件
⑴相对湿度达到
100%以上;
⑵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
空气上升,水汽遇冷凝结成很小的水珠和冰晶,这就是云;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降雨。
课本P71
降水过程
空气上升
冷却降温
水汽凝结
云滴增大
降水
(凝结核)
2、降水过程:空气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原因分析: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从而发生了水汽凝结。
热带雨
热带雨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中纬度雨
中纬度雨的形成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3、降水的形成
1)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固态和液态的水)。
3)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课本P71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降水有时候是雨,有时会是雪或冰雹?
不同时期,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下降的水滴或冰晶,下落降向地面时,由于气温升高,不断熔化,若完全熔化成为雨,若未被熔化将成为冰雹或雪降落地面。
看视频:人造雪
2)如何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演示降雨的形成过程。
2)设计实验
25℃
45℃
65℃
25℃
45℃
65℃
4、降水量
(1)含义: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
(2)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毫米;
(3)测量工具:雨量筒;
翻斗式雨量计
24小时降水量等级划分
小雨:(<10毫米)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洼地积水慢,屋上雨声微弱。
中雨:(10—25毫米)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上沙沙雨声。
大雨:(25—50毫米)雨滴下降模糊成片,落地四溅较高,洼地积水很快,雨声哗哗作响。
暴雨:(>50毫米)雨猛如倾盆,雨声震耳,积水特快,江河涨水。
(4)测量方法: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观测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读出的刻度即为降雨量。雪和冰雹等融化后可用同样的方法测量。
思考:
怎样利用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消雨?
在降雨云团移来之前,在云上撒下人工降雨的“催化剂”,引发高空数量众多的冰晶形成,这些冰晶温度低,凝结增大快,最终形成降雨。人式降雨的“催化剂”有干冰、碘化银、水等。
练习
1.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C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的冷热不均
B、太阳辐射强弱不同
C、地球的自转
D、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D
3、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湿度
B、气温
C、气压
D、风
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中含有水气就一定会降水
B、利用卫星云图可了解云的大范围变化和演变
C、露一般在夏、冬两季无风夜晚出现。
D、霜对冬季植物有利,可补充水分。
B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干燥的沙漠空气里没有水气
D
6、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此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下降,就可能产生

升高
100%
凝结
7、空气中水气的多少用湿度表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就
,即空气中的
越大,这样
的可能性也越大。
越多
相对湿度
成云、降水
8、相对湿度常用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一支
和一支
组成的。先测量这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差,再用
读出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计
相对湿度表
同学们,再见!(共25张PPT)
第4节
风和降水(第1课时)
知识回顾:
一、风
1、风的形成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
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注意:竖直方向上的空气流动不属于风)
风是由同一水平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差异所引起的。
G
地面
A受热
D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气压高
气压低
B冷却
解释:

流向
2、风的基本要素
风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用风向和风速来表示。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你知道风向是怎样测定的吗?
课本P66活动:
纸飞机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1)风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标
由箭头、水平杆和尾翼三部分组成
风向是由风向标箭头的方向来指示,还是由箭尾的方向来指示呢

风向是由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
原理:在风的作用下,尾翼产生旋转力矩使风向标转动,并不断调整指向杆指示风向
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8种用风向。
东风也可以表示为:←
课本P66
解答:1)气象观测中,风向是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2)目测风向:我们可以根据树枝摇摆的方向、空中云的飘向、烟尘的飘向、旗帜的飘向来判定风向。
(2)风速:指单位时间里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风速仪
风杯
风速计
常用的单位:
米/秒、千米/时等。
原理:利用风杯在风作用下的旋转速度来测量风速。转动越快,风速越大。
风向标和风速仪
风杯
风轴
示速器
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歌谣记忆风级表
零级无风炊烟上;一级软风烟稍斜;
二级轻风树叶响;三级微风树枝晃;
四级和风灰尘起;五级清风水起波;
六级强风大树摇;七级劲风步难行;
八级大风树枝折;九级烈风烟囱毁;
十级狂风树根拔;
十一级暴风陆罕见;
十二级台风浪滔天。
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秒)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飓风
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风级、风名、风速和风效
轻风
微风
和风
强风
疾风
大风
烈风
狂风
暴风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热带海洋上的猛烈风暴。你一定看到过江河中不时有涡旋出现吧,实际上,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的、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象学上将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因为台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
  为什么称为台风呢 有人说,过去人们不了解台风发源于太平洋,认为这种巨大的风暴来自台湾,所以称为台风;也有人认为,台风侵袭我国广东省最多,台风是从广东话
“大风”演变而来的。其他国家也有称之为飓风的。
3、风的符号
天气图上用风向标来表示风向和风速。一般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都是近地面的风向标。风向标的矢杆表示风向。风向标上的矢羽表示风速。
如图,甲为东北风,乙为东南风。
一个小旗表示20米/秒,一长横线表示4米/秒,一短横线表示2米/秒。图甲为26米/秒,图乙为14米/秒。
如果用风级表示,甲为10级风,乙为7级风。
4、风的影响
风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动物行为也和风有关。
例如、大风暴来临前,沙漠中的骆驼会表现出惊恐、不肯行走;刮大风时,一些会飞的动物不轻易起飞。
课本P68
解答:1)风是一种资源,利用风能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活动。
2)大风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危害,如:刮倒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潮、倾覆船只等。
1、某人面向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风为
______风。
2、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_______风。
3、周一升旗时,五星红旗能展开飘扬,此时的风力为_____级。


3
练习
4、在有风速为3米/秒的东风的情况下,某同学以3米/秒的速度向西跑,他的感觉是风速是_______。
0米/秒
5、高气压移过来,往往预示着_________天气的到来。低气压控制下往往是_________天气。
晴朗
阴雨
6、右图表示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C
7、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A、
沙尘扬起的方向
B、旗帜飘扬的方向
C、水波移动的方向
D、石头滚动的方向
D
8、北风吹向哪个方向(

A、
南方
B、北方C、西方
D、东方
A
9、下列四幅图的风向依次为(

A、东南、风西风、南风、西北风
B、西北风、西风、南风、东南风
C、西北风、南风、西风、东南风
D、东南风、南风、西风、西北风
C
10、指出下列这句话的风的基本要素:“以每小时36公里的速度向北移动”。
风向

风速

南风
36公里/小时(或10米/秒)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