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学科“和谐互助”教学模式集体备课卡
课题:
鱼
课
型:
新授课
主
备
人:
Liu
Bugui
课时安排:
授
课
人:Liu
Bugui
内容简析
介绍鱼类的主要特征和多种多样的鱼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不高,重视不够,基础比较差
教学目标
1.了解鱼的种类繁多2.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
学重难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预习提纲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
和
。2、脊椎动物是指
。包括
等五种动物。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以前学过的无脊椎动物种类包括
,
,
,
,
。4、我国的渔业资源丰富,四大家鱼是指
。5、鱼的身体分
,
和尾部三部分,体表常常有
覆盖,
能支撑整个身体。6、鱼在水中通过
和
的摆动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7、鱼是用
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
,其中密布着
。8、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
(
)
A.鲫鱼
B.
金鱼
C.
鲸鱼
D.
鲨鱼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一、交流预习
学友各自先独立完成预习提纲练习题。学友互相讨论,批阅预习提纲练习题。教师点拨3,学友到讲台为全班讲解本节知识点。4,教师补充。
1、师友互相交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二、互助探究
右图是鲫鱼的形态图,(1)根据图示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它起的作用是 。(2)鲫鱼在水中游泳时靠【
】
和【
】
维持身体的平衡,靠【
】
掌握身体前进的方向,靠
提供前进的动力。(3)鲫鱼是高度近视眼,它在水中依靠
【
】
感知水流和测定方位。(4)鲫鱼在游泳时口和鳃盖后缘在不停的张合,这是鱼在
。由口流入的水,和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气体成分变化情况是
减少,
增多。(5)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其内密布着大量的
,所以适于在此处进行气体交换。
1、师友相互交流。2、全班交流。3,教师点拨
三、分层提高
1、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
(
)
A.鲫鱼
B.
金鱼
C.
鲸鱼
D.
鲨鱼下列器官中,适于在水中呼吸的是(
)
A.肺
B.气囊
C.气管
D.
鳃,3,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
)用鳃呼吸
2.身体呈流线型
3.用鳍游泳
4.体表有粘液
5.身体表面有鳞片
6.体内有消化系统
A.1、6
B.
2、4
C.
1、3
D.
2、5,4,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来自于(
)
A.尾鳍的摆动
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C.
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5,、下河捉鱼的时候,已经到手的鱼往往会挣脱,这是由于其表面有很滑的黏液,鱼体黏液的作用是(
)A.
预防人类捕捉
B.
减少运动的阻力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6、观察水中生活的鱼,会看到它的口和鳃盖后缘相互交错的时而张开,时而闭合,这是鱼在(
)
A.摄食
B.生殖
C.呼吸
D.排泄7小丁同学经过观察发现,活鲫鱼的鳃丝是鲜红色的,其原因是鳃丝里(
)
A.毛细血管丰富
B.毛细血管少
C.动脉血管丰富
D.静脉血管丰富8.冬季,我国北方常用冰孔进行捕鱼的原理是(
)
A.冰孔处水温高
B.
鱼具有趋光性
C.冰孔处食物丰富
D.冰孔处氧气多
1、教师巡视,掌握学情,及时解惑。2、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四,总结归纳
一四大家鱼:鲫鱼,鲤鱼,鲢鱼,鳙鱼二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保护水环境
1、教师归纳本节知识体系,再次强调重点。2,及时肯定学生所谈的收获,鼓励师友更好地发展。
五、巩固反馈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
和
。2、脊椎动物是指
。包括
等五种动物。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以前学过的无脊椎动物种类包括
,
,
,
,
。4、我国的渔业资源丰富,四大家鱼是指
。5、鱼的身体分
,
和尾部三部分,体表常常有
覆盖,
能支撑整个身体。6、鱼在水中通过
和
的摆动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7、鱼是用
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
,其中密布着
。8、下列不属于鱼类的是
(
)
A.鲫鱼
B.
金鱼
C.
鲸鱼
D.
鲨鱼下列器官中,适于在水中呼吸的是(
)
A.肺
B.气囊
C.气管
D.
鳃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
)用鳃呼吸
2.身体呈流线型
3.用鳍游泳
4.体表有粘液
5.身体表面有鳞片
6.体内有消化系统
A.1、6
B.
2、4
C.
1、3
D.
2、5
教师出示典型题,让学生当场限时完成。师徒互批。教师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一四大家鱼:鲫鱼,鲤鱼,鲢鱼,鳙鱼二鱼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水中(2)体表有鳞片(3)用腮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保护水环境
课后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