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10 08: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电流既与电压有关,由于电阻有关。电压越大,对电流的推动作用就越大,电阻越大,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我们先来看两个实验实验1:如图连接电路甲、乙,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在一节电池和两节电池的电路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哪次电流大?为什么?猜想1:电压越大,电流可能越大。实验2:如图连接电路甲、乙,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在两节电池的电路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哪次电流大?为什么?猜想2: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那么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之间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要研究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是先使其中的一个量(如电阻)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电流和电压)间的关系;再使另外一个量(如电压)保持不变,研究剩下的两个量(电流和电阻)间的变化关系,最后就可得到三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1、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2、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压表测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阻的电流。1.200.200.400.785.05.05.15.0当导体的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注意: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电阻最大位置。
?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如果无滑动变阻器,可用更换电源的方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一般情况下这个实验做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课本P149思考与讨论:以上表格中计算出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否完全相等?与同学讨论结果,并分析原因。不完全相等。可能是在读取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是出现误差。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每次实验需更换电阻R,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0.251.000.500.332221.98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三、欧姆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姆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在1827年得出了如下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欧姆定律。  阅读: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单位:I(A)、U(V)、R(Ω)I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流 ;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思考: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4155三、欧姆定律的应用例题1 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84欧,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伏,求灯丝中通过的电流。解:已知灯丝的电阻R=484欧,灯丝两端的电压U=220伏,
所以,I=U/R=220伏/484欧=0.45安
答:灯丝中通过的电流是0.45安。1、已知电压和电阻求电流2、已知电流和电阻求电压例题2 一个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44欧,通过的电流是5安,求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解: 已知R=44欧,I=5安,根据欧姆定律I=U/R得:
U=IR=5安×44欧=220伏
答: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20伏。3、已知电流和电压求电阻例题3 一个定值电阻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伏,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0.3安,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解:已知U=3伏,I=0.3安,根据欧姆定律I=U/R得:
R=U/I=6伏/0.3安=20欧
答: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欧。四、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R为导体的电阻(单位欧姆Ω),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伏特V),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安培A)】。
2、定义:伏安法(又称伏特测量法、安培测量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通过利用欧姆定律:R=U/I来测出电阻值。因为是用电压除以电流,所以叫伏安法。3、电路图及实物图的连接: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调节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电路电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使实验更准确。(但一般忽略灯泡电阻的变化,学习中不要求)
3)改变电路中的总电阻,相当于增加了电路中导线的长度,起到分压的作用。
电路图如上图所示(注意各个电表的连接方法,小心电路短路)。解答:1)“2A 2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安,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20欧。“1A 10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安,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10欧。
2)不可行。在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电压和电流都是变化的,对变化的量求平均值没有任何意义。3)由图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为1.3V,所以被测电阻R=U/I≈4.3Ω。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电路电压。练习:电灯L1和L2的电阻分别是16?和20?,它们如图所示接在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8伏且保持不变,试求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解:由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可知,
U1=U2=8伏,R1=16?,R2=20?,
根据欧姆定律I=U/R得:
I1=U1/R1=8伏/16欧=0.5安
I2=U2/R2=8伏/20欧=0.4安
答: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0.5安和0.4安。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