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反馈完善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反思总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共27张PPT)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SJ
六年级下册
一
扇形统计图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2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
探究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1)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答: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各种课外阅读书占总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2011年7月至12月阅读课外书本书的情况;条形统计图则表示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情况。
(2)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本书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的多少?
答:从扇形统计图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科普类课外书;从折线统计图看出下半年各月阅读课外书本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从条形统计图看出平均每星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在6~8小时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与同学交流
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
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下面是李大伯家收入情况统计图。
小试牛刀
(1)2012年李大伯家的哪项收入最多,哪项收入最少?各占年收入的百分之几?
答:2012年李大伯家的粮食收入最多,占年收入的34.4%。其他收入最少,占年收入的17.8%。
(2)2012年李大伯家的各项收入分别是多少万元?
(3)2002~2012年,哪两年间李大伯家的收入增长最多?
答:2012年李大伯家的粮食收入3.1万元,养殖收入2.5万元,水果收入1.8万元,其他收入1.6万元。
答:2002~2004年两年间李大伯家的收入增长最多。
(4)2012年李大伯家的年收入比2002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回答上面的问题,你分别观察了哪幅统计图?
答:
(9-4.2)÷4.2≈1.14=114%
(1)观察某地的气温变化。(
)
(2)统计某班进行班干部选举时的票数。(
)
(3)统计一瓶牛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
1.请为下面的事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小试牛刀
(1)六年级一班同学订阅报刊的情况:
六年级一班同学订阅报刊情况统计图
2.下面两组数据,分别如何用统计图表示?想一想,画一画。
条形统计图
(2)六年级一班同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人数变化情况:
六年级一班同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人数变化情况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想反映量得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归纳总结:
4.下面两组数据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说一说,画一画。
夯实基础(教材P5练习一)
(1)六年级一班同学1~6年级时视力不良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情况统计。
(2)六年级一班同学本学期实力情况统计。
你怎样评价六年级一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6.
顾英收集了本班20名女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和自己四年级以来五个学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制成如下统计图。
上面的数据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算一算,画一画。
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答:表示同一组数据的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成绩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成绩图的人数。
另一组数据的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学期50米跑测试成绩所用的时间;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学期50米跑测试成绩所用时间的变化情况。
从中可以获得个成绩段的人数以及各学期50米跑测试成绩所用的是时间。(答案不唯一)
7.
你们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怎么样?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了解?
(1)参考下面的问题,确定意向调查内容,并设计调查表。
(2)收集、整理数据,在112页的方格纸上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3)根据统计结果,你怎样评价自己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
(4)如果要比较不同班级或不同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怎样展开调查?
易错辨析
3.下面是甲、乙两个水果店1~6月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千克)。为了比较两个水果店销售情况的稳定性,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B
辨析:不能准确根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作
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