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4.正确评价曹操,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自主预习
简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结果。
简述三国鼎立的时间、都城、君主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东汉末年的景象!!!一、 东汉末年的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出现了“白骨露于骨,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利历史的潮流,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有什么志向呢?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于有利地位。
(2)重视人才。
经济上: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袁绍(?~202年)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人,字本初。占据河北一带,由于战乱较少。人口众多,粮食丰足,其势力在各军阀中是最强大的一个。随着曹操实力的不断壮大,袁绍越发恐慌,急于消灭曹操。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曹操袁绍曹操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袁绍曹操曹操历史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0年官渡之战结束后的形势图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胜袁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阅读74页第二段,完成表格阅读“官渡之战”一目,思考: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3)统一北方,人心所向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组织兵士耕田袁绍失败的原因:不善用人,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从比较战前双方实力和战争中两人的所作所为分析曹操取胜的原因: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一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赤壁之战刘备(161~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等人。后采用诸葛亮的主张联孙抗曹,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占领荆州,势力不断壮大。221年称帝,都成都,国号汉,222年彝陵之战中失败,不久病死。孙权(182~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由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营江东。208年联刘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获胜。229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少时与孙策为友,帮助孙策在江东创建孙氏政权。孙策死后,与张昭一起辅佐孙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他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后病死。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民间关于对诸葛亮的评价“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杜甫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前形势图赤壁假设你是当年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你会辅助谁一同天下呢?如果你是刘备的谋臣,你会怎样出谋划策,让刘备不被强大的曹操势力消灭呢?曹操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赤壁之战 二十万五万以少胜多208年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孙刘联合 曹操赤 壁 之 战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公元208年赤壁曹操刘备孙权赤壁为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影响:1、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为什么呢?分析讨论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到76页]”孙刘联军胜利原因:曹操战败的原因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三国鼎立的形成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皇,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pī)三国鼎立的形成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魏蜀吴三国形势图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水利发展经济民族造船业卫温夷洲台湾[阅读77页第二段]卫温到达夷洲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经过充分准备,卫温和诸葛直组成了一支有三十余艘船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率兵士一万,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开始去寻找夷洲。
经过日夜航行,数月之后,按照《禹贡》上的记载,他们终于到达夷洲。人马刚上岸,还没来得及欣赏岛上风景,岛上的高山族居民即击鼓聚集,纷纷拿着长矛、弓箭、本棍冲乐过来。卫温和诸葛直赶紧叫士兵迎击了高山族人并击退了他们的进攻。
卫温等人开始在夷洲住了下来,帮助高山族人耕种,并教给他们农业生产技术和铸造技术,和高山族人相处得非常友好。从此;夷洲和大陆的经济、文化往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吴国开发夷洲的记载,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议一议 因为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魏、蜀、吴统治者在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并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从这些史实看,这既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的融合。因此,我们说这是历史的进步。
袁 绍曹 操赤壁之战图示小结练习题:关于曹操和诸葛亮,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其次,论从史出。功过界定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做的这些事情对当时或后来的社会有什么影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名士许绍对曹操的评价*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提示: 一、 选择题(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222年
CAD轻松闯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