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温故知新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
境
导
入
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环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又做了哪些斗争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就这一问题进行学习。
1894年,清政府改革兵制,派长芦盐运使胡鹬芬在天津以南的新农镇即小站训练新军,取名“定武军”。1895年改派袁世凯督练,改名“新建陆军”,仿效德国军制和操练,聘请德国人为教官,编为10个营7300人,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所以也称为北洋军。1901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接任,将北洋军扩编为6个镇(相当于师),从此成为北洋军首领,并在此基础上网罗亲信,扩张势力,迅速形成左右全国局势的强大军事集团。因此人们就把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军阀集团称为“北洋军阀”。
历
史
知
识
北洋军阀称呼及由来: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军阀
北洋军阀
北洋: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
北洋军阀: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武装政治集团.
历
史
知
识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
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
时期
历
史
知
识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徽为“十二章国徽”,又称“嘉禾国徽”,设计者为鲁迅、钱稻孙和许寿裳。象征着稳重、忠孝、洁净等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为“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代表五个民族的五色可以缓和种族革命的意义,亦是政治清明的象征
了解北洋政府
历
史
知
识
袁世凯和北洋将领
历
史
知
识
袁
世
凯
奎屯市一中李新亮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宋教仁遇刺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
时间
1913年
经过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一、二次革命
2、二次革命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2、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
权益的“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
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中华帝国,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袁世凯称帝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三、护国战争
3.经过: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三、护国战争
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称帝83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6月6日病逝。
蔡锷
李烈钧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lu)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坚决反对,并声讨其忘却共和,为国贼,号召人民反抗……
材
料
研
读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锟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
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
控制着广东、广西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的分裂
段祺瑞
1865—1936年
冯国璋
1859—1919年
张作霖
1875.3.19—1928.6.4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陆荣廷(1856-1928年)
唐继尧(1883--1927年)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裂为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三大派系,它们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四、军阀割据
2、军阀纷争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材
料
研
读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概括北洋军阀
统治时期的特点
政治:
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外因及特点
焦点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实质
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时间:1913年
2、结果:失败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为复辟做的准备工作
2、袁世凯复辟
(三)护国战争
1、时间:1915年底
2、地点:云南
主物: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3.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绝望死去
(四)军阀割据
直、皖、奉三大军阀、地方小军阀
本课小结
课
后
活
动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运动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
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
①④③②
课
后
活
动
2.“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
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袁世凯为了获得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持,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日本扩大了在中国的特权,助长了它嚣张的气焰,加快了它侵略的步伐,中国的主权遭破坏,资源遭掠夺,人民的财产安全没有保障,生命尊严被肆意践踏,大大加深了中国的苦难。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
C
课堂练习
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D
课堂练习
4.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争发生在(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C
课堂练习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控制北京政府的是(
)
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
直系军阀
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C.奉系军阀张作霖
D.滇系军阀唐继尧
B
课堂练习
再
见
祝同学们:
健康快乐!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