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摩尔是(
)
A.物质的数量单位
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
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
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4.0.5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5.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n/18
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mol
NO和2mol
NO2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7.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8.如果2g甲烷含有x个分子,那么22gCO2中所含分子数是(
)
A.x
B.4x
C.0.5x
D.3x
9.1g
O2和1g
O3中(
)
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分子数不同
C.所含原子数相同
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10.0.2g
H2、2.4g
C、19.6g
H2SO4、19.5g
Zn,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
)
A.2:1:2:3
B.1:2:2:3
C.2:1:1:3
D.3:1:2:2
二、填空题
11.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_____摩氮原子,_____摩氢原子,_______摩质子,______个电子。
12.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千克二氧化碳气,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个氧分子。
1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9.2L,质量为61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_____mol,其中CO2为__________mol,CO占总体积的________。
14.8.4g
N2与9.6g某单质Rx,所含原子个数相同,且分子数之比为3: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x值为
。
15.4.5g水与
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
,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
。
16.填充下列表格
物质
指定的微粒(个)
质量(m)(g)
物质的量(n)(mol)
摩尔质量(M)(g/mol)
氦气(He)
0.2
S
1.204×1023
Na2CO3
0.53
C12H22O11
0.25
17.9.75g锌与
mol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放出
molH2,在溶液中有
molZn2+离子和
molCl-离子,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可以得到ZnCl2
mol。
18.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离子,ACl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g/mol,相对分子质量是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9.4g
NaOH溶解在水中,要使Na+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需水的物质的量为
mol,其溶液中有
mol
OH-,中和这些OH-,需要
mol
H+,需要
g
H2SO4。
20.某混合物由NaCl、MgCl2、AlCl3组成,已知Na、Mg、Al三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16:9,则NaCl、MgCl2和AlCl3物质的量之比为
,含1.00mol
Cl-的该混合物的质量为
。
三、计算题
21.计算下列各粒子的物质的量
①含3.01×1022个SO3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②含有3.01×1022个氧原子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③含有3.01×1022个Al3+离子的Al2
(SO4)
3中SO42-的物质的量。
④含有3.01×1022个电子的水的物质的量。
答案
1.C
2.A
3.BD
4.B
5.B
6.AB
7.CD
8.B
9.BC
10.B
11.【分析】解此题思路是用“物质的量”作桥梁,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来过渡。
(1)首先要求氨分子的物质的量,即9.03×1023÷6.02×1023=1.5(摩)
(2)氨分子的化学式是NH3,一个NH3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则1molNH3应由1mol
N和3molH构成。即1.5mol
NH3含1.5mol
N、4.5mol
H。
(3)1molNH3含10mol质子、10mol电子,则1.5mol
NH3含15mol质子、15mol电子。
(4)1mol电子含6.02×1023个电子,则15mol电子含15×6.02×1023个电子。
【答案】1.5,4.5,15,15×6.02×1023。
12.【分析】62kgCO2在标准状况的体积为:(62000g÷44g·mol-1)×22.4L/mol=31563L,
合(62000g÷44g·mol-1)×6.02×1023个/mol=8.48×1026个;
49kg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9000g÷32g·mol-1)×22.4L/mol=34300L,
合(49000g÷32g·mol-1)×6.02×1023个/mol=9.22×1026个
【答案】31563,8.48×1026;34300L,9.22×1026。
13.【分析】(1)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mol,所以,题中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2)设混合气体中CO为xmol,CO2为ymol
则有:x+y=1.75
28x+44y=61
解得:x=1mol,y=0.75mol
(3)CO的体积分数即为摩尔分数,即:×100%=57.1%
【答案】1.75mol,0.75
mol,57.1%
。
14.
16、3
15.
24.5,3:7,1:1
16.
物质
指定的微粒(个)
质量(m)(g)
物质的量(n)(mol)
摩尔质量(M)(g/mol)
氦气(He)
1.204×1023
0.8g
4
S
6.4
0.2
32
Na2CO3
3.01×1021
0.005
106
C12H22O11
1.505
85.5
342
17.0.3,
0.15,
0.15,
0.3,0.15
18.95,
95,
24
19.10,0.1,0.1,4.9
20.3:2:1,
49.9g
21.①0.15mol
②0.0125mol
③0.075mol
④0.005mol
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0.5mol氢气含有(
)
A.0.5个氢分子
B.
6.02×1023个氢原子
C.3.01×1023个氢分子
D.
3.01×1023个电子
2.下列物质中质量最大的是(
),分子数最多的是(
)
A.64g
SO2
B.3.01×1023个N2分子
C.0.75mol
H2SO4
D.4g
NaOH
3.1.2mol
Cl2与元素A单质完全反应生成0.80mol
AClx,则x值为(
)
A.1
B.2
C.3
D.4
4.某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为a,1
个
12C原子质量为b,则该元素的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C.
D.a·NA
5.乙醇(C2H6O)水溶液中,当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50%
C.46%
D.32%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Na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A
C.8g
He所含的分子数为NA
D.16g
O2与16g
O3所含的原子数均是NA
7.已知孔雀石具有唯一的最简结构,其化学式为aCuCO3·bCu(OH)2(a、b为正数,且a≤2,b≤2)。若将一定量的该物质加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已知耗用HCl的物质的量与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a,b的值分别为(
)
A.
a=1,b=1
B.
a=2,b=2
C.
a=2,b=1
D.
a=1,b=2
8.向含amolCa(OH)2 的澄清石灰水(未饱和)中通入bmolCO2 ,充分反应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a≥b时,产生amol沉淀
B.当a≤b时,产生bmol沉淀
C.当aD.当2a9.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质子数
10.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摩尔质量为150g·mol-1,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
A.C5H10O2
B.C5H10O5
C.C6H6O
D.C6H12O6
11.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M的质量之比为(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12.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22.4bc/aNA)L
B.
(22.4ab/cNA)L
C.
(22.4ac/bNA)L
D.
(22.4b/acNA)L
13.在150℃时,(NH4)2CO3分解的方程式为:
(NH4)2CO3
2NH3↑+H2O↑+CO2↑
若完全分解,产生的气态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
A.96倍
B.48倍
C.12倍
D.10倍
二、填空题
14.“9.11事件”发生不久,在美国又出现了炭疽热病,此病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25%至60%。治疗炭疽热病的常用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其化学式为C17H18FN3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
15.4毫升O2和3毫升NxHy(y>x)混合气体在120℃,1.01×105Pa下点燃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时,测得反应后N2、O2、H2O(气)混合气体密度减小3/10。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推算NxHy的分子式:
计算的根据是(用文字叙述)
,即(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解此方程得
时符合题意,所以NxHy的分子式为
。
三、计算题
16.有一块锌片插入足量CuSO4溶液中,锌片质量减轻了0.1g,求:
(1)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2)析出铜的物质的量。
(3)生成ZnSO4的物质的量及质量。
(4)溶液的质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案
1.BC
2.C,A
3.C
4.AD
5.C
6.AD
7.A
8.CD
9.A
10.B
11.A
为便于计算,我们做如下变通:设R、M的摩尔质量各为44g/mol、18g/mol,4.4gR相当于0.1molR,由X+2Y==R+2M知M的质量为0.2×18==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3.6—1.6==6.4g。故Y、M的质量比为6.4:3.6==16:9,选A。
12.【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物质的量概念的选择题,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从ag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入手,用b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A求出ag气体的物质的量,再乘以气体摩尔体积,求出a
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V1,即V1=(b/NA)×22.4L。然后,列比例式求出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V2,即a/c=
(22.4b/NA)L/V2,V2=(22.4bc/aNA)
L。
【答案】A
13.【分析】(1)在分解温度时,生成物H2O为气态。
(2)若A、B均为气体,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3)该气态混合物为NH3、CO2和H2O的混合物。应先求出它的平均分子量,平均分子量等于各组分的分子量与其摩尔分数乘积之和。即为:
所以混合气体与氢气的密度比为:
【答案】C
14.331,14.5%
15.4NxHy+yO2
→2xN2+2yH2O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x=2,y=4
N2H4
16.(1)0.1mol
(2)0.1mol
(3)0.1mol
16.1g
(4)增加了
第三课时
一、选择题
1.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态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的溶液的体积为22.5L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1NaOH溶液100mL,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便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
3.
0.12mol/L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各500mL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
)
A.相同
B.无法比较
C.依次为0.12mol/L、0.24mol/L、0.36mol/L
D.依次为0.06mol/L、0.12mol/L、0.18mol/L
4.若20g密度为d
g/cm3的Ca(NO3)2溶液里含有2g
Ca2+则NO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5d
mol/L
D.2.5d
mol/L
5.用胆矾配制0.2mol/L的CuSO4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50g胆矾溶于1L水中
B.取50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C.
取32g胆矾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再取无水硫酸铜32g溶于1L水中
6.由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的浓度为0.1mol/L,Mg2+的浓度为0.25mol/L,而Cl-为0.2mol/L,则SO42-的浓度是(
)
A.0.2mol/L
B.0.4mol/L
C.0.3mol/L
D.0.1mol/L
7.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3。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
A.32.1%
B.14.8mol/L
C.34.7%
D.18.4mol/L
8.已知98%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
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
)
A.大于9.2mol/L
B.等于9.2mol/L
C.小于9.2mol/L
D.不能确定
9.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1:5
C.2:1
D.2:3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mol/L
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A.1L溶液中含有0.4NA个钾离子
B.1L溶液中含有K+离子和SO42-离子总数为0.9NA
C.2L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D.2L溶液中含有0.6NA个SO42-离子
11.下列溶液中的NO3-离子浓度与500mL1mol/LNaNO3中的NO3-浓度相等的是(
)
A.100mL
2mol/L
NH4NO3溶液
B.20mL
1mol/L
KNO3溶液和40mL
0.5mol/L
Ca(NO3)2溶液混合
C.50mL
1.5mol/L
Al(NO3)3溶液
D.150mL
0.5mol/L
Mg(NO3)2溶液
12.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g/cm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3.甲乙两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向甲杯中加入M克镁,向乙杯中加入M克锌,完全反应后,一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来的硫酸的物质的量X值(
)
A.B.X=
C.>X≥
D.X≥
14.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含H2O
2.8%(质量分数,下同),含K2CO3
7.2%。取1g该样品投入到25mL
2mol/L盐酸中,中和多余的盐酸又用去1.07mol/L的KOH溶液30.8mL,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
A.
3.73g
B.
4.00g
C.
4.50g
D.7.45g
二、填空题
15.实验室欲配制100mL
1.4mol/L的NaNO3溶液,试回答:
(1)用不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mL容量瓶
(2)配制时应称取NaNO3
g
(3)实验开始时,需检查容量瓶
(4)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A.冷却
B.称量
C.洗涤
D.定容
E.溶解
F.摇匀
G.转移
(5)若用1.4
mol/L的NaNO3溶液润洗容量瓶,实验结果将
。
16.某温度下22%
KCl溶液150mL,加100g水稀释后浓度为14%,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7.10g
NaOH溶解在
g水中,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此时溶液(密度为1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8.(1)配制500mL浓度为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NaOH固体_________g,称量该固体时,应先在天平左盘放一___________,称出其质量,再将NaOH固体置于其中称量。然后再_____里加适量水,将上述固体溶解,待________后,再转移到容量瓶定容,使溶液体积达到500mL。
(2)在(1)实验中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0.2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1)实验中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____0.2mol/L(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将正确配制的上述溶液取出10mL,其浓度为__________,所含Na+离子个数为_______,将此10mL溶液稀释至1L,则Na+离子浓度为_________,Na+离子数目为__________
(5)标准状况下,将一充满HCl气体的试管迅速倒扣在水槽中,设进入试管中形成的溶液不扩散,则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19.50mL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若将50mL该浓H2SO4稀释成密度为1.47g/cm3的溶液100mL,需水_______mL(ρ=1g/cm3),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20.某混合液中含有的组分可能是乙醚(C4H10O)、乙醇(C2H6O)和水。经分析知,其中各原子数之比为C:H:O=16:42:5。
(1)若混合液只含两种组分,则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物质的量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液中含有三种组分,且知在628g混合液中有1molH2O,则乙醇和乙醚的物质的量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托盘天平
(e)温度计
(1)其中标示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
(填写编号)。
(2)在由某浓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溶液时,由于错误操作,使实际得到的溶液比所需溶液浓度偏低的情况有
(填写编号)。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溶液时,俯视液面读数。
B.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
C.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D.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F.定容时,俯视观察到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称取10.5g固体样品(1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g。
三、计算题
22.甲、乙、丙三种金属各1mol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已知甲金属1mol与酸反应产生氯气0.5mol,求这三种金属的化合价。
23.在MgCl2、KCl、K2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1.5mol,Mg2+为0.5mol,求SO42-的物质的量?
24.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答案1.【分析】解此类题的秘诀就在于从定义出发,找源头。气体与液体混合体积不能简单加和,液体与液体混合,如果给出密度也不能简单加和!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本题的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可求得:36.5g,
100g,所以可求出质量分数。选项A: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等于0.1L,便可推知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应等于10mol/L。选项D:溶液的体积不能是溶质与溶剂的简单加和。即不等于22.5L。
【答案】B
2.【分析】此题是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不少考生马上联想到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滴管等仪器,因而先查选项中有无容量瓶,由此否定A、B、D选项,认为C是正确答案。若能注意到所配制的浓度为“约”,并掌握浓溶液稀释的计算和配制技能,则会发现A、D应属可选之列。而B、C中将NaOH固体直接放入量筒、容量瓶中溶解的操作都是错误的。
【答案】AD
3.C
4.C
5.B
6.A
7.C;
D
8.C
9.A
10.BD
11.BD
12.B
13.C
14.A
15.(1)BC
(2)
11.9g
(3)
是否漏水
(
4)BEAGCDF
(5)偏高
16.3.0
mol/L
17.45
;
4.55mol/L
18.(1)4.0g,小烧杯,小烧杯,溶液冷却后
(2)大于
(3)小于
(4)0.2mol/L,2×10-3NA个,2×10-3mol/L,Na+离子数目不变,是
2×10-3NA个。
(5)
19.18.5mol/L;55,61.3%,9.2mol/L。
20.分析:如果把H2O分子看作是C0H2×0+2O,那么混合液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依题意知,各原子数之比为C:H:O=16:42:5,即混合液的平均组成为C3.2H8.4O。
(1)若混合液只含两种组分,则由平均值原理知,可能的组合只有两种:a)乙醚和水,其物质的量的比可由十字交叉法求出。
,则n(C4H10O):n(H2O)=4:1;b)乙醚和乙醇,其物质的量的比也可由十字交叉法求出。
,则n
(C4H10O):n(C2H6O)=3:2。
(2)若混合液中含有三种组分,则根据平均组成可算出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2.8,设628g混合液中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1,乙醚的物质的量为n2
,则628g混合液中总的物质的量为
628g/62.8g·mol-1=10mol,根据原子数守恒得
解之,n1=2mol,n2=7mol
。
21.(1)
a
b
(2)ABDE
(3)9.5
22.+1、+2、+3
23.
0.5mol
24.(1)c(Na2CO3)=
1.00
mol·L-1
,c(Na2SO4)=
0.40
mol·L-1
(2)1.12L《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2.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4.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5.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6.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7.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6.72L
CO
B.6.6g
CO2
C.8
g
SO3
D.9.6g
H2SO4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
5×1022个
9.将VLHCl气体(STP)溶于水制得1000mL盐酸溶液,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V/22400mol/L
B.1000V/22.4mol/L
C.V/22.4mol/L
D.V/11.2mol/L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11.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
48升(STP),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12.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B.
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C.Wg该原子中含有
个该原子
D.由已知信息可得:
1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数目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数目相等的是
(
)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14.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6.25mol/L
B.12.5mol/L
C.7mol/L
D.7.5mol/L
15.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16.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1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三、填空题
17.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
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g·mol-1。
18.
2003年3月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Na0.35CoO2
1.3H2O。试计算:该晶体的摩尔质量是
;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钴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1mol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
。(比值可以用小数表示)
19.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0.5L,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
(规格:
)、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溶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原因是: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原因是:
四、计算题
20.据“网易新闻中心”报道,2003年12月13日,湖北大冶市金牛镇小泉村发生了群体中毒事件,三名儿童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两名儿童至今日仍在医院治疗。经诊断,两儿童为灭鼠药“毒鼠强”急性中毒。此前的10月30日,湖北枣阳发生了三十四人的集体毒鼠强中毒事件;而震惊全国的湖北利川“十·二一”毒鼠强投毒案,曾造成三十五人中毒、十人死亡。毒鼠强的毒害是严重的,国家已禁止使用该药来消灭老鼠。
那么什么是毒鼠强?它是一种含有C、H、O、N、S的有机物,其摩尔质量为240g·mol-1
,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7%,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所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7%。
根据以上各元素在其中所含的质量分数,试求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及其化学式。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1.B
2.A
3.D
4.C
5.D
6.A
二、选择题7.BC
8.A
9.C
10.BD
11.D
12.BC
13.AB
14.A
15.C
16.AD(提示:这是200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卷中的一道试题,题目要求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2
mol·L-1,只要是2
mol·L-1左右就可以,所以可以直接在烧杯中配制)
三、填空题
17.
(1)m/M(2)2mNA/M
(3)22.4m/M(4)m/(m+1000)
(5)m/MV
18.
122
g·mol-1
;1:3.3
;1:3.3
;1.99×1024
个
19.
(1)
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转移
④洗涤转移
⑤定容摇匀(2)500mL
、
烧杯
、药匙、
玻璃棒、
胶头滴管
(3)①偏高
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mL
②降低
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mL
四、计算题
21
.物质的量之比:C:H:O:N:S=2:4:2:2:1
化学式为:
C4H8O4N4S2。
第二课时
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g B.g
C.g D.g
2.若50滴水正好是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
A.×50×18×6.02×1023 B.×6.02×1023
C.×6.02×1023 D.
3.在标准状况下,若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B. C.
D.
4.有一真空瓶质量为,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9 B.×29
C.×29 D.×29
5.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17 C.44 D.64
6.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4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
C.4℃时5.4mL水
D.10g氖
7.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1∶5 C.2∶1 D.2∶3
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6∶11 D.体积比为11∶16
9.molN 2和mol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分子数相等
10.将标准状况下的L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mo1·L-1 B.mol·L-1
C.mol·L-1 D.mol·L-1
11.如果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则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B.
C. D.
12.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13.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为22.4L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
C.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
D.体积为6L的O2,其质量可能为8g
15.配制0.25mol·L-1的NaOH溶液100mL,某学生操作如下:
①用托盘天平称出1.00g氢氧化钠:将天平调好零点,再在两盘上各取一张同样质量的纸,把游码调到1.00g的位置上,于左盘放粒状氢氧化钠至天平平衡,取下称好的氢氧化钠,并撤掉两盘上的纸。
②把称好的氢氧化钠放入一只100mL的烧杯中,加入约10mL水,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移至一只100mL的容量瓶内,加水至离刻度线约2cm处,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③写出一个标有配制日期的“0.25mol·L-1NaOH溶液”的标签,贴在容量瓶上密闭保存。指出上述操作中的7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表明,在棱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求此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17.(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1.84mol·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及详解:
1.
C
解析:摩尔质量指的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即6.02×1023个粒子的质量,因此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可用g表示。
2.B
解析:由已知,1滴水的体积为mL,又因为H2O的密度为lg·mol-3,故1滴水的质量即为g,相当于mol,所含的分子数为:×6.02×1023,答案选B。
3.D
解析: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依题意,可得:×4=故=,选D。
4.C解析:不管在瓶中充入何种气体,在相同状况下,其体积和物质的量均是相等的。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则根据=,得=×29。故应选C。
5.D解析:设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即A的摩尔质量为g·mol-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有;∶=l∶4,故=64,选D。
6.C
解析:物质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多,则物质中含原子数量最多,0.4molO2中含0.8mol原子;标准状况下5.6LCO2中所含原子为:×3=0.75mol;4℃时5.4mLH2O中含原子为:×3=0.9mol;10gNe中所含原子为:=0.5mol。
7.A
解析:依题意,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5mol·L-1。
设原溶液与水混合时体积不变,则以体积比1∶4稀释即成试题所要求的溶液。因此,选项A是本题答案。
8.AD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体积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即=。
9.AD
解析:首先要理解题意,molN2和mol14CO是物质的量相等的两种气体,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以判断A正确。
N2和14CO的摩尔质量不相等(N2∶28g·mol-1,而14CO:30g·mol-1),molN2和nmol14CO的质量不相等,同温同压下,它们体积相等,所以它们的密度一定不相等,在标准状况下,也属于同温(0℃)、同压(1.01×105Pa),所以它们只是体积相等,而质量不等,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它们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10.D
解析:要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需知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溶液的体积不等于HCl(g)的体积,也不等于HCl(g)和H2O的体积之和,而要根据溶液的密度求得:
〔HCl(aq)〕=
(HCl)=
(HCl)==
11.A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物质的量概念的选择题,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从g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入手,用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求出g气体的物质的量,再乘以气体摩尔体积,求出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即=×22.4L,然后,列比例式求出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即=,=。
12.B
解析:A、C、D都将造成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故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只有B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小,故浓度偏高。
1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并巩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而不是除以溶剂的体积。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气体后,溶液体积会发生一些变化,不再是原来的100mL。
(0.1L)也不等于22.5L而必须已知溶液的密度才能求出溶液的体积。本题中溶剂的质量等于1g·mL-1×100mL=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36.5g·mol-1=36.5g,故可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项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0.1L,而推知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0mol·L-1。C项不难求出溶质质量为36.5g,溶剂质量为100g,故可求出溶质质量分数×100%=26.7%。D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故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22.5L。所以本题答案为B。
14.D
解析:本题全面考查本章的几个重要概念。不仅要理解每个概念的含意,更要弄清各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及应用前提。A考查的是气体摩尔体积,其适用范围是气体,而不是任何物质;B考查的是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粒子个数的关系。因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故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后者应是前者的两倍;C考查的是物质的量与所含粒子(包括分子和原子)、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D考查的是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的理解。6LO2可能是在非标准状况下,在这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为24L·mol-1,则该状况下的6L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质量为32g·mol-1×0.25mol=8g。
15.(1)NaOH应放在干燥的烧杯中称量
(2)用过的游码未拨回原处
(3)托盘天平只能称出0.1~0.2g,称不出1.00g
(4)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洗涤液亦应转入容量瓶
(5)溶解NaOH应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6)容量瓶中的溶液未摇匀
(7)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有胶塞的试剂瓶内
16.20个原子的质量=·=(1×10-7cm)3×5g·cm-3=5×10-21g,则该元素原子的摩尔质量=5×10-21g×=150g·mol-1。所以该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50。
解析: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先求出该元素原子的摩尔质量,二者数值相等。据题意若可求出20个原子的质量,则可计算出(取值为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即1mol原子的质量。
点评:解题过程中学会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和新知识摩尔质量、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联系。由=和=可得==·,此种推导方法常应用在解题当中。
17.(1)EFGCHF
(2)BCD
解析:本题是一道溶液稀释、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计算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操作题。(1)据稀释规律=及质量分数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先求出,再求出。==18.4mol·L-1,===0.01L=10mL,则需用浓H2SO4的体积为10mL,所以选10mL量筒,若用100mL量筒则会使量取的溶液体积误差变大。问题(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容量瓶只能用来定容(定容时标示的温度为20℃),不能用来稀释或溶解物质,也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为稀释或溶解的过程中将有热效应,影响溶液的容积测定;使用容量瓶之前只能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若用待配溶液润洗会使溶质附着在容量瓶内壁,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点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是中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不仅要掌握一些常用仪器(容量瓶、量筒、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等)的使用方法,还应学会实验的误差分析。
第三课时
一、选择题
1.与8g
SO3中氧原子数相同的是(
)
A.9.6g
H2SO4
B.6.6g
CO2
C.6.4g
SO4
D.6.72L
CO(常温、常压)
2.在反应3Cu2S+22HNO36Cu(NO3)2+3H2SO4+10NO+8H2O中,1mol还原剂失去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
A.6mol
B.8mol
C.10mol
D.12mol
3.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4.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3:2:1
C.1:1:1
D.6:3:2
5.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9.2g。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物CO和CO2的体积比为(
)
A.3:2
B.4:1
C.5:1
D.7:4
6.1L
A气体与0.5L
B气体反应,恢复原温度和压强时,生成气体的体积为1L,已知生成物的化学式为X2Y,则A的分子式为(
)
A.XY2
B.XY
C.X2
D.Y2
7.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8.将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
A.
B.
C.
D.100VρM(MV+2240)
9.M(NO3)2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M(NO3)22MO+4NO2↑+O2↑,加热29.6g
M(NO3)2使其完全分解,在标准状况下收集11200mL的气体,那么M的摩尔质量是(
)
A.64g/mol
B.24g/mol
C.65g/mol
D.40g/mol
10.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11.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V
mo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0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mol/L
B.mol/L
C.mol/L
D.mol/L
12.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
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
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
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
13.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包括离子)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22.
4L氦气(标准状况)③4℃时9mL水
④0.2mol
Na3PO4(
)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14.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体积
C.质子数
D.质量
1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
0.6moL·L-1NaOH水溶液
②20mL
10.50moL·L-1H2SO4水溶液
③30mL0.40moL·L-1HCl水溶液
④40mL0.30moL·L-1CH3COOH水溶液
⑤50mL0.20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16.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17.用固体NaOH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样品中含有少量Na2O杂质
C.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18.某实验室用下列溶质配制一种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C(K+)=C(Cl-)=C(Na+)=C(SO42-),则其溶质可能是(
)
A.KCl、Na2SO4
B.KCl、Na2SO4、NaCl
C.NaCl、Na2SO4、K2SO4
D.KCl、K2SO4、Na2SO4
19.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放5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向甲烧杯中加入mgFe粉,向乙烧杯中加入mg
Zn粉,完全反应后,发现一烧杯中金属仍有剩余,若稀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则x的范围应是(
)
A.≥x>
B.>x≥
C.>x>
D.≥x>
20.同温同压下,
ALCH4与H2的混合气体恰好与ALO2完全反应生成CO2和CO,则原混合气体中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5.56
B.6.67
C.11.12
D.9
二、填空题
21.与16g氧气所含有分子数相同的氨气是
,与16g氧气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氨气是
g;在相同条件下,在5.6g氮气中应添加
g氨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与16g氧气所占的体积相等。
22.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
g。
2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
;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
24.将Wg胆矾(CuSO4·5H2O)溶解在V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测得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该温度下,CuSO4的溶解度为
。
25.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的NaCl溶液0.5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为:
①
②
③
④
⑤
(2)所需仪器为:
(3)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为什么?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溶量瓶定容: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三、计算题
26.有A、B、C三种一元碱,它们的式量之比为3:5:7,如果把7molA、5molB和3molC混合后,取混合物5.35g,恰好能中和0.15mol的HCl,求A、B、C的式量.
27.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1.B
2.C
3.B
4.D
5.C
6.BC
7.CD
8.B
9.C
10.A
11.C
12.CD
13.A
14.BC
15.D
16.C
17.BD
18.AC
19.B
20.B
二、21.
8.5
4.25
5.1
22.
34.2
23.
1:2
2:1
3:1
2:3
24.
25.(1)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转移
④洗涤转移
⑤定容摇匀(2)500mL
容量瓶
托盘天平
烧杯
药匙
玻璃棒胶头滴管
(3)①偏高
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mL
②降低
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mL
三、26.
24,
40,56
27.
5/6
第四课时
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为6.02×1023
D、H2O的摩尔质量为18g
2、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新物质,其化学式为H3
,在相同条件下,
等质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3、对于0.1mol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6.02×1023个H2O分子
B、含0.1molH原子
C、含0.1molO原子
D、含原子总数为0.3
4、下列有关气体的体积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B、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不可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1molH2和1mol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
4L
D、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体积相同
5、2molCl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
6、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
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记)。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7、0.1mol
KOH溶解在多少molH2O中,才能使100个H2O分子中含有1个K+离子
A、0.1mol
B、100mol
C、10mol
D、1mol
8、下列物质所含氢原子数目相同的一组是
A、0.3molH2O和0.2
molCH4
B、0.1molNH4HCO3
和0.5molNaOH
C、4.5molHCl和4.5molH2O
D、6.02×1023个H3PO4和0.1molH2SO4
9、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A、
①和④
B、②和③
C、④和
⑤
D、①②③④⑤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1
mo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
mol
CH4含有的
CH4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氢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11、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
molNa+,0.4molMg2+
,0.4molCl-
和SO42-
,则其含有的SO42-为
A、0.1mol
B、0.3
mol
C、0.5
mol
D、0.15
mol
12、在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质量为116g
,充满CO2质量为122
g,充满气体X质量为114
g
,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B、60
C、32
D、44
13、下列各组数值或物理量中,都不随水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水的沸点;水分子的数目
B、水的密度;水的摩尔质量
C、水的体积;水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水的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14、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
这三种气体的压强(ρ)从大到小顺序是
A、ρ(Ne)>ρ(H2)>ρ(O2)
B、ρ(O2)
>ρ(Ne)>ρ(H2)
C、ρ(H2)>ρ(O2)>ρ
(Ne)
D、ρ(H2)>ρ(Ne)>ρ
(O2)
15、2.16
X2O5中含有0.1
mol氧原子,据此可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1.6
B、28
C、14
D、31
16、在一定条件下,1体积气体A2和3体积气体B2完全反应生成了2体积气体X
(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X的化学式是
A、AB
B、A2B3
C、AB2
D、AB3
17、3.6
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9.2
g.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物CO和CO2的体积比为
A、3:2
B、4:1
C、5:1
D、7:4
18、有一种黄棕色气体X,其体积为20毫升,完全分解后生成10毫升的氯气和20毫升氧气(同温同压下测定),判断X为三原子分子依据的定律是
①质量守恒定律
②能量守恒定律
③能量最低原理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填
19、⑴3.01×1023个OH-的物质的量为
,质量为
,这些OH-与mol
NH3的质量相等,与
g
Na+含有的离子数相同;
⑵将4.6
g金属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得到淡黄色粉末,该粉末与水反应能够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L,实验后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
;
⑶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0、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试计算:该晶体的摩尔质量是
;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钴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1mol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
。(比值可以用小数表示)
21、现有两种氧的单质O2和Om的混和气体,从其中取出体积相同的两份。往一份中加松节油,Om完全被吸收,结果气体体积减少了Vml;加热另一份,使其中的Om全部分解成氧气,则气体体积增加1/2Vml(以上各气体的体积都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测定的)。根据上述数据推断m的值
。
22、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1公顷森林一昼夜可吸收930kg二氧化碳气体,呼出735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
L二氧化碳,合
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
L氧气,合
个氧气分子。
23、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
672ml,密度为2.56g/L,则:
⑴反应前O2的体积是
,XY2的质量是
;
⑵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
;
24、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⑴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⑵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Na2CO3,盐是指NaCl。那么,图中__________(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与Na2CO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⑶人们用上述方法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试计算Na2CO3的摩尔质量为
g/mol,2mol
Na2CO3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
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捞得的碱进行分析,称取Na2CO3固体(含有少量的NaCl)样品12.5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0.1
mol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样品中含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质量为
g
。
三、计算题
25、取17.3
g的NH4Cl和(NH4)2SO4固体混合物,加水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1.65
g的白色沉淀,试计算固体混合物中NH4Cl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CDA
6—10ACBDA
11—15
BABDC
16—18
DCB
二、19、⑴
0.05
mol
0.85g
0.05
1.15
⑵11.2L
0.2
mol
⑶1:1
1:2
2:1
20、122
g/mol
1:3.3
1:3.3
1.99×1024个
21、
3
22、473455
1.27×1028
23、⑴672ml
0.76g
⑵76
g/mol
24、⑴t2
⑵A
⑶106
1.204×1024
⑷2HCl+Na2CO3==2NaCl+H2O+CO2
0.1
mol
10.6
g
三、计算题
25、0.2
mol
第五课时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气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微粒本身的大小
C、微粒的质量 D、微粒间的平均距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O2的质量为32g/mol
B、1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C、SO42―的摩尔质量为96g/mol
D、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3、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28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升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
B、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C、影响不大,不再处理 D、重新配制
5、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
A、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0mol/L溶液
6、将①氢气;②氧气;③甲烷三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三个容器中,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三种气体对容器所施加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①<③<②
7、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化学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91,其氯化物蒸气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116~117倍。试推断与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
)
A.、ZrO
B、Zr2O
C、Zr2O3
D、ZrO2
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CH3COOH水溶液;⑤50mL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9、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包括离子)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22.4L氦气(标准状况)③4℃时9mL水
④0.2mol
Na3PO4
(
)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11、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2、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
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1:5 C、2:1 D、2:3
13、实验测得乙烯(C2H4)与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 (
)
A、25.0% B、27.6% C、72.4% D、75.0%
14、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
① 0.3mol
0.2mol
0.1mol
—
② 0.1mol
0.3mol
—
0.1mol
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
A.
n(K+)相同
B.
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完全不同
15、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当有5摩尔电子发生转移后,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5 B、5∶1 C、6∶1 D、1∶6
16、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7.(6分)根据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若有0.5mol电子转移,则⑴有______molCl2生成。⑵有___________个HCl被氧化。⑶有__________个+5价Cl被还原。
18.(4分)科学实验测定,每亩森林每月可吸收4kgSO2气体,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亩森林每天可吸收SO2的分子数是________,每年可吸收SO2的物质的量是___mol。
19.(3分)将3.22g芒硝(Na2SO4 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
g。
20.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
,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
三、实验题
21.配制0.1mol/L盐酸溶液500mL,请按操作顺序[⑴、⑵、⑶……]填写在操作前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或数字。
(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少于50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约(取整数)
mL注入烧杯中。
(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cm处,改用________加蒸馏水,使溶液__________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22、(14分)为了测定某气体样品C4H10(并含有少量C3H8,均不溶于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m1;
②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气体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质量m2;
③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m3。
已知实验时的温度为T(K),压强为p(kPa),水的密度为ρ水(g/L),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29.0,密度为ρ空气(g/L)。回答下列问题:
⑴本实验的原理是(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骤②中为什么要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具体说明本实验中怎样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锥形瓶中空气的质量(m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⑹锥形瓶中样品的质量(m样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⑺由实验测得该气体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
三、计算题
24.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为多少?
25.19世纪中期,某化学家为了测定元素X的摩尔质量而选择了如下的方法:他制备了含有元素X的四种化合物A、B、C、D,并测定了每种化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在250℃时,四种化合物都是气态。将它们分别转移至预先抽成真空的四个等容积的烧瓶中,直至每个烧瓶内的压强达到1.013×105Pa。称每个烧瓶的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后可得到烧瓶内气体的质量。用氮气重复这一过程,得到如下数据表。
气体 气体的质量/g 气体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
N2
0.652
—
A
0.849
97.4
B
2.398
68.9
C
4.851
85.1
D
3.583
92.2
请通过计算后确定元素X可能的摩尔质量(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答案
1、D
2、C
3、C
4、D
5、A
6、C
7、D
8、D
9、A
10、B
11、B
12、A
13、C
14、A
15、B
16、C
17、⑴0.3
⑵3.01×1023
⑶6.02×1023
18、1.25×1024
0.75×103
19、
34.2
20、1:2
2:1
3:1
2:3
21、⑵⑶⑴⑷⑸
(2分)
42mL
1~2
胶头滴管滴加
凹液面
23、⑴同温同压下,两种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⑵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样品气
⑶第一次称量前,锥形瓶塞紧胶塞后,在瓶口处的胶塞上做一记号,以后每次测量,胶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为准
⑷D
⑸略⑹略⑺略
24、5/6
25、35.5g/mol化学计量数在实验中的应用习题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2.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错的是
(
)
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 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
4.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5.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6.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
7.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6.72L
CO
B.6.6g
CO2 C.8
g
SO3
D.9.6g
H2SO4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
A.2.5×1019个
B.2.5×1022个
C.5×1019个
D.
5×1022个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相同条件下的一氧化碳气体和氮气,若体积相等,则质量一定相等
10.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g,体积是4.48升(STP),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28.4
B.28.4g mol-1
C.71
D.71g mol-1
1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氯化钠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分别是
(
)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12.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 L-1
氢氧化钠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8g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5mol 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三、填空题
13.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 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
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g mol-1。
14.
2003年3月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Na0.35CoO2
1.3H2O。试计算:该晶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钴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1mol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____________。(比值可以用小数表示)
15.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0.5L,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
(规格:_______________)、托盘天平、还需要那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溶量瓶定
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溶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
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1.B
2.A
3.D
4.C
5.D
6.A
二、选择题7.BC
8.A
9.BD
10.D
11.C
12.AD
三、填空题
13.(1)m/M
(2)2mNA/M
(3)22.4m/M
(4)m/(m+1000)
(5)m/MV
14.(每空2分)122
g mol-1
1:3.3
;1:3.3
;1.99×1024
个
15.(每空1分)(1)
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转移
④洗涤转移
⑤定容摇匀(2)500mL
、
烧杯
、药匙、
玻璃棒、
胶头滴管
(3)①偏高
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mL
②降低
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