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获得教养的途径 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 获得教养的途径 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3 07: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泊秦淮①
□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
【注】 ①秦淮:秦淮河,发源于江苏省溧水县东北,向西流经金陵(今南京市)入长江。河道相传为秦始皇时开凿,以疏淮河,故名秦淮。②烟笼寒水月笼沙:为互文见义的句式,即“烟”“月”都笼罩着“水”和“沙”。③商女:指卖唱的歌妓。江:指秦淮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传说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词曲内容淫靡腐朽,哀惋凄伤,被称为亡国之音。这两句说,秦淮河畔的歌女,不知亡国之恨,只知唱歌,还在对岸唱着《玉树后庭花》呢!这是借“商女”来讽刺那些有意买唱亡国之音的淫词艳曲,追求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鉴赏提示】 这首诗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前途的罪行。诗写得凝炼、含蓄。首联在写景中叙事,渲染出一种凄凉暗淡的气氛。这种气氛适宜表现商女所唱的靡靡之音。末联在叙事中有议论,暗指当时最高统治集团腐化堕落,不顾国家安危。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狭隘____ (2)跋涉____ (3)慰藉____ (4)麻痹____
(5)沉溺____ (6)戕害____ (7)召唤____ (8)消遣____
(9)赤裸裸____ (10)要挟____ (11)汗流浃背____
(12)时髦____ (13)僵死____ (14)雏形____ (15)恢宏____
【答案】(1)ài  (2)bá shè (3)jiè (4)bì (5)nì (6)qiānɡ
(7)zhào (8)qiǎn (9)luǒ (10)xié (11)jiā (12)máo (13)jiānɡ (14)chú 
(15)huī 【答案】 jǐn尽管/jìn尽力 zhōnɡ中间/zhònɡ中肯 bèi人心向背/bēi背债 jiào教养/jiāo教书 zànɡ宝藏/cánɡ藏书 jí狼藉/jìè枕藉【答案】 宽敞/隐蔽 蓬荜生辉/篷车 修葺/攸关 符箓/俸禄 谥号/狭隘 赤裸/脚踝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展现·呈现
走进蔬菜大棚,________在眼前的是一片盈然的绿意。从菜农忙碌的身影上________出一派丰收的气象。
(2)研读·研究
A.2008年“两会”期间,代表们认真________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纷纷建言献策,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保障百姓权益。
B.认真________2007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20件法律草案,就会发现,到2008年初我国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教养·修养
A.日前,港闸公安分局的民警来到南通市看守所,向羁押在此的53岁的李某宣读了因屡次盗窃电瓶车被执行劳动______1年的处理决定。
B.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名教师应该经常阅读三种书:一种是教学教育理论方面的书,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从事教育的基础;一种是名人的传记作品,用以提高自身________;还有一种就是心理学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书。
【解析】 (1)“呈现”指显出;露出。“展现”指展示、表现出。
(2)“研读”指钻研阅读。“研究”指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
(3)“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也指教育培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答案】 (1)展现 呈现 (2)A.研究 B.研读 (3)A.教养 B.修养5.文学常识填空。
赫尔曼·黑塞(1877~1962),20世纪德国文学的重要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________》(1904)令他一举成名。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录和文艺评论发表。1946年,黑塞获得________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答案】 彼得·卡门青 堤契诺之歌 回忆之页 诺贝尔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点拨】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何理解?
【点拨】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3.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点拨】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4.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点拨】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5.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点拨】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4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1.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或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读)②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③必须花力气、下功夫阅读。
2.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个性或人格”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阅读(文明)的热爱,对知识的敬重,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
3.“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读书可能会挤占我们生活中很多宝贵的时间,但真正的生活离不开读书。4.作者说:“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作为中学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从以下角度去思考:读杰作诚然有益,但需花费很多时间;中学生面临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时间十分紧迫。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该不该读?怎样读?同学们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说不定你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呢!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