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七年级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能力提升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读南北半球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B.
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
大洋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
D.
印度洋全部位于南半球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有可能还在升高,这是哪两大板块相向运动所至: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3.关于下图中大洲、大洋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印度洋面积最大、北冰洋跨经度最广
B.
包围大洋洲的大洋有印度洋和大西洋
C.
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赤道自西向东穿过欧洲、亚洲和非洲
读下图,经线A以东是大洋,以西为陆地;B以东为北美洲,以西为大洋。回答下列各题。
4.AB之间为
(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5.A以西为(
)
A.
非洲
B.
南美洲
C.
南极洲
D.
亚洲
华灯初上,有人口聚居的地方就有灯光闪烁,读“世界夜晚灯光”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是
A.
北美洲
B.
欧洲西部
C.
东西和南亚
D.
非洲
7.图中白色箭头为某商船的航海路线,该船只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
太平洋-印度洋
B.
大西洋-印度洋
C.
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太平洋
8.图中A、B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M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乌拉尔河
D.
京杭大运河
9.两大洲C、A轮廓吻合,据科学家研究,目前两大洲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
B.
火山地震的结果
C.
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
板块张裂运动的结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亚洲东临太平洋
C.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
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11.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位于太平洋上
C.
经纬度是60°E、23.5°S
D.
地处中纬度地区
12.世界七大洲各具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洲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B.
大洲②有“高原大陆”之称
C.
大洲③的特色动物是袋鼠
D.
大洲④是黑种人的故乡
2017年3月5日,菲律宾南部发生5.9级地震。下图示意全球六大板块及菲律宾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菲律宾是
A.
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
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
C.
亚欧大陆半岛上的国家
D.
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
14.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15.2016年11月22日,日本发生7.3级地震,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是(
)
A.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6.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生物在不断进化
D.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17.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右图中
A.阿尔卑斯山会消失
B.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C.红海会缩小
D.地中海会扩大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发生里氏8.1级地震,余震100多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此次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A.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作用
C.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作用
19.此次大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A.
雪崩
大雪
崩塌
B.
暴雨
洪涝
滑块
C.
崩塌
滑坡
雪崩
D.
干旱
雪崩
滑破
20.当灾害来袭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当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
B.
当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
C.
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D.
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材料二:第26~31届奥运会举办地分布图(图中字母代表主办城市)
(1)图中A、B、C、D、E、F六个奥运会举办城市中,位于印度洋板块的是____(填字母),
A城市所在大洲与F城市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从国家经济总量来看,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______城市所在的国家(填字母)。
(3)C城市所在的大洲主要以_____种人为主,E城市所在的国家主要信仰____教。
(4)在今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上,除了使用本国官方语言_______语外,一定还会使用____________语。
(5)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2.放眼“一带一路”感知地理差异,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一带一路示意图”(图1),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贯穿要去大陆,东边连接大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材料二:2016年5月中旬,印度遭受了创纪录的高温侵袭,极值气温突破51℃,从今年4月开始,印度因高温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中国气象台网站的消息,5月18日夜间至21日广东省将迎来新一轮较强降雨.
(1)“一带一路”A和B两线路中A线路分别连接的大洲是 和 ,B路线依次经过
洋、
海、
海。
(2)“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能源丰富的甲
国,该国工业特点是
.
(3)一艘远洋货轮沿“海上丝绸之路”从鹿特丹返回中国,沿途在①②③三地靠港,一位船员记录了以下三条所见所闻.在①地见到了图2所示的“特色旅馆”试对旅馆床铺安放在屋顶的做法加以解释.
;
5月份到达②地时,这里的高温天气让人忍受,结合材料二,上左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
(下图)说明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特点
;
在③地经过重要的海上通道 海峡,并且描述该海峡的重要性
。
23.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博克拉市发生了8.1级地震,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地球表面由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
(2)图中①、②两个地方,地壳比较活跃的是
.
(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此处尼泊尔发生的强烈地震,是由A
板块和B
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震中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4)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
地带.
24.下图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2010年3月27日20:30,“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开展,旨在通过一个小小动作,让全球的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9分)
(1)熄灯接力是从⑥大洋洲开始,经⑤___________洲、④欧洲、③___________洲、②南美洲,最后到①___________洲西海岸结束。
(2)图中,A是___________洋,B是___________洋,C是太平洋,D是印度洋。
(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运河;巴拿马运河是___________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4)熄灯顺序是根据天黑时间来确定。造成各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C.地球在不断自转和公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且不停地自转
(5)3月27日我国处于春季,这一天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处于___________季节。
25.2015年5月17日~29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与相关国家签署了横跨南美大陆“两洋铁路”的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总理出访期间,地球公转到上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填数码)
(2)图中规划的两洋铁路是联结了太平洋和________洋
(3)图中智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智利地处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七年级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基础测试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俗话说:“找不着北”,图中四人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
)
A.
小刚
B.
小红
C.
小明
D.
小华
2.小刚所在的经线长度大约是(
)
A.
2万千米
B.
4万千米
C.
5.1万千米
D.
8万千米
3.如果小华给地球缝制外衣,地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部分和没被泡在海水部分的比大约是(
)
A.
6:4
B.
3:7
C.
7:3
D.
4:6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地点①位于地点③的
A.
西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东方
5.图中数码①②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马六甲海峡
6.关于PQ气候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气候区气温低是因为纬度高
B.
Q气候区的最大分布区是刚果盆地
C.
P
区厚厚的冰雪层是因为降雪多造成的
D.
Q气候区气温低是因为人类活动少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
)
A.
欧洲、非洲
B.
非洲、北美洲
C.
欧洲、北美洲
D.
欧洲、大洋洲
8.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中,不包括
(
)
A.
苏伊士运河
B.
土耳其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
9.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
A.
自南向北流
B.
自东向西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
D.
从中部流向四周
10.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基本特征是
(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D.
东西高,中部低
1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近年来全球多发地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海洋的板块是
A.
印度洋板块
B.
与亚欧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13.图中五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
都是由亚洲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
D.
都位于板块内部
14.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中①地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6.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山脉会消失
B.③山脉会消失
C.④海域会消失
D.⑤海域会消失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的化石却出现在下图两个大陆的相同年代的地层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 。
17.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是
(
)
A.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B.
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C.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D.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18.海牛和鸵鸟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
(
)
A.
两个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
两个大陆之间的海洋干涸或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
在地质时期,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
这些动物在两个大陆之间来回活动的结果
2014年2月13日我国新疆和田区发生了7.3级地震;2014年4月2日北部海域发生了8.1级大地震;2014年5月31日印度尼西亚再次发生火山爆发;2014年7月11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了4.2级地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的边缘
D.大河的沿岸地带
20.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及时乘电梯离开
D.注意保护头部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北京时间11月13日19时20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地区发生8.0级地震,震后灾区并未停水停电,伤亡人数亦非常少。根据资料并结合“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以及“新西兰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震中的位置是纬度
;经度
。属于五带中的
带,位于
半球(东、西),濒临
洋。
(2)新西兰属于
洲,地震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地震带上。
(3)新西兰地震级别高,伤亡小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口少而分散
B.防震措施到位,救援及时
C.震中在海底,远离居民区
D.居民有丰富的避震逃生经验
22.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大洲、大洋。D_________洲
O________洋
(2)被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都穿过的大洲是___;同时被M、P、N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是______。
(3)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图中M是_____________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半岛②
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属于___人种,信奉___________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所说的“西天”是指图中_____(填数码)所在的地区,它是佛教的发源地。
23.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据图中所给信息,用一句精炼语言说出西亚所处的位置。
(2)图中序号①是著名的________,它的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
_和天然气资源。该海湾的海上的唯一出口③为
海峡。
(3)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②是_____
运河。是亚洲与
洲的洲界线。
(4)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由于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图中B国境内的______
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5)图中A、C代表的两国家是:A
C
。
24.大西洋号豪华邮轮2014年3月22日从上海启航,计划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这班邮轮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见所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邮轮从上海向西启航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
B是
。
(3)王先生途径中东地区,发现这里有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因此
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王先生听导游讲,几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后来,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
。(2分)
(5)到达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餐桌上常见牛奶、奶酪等乳制品,主要是因为这里深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
业。
25.读图,填注地理事物。
(1)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⑦
。
(2)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A
,B
,C
,D
。
(3)写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名称:
、
、
、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七年级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基础测试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俗话说:“找不着北”,图中四人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
)
A.
小刚
B.
小红
C.
小明
D.
小华
2.小刚所在的经线长度大约是(
)
A.
2万千米
B.
4万千米
C.
5.1万千米
D.
8万千米
3.如果小华给地球缝制外衣,地球穿上衣服后,泡在海水部分和没被泡在海水部分的比大约是(
)
A.
6:4
B.
3:7
C.
7:3
D.
4:6
【答案】1.B
2.A
3.C
【点睛】极地上的方向判断是一个难度,必须理解后才能解答。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地点①位于地点③的
A.
西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东方
5.图中数码①②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马六甲海峡
6.关于PQ气候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气候区气温低是因为纬度高
B.
Q气候区的最大分布区是刚果盆地
C.
P
区厚厚的冰雪层是因为降雪多造成的
D.
Q气候区气温低是因为人类活动少
【答案】4.B
5.B
6.A
21世纪教育网
5.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据图可知:图中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不是洲界线,故本题选B。
6.据图可知:P气候是寒带气候,Q气候区是热带雨林气候。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P气候区气温低是因为纬度高,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Q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最大分布区是亚马孙平原.故B不符合题意;P极地地区厚厚的冰雪层是因为寒冷,蒸发微弱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
)
A.
欧洲、非洲
B.
非洲、北美洲
C.
欧洲、北美洲
D.
欧洲、大洋洲
8.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中,不包括
(
)
A.
苏伊士运河
B.
土耳其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
9.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
)
A.
自南向北流
B.
自东向西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
D.
从中部流向四周
10.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基本特征是
(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东南高,西北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D.
东西高,中部低
1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7.A
8.C
9.D
10.A
11.B
9.亚洲的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的河流从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10.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所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1.亚洲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9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近年来全球多发地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海洋的板块是
A.
印度洋板块
B.
与亚欧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13.图中五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
都是由亚洲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
D.
都位于板块内部
14.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12.C
13.B
14.D
1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构成的地球表面不是一块整齐,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3.读图可知,图中五地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14.发生地震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应及时离开教室,跑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在离开时,不要慌乱以致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如:为了迅速离开从高处跳楼逃生等;离开后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人埋在废墟里时,要注意保存体力,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传递自己的信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中①地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6.根据板块学说的观点,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山脉会消失
B.③山脉会消失
C.④海域会消失
D.⑤海域会消失
【答案】15.D
16.C
考点:板块的运动。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的化石却出现在下图两个大陆的相同年代的地层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 。
17.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是
(
)
A.
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B.
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C.
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D.
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18.海牛和鸵鸟分布在大洋两岸的原因是
(
)
A.
两个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B.
两个大陆之间的海洋干涸或海水变浅时,它们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C.
在地质时期,两个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D.
这些动物在两个大陆之间来回活动的结果
【答案】17.A
18.C
【点睛】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21世纪教育网
2014年2月13日我国新疆和田区发生了7.3级地震;2014年4月2日北部海域发生了8.1级大地震;2014年5月31日印度尼西亚再次发生火山爆发;2014年7月11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了4.2级地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的边缘
D.大河的沿岸地带
20.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及时乘电梯离开
D.注意保护头部
【答案】19.B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或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多火山地震;
20.若发生地震,我们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轻损失.
如:在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学楼.在操场或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考点:火山、地震的分布及防震措施。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北京时间11月13日19时20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地区发生8.0级地震,震后灾区并未停水停电,伤亡人数亦非常少。根据资料并结合“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以及“新西兰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震中的位置是纬度
;经度
。属于五带中的
带,位于
半球(东、西),濒临
洋。
(2)新西兰属于
洲,地震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地震带上。
(3)新西兰地震级别高,伤亡小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口少而分散
B.防震措施到位,救援及时
C.震中在海底,远离居民区
D.居民有丰富的避震逃生经验
【答案】(1)南纬42.53°(或42.53°S);东经173.05°(或173.05°E)。南温,西,太平。
(2)大洋,太平洋,印度洋,环太平洋火山。
(3)
C
(3)新西兰地震级别高,伤亡小的原因是人口少而分散
,防震措施到位,救援及时,居民有丰富的避震经验。
22.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大洲、大洋。D_________洲
O________洋
(2)被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都穿过的大洲是___;同时被M、P、N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是______。
(3)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图中M是_____________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中半岛②
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属于___人种,信奉___________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所说的“西天”是指图中_____(填数码)所在的地区,它是佛教的发源地。
【答案】(1)北美
北冰
(3)非洲(或F)
南极洲(或G)
(3)印度洋(或P)
太平洋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白色
伊斯兰教
③
(1)全球共有七大洲、四大洋.依据位置及轮廓,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大洋为:D北美洲;O北冰洋。
(2)七大洲中,被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都穿过的大洲是非洲;同时被M太平洋、P印度洋、N大西洋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是南极洲。
(3)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其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图中M是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该大洋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4)依据位置,图中半岛②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所说的“西天”是指图中③所在的古印度地区,它是佛教的发源地。
23.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据图中所给信息,用一句精炼语言说出西亚所处的位置。
(2)图中序号①是著名的________,它的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
_和天然气资源。该海湾的海上的唯一出口③为
海峡。
(3)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②是_____
运河。是亚洲与
洲的洲界线。
(4)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由于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图中B国境内的______
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5)图中A、C代表的两国家是:A
C
。
【答案】(1)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或五海三洲之地(意思对即可得分)
(2)波斯湾
石油
霍尔木兹(海峡)
(3)苏伊士运河
非(洲)
(4)热带沙漠气候
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5)沙特阿拉伯
伊朗
(3)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②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4)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西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由于西亚降水稀少,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以色列气候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但由于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农业成就;
(5)图中A、C代表的两国家是:A沙特阿拉伯,C伊朗,它们都是西亚重要的产油国家。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西亚的位置、气候、国家。
24.大西洋号豪华邮轮2014年3月22日从上海启航,计划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这班邮轮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见所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邮轮从上海向西启航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
B是
。
(3)王先生途径中东地区,发现这里有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因此
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王先生听导游讲,几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后来,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
。(2分)
(5)到达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餐桌上常见牛奶、奶酪等乳制品,主要是因为这里深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
业。
【答案】(1)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3)
石油
波斯湾
全年炎热干燥
水
(4)
红海的形成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形成的,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
(5)
畜牧业
【解析】读图可知,邮轮从上海出发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图中A是苏伊士运河,B是巴拿马运河;
(3)中东由于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本区重要的产油国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因为该地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其匮乏;
【点睛】该题考查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5.读图,填注地理事物。
(1)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⑦
。
(2)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A
,B
,C
,D
。
(3)写出赤道穿过的大洲名称:
、
、
、
。
【答案】
(1)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2)大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2)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形似S的是大西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故A太平洋,B是大西洋,C是印度洋,D是北冰洋。
(3)赤道穿过的大洲自西向东依次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故赤道穿过的大洲自西向东依次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21世纪教育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七年级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能力提升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读南北半球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B.
南极洲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
大洋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
D.
印度洋全部位于南半球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有可能还在升高,这是哪两大板块相向运动所至: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答案】1.D
2.B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运动分为挤压和张裂两种形式。
3.关于下图中大洲、大洋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印度洋面积最大、北冰洋跨经度最广
B.
包围大洋洲的大洋有印度洋和大西洋
C.
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赤道自西向东穿过欧洲、亚洲和非洲
【答案】C
【解析】在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跨经度最广,A错;包围大洋洲的大洋有印度洋和太平洋,B错;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对;赤道自西向东穿过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D错。故选C。
读下图,经线A以东是大洋,以西为陆地;B以东为北美洲,以西为大洋。回答下列各题。
4.AB之间为
(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5.A以西为(
)
A.
非洲
B.
南美洲
C.
南极洲
D.
亚洲
【答案】4.B
5.D
考点:该题考查地理事物的位置。
华灯初上,有人口聚居的地方就有灯光闪烁,读“世界夜晚灯光”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是
A.
北美洲
B.
欧洲西部
C.
东西和南亚
D.
非洲
7.图中白色箭头为某商船的航海路线,该船只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
太平洋-印度洋
B.
大西洋-印度洋
C.
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太平洋
8.图中A、B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M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乌拉尔河
D.
京杭大运河
9.两大洲C、A轮廓吻合,据科学家研究,目前两大洲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
B.
火山地震的结果
C.
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
板块张裂运动的结
【答案】6.D
7.B
8.A
9.D
21世纪教育网
6.图中非洲最黑,所以人口密度较小;
7.由大洲的轮廓可知:该船只依次经过的海域是印度洋-太平洋;
8.A是非洲,B是亚洲,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9.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张裂形成裂谷与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挤压常形成山脉。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亚洲东临太平洋
C.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
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11.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位于太平洋上
C.
经纬度是60°E、23.5°S
D.
地处中纬度地区
12.世界七大洲各具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洲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B.
大洲②有“高原大陆”之称
C.
大洲③的特色动物是袋鼠
D.
大洲④是黑种人的故乡
【答案】10.B
11.C
12.B
12.由图可知,大洲①是世界最大的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洲②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大洲③是南极洲,其特色动物是企鹅,大洲④是南美洲,有较多的混血种人,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的有关知识.
2017年3月5日,菲律宾南部发生5.9级地震。下图示意全球六大板块及菲律宾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菲律宾是
A.
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
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
C.
亚欧大陆半岛上的国家
D.
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
14.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答案】13.A
14.B
【解析】
13.读图可知,菲律宾是一个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岛屿国家,位于东南亚。所以选A。
14.根据板块的分布和菲律宾的位置可知,菲律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地震。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菲律宾和板块的运动。能够读图分析菲律宾的特点和运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解析多地震的原因即可。
15.2016年11月22日,日本发生7.3级地震,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是(
)
A.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B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6.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生物在不断进化
D.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17.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右图中
A.阿尔卑斯山会消失
B.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C.红海会缩小
D.地中海会扩大
【答案】16.A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6.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是已知海洋变陆地的现象,故本题选A。
17.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地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右图中喜马拉雅山会增高,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发生里氏8.1级地震,余震100多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此次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A.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作用
C.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作用
19.此次大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A.
雪崩
大雪
崩塌
B.
暴雨
洪涝
滑块
C.
崩塌
滑坡
雪崩
D.
干旱
雪崩
滑破
【答案】18.A
19.C
【解析】
18.由材料可知: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地震,故选A。
19.地震发生后,珠穆朗玛峰北坡、南坡发生雪崩,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极高,故选C。
20.当灾害来袭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当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
B.
当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
C.
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D.
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答案】A
【点睛】野外求生虽因环境的差异,而致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其内容则一,可分为下列九项:一、求生意志.二、求生计划.三、卫生与急救.四、方向判定.五、困难地形之克服.六、饮水食物的获得及处理.七、一般生活要领.八、紧急避难所的构筑.九、通信与联络。21世纪教育网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材料二:第26~31届奥运会举办地分布图(图中字母代表主办城市)
(1)图中A、B、C、D、E、F六个奥运会举办城市中,位于印度洋板块的是____(填字母),
A城市所在大洲与F城市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2)从国家经济总量来看,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______城市所在的国家(填字母)。
(3)C城市所在的大洲主要以_____种人为主,E城市所在的国家主要信仰____教。
(4)在今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上,除了使用本国官方语言_______语外,一定还会使用____________语。
(5)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白令海峡
(2)D
(3)白
基督
(4)桑巴舞
英
(5)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生活(答得合理即可)
(4)在今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上,将会看到最具本国特色的舞蹈是桑巴舞,除了使用本国语言外,还要会使用英语,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5)巴西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稀少的原因是由于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生活。
考点:本题考查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有关知识.
22.放眼“一带一路”感知地理差异,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一带一路示意图”(图1),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贯穿要去大陆,东边连接大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材料二:2016年5月中旬,印度遭受了创纪录的高温侵袭,极值气温突破51℃,从今年4月开始,印度因高温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中国气象台网站的消息,5月18日夜间至21日广东省将迎来新一轮较强降雨.
(1)“一带一路”A和B两线路中A线路分别连接的大洲是 和 ,B路线依次经过
洋、
海、
海。
(2)“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能源丰富的甲
国,该国工业特点是
.
(3)一艘远洋货轮沿“海上丝绸之路”从鹿特丹返回中国,沿途在①②③三地靠港,一位船员记录了以下三条所见所闻.在①地见到了图2所示的“特色旅馆”试对旅馆床铺安放在屋顶的做法加以解释.
;
5月份到达②地时,这里的高温天气让人忍受,结合材料二,上左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
(下图)说明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特点
;
在③地经过重要的海上通道 海峡,并且描述该海峡的重要性
。
【答案】(1)亚洲
欧洲
印度洋
红海
地中海
(2)俄罗斯
重工业发达,消费制造业相对落后
A.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把床铺放在屋顶上便于通风纳凉
B.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马六甲海峡
它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3.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博克拉市发生了8.1级地震,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地球表面由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
(2)图中①、②两个地方,地壳比较活跃的是
.
(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此处尼泊尔发生的强烈地震,是由A
板块和B
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震中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4)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
地带.
【答案】
(1)六;
(2)②;
(3)欧亚;印度洋;北温;
(4)交界.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读图可知,(1)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
(2)图中①、②两个地方,②地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的是,多火山地震.
(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此处尼泊尔发生的强烈地震,是由A亚欧板块和B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28.2°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
(4)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这里地壳比较活跃,故多火山、地震.
24.下图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2010年3月27日20:30,“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开展,旨在通过一个小小动作,让全球的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9分)
(1)熄灯接力是从⑥大洋洲开始,经⑤___________洲、④欧洲、③___________洲、②南美洲,最后到①___________洲西海岸结束。
(2)图中,A是___________洋,B是___________洋,C是太平洋,D是印度洋。
(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运河;巴拿马运河是___________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4)熄灯顺序是根据天黑时间来确定。造成各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C.地球在不断自转和公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且不停地自转
(5)3月27日我国处于春季,这一天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处于___________季节。
【答案】
(1)亚洲、非洲、北美洲
(2)北冰洋、大西洋
(3)苏伊士运河、北美洲
(4)D(5)秋季
(2)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根据大洋的位置判断,图中A是北冰洋,B是大西洋,C是太平洋,D是印度洋。
(3)结合世界地形图可知,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4)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且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的变化和时间的差异。因此,熄灯顺序是根据天黑时间来确定。
(5)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且南北半球相反。3月27日我国处于春季,而这一天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处于秋季。
考点:本题考查大洲和大洋。21世纪教育网
25.2015年5月17日~29日李克强总理访问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与相关国家签署了横跨南美大陆“两洋铁路”的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总理出访期间,地球公转到上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填数码)
(2)图中规划的两洋铁路是联结了太平洋和________洋
(3)图中智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智利地处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答案】
(1)①,②
(2)大西,
(3)南极洲,美洲
(2)陆地穿插于海洋中,把全球分为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深度最浅的海洋。据图可知:图中规划的两洋铁路是联结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地表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据图可知:图中智利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智利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