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少年王冕 课件+教案+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少年王冕 课件+教案+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3 10:06:28

文档简介

24《少年王冕》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
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儒林外史》作品作者简介,指名检查预习情况。
吴敬梓(1701——1754),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正音:
耽误
晶莹
贴补
孝敬
明媚
隔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王冕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习第1-2自然段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境的贫寒?
②“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心里不好受,但仍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很懂事)
3、分角色指名朗读1—2
人/次。
4、学习3-4自然段
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王冕很孝敬母亲?指名说。明确:
母亲疼爱、关怀儿子;王冕孝敬母亲。
三、指导生字的书写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说
3、王冕在秦家放牛一放就是三四年,不知不觉中读了不少的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老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二、正课
1、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2、再默读这一部分,边读边做批注。说说王冕在湖边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3、指名说。感受
4、读中品味赏析:
在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红”、“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紫”、“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异常的强烈。湖边山上、树上景色鲜明有别,景物错落有致。尤其是湖里花苞“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宛如艺术的特写。一连串动词的准确描写运用,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少年王冕面对如此美景产生了美妙的想象,不禁心里想道——
4、齐读“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5、读六、七自然段。体会王冕坚持学画的毅力,感受他画荷花的绝妙之处。
三、朗读指导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4、少年王冕
孝敬
画荷花
母亲——王冕——画家
疼爱
勤学苦练
教学反思:(共30张PPT)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起来学习
少年王冕
24
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1.当堂检测
12.课后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重点)



分类学生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耽、
媚、
腌、

秦、
多音字:

zài(

zǎi(

运载
记载




mèn(

mēn(

闷雷
闷热
牵挂:
积攒:
道理:
闷热:
葱茏:
争先恐后:
理解词语
挂念。本课指王冕的母亲挂念王冕。
①事物的规律。
②办法;打算。
一点一点地聚集。本课指王冕把钱攒起来。
天气很热,气压低,湿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
(草木)青翠茂盛。本课指山下的树木青翠茂盛。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本课指人们抢着来买画。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本文是通过哪些情节来表现王冕刻苦学习和孝顺母亲的?
串珠问题:
1.王冕十岁时母亲让他去做什么?他答应了吗?
2.王冕通过自学明白了哪些道理?
3.你觉得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简要介绍王冕的出身等。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写王冕体谅母亲的难处,辍学给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孝敬母亲。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写王冕受到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刻苦学画,终于学有所成。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写王冕经过多年努力,每日作画读诗文,家境好转。
课文理解品析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王冕非常想读书,从“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一句中就可以看出王冕是爱读书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能理解母亲的难处,尽管自己很难受,但还要安慰母亲,不让母亲难过。。
2.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王冕去秦家放牛,又引出下文王冕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为王冕立志学画做了铺垫。
概念:一个句子(段落)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段落)就是过渡句(段)。
作用:自然地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使上下文衔接自然,使文章结构严谨。
答题模式:这是一个过渡句(段),既承接了上文……,又引出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
3题。
阅读方法解密:过渡句(段)及其作用
3.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lónɡ),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这几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雨后的美景,像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这几句景物描写的特点是:(1)色彩饱满、丰富。地上的“红”“青”
“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强烈,色调协调。(2)景物描写错落有致。从天空到湖水,从山上到山下,从树木到具体的树枝,从花苞到荷叶,景色鲜明有别。(3)动态十足。“镶”“透”
“洗”等词用得很好,使整个画面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感,使人恍如身临其境。
4.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
心理描写表现了王冕面对美景的感想。风景如画,陶冶性情,正是这种美景激发了王冕想要学画的愿望。
5.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了王冕画得好,同时也表明王冕做事具有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精神。
改写:
把这句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每一处都像真的。
6.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一是王冕有出息,二是家境开始好转,自己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三是王冕非常孝顺。
续写:
请你想象一下湖边春光明媚的景象,想象王冕母子俩相依相亲的情景,根据课文最后两句话进行续写。
示例:王冕说:“娘,以后我一定多带您来走走。”母亲说:“好!好!我能有你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真的很知足!”“娘,您快别这么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恐怕还在放牛呢!”王冕和母亲就这样在阳光下尽情地聊着,不时咯咯地笑起来,这幸福的笑声传向远方……
核心问题:
本文是通过哪些情节来表现王冕刻苦学习和孝顺母亲的?
本文通过叙述王冕辍学放牛、立志学画、作画读诗文等情节来表现其刻苦学习和孝顺母亲的品质。
串珠问题:
1.王冕十岁时母亲让他去做什么?他答应了吗?
由于家贫,母亲让他去隔壁秦家放牛。王冕体谅母亲的难处,一口答应了。
2.王冕通过自学明白了哪些道理?
王冕通过自学明白了要善于观察、留心生活,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的道理。
3.你觉得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王冕是一个体贴懂事、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母亲出于无奈劝他退学时,他很体谅母亲的难处,宽慰母亲说在学堂里“闷得慌”,这体现了他的体贴懂事。放牛的时候,不忘学习,用省下的点心钱买书自学;三个月时间便能在画荷花方面“大有长进”,这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在秦家放牛时,王冕总是把好吃的留下来带回家孝敬母亲,后来卖画挣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离开秦家后,他也常用牛车载着母亲去湖边走走。从这可以看出王冕是一个懂得孝敬长辈的人。
少年王冕
王冕出身——家境贫寒
辍学放牛——读书孝母
立志学画——终有成就
作画读诗文——衣食无忧
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本文通过记叙王冕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读书,刻苦学画,终于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使家境逐渐有所好转的故事,赞扬了王冕刻苦学习、孝敬母亲的美好品质。
推荐阅读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疼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
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多看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国学诵读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王冕《墨萱图》)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qiāng)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王冕《梅花》)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凡桃俗李:
这个成语出自元代王冕的《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后常用来比喻庸(yōng)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
顾恺(kǎi)之、阎立本、吴道子、王冕、张择端、郑板桥、唐寅(yín)、赵孟頫(fǔ)、黄公望。
1
略。
2
略。
3
略。 
4
这句是王冕安慰母亲的话,不是王冕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联系全文,我们知道王冕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本不想耽误他的学业,但年成差,收入少,供不起他读书,母亲是不得已而为之。王冕体谅母亲的心情,为了不使母亲难过,故意这样说来安慰母亲,可见他是个多么懂事、孝顺的孩子。 
5
示例: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好学、善于观察、酷爱绘画的人。 
一、小小书法家。(抄写词语)
耽误
秦朝
晶莹透亮
明媚
载着
二、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腌(yān
ǎn)鱼
积攒(zǎn
zàn)
供(gōng
gòng)他读书
闷(mēn
mèn)得慌
载(zǎi
zài)着





三、对号入座。
喜欢
欢喜
1.小朋友们都十分(
)王老师画的鱼。
2.王冕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在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
)。
孝敬
尊敬
1.我们每个人都要(
)师长,讲究文明礼仪。
2.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
)母亲。
喜欢
尊敬
欢喜
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