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赤壁赋 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3 17:5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导入语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赤壁赋宋·苏轼一



才苏
轼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
芾并称“宋四家” 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 都有重要成就。
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 4、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异见请求外调(杭州等地)。
5、因 “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被贬黄州。
6、旧当执政,回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
7、与旧党分歧,出任杭州
8、六年后回京遭贾易等诬告,被迫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颖州、扬州、定州,有声望
9、宋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德)州至惠州又至儋州(海南儋县)。
10、宋徽宗即位,苏轼遇赦北归病逝于常州。 二.关于赤壁 赤壁古战场 曹军不善水战,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破曹军的战场。
湖北嘉鱼县东北
湖北蒲圻县西北 文赤壁(东坡赤壁):黄州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赤壁》苏轼《赤壁赋》、 《后赤壁赋》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三.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的方式阐述观点。四、听朗读注音,谈你听后的感觉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尊(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藉(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夜游赤壁 对人生的感慨五、整体感知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通过写 ,抒发了 。
2. 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月下泛舟之乐(1)
吊古伤今之悲(2--3)
阐述哲理之乐(4)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举杯邀客人同饮,朗诵“明月”诗里“窈窕”这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波光与天空连成一片。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宽阔的江面上漂流。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乘风而行,不知道将要停留在何处;我们轻快地飘起啊,好象超越尘世,独自存在,长出羽翼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六、翻译与理解 (时、地、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六、翻译与理解 (时、地、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写夜游之乐 。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歌声)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迷茫和怅惘)兮予怀,望美人(美好事物和理想)兮天一方。” (箫声)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二、写乐极悲来
先写歌声,后写箫声。歌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既表达了追求美好事物和理想的信念,也反映了内心的迷茫和惆怅,自然转入客人悲凉的萧声。接着连用 “哀怨、爱慕,哭泣、申诉;舞潜蛟,泣嫠妇(夸张性比喻写出了箫声摄人心魄的感染力) 6个比喻渲染了悲凉情绪。六、翻译与理解六、翻译与理解(原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实)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虚)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想象、渲染——铺陈即赋的手法)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三、写因悲生议。
用主客对话形式,借客人之口道出自己对人生问题的感慨。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一是英雄曹操的消逝和“吾与子”的渺小对比,二是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这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我顿时脸色改变,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酒。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寄托在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六、翻译与理解(译文)《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照应)?/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呼应前文)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羽化而登仙”)六、翻译与理解(原文)四、写悟理自达。
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通过对明月、江水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的角度看,天地没有一刻不在变化,人生本来短暂;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永存。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找到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表现了一种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但作者的这种和超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六、翻译与理解七、课文小结 1、用画家的笔墨和色彩,描绘赤壁月夜画卷的风物之美,将月色、天光、清风、白露、天光交织成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
2、借想象夸张、比喻等手法对笛声进行细致的刻画,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
3、全文以“乐-悲-乐”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脉络清晰。
4、全文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将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最后的理道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八、文言基础整理(一)词类活用——使动用法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项伯杀人,臣活之4.足以荣汝身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幽壑之潜蛟舞,使孤舟之嫠妇泣。”(名词)-使动,使先破秦入咸阳的人称王(动词)-使动,我使项伯活命。(形容词)-使动,足以使你得到荣耀。(一)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1 .名词作状语乌鹊南飞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方位名词作一般动词顺流而东也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下江陵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译为:把鱼虾当作侣,把麋鹿当作友八、文言基础整理(二)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2.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八、文言基础整理八、文言基础整理1.客有吹洞箫者(二)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2.人马烧溺死者(《赤壁之战》)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1.有吹洞箫之客2.烧溺死之人马3.蚓无利爪牙,强筋骨(三)一词多义固固一世之雄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江山险固,沃野千里本来顽固使…巩固 坚固七、文言基础整理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互文修辞手法。两个动宾短语并列,翻
译时动动相并,宾宾相合。“诵歌明月之诗
窈窕之章。”八、文言基础整理(四) 修辞手法 借代修辞手法。以“蜉蝣”代“短暂的人
生”,“把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间。”2、寄蜉蝣于天地 。八、文言基础整理正襟危坐:
山川相缪:
侣鱼虾而友麋鹿:
托遗想于悲风: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杯盘狼藉:(五)解释下列短语:整好衣襟坐端正 山川缭绕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但它终究没有增减。杯盘杂乱地放着。八、文言基础整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六)翻译下列句子: 如果从事物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如果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何必羡慕他们呢? 八、文言基础整理(六)翻译下列句子: 2、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呼应前文)之所共食。”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为颜色,取得它们不会有人禁止,使用它们也不会有用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八、文言基础整理(七)给加线的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