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八年级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能力提升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我国是资源大国,目前没有资源使用压力
C.我国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有时还造成洪涝灾害,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不缺水
D.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贫乏,水土分布不协调
【答案】D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和大势所趋。可以说,环保,世界在行动,中国在行动。我国每个公民都应该为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贡献力量,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小李利用旧作业本的背面再当草稿纸使用
B.小陈把洗手、洗脸的水用来冲厕所
C.小王的母亲从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D.小周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和大势所趋。根据各选项的意思可知,ABC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利行为;洗碗多用洗涤剂会加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所以根据题意选D。
考点:该题考查资源环境与人们的生活。
3.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中耕地所占的比重最大
B.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区分布不均
D.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不均的。学&
4.塔里木盆地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对新疆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B.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C.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D.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答案】D
5.我国矿产资源中,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是下列哪一组:(
)
A.
煤、汞等
B.
石油、天然气、铀、铁等
C.
稀土、钨、锡、钼、锑等
D.
锌、铝土矿等
【答案】C
【解析】我国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有稀土、钨、锡、钼、锑等,不仅探明储量可观,居世界第1或第2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而且资源质量高,开发利用条件好,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故本题选C。
6.西气东输工程能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哪一种环境问题
A.
水资源污染
B.
水土流失
C.
酸雨污染
D.
汽车尾气污染
【答案】D
【解析】酸雨属于大气污染,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其酸雨污染仅次于华中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用管道送往能量短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可以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汽车尾气污染,有效改善当地大气环境,故本题选D。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气源主要来自
(
)
A.
塔里木盆地
B.
中亚
C.
中东
D.
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
8.关于西气东输路线判断错误的是(
)
A.
一线和二线都经过了我国地势三个阶梯
B.
一线二线都经过了黄土高原
C.
两条线都到长三角,到珠三角只有二线工程
D.
两条线都经过甘肃省、陕西省
【答案】7.B
8.A
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
草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大
C.
耕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小
D.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均匀
【答案】C
【解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小,耕地、林地比重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所以正确的是C。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数据为南、北方地区占全国的百分比)。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0.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1.为了解决南北方水土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答案】10.B
11.C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状况和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12.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A.靠山吃山
B.自毁家园
C.幸福之门
D.为了美好的明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漫画来看,反映了人类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最后造成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因此我们给漫画命一个“自毁家园”的题目比较合适。所以选B。
考点:该题考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读下图中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3.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
A.
面积不变
B.
面积不断扩大
C.
减少速度加快
D.
减少速度由快变慢
14.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
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
占多少、垦多少
D.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13.D
14.D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节水资源的( )
A.
季节分配
B.
人均分配
C.
空间分布
D.
时间变化
16.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南向北经过的省区是( )
A.
川、陕、冀、京
B.
鄂、陕、冀、京
C.
鄂、豫、冀、京
D.
渝、鄂、冀、京
【答案】15.C
16.C
【解析】试题分析:
15.南水北调是将长江的水调往华北地区,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选C。
16.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南向北经过的省区是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其简称分别是:鄂、豫、冀、京。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
17.在我国许多地区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兴修水利设施
B.
人工降雨
C.
改变当地气候
D.
防治水污染
【答案】A
18.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其中的“北”指
A.
西北
B.
东北和西北
C.
华北
D.
华北和西北
【答案】D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的战略性重点工程,是指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自其下游、中游、上游,结合中国疆土地域特点,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江淮、华北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的调水工程,故本题选D。
19.阶梯水价制度意味着用户用水越多,水的单位价格就越高。如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B.
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
C.
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
【答案】A
【解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节约用水,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图中所示用水越多价格越贵,可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平时节约用水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等,故本题选A。
20.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
B.
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少的状况
【答案】B
【点睛】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___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1949年的___________倍,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1949年的___________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两个)
【答案】(1)丰富(多、大)
少(小)
人口总量大
(2)43
1.67
快
(3)计划生育
(4)人口增长,滥占耕地,
利用不当,土地退化、荒漠化
2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问题。
(1)据图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
)
A.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B.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D.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
况,我国正在实施
工程,是将
流域富余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
地区。
(3)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水资源还存在浪费和污染问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做
。(任意列举一条)
(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
,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是
。
【答案】
(1)A
(2)南水北调
长江
华北
(3)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随手关紧水龙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言之有理即可)
(4)旱地
甘蔗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正在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西北地区。
(3)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也要从小时做起,中学生可以做的有很多,如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水龙头,进行保护水资源的宣传,防止水污染的想象等等。
(4)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北方的糖料作物是甜菜,南方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该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学会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理解即可解答。&
23.请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全长1776公里。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1)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穿越祁连山脉,途径省会城市______,到达位于______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
(2)为了缓解京津冀在内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__”工程,其中能到达山东的为______线工程
(3)“京津冀略图”中A是______山脉,B是______海。
(4)西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都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请结合京津冀略图中信息,分析其经济发展不同于西北地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_。(一条即可)
(5)京津冀部分城市近些年出现了“烟尘与雾霾齐飞,钢厂与民宅一色”的现象。请你为该区域解决雾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答案】
(1)西宁,准噶尔
(2)南水北调,东线
(3)太行,渤
(4)港口、铁路等交通发达;位置优越;市场广阔;技发达等
(5)减少燃烧秸秆;减少工厂废物排放;钢厂搬迁;汽车限行;绿色出行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穿越祁连山脉,途经省会城市西宁,到达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
(2)为了缓解京津冀在内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其中能到达山东的是东线工程。
(3)由京津冀图中可以看出,图中A是东北-西南的太行山脉,B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渤海。
(4)京津冀地区与西北地区不同之处是这里沿海,港口、铁路等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还有市场广阔等优越性。
(5)要解决京津冀空气污染问题,就要减少燃烧秸秆;减少工厂废物排放;钢厂搬迁;汽车限行;绿色出行等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京津冀地区的有关知识.
2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淮一线南北两侧的农业部门都属于
。
(2)秦淮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以北的糖料作物主要是
。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我们采取了
的措施。
【答案】(1)种植业
(2)北方
(3)甜菜
(4)南水北调
修建水库
(1)秦岭-淮河南北都是我国的季风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所以两侧的农业部门是种植业。
(2)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以北是北方地区,所以是南北方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以北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甜菜,以南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风北缺,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我们采取了行修水库的措施。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秦岭-淮河的意义。理解即可。
25.读“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2)已经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已经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江
华北
西北(“华北”与“西北”位置可互换)
(2)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
(1)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调进天津市,以解决天津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八年级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能力提升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我国是资源大国,目前没有资源使用压力
C.我国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有时还造成洪涝灾害,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不缺水
D.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贫乏,水土分布不协调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共识和大势所趋。可以说,环保,世界在行动,中国在行动。我国每个公民都应该为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贡献力量,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小李利用旧作业本的背面再当草稿纸使用
B.小陈把洗手、洗脸的水用来冲厕所
C.小王的母亲从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D.小周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3.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中耕地所占的比重最大
B.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区分布不均
D.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4.塔里木盆地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对新疆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A.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B.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C.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D.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5.我国矿产资源中,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是下列哪一组:(
)
A.
煤、汞等
B.
石油、天然气、铀、铁等
C.
稀土、钨、锡、钼、锑等
D.
锌、铝土矿等
6.西气东输工程能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哪一种环境问题
A.
水资源污染
B.
水土流失
C.
酸雨污染
D.
汽车尾气污染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气源主要来自
(
)
A.
塔里木盆地
B.
中亚
C.
中东
D.
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
8.关于西气东输路线判断错误的是(
)
A.
一线和二线都经过了我国地势三个阶梯
B.
一线二线都经过了黄土高原
C.
两条线都到长三角,到珠三角只有二线工程
D.
两条线都经过甘肃省、陕西省
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
草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大
C.
耕地比重小,人均占有量小
D.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均匀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数据为南、北方地区占全国的百分比)。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0.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1.为了解决南北方水土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12.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A.靠山吃山
B.自毁家园
C.幸福之门
D.为了美好的明天
读下图中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3.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
A.
面积不变
B.
面积不断扩大
C.
减少速度加快
D.
减少速度由快变慢
14.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
A.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
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
占多少、垦多少
D.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调节水资源的( )
A.
季节分配
B.
人均分配
C.
空间分布
D.
时间变化
16.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南向北经过的省区是( )
A.
川、陕、冀、京
B.
鄂、陕、冀、京
C.
鄂、豫、冀、京
D.
渝、鄂、冀、京
17.在我国许多地区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兴修水利设施
B.
人工降雨
C.
改变当地气候
D.
防治水污染
18.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其中的“北”指
A.
西北
B.
东北和西北
C.
华北
D.
华北和西北
19.阶梯水价制度意味着用户用水越多,水的单位价格就越高。如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A.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B.
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
C.
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
20.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
B.
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少的状况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___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1949年的___________倍,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1949年的___________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两个)
2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问题。
(1)据图信息可知,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
)
A.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B.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D.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
况,我国正在实施
工程,是将
流域富余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
地区。
(3)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水资源还存在浪费和污染问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做
。(任意列举一条)
(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
,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是
。
23.请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全长1776公里。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1)兰新高铁从兰州出发,穿越祁连山脉,途径省会城市______,到达位于______盆地南缘的乌鲁木齐。
(2)为了缓解京津冀在内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__”工程,其中能到达山东的为______线工程
(3)“京津冀略图”中A是______山脉,B是______海。
(4)西北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都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请结合京津冀略图中信息,分析其经济发展不同于西北地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_。(一条即可)
(5)京津冀部分城市近些年出现了“烟尘与雾霾齐飞,钢厂与民宅一色”的现象。请你为该区域解决雾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2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淮一线南北两侧的农业部门都属于
。
(2)秦淮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以北的糖料作物主要是
。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我国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我们采取了
的措施。
25.读“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2)已经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已经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调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八年级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基础测试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1.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也有人说是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答案】B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下面是四幅靖江街头景观图,符合“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是
A.
公共自行车服务
B.
用一次性筷子吃饭
C.
公园内丢弃野餐垃圾
D.
开私家车上班
【答案】A
【解析】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地理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使用一次性筷子吃饭,毁坏了森林资源;公园内丢弃野餐垃圾,破坏了环境;开私家车上班,消耗的能源,排放大量废气,不利于环境保护;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节约了资源,故本题选A。
3.下列属于自然资源分类中的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建筑用的钢材
B.
烧烤用的木碳
C.
烧锅炉的煤
D.
泡澡的温泉
【答案】C
【解析】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断自己再生的物质.最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有:生物、土地、水、太阳能、风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煤炭);钢材、大米不属于自然资源.
【点睛】本题考查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划分,但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我们一定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森林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水资源
D.
海洋生物资源
【答案】B
【解析】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等.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
总量和人均量都比较丰富
B.
种类少,数量有限
C.
总量丰富,人均量不足
D.
地区分布较均匀
【答案】C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6.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
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
阳光、土地、水、草原
D.
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答案】C
【解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点睛】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是不可再生资源;森林、土地、水在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属于可再生资源.&
7.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是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答案】D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能体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
甲地渔业
B.
乙地畜牧业
C.
丙地梯田农业
D.
丁地林业
9.如果乙地发展种植业,那该地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土地沙漠化严重
②河流泥沙含量增多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水土流失严重
⑤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8.C
9.B
【解析】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8.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区,适宜发展林果业;乙地位于河流沿岸,适宜发展渔业;丙地位于山坡,地势比较陡峭,所以可以发展梯田农业;丁地位于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故本题选C。
9.乙地位于河流沿岸,如果该地发展种植业,会导致水源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河流泥沙含量增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进而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在干旱地区表现最典型,故本题选B。
【点睛】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地区发展农业的禀赋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业类型或农作物。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般考虑的禀赋条件和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
读下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A.
西南、西北山地
B.
东南、西北山地
C.
东部、西部山地
D.
东北、西南山地
11.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林地
B.
耕地
C.
草地
D.
沙漠
12.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10.D
11.B
12.D
【点睛】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13.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超载,草质下降;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等.土地价格低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14.“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基本国策中强调切实保护的是
A.
山地
B.
草地
C.
林地
D.
耕地
【答案】D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贫乏
B.
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贫乏
C.
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D.
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16.下列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措施正确的是(
)
A.
南方开垦山区扩大耕地
B.
北方地区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
南水北调能根本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
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解决北方缺水的长远之策
【答案】15.B
16.D
【解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5.南方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耕地少,降水多,故选项A、C错误,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多,降水少,故选项B正确,D错误。
16.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高山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节约用水,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17.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
)
A.
南方少,北方多
B.
西北少,东北多
C.
南方多,北方少
D.
东南少,西北多
【答案】C
18.我国淡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沙漠地区
B.内蒙古草原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都是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华北地区由于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广大,使用淡水更多,所以淡水资源最紧张的是华北地区,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农业。
19.跨流域调水能解决的问题是:
A.
水污染
B.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C.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
D.
水浪费
【答案】B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存在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所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达到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目的,故选B.
20.漫画“寻找活路”反映了哪种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答案】B
&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例①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但类型不同,其中①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②是
,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
(2)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是我国的三大林区,适合发展
业。
(3)④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主要分布在
高原、青藏高原和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以
业为主,
、西藏、青海和内蒙古是著名的四大牧区。
(4)发展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符合
的原则,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答案】(1)水田 水稻 旱地 花生(2)林地 东北 林
(3)草地 内蒙古 畜牧业 新疆 (4)因地制宜
【解析】图例中字母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①水田,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②旱地,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
③林地主要位于我国东部的山地地区,我国有三大林区,分别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其中东北林区是我国第一大林区;
④草地,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是我国的四大牧区,牧区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养牛、马、羊等多种牲畜。
(4)发展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22.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水资源分布图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沿海向
递减。
(2)从土地类型分布图中,A地和B地大致以
为分界线,该线两侧的土地类型虽然都是以耕地为主,但是B地以
为主;图中
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其与B地分界线大致与我国
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3)农业类型的分布与土地的分布密切相关,A、B所在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
业(填种植业或畜牧业),E地分布着我国著名的
牧区。
(4)我国水土资源搭配很不合理,为此我们实施的
工程,将南方多余的水输往缺少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答案】(1)西北内陆
(2)秦岭—淮河
旱地
400
(3)种植业
西藏
(4)南水北调
(3)农业类型的分布与土地的分布密切相关,旱地与水田所在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种植业,但生产的主要农作物缺差异明显,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水田主要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E地即西藏自治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该地分布着我国著名的西藏牧区.
(4)我国水土资源搭配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多水少,这对我国北方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我国南方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为此我们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的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通道,将南方多余的水输往缺少严重的华北地区.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京杭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23.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中线调水是从丹江口渠首开始)。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
(1)读图I,中线调水路线共经历了
个省级行政单位。图中太行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
。经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的铁路干线是
线。
(2)读图II,南北方水土组合不合理,南方是水多地少,北方则是
,
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3)读图III,可以判断中线输水线路的地势是
,有利于实现自流输水。
【答案】(1)4,黄土高原,京广
(2)地多水少
(3)南高北低
【分析】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通过隧道穿过黄河,自流到北京、天津,太行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经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北方地区,是耕地多,水资源少;
(3)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输水线路的地势是南高北低,有利于实现自流输水。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南水北调的线路图,认真读图进行解答即可。
24.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A
B
。
(2)由图所知,我国南方地区
多
少,而北方地区
多
少。
这种水土资源的配合
。
(3)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其中著名“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
地区。
【答案】(1)南方 北方 (2)水 地 地 水 不协调
(3)跨流域调水 长江 西北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下图是我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3部分组成,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图中空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变形而成,寓意节水.
(1)仔细观察材料中的标志,手又像一条婉蜒的河流,象征着什么?______。
(2)根据联合国的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为2015年的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______。
(3)农业是用水大户,就农业节水、保护水资源你有那些建议?______;______(2条即可)。
【答案】
(1)滴水汇成江河
(2)世界水日,我们一起学会珍惜水资源
(3)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肥等(2条即可)学&
考点:该题考查节水标志的含义和节水措施。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地理系列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人教版
八年级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基础测试卷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1.有人说中国是资源大国,也有人说是资源小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2.下面是四幅靖江街头景观图,符合“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是
A.
公共自行车服务
B.
用一次性筷子吃饭
C.
公园内丢弃野餐垃圾
D.
开私家车上班
3.下列属于自然资源分类中的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建筑用的钢材
B.
烧烤用的木碳
C.
烧锅炉的煤
D.
泡澡的温泉
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森林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水资源
D.
海洋生物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
总量和人均量都比较丰富
B.
种类少,数量有限
C.
总量丰富,人均量不足
D.
地区分布较均匀
6.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
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
阳光、土地、水、草原
D.
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7.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是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能体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
甲地渔业
B.
乙地畜牧业
C.
丙地梯田农业
D.
丁地林业
9.如果乙地发展种植业,那该地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土地沙漠化严重
②河流泥沙含量增多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水土流失严重
⑤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读下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A.
西南、西北山地
B.
东南、西北山地
C.
东部、西部山地
D.
东北、西南山地
11.a和b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林地
B.
耕地
C.
草地
D.
沙漠
12.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14.“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基本国策中强调切实保护的是
A.
山地
B.
草地
C.
林地
D.
耕地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贫乏
B.
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贫乏
C.
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D.
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16.下列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措施正确的是(
)
A.
南方开垦山区扩大耕地
B.
北方地区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
南水北调能根本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
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解决北方缺水的长远之策
17.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
)
A.
南方少,北方多
B.
西北少,东北多
C.
南方多,北方少
D.
东南少,西北多
18.我国淡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沙漠地区
B.内蒙古草原地区
C.华北平原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19.跨流域调水能解决的问题是:
A.
水污染
B.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C.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
D.
水浪费
20.漫画“寻找活路”反映了哪种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例①②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但类型不同,其中①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②是
,主要的油料作物是
。
(2)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是我国的三大林区,适合发展
业。
(3)④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主要分布在
高原、青藏高原和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以
业为主,
、西藏、青海和内蒙古是著名的四大牧区。
(4)发展农业要遵循自然规律,符合
的原则,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22.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水资源分布图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沿海向
递减。
(2)从土地类型分布图中,A地和B地大致以
为分界线,该线两侧的土地类型虽然都是以耕地为主,但是B地以
为主;图中
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其与B地分界线大致与我国
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3)农业类型的分布与土地的分布密切相关,A、B所在地区的农业类型主要是
业(填种植业或畜牧业),E地分布着我国著名的
牧区。
(4)我国水土资源搭配很不合理,为此我们实施的
工程,将南方多余的水输往缺少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23.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中线调水是从丹江口渠首开始)。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
(1)读图I,中线调水路线共经历了
个省级行政单位。图中太行山脉西侧的地形区是
。经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的铁路干线是
线。
(2)读图II,南北方水土组合不合理,南方是水多地少,北方则是
,
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3)读图III,可以判断中线输水线路的地势是
,有利于实现自流输水。
24.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A
B
。
(2)由图所知,我国南方地区
多
少,而北方地区
多
少。
这种水土资源的配合
。
(3)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其中著名“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
地区。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下图是我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3部分组成,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图中空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水是由拼音字母J和S变形而成,寓意节水.
(1)仔细观察材料中的标志,手又像一条婉蜒的河流,象征着什么?______。
(2)根据联合国的决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为2015年的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______。
(3)农业是用水大户,就农业节水、保护水资源你有那些建议?______;______(2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