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下第八章
第三节
印度(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主要的农作物.运用地图说出农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2.运用地图找出印度的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说明其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重点)
3.了解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的地位。
【教学模式】“三段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启发诱导、读图思考、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地图册、助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指图:要学生说出:北回归线的位置、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印度河、恒河
复习巩固,承上启下
小结承转印度大部分位于热带,高原和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气候条件如何呢?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经济水平如何?我们这节课来看看。(板书)发展中的大国
展示目标
1.了解印度主要的农作物.运用地图说出农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2.运用地图找出印度的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说明其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重点)
3.了解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的地位。
朗读目标知道重点
让学生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第一段读教材P72
1.自主学习课本P72-74,完成助学P78学案2.同位互查
初步了解教材内容
过渡
补充材料
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从时政上我们知道: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增长快,在国际上经济政治地位都提升很快,可以说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经济大国”。我们先来看看印度的农业(板书)农业
开阔学生视野,利用数字,强调真实性。
探究农业
展示:“亚洲气候分布图”
和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谁来说一说:1.印度以哪种气候为主?该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小结承转从气候上来看,印度的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还有哪些条件呢?2提示学生:读教材P72第2段图8-3-2从地形上考虑
读课文,看材料1观察“亚洲气候图”和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明确:热带季风的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通常6—9月为雨季,雨季雨水旺盛;10月—次年5月为旱季。不足点是常造成旱涝灾害。
观察“印度的季风风向”
图明确:夏季风是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2由教材和地形图知:耕地面积广大
通过数字和事例,学生对“发展中的大国”更容易理解。加深印象。通过读图用图,锻炼学生的的地图资料来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印度农业的学习,了解印度主要的农作物.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农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运用图片,为了让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印度农业的不利因素。对印度的农业改革有所期待。便于对印度农业发展过程的理解。
承转:这么好的自然条件,印度主要农作物有哪些呢?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
3追问学生:这些农作物各分部在哪里?和自然条件有没有关系?展示图片指导学生分析讨论,提示学生:水稻喜水;小麦和棉花耐旱;黄麻喜湿热的环境;茶适宜在潮湿的天气和排水良好的低山生长
4同位合作,对照地形区和降水分布图(教材
P72图8-3-4)找出:小麦和水稻以及棉花、黄麻和茶叶的分布依据表格设定的内容。探究农作物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小结:完成表格的形式,
找一个学生展示,
展示图片
“印度的农田”“黄麻”
过渡承转印度的水热条件优越,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棉花、黄麻、茶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我们知道,热带季风气候的不足之处是旱涝不均,印度也经常发生水旱灾害。展示图片“旱涝灾害”承转:印度时常发生这种自然灾害,为什么粮食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我们在印度的农田里也能看到很多沟渠,为什么?沟渠是排灌用的。原来,印度政府在农业方面,进行了改良。不只是在粮食生产上,在其它部门也有改革,使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充满了活力。阅读“绿色革命”展示补充材料“绿色革命”提高粮食单产,
“绿色革命”以来,平均每年增长3.95%,粮食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三粮食生产大国。粮食实现出口。印度牛的存栏数达2.7亿头,名列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养牛头数的20%,全国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头牛。平均每人每天占有牛奶150g多。“白色革命”通过建立奶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联结的产业体系,使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产奶大国;所谓“蓝色革命”就是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蓝色革命”通过加强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增加对海洋渔业和淡水养殖的投入,使水产品出口实现了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长,并迅速跻身世界十大渔业国;“黄色革命”通过研究和推广园艺作物新品种,以及先进的栽培、储藏保鲜、加工和运输技术,使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蔬菜生产国。
过渡承转
印度的农业有声有色,工业发展如何呢(板书)工业
探究工业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及图8-3-52.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强调主要城市新德里-
-----首都孟买--最大城市、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钢铁、麻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软件产业中心,
3.展示图片“城市特色”
1.通过分析课文,明确:(1)印度工业发展的历程工业发展历程分三个时期:(1)英殖民时期,传统工业部门:纺织业和采矿业(2)独立后,利用本国丰富的煤、铁资源,积极发展了钢铁和机械等民族工业(3)现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比较完整,核工业、航天技术、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2.读图,合作探究:同位合作,分析归纳,前后位小组交流,完成老师的问题(1)找出印度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地区和城市。(2)联系资源的分布情况,思考该地区或城市发展该工业部门的有利条件。(3)总结印度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举手发言,补充。
印度工业的分布和资源的分布地区的关系是重点。让学生运用地图合作学习,运用地图找出印度的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对说明其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便于学生记忆和日本的工业分布相对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展示图表,依据表格内容总结
合作探究
印度和日本工业区分布有何不同?何种原因造成的?指导学生讨论
找一位学生回答补充小结:印度实施对外开放,推进人才的培养,找准高新技术的突破口,同时要处理好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关系。如:印度的软件业产业令世界瞩目。
同位分析,归纳,前后位小组统一答案。
明确:日本资源匮乏,工业依赖国际市场,分布在沿海交通方便;印度资源丰富,工业区接近原料地,因地制宜,企业减少了投资。读教材,P74文字和补充材料
展示材料印度由于制定了积极的产业政策,信息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班加罗尔、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等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
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占据了18.5%的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产品大量销往北美洲、欧洲等发达地区。信息产业的崛起为印度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小结:印度软件业产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得益于本国的对外开放,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印度的语言优势,使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要想成为世界的软件产业链的顶级部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发展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印度印象
指导学生完成P74活动注意:不要对学生的另类观点加以指着、否定,告诉学生客观的评价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
畅所欲言,自由回答明确:注重人才的培养;科技水平发展也很快,但经济水平还有待于发展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梳理
以板书为纲,梳理全课内容
【板书设计】
【反馈练习】
一.拿出你的金点子
1.暑假期间某代表团到印度进行地理考察。他们遇到一些难题,请你帮助解决:
1.出发前,准备随身携带物品,下列物品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①棉衣
②雨伞
2.有些人想买些物品带回去送给家人和朋友,他们应到印度的哪个城市购买最合适?
①麻织衬衫
(
)
②棉质休闲服(
)
③新型电脑软件(
)
二.当堂达标
1.印度的经济作物主要有(
)
A.黄麻、棉花、茶叶
B.水稻、小麦、玉米
C.花生、大豆、亚麻
D.油棕、椰枣、咖啡
2.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是
(
)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孟买
D.班加罗尔
3.下列关于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热丰富,旱涝灾害少
B.是亚洲耕地最少的国家
C.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D.高原北部盛产棉花和黄麻
4.下列关于印度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干高原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
B.印度工业体系不完整
C.孟买是印度最大城市、麻纺织工业中心
D.首都新德里是信息产业中心
5.读“印度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回答问题
(1)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
,发展了钢铁工业。麻纺织工业中心是_____,棉纺织工业中心是_______。
(2)借鉴印度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你得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印度的高科技工业发展迅速,其中______已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供应国。
(4)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为改善粮食的供应状况.印度实行了“____”,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其粮食作物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教学反思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世界瞩目的软件产业,是印度的闪光点。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地理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极具借鉴意义。在教学中以复习导入,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印度位置,为解决农作物分布与降水的关系这一难点做好铺垫。教学设计上用的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较多,及有关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开阔眼界,开放思维,便于分析、理解和总结相关的内容。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
水稻需水较多.平原降水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棉花耐旱性强,
后期生长需要更多热量,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这些地区光照足,降水较少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暖热湿润
茶叶
印度东北部,海拔较低的山地
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
水灾
旱灾
班加罗尔
加尔各答
孟买
新德里
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东北部
靠近煤铁锰等矿产地
棉纺工业
孟买
靠近最主要的棉花产区
麻纺工业
加尔各答
靠近黄麻产地
总结
印度工业分布接近
原料
产地
,企业减少了运费
第三节
印度(第2课时)
主要粮食作物:____
、____
主要经济作物:____
、
_____
、
_____
农作物分布与降水的关系
传统工业:____、_____
高新技术产业:____、___
、___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
首都________
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______
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______
软件产业中心_______:
农业
工业
主要城市
印度
发展中的大国
绿色革命(共21张PPT)
印
度
七年级第三节
第2课时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河
恒河
印
度
洋
北回归线
印度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恒
河
平
原
德
干
高
原
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南部高原
1.了解印度主要的农作物.运用地图说出
农
作物分布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2.运用地图找出印度的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说明其工业分布与农作物、矿产分布的关系。
3.了解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的地位。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课本P72-74,完成助学P78学案
补充材料
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
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
特点
全年高温;通常6—9月为雨季,雨季雨水旺盛;
10月—次年5月为旱季。
热带季风的气候
不足点:常造成旱涝灾害。
夏季,夏季风是来自_____洋的______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冬季,冬季风的风向是_______,来自于陆地,干燥。
印度
西南
东北风
农作物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
水稻需水较多.平原降水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小麦、棉花耐旱性强,
后期生长需要更多热量,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这些地区光照足,降水较少
黄麻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暖热湿润
茶叶
印度东北部,海拔较低的山地
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
黄
麻
补充材料
“绿色革命”提高粮食单产,
“绿色革命”以来,平均每年增长3.95%,粮食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三粮食生产大国。粮食实现出口。
“白色革命”印度牛的存栏数达2.7亿头,名列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养牛头数的20%,全国平均每3个人就有一头牛。平均每人每天占有牛奶150g多。“白色革命”通过建立奶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联结的产业体系,使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产奶大国;
所谓“蓝色革命”就是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蓝色革命”通过加强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增加对海洋渔业和淡水养殖的投入,使水产品出口实现了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长,并迅速跻身世界十大渔业国;
“黄色革命”通过研究和推广园艺作物新品种,以及先进的栽培、储藏保鲜、加工和运输技术,使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蔬菜生产国。
主要城市
新德里-
-----首都
孟买--最大市、棉纺织工业中心
加尔各答--铁、麻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软件产业中心,
城
市
风
光
班加罗尔
加尔各答
孟买
新德里
印度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工业
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钢铁
工业
德干高原东北部
靠近煤铁锰等矿产地
棉纺
工业
孟买
靠近最主要的棉花产区
麻纺
工业
加尔各答
靠近黄麻产地
总结
印度工业分布接近
原料
产地
,企业减少了运费
合作探究
印度和日本工业区分布有何不同?
何种原因造成的
?
日本资源匮乏,工业依赖国际市场,分布在沿海交通方便;印度资源丰富,工业区接近原料地,因地制宜,企业减少了投资。
补充材料
印度由于制定了积极的产业政策,信息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班加罗尔、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等城市,班加罗尔是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
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占据了18.5%的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产品大量销往北美洲、欧洲等发达地区。信息产业的崛起为印度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反馈练习
一.拿出你的金点子
1.暑假期间某代表团到印度进行地理考察。他们遇到一些难题,请你帮助解决:
1.出发前,准备随身携带物品,下列物品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①棉衣
②雨伞
②雨伞
印度热带季风气候,暑假期间为雨季,炎热多雨
2.有些人想买些物品带回去送给家人和朋友,他们应到印度的哪个城市购买最合适?
①麻织衬衫
(
)
②棉质休闲服(
)
③新型电脑软件(
)
加尔各答
孟买
班加罗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