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勤奋指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古今中外,每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他们是如何依靠勤奋走向成功的。
一起来学习
说勤奋
16
课题解读: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1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
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重点)
3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难点)
分类学生字
1.左右结构:
2.上下结构:
3.独体结构:
4.半包围结构:
多音字:
渡、
枕、
稍、
校、
惯、
基、
茅
剥离
剥削
剥皮
剥花生
学校
校园
础、
馁、
剥、
训
鉴、
剥
bāo
(
)
bō
(
)
校
jiào
(
)
xiào
(
)
校对
校订
末
遍
华
huà
(
)
huá
(
)
华美
华丽
华山
理解词语
理想:
回顾:
基础: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勤能补拙:
①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②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
回过头来看。本课指童第周回忆、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
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本课指童第周学习的起点。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本课指司马光读得非常流利。
形容人失败后毫不灰心,继续努力。
名次列在前面。
乘船渡过很远很远的海洋。
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辨析词语
改善
改进
都有改变旧有情况,使之比原来更好的意思。
1.由于希望工程的帮助,这个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
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读书不但要用功,还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造句:
“改善”强调改得更完善一些,对象多为环境、条件、生活等。“改进”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对象多为工作、作风、方法、措施、技术等。
不同点:
相同点: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串珠问题:
1.课文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2.这两个事例怎样证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3.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通过设问的形式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列举司马光和童第周成才的事例,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将来有所作为。
课文理解品析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以一个设问开篇设疑,自问自答,开门见山,一下子把论点鲜明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设问
概念: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效果: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运用: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一、
6题。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勤奋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勤奋才会成功,只有勤奋才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积累
关于勤奋的成语和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鸡起舞、天道酬勤、业精于勤、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孜孜不倦
核心问题:
为什么说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不论是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
成才。所以说,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1.课文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文中列举了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即司马光勤奋好学,历时19年编成《资治通鉴》和童第周勤奋成才完成高难度手术的事例来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2.这两个事例怎样证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两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来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资聪颖的人要靠勤奋成才,童第周的故事告诉我们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也能成才。
3.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本文开头先以设问的方式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然后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来证明观点,最后总结不忘勤奋,一生勤奋,将来有所作为。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
一份辛苦一分才
勤能补拙是良训
说勤奋
总起
分述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不忘勤奋,一生勤奋
总结
司马光勤奋好学,19年著《资治通鉴》
童第周
勤奋成才,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本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这两个古今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方法解密:概括主旨的方法
把握观点、弄清论据法:作为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文围绕着“勤奋”二字,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观点,即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中间通过列举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我的“长生果”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
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孩子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
推荐阅读
的份儿。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掌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
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叠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
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儿。几个月的工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思种种神话传说;路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编织他的悲惨身世。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
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有一次命题作文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
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花花。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誊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我写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段文字,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传神时,我脸红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国学诵读
《进学解》
《长歌行》
韩愈
百川东到海,
业精于勤,荒于嬉;
何时复西归?
行成于思,毁于随。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勤奋的古代名人故事】
王羲之墨池学书,成为书圣。车胤(yìn)囊(náng)萤、孙康映雪、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匡衡凿壁偷光读书,终有所成。
1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一、抄写词语。
稍微
校园
习惯
基础
二、我会辨字组词。
┌遍(
) ┌末(
) ┌惯(
)
└偏(
) └未(
) └贯(
)
┌渡(
)
└度(
)
遍布
偏旁
末尾
未来
习惯
连贯
渡江
度过
三、我能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名次列在前面。(
)
勒奋能够弥补笨拙。(
)
3.
形容背诵得非常纯熟、流利。(
)
4.
一点也没有失去勇气和信心。(
)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四、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造句。
小时候,他既聪明又勤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小明近喜欢打篮球,又喜欢踢足球。
我们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考入理想的学校。
●
●
●
●
●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说勤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15
说勤奋)
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卵”的声母是l。
(2)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儿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
(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试背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自学第二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看了这段你明白了些什么?)
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看出他从小就聪明过人。
②司马光的勤奋主要表现:别人玩他读书;用“警枕”自励自勉。找出关键词。
③自由练读。
④集体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自学第三自然段(学法同上)
①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②经过努力,学习赶上来了。(抓关键词:“终于”说明什么)
③道理:勤能补拙,有付出才有收获。
④自由练读。
⑤集体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可自暴自弃。成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三、试背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一段。
四、作业
1.说一说词意。
滚瓜烂熟 毫不弃馁 名列前茅
勤能补拙
2.造句。
既……又……
只有……才能……才能
五、板书:
16、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
→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