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一起来学习
同学们,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哪里来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将为我们揭开这个秘密,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开天辟地
13
课题解读:
开天辟地是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认为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后来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1
3
2
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纵横交错”、“开天辟地”等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难点)
分类学生字
1.左右结构:
2.上下结构:
3.独体:
4.半包围:
辟、
柱、
斧、
枣、
拢、
混
hùn(
)
hún(
)
竭、
液、
多音字:
辟
pì(
)
bì(
)
开辟、开天辟地
复辟
浑水摸鱼
混合、混乱
栗、
丈
厚
肤、
昏、
凿、
崩、
躯、
浊、
岳
顷
脉、
当
dāng(
)
dàng(
)
踏
tā(
)
tà(
)
踏实
脚踏实地、踏访
上当、当铺
应当、当然
横
hèng(
)
héng(
)
长
zhǎng(
)
cháng(
)
蛮横、飞来横祸
长大、长高
横线、横竖
长城、长处
分类学生字
混沌:
巍峨:
皎洁:
明媚:
甘霖: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②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质朴诚实。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本课指盘古的身躯高大。
(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景物)鲜明可爱。本课指月亮明丽妩媚。
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本课形容盘古非常疲劳。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本课指相互交叉的大道。
理解词语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从《开天辟地》这个故事中你认识了怎样的盘古?
串珠问题:
1.盘古石怎样开天辟的?
2.“开天辟地后盘古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
3.盘古为什么“含着微笑”倒下?
4.《开天辟地》这一神话反映了人类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天地没分开时宇宙的样子。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盘古醒来后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盘古临死的时候,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
课文理解品析
有个叫盘古的大神,昏(hūn)睡了一万八千年。
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盘古昏睡时间之长,体现了神话神奇的特点。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夸张修辞手法
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作用: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答题模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 4题。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qū)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tíng),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jiǎo)洁明媚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yuè),流淌的血液(yè)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mài)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fū)变成了万顷(qǐng)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lín)。
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把盘古呼出的“气”想象成“风和云”;把他发出的声音想象成“雷霆”;把左眼和右眼想象成“太阳”和“月亮”……既写出了盘古的献身精神,又体现了万物的特点;这个句子同时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变成了万物的过程。
拓展:
盘古临死时把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是多么令人感动、敬佩啊!请你写几句赞美他的话吧!
盘古啊,你真伟大,你牺牲了自己,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化生出了世间万物,你的名字会世世代代传颂下去,你的精神会世世代代传扬下去!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这句话与上文紧密照应,总结全文,对盘古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使盘古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积累
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
核心问题:
从《开天辟地》这个故事中你认识了怎样的盘古?
读了《开天辟地》这个故事,我认识到盘古是一个为了创造美好世界而意志坚定,勇于奉献的人。
1.盘古石怎样开天辟的?
盘古醒来以后,用自己的神力把黑暗混沌的宇宙劈开,接着用他的身躯支撑在天与地之间,使它们不再重新合拢。
2.
“开天辟地后盘古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
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用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串珠问题:
3.盘古为什么“含着微笑”倒下?
因为他胜利了,他成功地把宇宙分开了,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了,这是盘古眼看自己已经精疲力竭,生命快要终结时的面部表情,是盘古此时此刻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这是胜利的微笑,又是无悔的微笑。
4.
《开天辟地》这一神话反映了人类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这一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智慧,以及他们渴望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朴素愿望,盘古那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无私奉献意志坚定
开天辟地
天地未分
化生万物
打破黑暗
顶天立地
概括经过
宇宙混成一团
开天辟地
再造天地
总结全文
本文讲述了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
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推荐阅读
添一点儿什么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
一个水池旁边蹲下来。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
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
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
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
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是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她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妈妈”“妈妈”的喊声在四周回荡。
用这种方法来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
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想:人是要死的,难道死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绵延不绝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了。
1
2
略
略
混hùn沌dùn 巍wēi峨é 开kāi天tiān辟pì地dì
冉rǎn冉rǎn上shànɡ升shēnɡ 雷léi霆tínɡ 合hé拢lǒnɡ 精jīnɡ疲pí力lì竭jié 纵zònɡ横hénɡ交jiāo错cuò
3
特点略。同类型句子示例: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4
―、抄写词语。
板斧
血液
合拢
皮肤
板
斧
血
液
合
拢
皮
肤
二、比一比再组词。
三、用反义词填空。
1.(
)手持凿,(
)手持斧。
2.
(
)的东西(
)变成了(
);
(
)的东西(
)变成了(
)。
躯(
)
躲(
)
液(
)
夜(
)
身躯
躲藏
血液
黑夜
左
右
轻而清
冉冉上升
天
重而浊
慢慢下沉
地
四、给多音字组词。
混
传
混沌
hún(
)
hùn(
)
chuán(
)
zhuàn(
)
混合
传说
传记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开天辟地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习目标:
①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已的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已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②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