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
???
庞朴
??? 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汉族。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存在着模糊认识,对二者的差别了解太少,当然如何对待二者也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以致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有人还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为此庞朴写了本文。背景资料总体结构 总————分————总
传统 传统文化 两重性
文化传统 (财富和包袱)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应该如何对待传统? 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传统)的一切彻底决裂,将过去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从过去的“一个多世纪”来看,人们是如何对待传统的?补充资料: 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确实是在革中国文化的命。八月份开始,“破四旧”的烈火烧遍中华大地。寺院、道观、佛像和名胜古迹、字画、古玩作为“封、资、修”立即成为红卫兵们的主要破坏对象。举例来说,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是东汉初年在洛阳城外营建的白马寺,为中国“释源祖庭”。“破四旧”时它自然难逃洗劫。寺院旁边有个白马寺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率领农民去革命,乱砸一通,一千多年的辽代泥塑十八罗汉被毁,两千年前一位印度高僧带来的贝叶经被焚。稀世之宝玉马被砸烂。几年后,柬埔寨流亡君主诺罗敦.西哈努克指名要朝拜白马寺,周恩来赶紧下令将北京故宫里的贝叶经和京郊香山碧云寺的清代十八罗汉运到洛阳,来个冒名顶替,才解决了外交难题。 正反对比,强调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绝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比喻)什么是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小 结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对历史的回顾进入学术层面的探讨。
文化传统
过去——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研习“传统文化” 1. 什么是文化传统?
2 .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3 .如何评价传统文化?
4 .作为后人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唐承隋制,唐代是中国历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因此服饰也十分华丽。贵妇人的礼服多以坦胸、低领、大袖为主,同时又有襦裙、半臂肩披帛巾。当时的织造技术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由于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胡服的持续影响,唐代服饰普遍华丽、清新,充满大唐盛世之风范。传统文化——唐代服饰传统文化——中国画
????????中国画又叫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及颜料,在宣纸或绢上画出的画。中国画与中医、京剧一起,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传统文化——剪纸。剪纸,是用剪子、刻刀在大红纸或有色纸上剪刻出各种装饰性的花样和图案。中国的剪纸艺术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十分常见的工艺品。传统文化——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现存于中国各地的古典园林,风景优美,建筑奇特,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苏州留园研习“文化传统”: 1. 什么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落脚在传统。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不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它是不死的民族魂,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是民族精神。(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在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个民族共同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然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 “惟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才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向往,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稳定性)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即“文化传统”是变化的。) (发展性)1.“文化传统”有什么特点?2 .文化传统的稳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上的发展性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2)受外界影响而变化。 空间上的发展性
(接触——交流——变化)3 .文化传统的发展性表现在哪里?是如何发展的?4 .外来文化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外来文化“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咀嚼、消化、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成为传统中的一个新成分。” 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温柔端庄;另一个则在奥运赛场上,英姿飒爽。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搏的奥运健将。研习“财富和包袱” 1. 作者为什么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财富”?又为什么说“传统”(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包袱”? 2. 我们该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两重属性?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比喻论证的方法)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座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资料民族文化就是完美的吗?如果不是外来文化的冲击,恐怕对方漂亮的女辩手现在穿皮鞋的美丽的大脚还是三寸金莲呢!恐怕对方的男辩手今早晨起床跑操前还在那里扎辫子呢!恐怕台下西装革履的各位领导们还是长袍马褂呢!难道不是外来文化救了你们吗?你们不但不知恩不报,反而以怨报德,硬说是弊大于利,唉!让人心都凉透了。
再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哪离得开外来文化?想当年江泽民访美穿什么?西服啊!我们山东这个花生大省!—花生哪里来的?外国传来的啊!就连我们整天啃得烧饼还是当年张骞通西域传进来的“胡饼”啊!对方辩友现在振振有辞,可周末还不一样去KFC?到时候吃着炸鸡可乐的你们心里不发虚吗?再请在座的各位扪心自问,我们写字用的钢笔,晚上煲的电话粥、兜里揣的随身听、出门坐的小气车、嘴里念的英语,哪一个不属于外来文化?就连春节晚会和十六大还是通过电视机向全国人民直播的啊!所以,我方认为,无论中国猫、美国猫,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就是好猫!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如乐百氏、万宝路、迪斯科、夏普、麦当劳、肯德基、沙龙、托福、迷你、酷、秀、可口可乐等;半音半意合译词,如桑拿浴、啤酒、苛机、保龄球等,由于交际需要,人们拿来使用,既快又方便,这不仅丰富汉语库,而且对活跃人们的语言生活文化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