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2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9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2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6 01: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翁乃群 1.了解麦当劳文化的意义。
2.理解“全球化”的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全球化”过程。
3.了解文化冲撞的特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麦当劳、肯德基等外来饮食文化形式逐渐融入中国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入境后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走进《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起来对这一饮食文化的碰撞融合现象作一解读。 翁乃群,福建龙岩人,中国现代学者,中国社会科
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南昆八村》
《官阶、辈分、师生、父子》等书。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
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
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
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
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麦当劳92年4月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
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用餐人次超过万人。至今,麦
当劳已经在中国17个省市的74个大中城市开设了近600家餐
厅,在中国的快餐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从改
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麦当劳连锁快餐店在中国
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自身所起的变化,论证了文化冲撞
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 【提示】
麦当劳快餐的中国文化特点,或是麦当劳的中国化特征。
“表达”即“内涵”或“含义”的意思。
1.《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题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是什么意思?【提示】
(1)麦当劳的“快捷”变得慢下来。
(2)麦当劳在许多北京顾客眼里成为悠闲消遣的场所。
(3)价廉的麦当劳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并非“价廉”。
2.美国的麦当劳来到中国以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分条列出。) 【提示】
这些变化说明麦当劳“其中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却有很大的不同”,“对北京和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
(1)麦当劳餐厅有一种平等、民主氛围。
(2)麦当劳的就餐环境优良,服务优良。
(3)麦当劳餐厅有益于养成“文明”的举止。
(4)麦当劳食品富有营养,科学合理。
4.为什么麦当劳快餐备受消费者的欢迎? 【提示】
(1)在麦当劳,菜单品种少,价格差别小,消费差别不太,服务无大差别。
(2)低收入不会露穷,高收入难以显富。
5.怎样理解文章第二段“一些顾客体会到麦当劳餐厅里平 等、民主的氛围”的含义? 【提示】
(1)积极融人当地社会,和周围街道、社区建立良好关系,并积极回报当地社会;
(2)迎合当地人的消费习俗,如建立“情人角”和“儿童乐园”专区。
(3)积极组织家庭团聚,营造中国式的家庭氛围。6.麦当劳快餐是怎样中国化的?(1)麦当劳无形中具有了某种政治文化意义,人们视其
为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形象。
(2)能够在麦当劳用餐被视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特征
之一。
(3)中国顾客在麦当劳就餐中领略了美国文化——广义
的说,就是西方文化,改变了自己的某些不良习惯。
7.麦当劳又怎样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提示】 【提示】
说明了文化交流常常是无形的、自然而然的,也是
双向的、相互渗透的。
8.作者分析这些现象的目的是什么?9.如何理解“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化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没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 【提示】
当中国人喝着可口可乐感受圣诞节的同时,“老外”们也会乐于吃上一顿正宗的中国菜,会在中国菜市场内讨价还价,他们会在过年时吃着饺子欣赏京剧,还会逛逛元宵节的灯会并猜上几条谜语。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在接触中相互审视,互取所需。 10.文化冲撞的作用、规模及特征怎样? 【提示】
作用:全球化。
规模:分三个阶段,而且势头越来越猛。
原因: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征:文化冲撞所引发的变动的多向性。11.有人说 我们现今的一代是由肯德基、麦当劳喂养大的一代,认为中国已经开始麦当劳化,你认为对吗? 【提示】
作为一种西式快餐,麦当劳确乎已经遍布中国的大中城市,这是一个显然的事实,但是由此断言中国文化的麦当劳话乃至危言耸听地认为殖民主义卷土冲来,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没有多少经验的根据。 因为在中国,所谓中国文化的麦当劳化是麦当劳的中国化同步发生的现象。在中国吃过麦当劳的人想必都知道,中国人并不是把它当做一种速食快餐,他们常常拖家带口或三五成群的在那儿边吃边聊,这种带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征的用餐方式必然使得这种起源于西方的快餐中国化,结果是中国的麦当劳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 ,也不同于西方的原形。
同样,中国的火药、指南针、中国百姓常用的扫帚传到西方也发生了变化。西方的汽车、西服传到中国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麦当劳平等民主价 廉 快 捷变 慢价不廉被吸引冲


合中国文化 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时,出席法国人欢迎他的宴会。在这次宴会上,许多西方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他提一些问题,其中一个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冯骥才的回答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掌声。
我们接纳、融合西方的真正态度应该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冯骥才的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针对从外国(或外民族)传入的一种文化现象,从文
化角度作一分析?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