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谏太宗十思疏1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谏太宗十思疏1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6 01: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奈曼旗民族职业中专高一语文讲课人:闫国艳前提诊测:1、《赤壁赋》的作者是谁?
2、背诵《赤壁赋》中你喜欢的段落。
3、“赋”在文中作何解释。导课: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对不同体裁的不同说法,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古文中的关于散文的另一种说法的文章,一同体会作者的悲欢,学习他的孝道,他的细腻的文笔,他是谁呢?就是明代的被誉为“明文第一”的归有光。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唐太宗—李世民诤臣—魏征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请思考 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唐太宗和魏征,一个爱才如命,善于纳谏,是历史上的“明君”;一个忠心耿耿,敢于直谏 ,是历史上的“诤臣”。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疏:
“疏”, shū,奏议的一种。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包括奏、议、疏、表、对策,属于议论文。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
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
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
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课文诵读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明确:我听说:想要树木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思德和道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明确:源头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明确: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大职权,具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如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就如同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动词,使……稳固动词,主持,掌握疏通翻译: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1,”闻”的对象是什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预留之远者,比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上述句式有什么特点? 排比,且构成对仗工整 3,作者认为,人均应当怎么做?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 简析:
1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
2 .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3 .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源不深 望流远
根不固 求木长 思国安 积德义 德不厚 思国安臣知不可,而况明哲人君当重 居大
不念安危 奢俭亦伐根 求 木茂
塞源 欲 流长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明确:(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明确:(因为)处在深重忧之中的时候,一定会竭尽诚心地对待臣民;一旦达到目的,就放纵自己的情欲,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骨肉成为陌路之人。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明确: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们),用使人畏惧的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罪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顺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第二段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覆舟,所宜深慎。深重监督通“震”威吓苟且免于刑法应该能够大翻译:
所有的国君,承受上天(赋予的)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的人。即使(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简析:
1 .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 .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 .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思考题:凡元首 承天命取易
守难?殷忧 竭诚待下
得志 纵情傲物善始繁
克终寡吴越一体董以严刑
振以威怒虽终免不怀仁
恭不心服怨不大 畏惟人
载覆舟 宜深慎骨肉行路凡百元首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普遍规律 殷忧: 竭诚待人
吴越为一体
得志; 纵情傲物
骨肉为行路 载舟 覆舟
所宜深慎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善始与不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
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从本段所述来看,作者的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这表现在于何处?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宣扬了皇权神授论,这与他的封建忠君思想分不开。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明确:如果真的能够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明确:想到(自己的地位) 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有江海容纳众水的度量;喜爱狩猎,就要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要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明确:担心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有所赏赐,就应考虑不能因为个人的喜爱而不恰当地奖赏;施行刑罚,就要考虑不能因为一时的怒气而过度用刑罚.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明确: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能献出他们的忠心;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明确:文臣武将一起任用,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好天下。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事呢?第三段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引起喜好的东西适可而止兴建虚养居于……之下慎终斥退奸恶小人堵塞
蒙蔽端正因为刑罚奖赏不当选拔撒播恩惠职责翻译: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自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河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欢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地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见可欲
将有作
念高危
惧满盈
乐盘游
忧懈怠
虑壅蔽
惧谗邪
恩所加
罚所及 垂拱而治
不必劳神苦思十思:戒奢侈戒骄傲戒纵欲戒轻信人言戒赏罚不公1 “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
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答: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思 考 题思固本思源(比喻)论证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为什么思分析问题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本课小结总结历史(对比)说明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引出警告反面思些什么提出十思正面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解决问题
总结:
1.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2 .请你谈谈, 魏征说的“十思”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答:(略)
积累词语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载舟覆舟?? 词类活用1.必固其根本固,使动用法 2.载舟覆舟覆,使动用法3.则思知止而安人安,使动用法 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动用法宏,使动用法 6.何必劳神苦思劳、苦,使动用法 7.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动用法5.宏兹九德总结巩固古汉语知识8.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9.惧谗邪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0.当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2.择善而从之13.貌恭而不心服 14.则思江海下百川15.乐盘游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貌,名词做状语下,名词活用做动词乐,意动用法通假字振之以威怒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振通震无通毋古今异义根本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纵情放纵情感,即骄傲,今,尽情虚心使心虚,今,谦虚的美德以为以之为,今,认为特殊句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一词多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疑问副词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疑问代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身养人(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于……之下
(二)动词活用作名词: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值得贪图的东西
(三)形容词活用: 1、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重权 帝王的大位
不念居安思危,借奢以俭. 安乐的环境 危难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说别人坏话的人 奸恶的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有才能的人 好的意见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动词的意动用法:乐盘游 以……为乐研读第一段:
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中心论点: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从设喻入手正面设喻,两个做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质疑。然后从反面设喻,加重强调意味。通过正反设喻明确作者的本意,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正排比句排比句↓↑→→↓↑2、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就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比喻入手呢?这是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接受。研读第二段:
思考:
1、本段中作者概括了一条什么普遍规律?阐述了什么观点? 本段总结历史经验,简要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接着从取守天下的不同心态上进行论证,说明是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阐明其“民本”思想。思考题: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研读第三段
思考:“十思” 的内容各有什么侧重?
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
(即能达到的政治境界是什么?)戒奢侈;戒骄燥;戒放纵;戒轻人言;戒赏罚不公
突出其核心内容:正己安人.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思人君当思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3、骈散结合,华美流畅2、正反论证,务尽其旨1、比喻排比,生动有力思人君当思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回顾课文,理清思路谏太宗十思疏固本思源二.总结历史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出警告提出十思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善始实繁克终盖寡三.反面正面居安思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