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件)-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19张PPT(提升版)(选修3-1)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件)-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19张PPT(提升版)(选修3-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0-08 09: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修3-1第一章 静电场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
三、元电荷一、电荷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上了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原子的构成 原子(中性)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正电)(不带电)原子核为什么稳定?质子和中子之间有强相互作用核力核外电子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3)微观解释: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2、感应起电(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 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 感应. (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感应同种电荷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2、感应起电静电感应微观解释:把带正电的球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2、感应起电3、接触带电微观解释: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带电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导体接触,电荷会重新分配,若不受外界影响,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两个带有异种电荷的导体,接触后先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然后剩下的电荷量再进行电荷的重新分配;如果两带电体完全相同,则剩下的电荷平均分配3、接触带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二、电荷守恒定律2、电荷守恒定律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二、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单位:库仑 C三、元电荷三、元电荷6、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到的. 7、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带电多.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要知道这里的“+”、“-”号不表示电荷量的大小,只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一般,正电荷的电量用正值表示,负电荷的电量用负值表示. 三、元电荷【典型例题】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B.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做点电荷
C.点电荷就是体积足够小的电荷
D.点电荷是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带电体【答案】B【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点电荷的理解;要知道点电荷是人们为了研究电场而引入的理想的物理模型;一个带电体能否看作质点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而不能只有带电体的体积或者带电量而定,点电荷不是带电量很小的带电体.【典型例题】关于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
B、接触起电可能是产生电荷的过程
C、感应起电时,由于带电体和被感应导体不接触,所以一定是产生了电荷
D、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可能是创造了电荷【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端移动到了另外一端,两者都不是产生了电荷,故A正确;【答案】A【名师点睛】摩擦起电的实质因为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中有的物体得电子,带负电,另一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两物体带异种电荷,而感应起电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原理产生的,两者都不是产生了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