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美好愿望,但实际上,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现在,这一梦想却能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了。那么什么是国际互联网呢?它有什么奇妙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起来学习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19
课题解读:
国际互联网就是指因特网(Internet)。
将计算机网络联接在一起称作“网络互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6/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
用“奇妙”、“甚至”造句。
3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重点)
分类学生字
1.左右结构:
2.上下结构:
3.半包围结构:
多音字:
款、
蜘、
蛛、
封、
邮、
悉
逛
教课
教书
半夜三更
更改
缆、
聊
阅、
教
jiāo(
)
奔
bèn
(
)
bēn
(
)
更加
更好
涯、
题、
jiào(
)
教育
请教
理解词语
奇妙:
天涯:
方便:
万水千山:
近在咫尺:
稀奇巧妙。多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指极远的地方。
①便利。②适宜。
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本课指
隔着很远的地方。
形容距离很近。本课指感觉对方离自己很近。
无所不有:
足不出户:
息息相关:
样样俱全,什么都有。本课指互联网上各
种信息、知识都有。
脚不迈出家门,指待在家里不外出。本课
指在家里上网就可以逛“网上商场”。
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本课指互联
网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
辨析词语
庞大 巨大
都有很大的意思。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体积十分庞大。
2.三峡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的水利工程。
造句:
“庞大”强调过大或大而无当,多用于形体厚大、内容复杂的事物。“巨大”强调规模、数量等很大,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还可以象征性地用于人。
不同点:
相同点: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串珠问题: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互联网?
2.国际互联网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3.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4.国际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人们时常谈及的话题切入,引出问题:“网”是怎么回事?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和人们的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课文理解品析
其实,这种“网”不是一般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zhī)蛛(zhū),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国际互联网比作巨型蜘蛛织成的包住地球的大网,非常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阅读方法解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概念: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说明,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窍门:用“好像”“宛如”“仿佛”等词语引出。
效果: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一、5题。
仿写:
照着样子写个打比方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州桥的桥洞不是普通半圈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lǎn)、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飞速”“几秒钟内”说明国际互联网信息传输速度快,“万水千山”“世界各地”说明国际互联网信息覆盖面广。
比如说,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fēng)信到悉(xī)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这比普通的邮(yóu)递不知快了多少倍。
这里运用了举例子(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信到悉尼)、作比较(发电子邮件与普通邮递作比)的说明方法,更形象地说明了国际互联网的快捷、方便。
阅读方法解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概念: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窍门:用“如”“比如”等词语引出。
效果:通俗易懂,增强说服力。
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liáo)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yuè)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guàng)“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kuǎn),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这句话中5个“可以”和最后的省略号让我们感受到国际互联网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核心问题:
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体现在:国际互联网纵横交错、巨大无比;国际互联网信息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串珠问题: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互联网?
课文从结构、工作原理和作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国际互联网。
2.国际互联网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结构上,国际互联网纵横交错、巨大无比。它像一张包住地球的“大网”,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
3.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国际互联网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
4.国际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
国际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丰富,与我们息息相关。
科技改变生活方式
网络增进人们联系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点题
分述
结构
工作原理
“网”是怎么回事
作用
总述
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无数条“线”亿
万台电脑
流动
跨过
传到
快捷方便
丰富多彩
本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诺贝尔
一天下午,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12岁的男孩桑恩在网上聊天室漫游。
将近6点,一个名叫苏娜的女孩用黑色粗体大字在电脑屏幕上打出了这几个字:“你能帮助我吗?”
桑恩按键打出:“出了什么事?”
片刻之后,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发出这个信号的苏娜,是芬兰一所学院的20岁学生。当时她正在图书馆进入互联网络寻找资料,忽然老毛病发作,双腿剧烈灼痛,不能行走,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呼吸困难。
国学诵读
图书馆里一片寂静,整个三楼只有她一个人。距离最近的电话也在外面的走廊上,想瘸着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突然,她想到可以从互联网络得到帮助,于是她强忍着疼痛,上网打出了求助语句。
桑恩凝视着苏娜刚刚发出的信息,赶紧问道:“你在什么地方?”
答案是:“芬兰”。
桑恩吃惊极了,连忙和母亲商量,最后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
6时14分,正在值班的艾眉耳机响了。
“紧急救援中心。你有什么需要帮助?”
“芬兰有个人说她呼吸困难,非常危险。”
“天哪!她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电话?”
“她说她的腿根本动不了。”
艾眉立即吩咐桑恩叫苏娜把当地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桑恩照办了。可是苏娜回答:“我感到眩晕。”
“挺住!”桑恩用粗体大字打出,“我们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
她好久才回答:“痛。痛得更厉害了。”
桑恩两眼盯着电脑屏幕,他叫苏娜说出她所在的地址。
10分钟以后,艾眉接通了芬兰方面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不久,当地的紧急救援人员赶到了那所学院,救出了苏娜。
国学诵读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岑参
一驿(yì)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lǒng)山头。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飞鸽传书】
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
【急递铺】
急递的驿骑马颈上系有铜铃,奔驰时发出叮叮
的响声,以警示路人,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2
参考答案略。
1
参考答案略。
3
参考答案略。
4
文中加引号的词语有“入网”“上网”“网”“大网”“线”“地球村”“网上商场”“电子钱包”等。“入网”“上网”“网”“大网”“线”加引
号是有特定内涵的,不表示“网”和“线”的原意;而“地球村”“网上商场”“电子钱包”是新出现的词语,又有修辞作用,所以加上引号。
5
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功能多、作用大,几乎可以说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娱乐、交往、购物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正是因为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一、抄写词语
话题
蜘蛛
查阅
付款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悉尼(
lí
ní
)
咫尺(zhī
zhǐ)
信封(fēn
fēng)
请教(jiāo
jiào)
缩小(suō
shuō)
巨型(xín
xíng)
√
√
√
√
●
√
√
●
●
●
●
●
三、辨字组词。
题(
)
蛛
(
)
提(
)
蛛(
)
四、补充词语。
丰(
)多(
)
无(
)不(
)
亲(
)好(
)
万(
)千(
)
(
)(
)相关
(
)南(
)北
题目
提高
蜘蛛
珍珠
富
彩
所
有
朋
友
水
山
息
息
天
海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了解天火之谜的谜底。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与态度: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读。(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题,读出你的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学生交流)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介绍的。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出示:
读: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悟: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
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指名读文中的那段话。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国际互联网真大。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相机点击。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那么大。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朗读指导)
4.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神奇的网。
5.(出示: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蜘蛛网。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一定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们看屏幕: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
)、( )和看不见的(
)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好,请看。
5.电脑出示: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电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你会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呢?为什么?(板书: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
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
(1)
一起来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
(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语气一样吗?语气加重。(可以可以
可以
还可以
甚至可以)(自由读)
(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省略号)
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网络的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究、开发、创新,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总结: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