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三、实验目标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
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
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的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长句。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三、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哪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1.出示课件相应指导
(1)指导品味第一段
A、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
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
(2)指导品读第二、三段
A、
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B、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C、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
D、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E、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F、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
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
(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
(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57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
B、播放,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
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
1.自由读
2.出示图片
3.组织交流
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
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国旗,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
6.组织齐读。
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
1.当节日来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上什么?
2.板书:花、灯、礼花、人们
3.一个成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画了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说给大家听。
4.示黑板
5.齐读
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
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
3.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共27张PPT)
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一个令全国各族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一个为世界人民所瞩目的地方。它就是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让我们走进课文,领略天安门广场的风采吧!
一起来学习
天安门广场
6
课题解读: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1
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2
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难点)
(重点)
分类学生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结构:
正字音:
雕梁画栋(
)
润泽( )
政(
)府
仪式(
)
中央(
)
博、
栋、
泽、
政、
仪、
碑、
馆、
辉、
坛、
袖、
煌
宣
府、
式、
瓦、
央、
严
题
dònɡ
zé
zhènɡ
shì
yānɡ
分类学生字
多音字:
都
尽
场
数
相
尽力 尽兴
首都 都城
都有 都是
dū(
)
dōu(
)
jìn(
)
jǐn(
)
尽管 尽快
chǎng(
)
cháng(
)
广场 操场
场院 场屋
数不清 数一数
数见不鲜
数学 数字
shǔ(
)
shuò(
)
shù(
)
xiāng(
)
xiàng(
)
相互 相同
照相 相片
理解词语
眺望:
巍峨:
成立:
从高处往远处看。本课指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远处看。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本课用来形容人民大会堂高大雄伟。
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理解词语
雕梁画栋:
永垂不朽:
姹紫嫣红:
翩翩起舞:
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本课指天安门用彩绘装饰得非常华丽。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的花色彩鲜艳。
形容轻快地舞蹈。
辨析词语
雄伟 宏伟
都有“雄壮而伟大”的意思。
1.
气势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沐浴在朝霞之中。
2.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贡献力量。
造句:
“雄伟”侧重于雄壮,可修饰具体事物,如山峰、建筑物、绘画等;而“宏伟”侧重于宏大,可修饰具体事物,如“宏伟的工程”,也可以形容理想、计划、蓝图等。
不同点:
相同点: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天安门广场有什么特点?
串珠问题:
1.课文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哪些建筑?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2.课文着重描述了天安门广场的哪两个典型场面?
3.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天安门广场?
4.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概括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按方位顺序分别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周围建筑的具体位置和特点。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写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
着重描述了两个典型场面——清晨时的天安门广场和节日时的天安门广场。
课文理解品析
庄严的升旗仪(yí)式(shì)就在这时开始,五星红旗与旭(xù)日一同升起。
此句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暗含两层意思:一是五星红旗和旭日同时冉冉升起;二是五星红旗代表的新中国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象征手法
概念: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借助于某一个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
窍门:如鸽子象征“和平”;竹子象征“虚心”“有气节”;蜡烛可以象征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有奉献精神的人。
作用: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深意。
当你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的时候,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说说写写:
核心问题:
天安门广场有什么特点?
天安门广场的特点是:宽广、壮观,是新中国的象征。
1.课文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哪些建筑?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先介绍了广场北端的天安门、金水桥、华表,接着介绍了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南端的毛主席纪念堂、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是按照方位顺序介绍的。
串珠问题:
2.课文着重描述了天安门广场的哪两个典型场面?
课文着重描述了两个典型场面——清晨时的天安门广场和节日时的天安门广场。
3.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天安门广场?
课文从三方面来介绍天安门广场:周围建筑、特殊地位、盛大场面。
4.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我们的祖国特别伟大,更加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雄伟壮丽
人人向往
天安门广场
总写:总体特点
宽广
壮观
周围建筑 雄伟壮丽
特殊地位
新中国的象征
分述
盛大场面
清晨升旗
节日盛典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周围建筑、特殊的政治地位以及清晨和节日时的景象,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座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推荐阅读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湖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儿了。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览欣赏。
国学诵读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天安门知识: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抄写词语)
中央
庄严
宣告
政府
中
央
庄
严
宣
告
政
府
二、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仪式(yí
yì)
博物馆(bó
bé)
提名(tí
tǐ)
政府(zèng
zhèng)
三、词语填充卡。
(
)收眼(
)
灯火(
)(
)
五(
)缤(
)
翩翩(
)(
)
√
√
√
√
彩
尽
底
辉
煌
舞
起
纷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雄壮而伟大。
(
)
2.
全都看在眼里。
(
)
3.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
)
4.
庄重而严肃。
(
)
雄伟
尽收眼底
永垂不朽
庄严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