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习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6 12: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习题
给带点的字注音。
维 黛 ( ) 安太太 午 宴 ( ) 缝 纫 ( )
络 ( ) 绎( ) 不绝 挑 拨( )
2.比一比,组词语。
蔼( ) 纫( ) 拔( ) 绎( )
霭( ) 仞( ) 拨( ) 译( )
3.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 ) 罗 ( ) 布 ( ) 头( ) 气 ( )( )不 同
( ) ( )不断 心 ( )手( ) 受用( ) ( )
4.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那( )实施走另一条路吧!
(2)这种毛衣的编织方法( )很难,( )在巴黎一定还有别人也会。
(3)( )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但这( )是激发了顾客对我们的设计的兴趣。
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的“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我成功的路上都遇到哪些困难?“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 )
(2)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的原因是( ),好处是( )
(3)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这表现了他( )
参考答案
维 黛 ( dài )安太太 午 宴 ( yàn ) 缝 纫 ( rèn )
络 ( luò 绎( yì ) 不绝 挑 拨(bō )
蔼( 和蔼 ) 纫( 缝纫 ) 拔( 拔草 ) 绎( 络绎 )
霭( 烟霭 ) 仞( 万仞 ) 拨( 拨弄 ) 译( 翻译 )
3.(星) 罗 (棋) 布 (垂) 头( 丧) 气 (与)(众 )不 同
(源) (源)不断 心 (慈)手(软) 受用(不) (尽)
4.(1)(如果)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那(就)实施走另一条路吧!
(2)这种毛衣的编织方法(虽然)很难,(但)在巴黎一定还有别人也会。
(3)(尽管)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但这(还)是激发了顾客对我们的设计的兴趣。
5. 首先,“我”遇到了订货日期短暂、工期紧迫的困难。于是,我采用一次聘来二十位织工的措施,结果是:按时交货。然后,我又遇到了在参展前女职工因受人挑拨而跑光了的困难。于是,我不得不展出未缝成的衣服。结果,时装展大获成功。订单络绎不绝断。
(2)我们必须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不要在一条路上吊死,总会有出路走向成功的。
6.(1)开凿隧道
(2)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3)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