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长亭送别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杂剧作家,约生活于1260-1336年间元杂剧的鼎盛时期。剧作有《西厢记》《破窑记》、与《丽春堂》等传世,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
《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也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元代杂剧的高峰。一、王实甫与《西厢记》 原始故事 张生到普救寺游玩,巧遇姨母崔氏孀妇携女也寄居此寺,值当地驻军将领去世,军士四出骚扰。崔氏因家财较多,颇见惶骇。张生与蒲将有交情,设法护卫,使崔家幸免于难。崔氏酬谢设宴,让女儿莺莺拜见张生,张生迷上莺莺。张生私求莺莺的婢女红娘,为他献策。张生,写了《春词》两首,让红娘转交莺莺。莺莺则写了引用《明月三五夜》作答。张生猜出含义,于十五日晚上逾墙赴约到了莺莺所住的西厢房。不料莺莺“端服严容”将张生训了一通。张生绝望之余,却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被红娘推醒,原来莺莺主动来了。此后张、崔二人经常“朝隐而出,暮隐而入”,直到张生到长安赴考,终于诀别。张生科举未中,留在长安,曾寄信莺莺。莺莺回信凄婉,并捎来玉环、青丝等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但张生却将信拿给朋友们看,还发了一通议论,认为女色是祸水,自称“予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为自己抛弃莺莺造舆论,朋友也都说张生“善于补过”。一年后,莺莺嫁了人,张生也别娶。 初遇 和诗匪惊赖婚赴约佳期拷红长亭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亦名《董西厢》)
元·王实甫《西厢记》(亦名《王西厢》) 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二、《西厢记》的形成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旦唱)?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惆怅雄壮“科”或“介”“白”“宫调”“曲牌”“曲词”▲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 。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赶赴长亭长亭饯别 三、《长亭送别》的情节思路▲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 。 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 。 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临别叮嘱夫妻分别▲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你知道【端正好】这支曲子化用了谁的诗词吗? 【端正好】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赏析【端正好 】: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艺术效果如何?你认为“晓来谁染霜林醉”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情景交融
诗情画意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霜林醉意境凄美悲凉空间广阔色彩斑斓染离人泪情悲伤忧愁景物(意象)结尾两句莺莺自问自答。在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为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意境悲凉,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端正好】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前五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以一组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 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 【滚绣球】: 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恨 怨[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每一句都有:
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心理描写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的情,才有那样的景。夸张手法的使用:“松了金钏,减了玉肌”表现了在感情的折磨下的莺莺身心交瘁。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滚绣球1、恨归去得疾
2、恨不倩疏林挂住
斜晖(马儿忳忳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
3、此恨谁知(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直抒胸臆为伊消得人憔悴
依恋惜别 【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排比,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音韵和谐,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渲染莺莺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幺篇】“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
轻视功名利禄。【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
2、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对偶、夸张、比喻,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分析第二部分
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 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怎样理解典故?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耍孩儿若把“未饮心先醉”改为“未饮心如醉”,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参考:该句化用了柳永《诉衷情近》词中“未饮心如醉”一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二煞]如果说前面几支曲子主要表达了主人公因离别而引起痛苦、忧伤、悲戚之情以及对功名的轻视和对棒打鸳鸯的怨恨,那么在这一曲中还流露出怎样的心绪?提示: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流露出她对爱情前途的担忧。分析第三部分
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 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霭”四种意象,试从知道的诗句中找出有关“愁”的诗句。古道:
夕阳:
烟霭: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开头[端正好]所写相同?提示:稍有不同
(端正好)先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然后用两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人物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比较分析。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完整。 情感离愁别恨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愁别离怨功名念羁旅忧重娶1、意象的精心选用
2、情景的密切交融
3、诗词的巧妙化用
4、修辞的广泛使用
5、典故的适当运用 艺术手法总结离愁别恨秋长亭柳酒泪练习: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催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吗?“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