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用挚热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
尽管我们都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的爱情故事。刘兰芝与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
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西方文化对于爱情的诠释。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生于商人家庭,曾当过剧场杂差、演员、编剧等。流传下来的剧作有37部,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意大利维罗那小城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 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 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 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 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 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 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 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 演绎成今天这一本戏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在劳伦斯长老的支持下秘密结婚。不幸的是,由于世仇的影响,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杀死了罗密欧的朋友茂丘西奥,罗密欧忍无可忍,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这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欧也因此遭放逐。《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
缘分天空 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爵结婚。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长老急中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朱丽叶依计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来到朱丽叶的墓地……(以下见课文)
The course of tur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最后一场
前半部分(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写朱丽叶殉情。
后半部分: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仇家和解。 --暴躁、狂怒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1、罗密欧一上场,就对他的仆人用了一连串的命令语言,甚至夹有恐吓。“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
2、“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
请大家回顾一下,罗密欧原本就是这样一个蛮横粗暴的人吗? 罗密欧原本是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但朱丽叶的死带给他巨大的打击,使他失去了理智,无法再保持冷静。(这是由失去爱人带来的巨大的悲痛造成的。)“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再会,好朋友。”
但为什么后来他又称坟墓是“一个胜利的坟墓”、“一个灯塔”,“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呢?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呢? 不矛盾。“胜利”是朱丽叶的死坚定了他殉情的决心,他认为能冲破一切樊篱与朱丽叶永远在一起是一种胜利,“灯塔”能指引航向。罗密欧之所以来到这儿,就是因为朱丽叶安息在这里,所以这里用比喻表明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刚才罗密欧咒骂坟墓,是因其阻挡了他与朱丽叶的相聚;而现在,罗密欧已掘开墓门,来到朱丽叶身边,所以他又觉得坟墓是他最好的归宿。“欢宴”表现出他因能重见爱人,且为之殉情而感到快乐、幸福,“充满光明”、“华堂”则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由衷赞美,朱丽叶太美了,就连阴森的墓穴也为之生辉,由此可见罗密欧用情至深。 罗密欧的失去理智还有其他的表现吗? 还表现在他与帕里斯的决斗上。他说自己是“一个疯子”,已“不顾死活”。帕里斯本来也是无辜的,但因为他阻挠了罗密欧去见墓中的朱丽叶,所以罗密欧不顾一切地拔剑,与之格斗,最终刺死了他。 这一情节中的罗密欧的确很激动,但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还能从罗密欧的言谈中找到他昔日那温和的影子,找找看。 见到帕里斯之初,罗密欧本来已经很暴躁,但尽管帕里斯出言不逊,说他是“万恶的蒙太古”“该死的凶徒”,他还是努力抑制自己的悲伤,反复劝说帕里斯“快快离开我吧,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别留在这儿,走吧”,这些语言都表现了罗密欧温和的性格。当帕里斯执意不走时,他才忍无可忍拔剑决斗。
可见一个人在面对巨大的变故时,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罗密欧除了激动、暴怒外,还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归纳)痛不欲生,立志殉情。
如:a、他对着“死”去的朱丽叶反复倾诉“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 来”“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等。爱人已死,他不愿独活世上。 B、“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C、“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
这是罗密欧假想死神娶朱丽叶为妇的台词。罗密欧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像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妇,在这里罗密欧用嫉妒性的语言反衬朱丽叶的美,表明了他的极度痛苦和深深的思念。 这是一段排比句,表明罗密欧眷恋着朱丽叶并决心追随朱丽叶而死。除了激动、悲痛外,还有一丝欣慰。 如“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 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我们在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时,常常会“干杯”,但现在罗密欧手中端的不是琼浆玉液,而是烈性毒药,他却能坦然自若地“举杯邀死神”,就是因为他想到一饮而尽后,就能与心爱的人儿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了,所以他很欣慰。 “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什么呢? 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表现了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对于“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讨论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
(1)“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朱丽叶。
(2)“苦叶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死神。
(3)“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罗密欧手中的毒药。
小 结 通过品味语言,我们了解到此时的罗密欧心情十分复杂。爱人的死使他失去了理智,一反昔日的温和有礼,变得暴躁,狂怒。他悲痛欲绝,立志殉情,所以痛苦之中又感到一丝欣慰。就这样,忠诚的罗密欧带着对爱的向往,悲壮地倒下了。命运似乎在故意作弄人,就在他倒下的瞬间,朱丽叶却满怀与罗密欧相聚的希望从假死中醒来。当她看到眼前凄惨的一幕时,不顾劳伦斯长老的劝阻,毅然决然地举起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 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绽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
提示:可结合剧情分析,如:两个家族的械斗,朱丽叶的父亲逼迫女儿嫁给帕里斯等。两家的家长,包括提伯尔特在内,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顽固维护着本家族的荣誉和势力,他们实际代表的是一种狭隘保守的旧道德、旧观念。
(归纳)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制。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讨论作品的主题
以爱情和自由的名义 面对这些阻挠,罗密欧和朱丽叶持什么态度? 厌恶这种野蛮的厮杀。如:罗密欧劝帕里斯“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胆寒了”“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使我再犯一次罪”,都表明罗密欧真心希望这样的流血事件不再发生。
戏剧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觉得 这部剧作反映了什么样的矛盾? 这是青年一代与封建势力的一次交锋,是新旧两种思想、两种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剧作的结尾,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换来了两个积怨多年的家族的和解. 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呢?如果以殉情的悲惨一幕作结,不更富于感染力吗? 两个青年的死换来了两个世仇之家的和解,昭示着青年一代终将战胜腐朽没落的封建势力。这个结尾象征着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理想的胜利,即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小结:这部剧作虽然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主题却远远超越了爱情本身。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这样,爱情只是载体,在它之上附载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所以大家在阅读同类作品时,要透过爱情的表面,挖掘出作品深刻的内涵 。三、比较阅读 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分别体现的反封建的社会意义 提示:《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而悲剧的结尾,两个世仇之家面对儿女的尸体幡然醒悟,言归于好,则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作者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人文主义 Human,人、人类的意思,加上表示“主义”的词缀-ism,就构成了“人文主义”一词。直译过来,这个词的意思是“人主义”或者“唯人论” 。即充分肯定人的意义、人的价值,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Human ism 在欧洲中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基督教的教义宣扬人都是有罪的,因为人类的祖先犯有“原罪”。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赎罪”。在这种说教之下,人的现世的生活被否定了,人的价值被贬低了,神占据了中心地位。人文主义在当时的作用,就是要把人从这种宗教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都渗透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反对封建思想,提倡个性解放,颂扬尘世幸福,讴歌美好爱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罗、朱爱情悲剧的人文主义意义主人公对自由爱情、尘世幸福的追求。
两个青年的死换来了两个世仇之家面对儿女尸体的幡然醒悟与和解,昭示着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作者所宣传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悲 剧 艺 术 所谓悲剧,鲁迅概括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即是指描写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的过程,从而引起人们的同情、悲悯与震撼,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并奋发起来的艺术形式。 讲述中国古典爱情悲剧故事,将剧情和结局做比较 梁 求婚遭拒 抑郁而终? 两家合葬 《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共读,十八相送,楼台惜别 祝 被逼嫁人 撞墓殉情? 化蝶双飞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双双自杀的悲剧说明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人们不可能获得自由幸福的婚姻,因为子女的婚姻大事只能由家长作主。这是这首诗典型意义之所在。从这个高度上才能看出作者的意图:一方面是揭露封建礼教家长制罪恶,指出它是婚姻悲剧的根源;另一方面是歌颂焦仲卿、刘兰芝忠于爱情的崇高品质以及以死抗争的精神。 《焦仲卿与刘兰芝》
夫妻恩爱
母亲拆散
兄长逼嫁??????????
刘举身赴清池 —— 焦自挂东南枝
(结局)
两家合葬——化鸟相鸣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美比较
悲剧总是以正义力量的失败和善良人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恐惧、震撼、悲哀、同情和崇敬,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与神秘的强制力量的痛恨、憎恶、厌弃,并油然而生改造与重建的激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英国文学史上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虽然是不同体裁、不同时期、出自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却都写出了一对纯洁善良的青年男女为爱情而死亡的悲剧,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
他们双双殉情的意义何在?(1) 充分表现了真爱的忠诚和执着,他们为此不惜以 死来捍卫自己的爱情。
(2) 对迫害他们的占据优势的封建势力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反抗,也给他们以示威或惩戒。
(3) 给后来者以鼓舞,为他们追求自由爱情扫清障碍。
风雨人生路,人生不了情
——无奈地妥协,被迫分手,终生的遗憾和痛苦,生不如死。 课外拓展(1)试想一想,他们还能不能有别的选择? 《安娜·卡列琳娜》——地狱出口的那扇门《简·爱》——生如夏花之绚烂
孤女简爱与贵族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魂断蓝桥》——当爱已成往事
罗易与玛拉的爱情绝唱(2) 在中外历史上,还有没有这样的爱情悲剧,请同学举例?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中诉衷情。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课外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
3、研究性学习: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东西方文化中爱情悲剧的异同。
参考材料
(1)梁祝,(2)孔雀东南飞,(3)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