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教A版】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选修2-3学案(23份打包,Word版,含解析)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6.8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新课标A版 | ||
科目 | 数学 | ||
更新时间 | 2017-10-09 18:50:04 |
【导学号:97270046】
【解析】 所有同学都不通过的概率为(1-p)n,故至少有一位同学通过的概率为1-(1-p)n.
【答案】 1-(1-p)n
4.“石头、剪刀、布”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古老游戏,其规则是:用三种不同的手势分别表示石头、剪刀、布;两个玩家同时出示各自手势1次记为1次游戏,“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双方出示的手势相同时,不分胜负.现假设玩家甲、乙双方在游戏时出示三种手势是等可能的.
(1)求在1次游戏中玩家甲胜玩家乙的概率;
(2)若玩家甲、乙双方共进行了3次游戏,其中玩家甲胜玩家乙的次数记作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
【解】 (1)玩家甲、乙双方在1次游戏中出示手势的所有可能结果是(石头,石头),(石头,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剪刀,剪刀),(剪刀,布),(布,石头),(布,剪刀),(布,布),共有9个基本事件.玩家甲胜玩家乙的基本事件分别是(石头,剪刀),(剪刀,布),(布,石头),共有3个.
所以在1次游戏中玩家甲胜玩家乙的概率P=.
(2)X的可能取值分别为0,1,2,3,X~B,
则P(X=0)=C·3=,
P(X=1)=C·1·2=,
P(X=2)=C·2·1=,
P(X=3)=C·3=.
X的分布列如下:
X
0
1
2
3
P1.3.2 “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使学生建立“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之间的直觉,并探索其中的规律.(难点)
2.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
3.掌握“赋值法”并会灵活运用.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杨辉三角”
阅读教材P32~P35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杨辉三角的特点
(1)在同一行中,每行两端都是1,与这两个1等距离的项的系数相等.
(2)在相邻的两行中,除1以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即C=C+C.
1.如图1 3 1是一个类似杨辉三角的图形,则第n行的首尾两个数均为________.
1
3 3
5 6 5
7 11 11 7
9 18 22 18 9
……
图1 3 1
【解析】 由1,3,5,7,9,…可知它们成等差数列,所以an=2n-1.
【答案】 2n-1
2.如图1 3 2,由二项式系数构成的杨辉三角中,第________行从左到右第14与第15个数之比为2∶3.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
图1 3 2
【解析】 设第n行从左到右第14与第15个数之比为2∶3,
则3C=2C,
即=,
解得n=34.
【答案】 34
教材整理2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阅读教材P33第四自然段~P35,完成下列问题.
1.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对称性:在(a+b)n的展开式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C,C=C,…,C=C.
(2)增减性与最大值:当k<时,二项式系数是逐渐增大的.由对称性知它的后半部分是逐渐减小的,且在中间取得最大值.当n是偶数时,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Cn取得最大值;当n是奇数时,中间两项的二项各式系数Cn与Cn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
2.各二项式系数的和
(1)C+C+C+…+C=2n;
(2)C+C+C+…=C+C+C+…=2n-1.
1.已知(a+b)n展开式中只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n等于________.
【解析】 因为只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所以+1=5,
所以n=8.
【答案】 8
2.已知(ax+1)n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和为32,则n等于________.
【解析】 二项式系数之和为C+C+…+C=2n=32,所以n=5.
【答案】 5
3.(2x-1)10展开式中x的奇次幂项的系数之和为________.
【导学号:97270024】
【解析】 因为(2x-1)10=a0+a1x+a2x2+…+a10x10,
令x=1,得a0+a1+a2+…+a10=1,
再令x=-1,得
310=a0-a1+a2-a3+…+a10,
两式相减,可得a1+a3+…+a9=.
【答案】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小组合作型]
与“杨辉三角”有关的问题
图1 3 3
如图1 3 3,在“杨辉三角”中斜线AB的上方,从1开始箭头所示的数组成一个锯齿形数列:1,2,3,3,6,4,10,5,….记其前n项和为Sn,求S19的值.
【精彩点拨】 由图知,数列中的首项是C,第2项是C,第3项是C,第4项是C,…,第17项是C,第18项是C,第19项是C.
【自主解答】 S19=(C+C)+(C+C)+(C+C)+…+(C+C)+C=(C+C+C+…+C)+(C+C+…+C+C)=(2+3+4+…+10)+C=+220=274.
“杨辉三角”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
观察—分析;试验—猜想;结论—证明,要得到杨辉三角中蕴含的诸多规律,取决于我们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有:横看、竖看、斜看、连续看、隔行看,从多角度观察.如表所示:
[再练一题]
1.(2016·南充高二检测)如图1 3 4所示,满足如下条件:
①第n行首尾两数均为n;
②表中的递推关系类似“杨辉三角”.
则第10行的第2个数是________,第n行的第2个数是________.
图1 3 4
【解析】 由图表可知第10行的第2个数为:
(1+2+3+…+9)+1=46,
第n行的第2个数为:
[1+2+3+…+(n-1)]+1=+1=.
【答案】 46
求展开式的系数和
设(1-2x)2
017=a0+a1x+a2x2+…+a2
017·x2
017(x∈R).
(1)求a0+a1+a2+…+a2
017的值;
(2)求a1+a3+a5+…+a2
017的值;
(3)求|a0|+|a1|+|a2|+…+|a2
017|的值.
【精彩点拨】 先观察所求式子与展开式各项的特点,利用赋值法求解.
【自主解答】 (1)令x=1,得
a0+a1+a2+…+a2
017=(-1)2
017=-1.①
(2)令x=-1,得a0-a1+a2-…-a2
017=32
017.②
①-②得
2(a1+a3+…+a2
017)=-1-32
017,
∴a1+a3+a5+…+a2
017=.
(3)∵Tr+1=C(-2x)r=(-1)r·C
·(2x)r,
∴a2k-1<0(k∈N
),a2k>0(k∈N).
∴|a0|+|a1|+|a2|+|a3|+…+|a2
017|
=a0-a1+a2-a3+…-a2
017=32
017.
1.解决二项式系数和问题思维流程.
2.“赋值法”是解决二项展开式中项的系数常用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赋给字母不同值.一般地,要使展开式中项的关系变为系数的关系,令x=0可得常数项,令x=1可得所有项系数之和,令x=-1可得偶次项系数之和与奇次项系数之和的差.
[再练一题]
2.若(3x-1)7=a7x7+a6x6+…+a1x+a0,求:
(1)a1+a2+…+a7;
(2)a1+a3+a5+a7;
(3)a0+a2+a4+a6.
【解】 (1)令x=0,则a0=-1;
令x=1,得a7+a6+…+a1+a0=27=128,①
所以a1+a2+…+a7=129.
(2)令x=-1,得-a7+a6-a5+a4-a3+a2-a1+a0=(-4)7,②
由①-②得2(a1+a3+a5+a7)=128-(-4)7,
∴a1+a3+a5+a7=8
256.
(3)由①+②得2(a0+a2+a4+a6)=128+(-4)7,
∴a0+a2+a4+a6=-8
128.
[探究共研型]
二项式系数性质的应用
探究1 根据杨辉三角的特点,在杨辉三角同一行中与两个1等距离的项的系数相等,你可以得到二项式系数的什么性质?
【提示】 对称性,因为C=C,也可以从f(r)=C的图象中得到.
探究2 计算,并说明你得到的结论.
【提示】 =.
当k<时,>1,说明二项式系数逐渐增大;
同理,当k>时,二项式系数逐渐减小.
探究3 二项式系数何时取得最大值?
【提示】 当n是偶数时,中间的一项取得最大值;当n是奇数时,中间的两项Cn,Cn相等,且同时取得最大值.
已知f(x)=(+3x2)n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和比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大992.
(1)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
【精彩点拨】 求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利用性质知展开式中中间项(或中间两项)是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必须将x,y的系数均考虑进去,包括“+”“-”号.
【自主解答】 令x=1,则二项式各项系数的和为f(1)=(1+3)n=4n,又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n.由题意知,4n-2n=992.
∴(2n)2-2n-992=0,
∴(2n+31)(2n-32)=0,
∴2n=-31(舍去)或2n=32,∴n=5.
(1)由于n=5为奇数,所以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中间两项,它们分别是
T3=C(x)3(3x2)2=90x6,
T4=C(x)2(3x2)3=270x.
(2)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r+1=C3r·x(5+2r).
假设Tr+1项系数最大,
则有
∴
∴
∴≤r≤,∵r∈N,∴r=4.
∴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T5=Cx(3x2)4=405x.
1.求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根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当n为奇数时,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当n为偶数时,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与求二项式系数最大项是不同的,需根据各项系数的正、负变化情况,一般采用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的方法求得.
[再练一题]
3.已知(a2+1)n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之和等于5的展开式的常数项,而(a2+1)n的展开式的系数最大的项等于54,求a的值.
【解】 由5,得
Tr+1=C5-rr=5-r·C·x,
令Tr+1为常数项,则20-5r=0,
所以r=4,常数项T5=C×=16.
又(a2+1)n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之和等于2n,
由此得到2n=16,n=4.
所以(a2+1)4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是中间项T3=Ca4=54,所以a=±.
[构建·体系]
1.(1+x)2n+1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所在项数是( )
A.n,n+1
B.n-1,n
C.n+1,n+2
D.n+2,n+3
【解析】 该展开式共2n+2项,中间两项为第n+1项与第n+2项,所以第n+1项与第n+2项为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答案】 C
2.已知C+2C+22C+…+2nC=729,则C+C+C的值等于( )
【导学号:97270025】
A.64
B.32
C.63
D.31
【解析】 C+2C+…+2nC=(1+2)n=3n=729,
∴n=6,∴C+C+C=32.
【答案】 B
3.若(x+3y)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等于(7a+b)10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的和,则n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7a+b)10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的和为C+C+…+C=210,令(x+3y)n中x=y=1,则由题设知,4n=210,即22n=210,解得n=5.
【答案】 5
4.已知(a-x)5=a0+a1x+a2x2+…+a5x5,若a2=80,则a0+a1+a2+…+a5=________.
【解析】 (a-x)5展开式的通项为Tk+1=
(-1)kCa5-kxk,令k=2,得a2=(-1)2Ca3=80,解得a=2,即(2-x)5=a0+a1x+a2x2+…+a5x5,令x=1,得a0+a1+a2+…+a5=1.
【答案】 1
5.在8的展开式中,
(1)求系数的绝对值最大的项;
(2)求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3)求系数最大的项;
(4)求系数最小的项.
【解】 Tr+1=C()8-rr=(-1)rC2rx4-.
(1)设第r+1项系数的绝对值最大.
则∴
解得5≤r≤6.
故系数绝对值最大的项是第6项和第7项.
(2)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中间项,即为第5项.
所以T5=C·24·x4-=1
120x-6.
(3)由(1)知,展开式中的第6项和第7项系数的绝对值最大,而第6项的系数为负,第7项的系数为正.
则系数最大的项为T7=C·26·x-11=1
792x-11.
(4)系数最小的项为
T6=(-1)5C·25x-=-1
792x-.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在(a-b)20的二项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与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相同的项是( )
A.第15项
B.第16项
C.第17项
D.第18项
【解析】 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为C,又C=C,所以第16项符合条件.
【答案】 B
2.(2016·吉林一中期末)已知n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32,则展开式中含x项的系数是( )
A.5
B.20
C.10
D.40
【解析】 根据题意,该二项式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32,
则有2n=32,可得n=5,
Tr+1=Cx2(5-r)·x-r=Cx10-3r,
令10-3r=1,解得r=3,
所以展开式中含x项的系数是C=10,故选C.
【答案】 C
3.设(1+x+x2)n=a0+a1x+a2x2+…+a2nx2n,则a0+a2+a4+…+a2n等于( )
【导学号:97270026】
A.2n
B.
C.2n+1
D.
【解析】 令x=1,得3n=a0+a1+a2+…+a2n-1+a2n,①
令x=-1,得1=a0-a1+a2-…-a2n-1+a2n,②
①+②得3n+1=2(a0+a2+…+a2n),
∴a0+a2+…+a2n=.故选D.
【答案】 D
4.(2016·信阳六高期中)已知(1+2x)8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系数的最大值为b,则的值为( )
A.
B.
C.
D.
【解析】 a=C=70,设b=C2r,则得5≤r≤6,所以b=C26=C26=7×28,所以=.故选A.
【答案】 A
5.在(x-)2
010的二项展开式中,含x的奇次幂的项之和为S,当x=时,S等于( )
A.23
015
B.-23
014
C.23
014
D.-23
008
【解析】 因为S=,当x=时,S=-=-23
014.
【答案】 B
二、填空题
6.若(1-2x)2
016=a0+a1x+…+a2
016x2
016(x∈R),则++…+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令x=0,得a0=1.令x=,得a0+++…+=0,所以++…+=-1.
【答案】 -1
7.若n是正整数,则7n+7n-1C+7n-2C+…+7C除以9的余数是________.
【解析】 7n+7n-1C+7n-2C+…+7C=(7+1)n-C=8n-1=(9-1)n-1=C9n(-1)0+C9n-1(-1)1+…+C90(-1)n-1,∴n为偶数时,余数为0;当n为奇数时,余数为7.
【答案】 7或0
8.在“杨辉三角”中,每一个数都是它“肩上”两个数的和,它开头几行如图1 3 5所示.那么,在“杨辉三角”中,第________行会出现三个相邻的数,其比为3∶4∶5.
【解析】 根据题意,设所求的行数为n,则存在正整数k,
使得连续三项C,C,C,有=且=.
化简得=,=,联立解得k=27,n=62.
故第62行会出现满足条件的三个相邻的数.
【答案】 62
三、解答题
9.已知(1+2x-x2)7=a0+a1x+a2x2+…+a13x13+a14x14.
(1)求a0+a1+a2+…+a14;
(2)求a1+a3+a5+…+a13.
【解】 (1)令x=1,
则a0+a1+a2+…+a14=27=128.①
(2)令x=-1,
则a0-a1+a2-a3+…-a13+a14=(-2)7=-128.②
①-②得2(a1+a3+…+a13)=256,
所以a1+a3+a5+…+a13=128.
10.已知n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37.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的系数.
【解】 由C+C+C=37,得1+n+n(n-1)=37,得n=8.8的展开式共有9项,其中T5=C4(2x)4=x4,该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系数为.
[能力提升]
1.若(-x)10=a0+a1x+a2x2+…+a10x10,则(a0+a2+…+a10)2-(a1+a3+…+a9)2=( )
A.1
B.-1
C.2
D.-2
【解析】 令x=1,得a0+a1+a2+…+a10=(-1)10,
令x=-1,得a0-a1+a2-a3+…+a10=(+1)10,
故(a0+a2+…+a10)2-(a1+a3+…+a9)2
=(a0+a1+a2+…+a10)(a0-a1+a2-a3+…+a10)
=(-1)10(+1)10=1.
【答案】 A
2.把通项公式为an=2n-1(n∈N
)的数列{an}的各项排成如图1 3 6所示的三角形数阵.记S(m,n)表示该数阵的第m行中从左到右的第n个数,则S(10,6)对应于数阵中的数是( )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
图1 3 6
A.91
B.101
C.106
D.103
【解析】 设这个数阵每一行的第一个数组成数列{bn},则b1=1,bn-bn-1=2(n-1),∴bn=(bn-bn-1)+(bn-1-bn-2)+…+(b2-b1)+b1
=2[(n-1)+(n-2)+…+1]+1=n2-n+1,
∴b10=102-10+1=91,S(10,6)=b10+2×(6-1)=101.
【答案】 B
3.(2016·孝感高级中学期中)若(x2+1)(x-3)9=a0+a1(x-2)+a2(x-2)2+a3(x-2)3+…+a11(x-2)11,则a1+a2+a3+…+a11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令x=2,得-5=a0,令x=3,得0=a0+a1+a2+a3+…+a11,所以a1+a2+a3+…+a11=-a0=5.
【答案】 5
4.已知f(x)=(1+x)m+(1+2x)n(m,n∈N
)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11.
(1)求x2的系数取最小值时n的值;
(2)当x2的系数取得最小值时,求f(x)展开式中x的奇次项的系数之和.
【导学号:97270027】
【解】 (1)由已知C+2C=11,所以m+2n=11,
x2的系数为C+22C=+2n(n-1)=+(11-m)·=2+.
因为m∈N
,所以m=5时,x2的系数取得最小值22,此时n=3.
(2)由(1)知,当x2的系数取得最小值时,m=5,n=3,
所以f(x)=(1+x)5+(1+2x)3,
设这时f(x)的展开式为f(x)=a0+a1x+a2x2+a3x3+a4x4+a5x5,
令x=1,a0+a1+a2+a3+a4+a5=25+33,
令x=-1,a0-a1+a2-a3+a4-a5=-1,
两式相减得2(a1+a3+a5)=60,
故展开式中x的奇次项的系数之和为30.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1.1 离散型随机变量
1.理解随机变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含义.(重点)
2.了解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易混点)
3.会用离散型随机变量描述随机现象.(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离散型随机变量
阅读教材P44~P45,完成下列问题.
1.随机变量
(1)定义:在随机试验中,确定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试验结果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数字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像这种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表示:随机变量常用字母X,Y,ξ,η,…表示.
2.离散型随机变量
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随机变量的取值可以是有限个,也可以是无限个.( )
(2)在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中,“出现正面的次数”为随机变量.( )
(3)随机变量是用来表示不同试验结果的量.( )
(4)试验之前可以判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所有值.( )
(5)在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试验中,“出现的点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有6个取值.( )
【解析】 (1)√ 因为随机变量的每一个取值,均代表一个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有限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就有有限个,试验结果有无限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就有无限个.
(2)√ 因为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以一个标准如正面向上的次数来描述这一随机试验,那么正面向上的次数就是随机变量ξ,ξ的取值是0,1.
(3)√ 因为由随机变量的定义可知,该说法正确.
(4)√ 因为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是明确并且不只一个,只不过在试验之前不能确定试验结果会出现哪一个,故该说法正确.
(5)√ 因为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有6个,故“出现的点数”这一随机变量的取值为6个.
【答案】 (1)√ (2)√ (3)√ (4)√ (5)√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小组合作型]
随机变量的概念
判断下列各个量,哪些是随机变量,哪些不是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
(1)北京国际机场候机厅中2016年5月1日的旅客数量;
(2)2016年5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所查酒驾的人数;
(3)2016年6月1日济南到北京的某次动车到北京站的时间;
(4)体积为1
000
cm3的球的半径长.
【精彩点拨】 利用随机变量的定义判断.
【自主解答】 (1)旅客人数可能是0,1,2,…,出现哪一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2)所查酒驾的人数可能是0,1,2,…,出现哪一个结果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3)动车到达的时间可在某一区间内任取一值,是随机的,因此是随机变量.
(4)球的体积为1
000
cm3时,球的半径为定值,不是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辨析方法
1.随机试验的结果具有可变性,即每次试验对应的结果不尽相同.
2.随机试验的结果具有确定性,即每次试验总是恰好出现这些结果中的一个,但在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肯定这次试验会出现哪一个结果.
如果一个随机试验的结果对应的变量具有以上两点,则该变量即为随机变量.
选修2-3|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再练一题]
1.(1)下列变量中,不是随机变量的是( )
A.一射击手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
B.标准状态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C.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
D.某电话总机在时间区间(0,T)内收到的呼叫次数
(2)1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可作为随机变量的是( )
A.取到产品的件数 B.取到正品的概率
C.取到次品的件数
D.取到次品的概率
【解析】 (1)B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一个确定值.
(2)A中取到产品的件数是一个常量不是变量,B,D也是一个定值,而C中取到次品的件数可能是0,1,2,是随机变量.
【答案】 (1)B (2)C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判定
指出下列随机变量是否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
(1)某座大桥一天经过的车辆数X;
(2)某超市5月份每天的销售额;
(3)某加工厂加工的一批某种钢管的外径与规定的外径尺寸之差ξ;
(4)江西九江市长江水位监测站所测水位在(0,29]这一范围内变化,该水位站所测水位ξ.
【精彩点拨】 →→
【自主解答】 (1)车辆数X的取值可以一一列出,故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2)某超市5月份每天销售额可以一一列出,故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3)实际测量值与规定值之间的差值无法一一列出,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4)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水位在(0,29]这一范围内变化,不能按次序一一列举.
“三步法”判定离散型随机变量
1.依据具体情境分析变量是否为随机变量.
2.由条件求解随机变量的值域.
3.判断变量的取值能否被一一列举出来,若能,则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否则,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再练一题]
2.一个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5个黑球,从中任取3个,其中所含白球的个数为ξ.
(1)列表说明可能出现的结果与对应的ξ的值;
(2)若规定抽取3个球中,每抽到一个白球加5分,抽到黑球不加分,且最后结果都加上6分,求最终得分η的可能取值,并判定η是否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解】 (1)
ξ
0
1
2
3
结果
取得3个黑球
取得1个白球,2个黑球
取得2个白球,1个黑球
取得3个白球
(2)由题意可得:η=5ξ+6,而ξ可能的取值范围为{0,1,2,3},所以η对应的各值是:5×0+6,5×1+6,5×2+6,5×3+6.故η的可能取值为6,11,16,21.显然,η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探究共研型]
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及试验结果
探究1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正面向上、反面向上两种结果.这种试验结果能用数字表示吗?
【提示】 可以.用数字1和0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
探究2 在一块地里种10棵树苗,设成活的树苗数为X,则X可取哪些数字?
【提示】 X=0,1,2,3,4,5,6,7,8,9,10.
探究3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向上的点数为ξ,则“ξ≥4”表示的随机事件是什么?
【提示】 “ξ≥4”表示出现的点数为4点,5点,6点.
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和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袋中有大小相同的红球10个,白球5个,从袋中每次任取1个球,直到取出的球是白球为止,所需要的取球次数;
(2)从标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任取2张,所取卡片上的数字之和.
【导学号:97270031】
【精彩点拨】
→→
【自主解答】 (1)设所需的取球次数为X,则
X=1,2,3,4,…,10,11,
X=i表示前i-1次取到红球,第i次取到白球,这里i=1,2,…,11.
(2)设所取卡片上的数字和为X,则X=3,4,5,…,11.
X=3,表示“取出标有1,2的两张卡片”;
X=4,表示“取出标有1,3的两张卡片”;
X=5,表示“取出标有2,3或标有1,4的两张卡片”;
X=6,表示“取出标有2,4或1,5的两张卡片”;
X=7,表示“取出标有3,4或2,5或1,6的两张卡片”;
X=8,表示“取出标有2,6或3,5的两张卡片”;
X=9,表示“取出标有3,6或4,5的两张卡片”;
X=10,表示“取出标有4,6的两张卡片”;
X=11,表示“取出标有5,6的两张卡片”.
用随机变量表示随机试验的结果
问题的关键点和注意点
1.关键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以及取每一个值时对应的意义,即一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可能对应一个或多个随机试验的结果.
2.注意点:解答过程中不要漏掉某些试验结果.
[再练一题]
3.写出下列各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在2016年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中,参与面试的5名考生中,通过面试的考生人数X;
(2)射手对目标进行射击,击中目标得1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该射手在一次射击中的得分用ξ表示.
【解】 (1)X可能取值0,1,2,3,4,5,
X=i表示面试通过的有i人,其中i=0,1,2,3,4,5.
(2)ξ可能取值为0,1,
当ξ=0时,表明该射手在本次射击中没有击中目标;
当ξ=1时,表明该射手在本次射击中击中目标.
[构建·体系]
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15秒内,通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的数量是随机变量;
②在一段时间内,某候车室内候车的旅客人数是随机变量;
③一条河流每年的最大流量是随机变量;
④一个剧场共有三个出口,散场后某一出口退场的人数是随机变量.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由随机变量定义可以直接判断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故选
D.
【答案】 D
2.某人进行射击,共有5发子弹,击中目标或子弹打完就停止射击,射击次数为ξ,则{ξ=5}表示的试验结果是( )
A.第5次击中目标
B.第5次未击中目标
C.前4次均未击中目标
D.第4次击中目标
【解析】 {ξ=5}表示前4次均未击中,而第5次可能击中,也可能未击中,故选C.
【答案】 C
3.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球,分别标有1,2,3,4,5五个号码,现在在有放回抽取的条件下依次取出两个球,设两个球号码之和为随机变量X,则X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 由于抽球是在有放回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每次抽取的球号均可能是1,2,3,4,5中某个.故两次抽取球号码之和可能为2,3,4,5,6,7,8,9,10,共9种.
【答案】 9
4.甲进行3次射击,甲击中目标的概率为,记甲击中目标的次数为ξ,则ξ的可能取值为________.
【解析】 甲可能在3次射击中,一次也未中,也可能中1次,2次,3次.
【答案】 0,1,2,3
5.写出下列各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并说明这些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从一个装有编号为1号到10号的10个球的袋中,任取1球,取出的球的编号为X;
(2)一个袋中装有10个红球,5个白球,从中任取4个球,其中所含红球的个数为X;
(3)投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是偶数X.
【解】 (1)X的可能取值为1,2,3,…,10.
X=k(k=1,2,…,10)表示取出第k号球.
(2)X的可能取值为0,1,2,3,4.
X=k表示取出k个红球,4-k个白球,其中k=0,1,2,3,4.
(3)X的可能取值为2,4,6,8,10,12.
X=2表示(1,1);X=4表示(1,3),(2,2),(3,1);…;
X=12表示(6,6).X的可能取值为2,4,6,8,10,12.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将一颗均匀骰子掷两次,不能作为随机变量的是( )
A.两次掷得的点数
B.两次掷得的点数之和
C.两次掷得的最大点数
D.第一次掷得的点数减去第二次掷得的点数差
【解析】 两次掷得的点数的取值是一个数对,不是一个数.
【答案】 A
2.一串钥匙有6把,只有一把能打开锁,依次试验,打不开的扔掉,直到找到能开锁的钥匙为止,则试验次数X的最大可能取值为( )
A.6 B.5 C.4 D.2
【解析】 由于是逐次试验,可能前5次都打不开锁,那么剩余钥匙一定能打开锁,故选
B.
【答案】 B
3.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记为ξ,那么ξ=4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是( )
【导学号:97270032】
A.一枚是3点,一枚是1点
B.两枚都是2点
C.两枚都是4点
D.一枚是3点,一枚是1点或两枚都是2点
【解析】 ξ=4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一枚是3点,一枚是1点或两枚都是2点.
【答案】 D
4.抛掷两枚骰子一次,X为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掷出的点数之差,则X的所有可能的取值为( )
A.0≤X≤5,X∈N
B.-5≤X≤0,X∈Z
C.1≤X≤6,X∈N
D.-5≤X≤5,X∈Z
【解析】 两次掷出的点数均可能为1~6的整数,所以X∈[-5,5](X∈Z).
【答案】 D
5.袋中装有10个红球,5个黑球,每次随机抽取一个球,若取到黑球,则另换一个红球放回袋中,直到取到红球为止,若抽取的次数为X,则表示“放回5个球”的事件为( )
A.X=4
B.X=5
C.X=6
D.X≤4
【解析】 第一次取到黑球,则放回1个球;第二次取到黑球,则放回2个球……共放了五回,第六次取到了红球,试验终止,故X=6.
【答案】 C
二、填空题
6.(2016·广州高二检测)下列随机变量中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某宾馆每天入住的旅客数量是X;
②广州某水文站观测到一天中珠江的水位X;
③深圳欢乐谷一日接待游客的数量X;
④虎门大桥一天经过的车辆数是X.
【解析】 ①③④中的随机变量X的所有取值,我们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次序一一列出,因此它们是离散型随机变量;②中随机变量X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但无法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故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答案】 ②
7.在一次比赛中,需回答三个问题,比赛规则规定:每题回答正确得100分,回答不正确得-100分,则选手甲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ξ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___________.
【解析】 可能回答全对,两对一错,两错一对,全错四种结果,相应得分为300分,100分,-100分,
-300分.
【答案】 300,100,-100,-300
8.一用户在打电话时忘记了最后3个号码,只记得最后3个数两两不同,且都大于5.于是他随机拨最后3个数(两两不同),设他拨到正确号码的次数为X,随机变量X的可能值有________个.
【解析】 后3个数是从6,7,8,9四个数中取3个组成的,共有A=24(个).
【答案】 24
三、解答题
9.盒中有9个正品和3个次品零件,每次从中取一个零件,如果取出的是次品,则不再放回,直到取出正品为止,设取得正品前已取出的次品数为ξ.
(1)写出ξ的所有可能取值;
(2)写出{ξ=1}所表示的事件.
【解】 (1)ξ可能取的值为0,1,2,3.
(2){ξ=1}表示的事件为:第一次取得次品,第二次取得正品.
10.某篮球运动员在罚球时,命中1球得2分,不命中得0分,且该运动员在5次罚球中命中的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
(1)写出ξ的所有取值及每一个取值所表示的结果;
(2)若记该运动员在5次罚球后的得分为η,写出所有η的取值及每一个取值所表示的结果.
【解】 (1)ξ可取0,1,2,3,4,5.表示5次罚球中分别命中0次,1次,2次,3次,4次,5次.
(2)η可取0,2,4,6,8,10.表示5次罚球后分别得0分,2分,4分,6分,8分,10分.
[能力提升]
1.一用户在打电话时忘了号码的最后四位数字,只记得最后四位数字两两不同,且都大于5,于是他随机拨最后四位数字(两两不同),设他拨到所要号码时已拨的次数为ξ,则随机变量ξ的所有可能取值的种数为( )
A.20
B.24
C.4
D.18
【解析】 由于后四位数字两两不同,且都大于5,因此只能是6,7,8,9四位数字的不同排列,故有A=24种.
【答案】 B
2.袋中有大小相同的红球6个,白球5个,不放回地从袋中每次任意取出1个球,直到取出的球是白球为止,所需要的取球次数为随机变量X,则X的可能取值为( )
A.1,2,3,…,6
B.1,2,3,…,7
C.0,1,2,…,5
D.1,2,…,5
【解析】 由于取到白球游戏结束,那么取球次数可以是1,2,3,…,7,故选
B.
【答案】 B
3.甲、乙两队员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规定采用“七局四胜制”.用ξ表示需要比赛的局数,则{ξ=6}表示的试验结果有________种.
【导学号:97270033】
【解析】 {ξ=6}表示前5局中胜3局,第6局一定获胜,共有C·C=20种.
【答案】 20
4.设一汽车在开往目的地的道路上需经过5盏信号灯,ξ表示汽车首次停下时已通过的信号灯的盏数,写出ξ所有可能取值,并说明这些值所表示的试验结果.
【解】 ξ可能取值为0,1,2,3,4,5.
“ξ=0”表示第1盏信号灯就停下;
“ξ=1”表示通过了1盏信号灯,在第2盏信号灯前停下;
“ξ=2”表示通过了2盏信号灯,在第3盏信号灯前停下;
“ξ=3”表示通过了3盏信号灯,在第4盏信号灯前停下;
“ξ=4”表示通过了4盏信号灯,在第5盏信号灯前停下;“ξ=5”表示在途中没有停下,直达目的地.1.3 二项式定理
1.3.1 二项式定理
1.会证明二项式定理.(难点)
2.掌握二项式定理及其展开式的通项公式.(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二项式定理
阅读教材P29~P31,完成下列问题.
二项式定理及相关的概念
二项式定理
概念
公式(a+b)n=Can+Can-1b+Can-2b2+…+Can-kbk+…+Cbn(n∈N
)称为二项式定理
二项式系数
各项的系数C(k∈{0,1,2,…,n})叫做二项式系数
二项式通项
Can-kbk是展开式中的第k+1项,可记作Tk+1=Can-kbk(其中0≤k≤n,k∈N,n∈N
)
二项展开式
Can+Can-1b+Can-2b2+…+Can-kbk+…+Cbn(n∈N
)
备注
在二项式定理中,如果令a=1,b=x,则得到公式(1+x)n=C+Cx+Cx2+…+Cxk+…+Cxn(n∈N
)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a+b)n展开式中共有n项.( )
(2)在公式中,交换a,b的顺序对各项没有影响.( )
(3)Can-kbk是(a+b)n展开式中的第k项.( )
(4)(a-b)n与(a+b)n的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相同.( )
【解析】 (1)× 因为(a+b)n展开式中共有n+1项.
(2)× 因为二项式的第k+1项Can-kbk和(b+a)n的展开式的第k+1项Cbn-kak是不同的,其中的a,b是不能随便交换的.
(3)× 因为Can-kbk是(a+b)n展开式中的第k+1项.
(4)√ 因为(a-b)n与(a+b)n的二项式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都是C.
【答案】 (1)× (2)× (3)× (4)√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小组合作型]
二项式定理的正用、逆用
(1)用二项式定理展开5;
(2)化简:C(x+1)n-C(x+1)n-1+C(x+1)n-2-…+(-1)kC(x+1)n-k+…+(-1)nC.
【精彩点拨】 (1)二项式的指数为5,且为两项的和,可直接按二项式定理展开;(2)可先把x+1看成一个整体,分析结构形式,逆用二项式定理求解.
【自主解答】 (1)5=C(2x)5+C(2x)4·+…+C5
=32x5-120x2+-+-.
(2)原式=C(x+1)n+C(x+1)n-1(-1)+C(x+1)n-2(-1)2+…+C(x+1)n-k(-1)k+…+C(-1)n=[(x+1)+(-1)]n=xn.
1.展开二项式可以按照二项式定理进行.展开时注意二项式定理的结构特征,准确理解二项式的特点是展开二项式的前提条件.
2.对较复杂的二项式,有时先化简再展开会更简便.
3.对于化简多个式子的和时,可以考虑二项式定理的逆用.对于这类问题的求解,要熟悉公式的特点,项数,各项幂指数的规律以及各项的系数.
[再练一题]
1.(1)求4的展开式;
(2)化简:1+2C+4C+…+2nC.
【解】 (1)法一:4=C(3)4+C(3)3
·+C(3)2·2+C(3)3+C4
=81x2+108x+54++.
法二:4=
=(81x4+108x3+54x2+12x+1)
=81x2+108x+54++.
(2)原式=1+2C+22C+…+2nC=(1+2)n=3n.
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问题
(1)求二项式6的展开式中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和第6项的系数;
(2)求9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
【精彩点拨】 利用二项式定理求展开式中的某一项,可以通过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
【自主解答】 (1)由已知得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为Tr+1
=C(2)6-r·r
=(-1)rC·26-r·x3-,
∴T6=-12·x-.
∴第6项的二项式系数为C=6,
第6项的系数为C·(-1)·2=-12.
(2)Tr+1=Cx9-r·r=(-1)r·C·x9-2r,
∴9-2r=3,∴r=3,即展开式中第四项含x3,其系数为(-1)3·C=-84.
1.二项式系数都是组合数C(k∈{0,1,2,…,n}),它与二项展开式中某一项的系数不一定相等,要注意区分“二项式系数”与二项式展开式中“项的系数”这两个概念.
2.第k+1项的系数是此项字母前的数连同符号,而此项的二项式系数为C.例如,在(1+2x)7的展开式中,第四项是T4=C17-3(2x)3,其二项式系数是C=35,而第四项的系数是C23=280.
[再练一题]
2.(1+2x)n的展开式中第六项与第七项的系数相等,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和系数最大的项.
【解】 T6=C(2x)5,T7=C(2x)6,依题意有C25=C26 n=8.
∴(1+2x)n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T5=C(2x)4=1
120x4.
设第k+1项系数最大,则有
∴5≤k≤6.
∴k=5或k=6(∵k∈{0,1,2,…,8}).
∴系数最大的项为T6=1
792x5,T7=1
792x6.
[探究共研型]
求展开式中的特定项
探究1 如何求4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提示】 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Cx4-r·=Cx4-2r求解,令4-2r=0,则r=2,所以4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C==6.
探究2 (a+b)(c+d)展开式中的每一项是如何得到的?
【提示】 (a+b)(c+d)展开式中的各项都是由a+b中的每一项分别乘以c+d中的每一项而得到.
探究3 如何求(2x+1)3展开式中含x的项?
【提示】 (2x+1)3展开式中含x的项是由x+中的x与分别与(2x+1)3展开式中常数项C=1及x2项C22x2=12x2分别相乘再把积相加得x·C+·C(2x)2=x+12x=13x.即(2x+1)3展开式中含x的项为13x.
已知在n的展开式中,第6项为常数项.
(1)求n;
(2)求含x2项的系数;
(3)求展开式中所有的有理项.
【自主解答】 通项公式为:
Tr+1=Cx(-3)rx-=C(-3)rx.
(1)∵第6项为常数项,
∴r=5时,有=0,即n=10.
(2)令=2,得r=(10-6)=2,
∴所求的系数为C(-3)2=405.
(3)由题意得,令=k(k∈Z),
则10-2r=3k,即r=5-k.
∵r∈Z,∴k应为偶数,
k=2,0,-2即r=2,5,8,
所以第3项,第6项与第9项为有理项,它们分别为405x2,-61
236,295
245x-2.
1.求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的常见题型
(1)求第k项,Tk=Can-k+1bk-1;
(2)求含xk的项(或xpyq的项);
(3)求常数项;
(4)求有理项.
2.求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的常用方法
(1)对于常数项,隐含条件是字母的指数为0(即0次项);
(2)对于有理项,一般是先写出通项公式,其所有的字母的指数恰好都是整数的项.解这类问题必须合并通项公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根据具体要求,令其属于整数,再根据数的整除性来求解;
(3)对于二项展开式中的整式项,其通项公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应是非负整数,求解方式与求有理项一致.
[再练一题]
3.(1)在(1-x3)(1+x)10的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___.
(2)若6展开式的常数项为60,则常数a的值为________.
【导学号:97270021】
【解析】 (1)x5应是(1+x)10中含x5项、含x2项分别与1,-x3相乘的结果,
∴其系数为C+C(-1)=207.
(2)6的展开式的通项是Tk+1=Cx6-k·
(-)kx-2k=Cx6-3k(-)k,令6-3k=0,得k=2,即当k=2时,Tk+1为常数项,即常数项是Ca,
根据已知得Ca=60,解得a=4.
【答案】 (1)207 (2)4
[构建·体系]
1.在(x-)10的展开式中,含x6的项的系数是( )
A.-27C
B.27C
C.-9C
D.9C
【解析】 含x6的项是T5=Cx6(-)4=9Cx6.
【答案】 D
2.在8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28
B.-7
C.7
D.28
【解析】 Tk+1=C·8-k·k=(-1)k·C·8-k·x8-k,当8-k=0,即k=6时,T7=(-1)6·C·2=7.
【答案】 C
3.在6的展开式中,中间项是________.
【解析】 由n=6知中间一项是第4项,因T4=
C(2x2)3·3=C·(-1)3·23·x3,所以T4=-160x3.
【答案】 -160x3
4.在9的展开式中,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是________,第4项的系数是________.
【导学号:97270022】
【解析】 Tk+1=C·(x2)9-k·k=k·C·x18-3k,当k=3时,T4=3·C·x9=-x9,所以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为C=84,项的系数为-.
【答案】 84 -
5.求5的展开式的第三项的系数和常数项.
【解】 T3=C(x3)32=C·x5,所以第三项的系数为C·=.
通项Tk+1=C(x3)5-kk=k·Cx15-5k,令15-5k=0,得k=3,所以常数项为T4=C(x3)2·3=.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设S=(x-1)3+3(x-1)2+3(x-1)+1,则S等于( )
A.(x-1)3
B.(x-2)3
C.x3
D.(x+1)3
【解析】 S=[(x-1)+1]3=x3.
【答案】 C
2.已知7
的展开式的第4项等于5,则x等于( )
A.
B.-
C.7
D.-7
【解析】 T4=Cx43=5,则x=-.
【答案】 B
3.若对于任意实数x,有x3=a0+a1(x-2)+a2(x-2)2+a3(x-2)3,则a2的值为( )
A.3
B.6
C.9
D.12
【解析】 x3=[2+(x-2)]3,a2=C×2=6.
【答案】 B
4.使n(n∈N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的最小的n为( )
A.4
B.5
C.6
D.7
【解析】 Tr+1=C(3x)n-rr=C3n-rxn-r,当Tr+1是常数项时,n-r=0,当r=2,n=5时成立.
【答案】 B
5.(x2+2)5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A.-3
B.-2
C.2
D.3
【解析】 二项式5展开式的通项为:Tr+1=
C5-r·(-1)r=C·x2r-10·(-1)r.
当2r-10=-2,即r=4时,有x2·Cx-2·(-1)4=C×(-1)4=5;
当2r-10=0,即r=5时,有2·Cx0·(-1)5=-2.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5-2=3,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
6.(2016·安徽淮南模拟)若n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C=C,∴n=8.
∴Tk+1=C·x8-k·k=C·x8-2k,当8-2k=-2时,k=5,∴的系数为C=56.
【答案】 56
7.设二项式6(a>0)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A,常数项为B.若B=4A,则a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对于Tr+1=Cx6-r(-ax-)r=C(-a)r·x6-r,B=C(-a)4,A=C(-a)2.∵B=4A,a>0,
∴a=2.
【答案】 2
8.9192被100除所得的余数为________.
【解析】 法一:9192=(100-9)92=C·10092-C·10091·9+C·10090·92-…+C992,
展开式中前92项均能被100整除,只需求最后一项除以100的余数.
∵992=(10-1)92=C·1092-C·1091+…+C·102-C·10+1,
前91项均能被100整除,后两项和为-919,因余数为正,可从前面的数中分离出1
000,结果为1
000-919=81,故9192被100除可得余数为81.
法二:9192=(90+1)92=C·9092+C·9091+…+C·902+C·90+C.
前91项均能被100整除,剩下两项和为92×90+1=8
281,显然8
281除以100所得余数为81.
【答案】 81
三、解答题
9.化简:S=1-2C+4C-8C+…+(-2)nC(n∈N
).
【解】 将S的表达式改写为:S=C+(-2)C+(-2)2C+(-2)3C+…+(-2)nC=[1+(-2)]n=(-1)n.
∴S=(-1)n=
10.(2016·淄博高二检测)在6的展开式中,求:
(1)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及系数;
(2)含x2的项.
【解】 (1)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为C=15,
又T3=C(2)42=24·Cx,
所以第3项的系数为24C=240.
(2)Tk+1=C(2)6-kk=(-1)k26-kCx3-k,令3-k=2,得k=1.
所以含x2的项为第2项,且T2=-192x2.
[能力提升]
1.(2016·吉林长春期末)若Cx+Cx2+…+Cxn能被7整除,则x,n的值可能为( )
A.x=4,n=3
B.x=4,n=4
C.x=5,n=4
D.x=6,n=5
【解析】 Cx+Cx2+…+Cxn=(1+x)n-1,分别将选项A、B、C、D代入检验知,仅C适合.
【答案】 C
2.已知二项式n的展开式中第4项为常数项,则1+(1-x)2+(1-x)3+…+(1-x)n中x2项的系数为( )
A.-19
B.19
C.20
D.-20
【解析】 n的通项公式为Tr+1=C()n-r·r=Cx-,由题意知-=0,得n=5,则所求式子中的x2项的系数为C+C+C+C=1+3+6+10=20.故选C.
【答案】 C
3.对于二项式n(n∈N
),有以下四种判断:
①存在n∈N
,展开式中有常数项;②对任意n∈N
,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③对任意n∈N
,展开式中没有x的一次项;④存在n∈N
,展开式中有x的一次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解析】 二项式n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r+1=Cx4r-n,由通项公式可知,当n=4r(r∈N
)和n=4r-1(r∈N
)时,展开式中分别存在常数项和一次项.
【答案】 ①与④
4.求5的展开式的常数项.
【导学号:97270023】
【解】 法一:由二项式定理得5=5=C·5+C·4·+C·3·()2+C·2·()3+C··()4+C·()5.
其中为常数项的有:
C4·中的第3项:CC·2·;
C·2·()3中的第2项:CC··()3;展开式的最后一项C·()5.
综上可知,常数项为CC·2·+CC··()3+C·()5=.
法二:原式=5
=·[(x+)2]5=·(x+)10.求原式中展开式的常数项,转化为求(x+)10的展开式中含x5的项的系数,即C·()5,所以所求的常数项为=.2.2.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及意义.(难点)
2.理解概率的乘法公式.(易混点)
3.掌握综合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及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解题.(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阅读教材P54~P55,完成下列问题.
1.定义
设A,B为两个事件,若P(AB)=P(A)P(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
2.性质
当事件A,B相互独立时,A与,与B,与也相互独立.
3.n个事件相互独立
对于n个事件A1,A2,…,An,如果其中任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受其他事件是否发生的影响,则称n个事件A1,A2,…,An相互独立.
4.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
(1)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P(AB)=P(A)×P(B);
(2)若事件A1,A2,…,An相互独立,则P(A1A2…An)=P(A1)×P(A2)×…×P(An).
1.下列说法正确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对事件A和B,若P(B|A)=P(B),则事件A与B相互独立;
②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P(
)=P()×P();
③如果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则P(B|A)=P(B);
④若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B与相互独立.
【解析】 若P(B|A)=P(B),则P(AB)=P(A)·P(B),故A,B相互独立,所以①正确;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也相互独立,故②正确;若事件A,B相互独立,则A发生与否不影响B的发生,故③正确;④B与相互对立,不是相互独立,故④错误.
【答案】 ①②③
2.甲、乙两人投球命中率分别为,,则甲、乙两人各投一次,恰好命中一次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事件“甲投球一次命中”记为A,“乙投球一次命中”记为B,“甲、乙两人各投一次恰好命中一次”记为事件C,则C=A∪B且A与B互斥,P(C)=P(A∪B)=P(A)P()+P()P(B)=×+×==.
【答案】
3.甲、乙、丙三人将参加某项测试,他们能达标的概率分别是0.8,0.6,0.5,则三人都达标的概率是________,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达标的概率是________.
【导学号:97270039】
【解析】 三人都达标的概率为0.8×0.6×0.5=0.24.
三人都不达标的概率为(1-0.8)×(1-0.6)×(1-0.5)=0.2×0.4×0.5=0.04.
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达标的概率为1-0.04=0.96.
【答案】 0.24 0.96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小组合作型]
相互独立事件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对事件是否是相互独立事件.
(1)甲组3名男生,2名女生;乙组2名男生,3名女生,现从甲、乙两组中各选1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从甲组中选出1名男生”与“从乙组中选出1名女生”;
(2)容器内盛有5个白乒乓球和3个黄乒乓球,“从8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是白球”与“从剩下的7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还是白球”;
(3)掷一颗骰子一次,“出现偶数点”与“出现3点或6点”.
【精彩点拨】 (1)利用独立性概念的直观解释进行判断.(2)计算“从8个球中任取一球是白球”发生与否,事件“从剩下的7个球中任意取出一球还是白球”的概率是否相同进行判断.(3)利用事件的独立性定义式判断.
【自主解答】 (1)“从甲组中选出1名男生”这一事件是否发生,对“从乙组中选出1名女生”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所以它们是相互独立事件.
(2)“从8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是白球”的概率为,若这一事件发生了,则“从剩下的7个球中任意取出1个,取出的仍是白球”的概率为;若前一事件没有发生,则后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可见,前一事件是否发生,对后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影响,所以二者不是相互独立事件.
(3)记A:出现偶数点,B:出现3点或6点,则A={2,4,6},B={3,6},AB={6},
∴P(A)==,P(B)==,P(AB)=.
∴P(AB)=P(A)·P(B),
∴事件A与B相互独立.
判断事件是否相互独立的方法
1.定义法:事件A,B相互独立 P(AB)=P(A)·
P(B).
2.由事件本身的性质直接判定两个事件发生是否相互影响.
3.条件概率法:当P(A)>0时,可用P(B|A)=P(B)判断.
[再练一题]
1.(1)下列事件中,A,B是相互独立事件的是( )
A.一枚硬币掷两次,A=“第一次为正面”,B=“第二次为反面”
B.袋中有2白,2黑的小球,不放回地摸两球,A=“第一次摸到白球”,B=“第二次摸到白球”
C.掷一枚骰子,A=“出现点数为奇数”,B=“出现点数为偶数”
D.A=“人能活到20岁”,B=“人能活到50岁”
(2)甲、乙两名射手同时向一目标射击,设事件A:“甲击中目标”,事件B:“乙击中目标”,则事件A与事件B( )
A.相互独立但不互斥 B.互斥但不相互独立
C.相互独立且互斥
D.既不相互独立也不互斥
【解析】 (1)把一枚硬币掷两次,对于每次而言是相互独立的,其结果不受先后影响,故A是独立事件;B中是不放回地摸球,显然A事件与B事件不相互独立;对于C,A,B应为互斥事件,不相互独立;D是条件概率,事件B受事件A的影响.故选A.
(2)对同一目标射击,甲、乙两射手是否击中目标是互不影响的,所以事件A与B相互独立;对同一目标射击,甲、乙两射手可能同时击中目标,也就是说事件A与B可能同时发生,所以事件A与B不是互斥事件.故选A.
【答案】 (1)A (2)A
相互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
面对非洲埃博拉病毒,各国医疗科研机构都在研究疫苗,现有A,B,C三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在一定的时期内能研制出疫苗的概率分别是,,.求:
(1)他们都研制出疫苗的概率;
(2)他们都失败的概率;
(3)他们能够研制出疫苗的概率.
【精彩点拨】 →
→
【自主解答】 令事件A,B,C分别表示A,B,C三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成功研制出该疫苗,依题意可知,事件A,B,C相互独立,且P(A)=,P(B)=,P(C)=.
(1)他们都研制出疫苗,即事件ABC同时发生,故
P(ABC)=P(A)P(B)P(C)=××=.
(2)他们都失败即事件
同时发生.
故P(
)=P()P()P()
=(1-P(A))(1-P(B))(1-P(C))
=
=××=.
(3)“他们能研制出疫苗”的对立事件为“他们都失败”,结合对立事件间的概率关系可得所求事件的概率
P=1-P(
)=1-=.
1.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步骤
(1)首先确定各事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2)确定这些事件可以同时发生;
(3)求出每个事件的概率,再求积.
2.使用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时,要掌握公式的适用条件,即各个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它们能同时发生.
[再练一题]
2.一个袋子中有3个白球,2个红球,每次从中任取2个球,取出后再放回,求:
(1)第1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白球,第2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
(2)第1次取出的2个球1个是白球、1个是红球,第2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解】 记“第1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白球”的事件为A,“第2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事件为B,“第1次取出的2个球中1个是白球、1个是红球”的事件为C,很明显,由于每次取出后再放回,A,B,C都是相互独立事件.
(1)P(AB)=P(A)P(B)=×=×=.
故第1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白球,第2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2)P(CA)=P(C)P(A)=·=·=.
故第1次取出的2个球中1个是白球、1个是红球,第2次取出的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
[探究共研型]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与互斥性
探究1 甲、乙二人各进行一次射击比赛,记A=“甲击中目标”,B=“乙击中目标”,试问事件A与B是相互独立事件,还是互斥事件?事件B与A呢?
【提示】 事件A与B,与B,A与均是相互独立事件,而B与A是互斥事件.
探究2 在探究1中,若甲、乙二人击中目标的概率均是0.6,如何求甲、乙二人恰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
【提示】 “甲、乙二人恰有1人击中目标”记为事件C,则C=B+A.
所以P(C)=P(B+A)=P(B)+P(A)
=P()·P(B)+P(A)·P()
=(1-0.6)×0.6+0.6×(1-0.6)=0.48.
探究3 由探究1、2,你能归纳出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区别吗?
【提示】 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区别
相互独立事件
互斥事件
条件
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
符号
相互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记作:AB
互斥事件A,B中有一个发生,记作:A∪B(或A+B)
计算公式
P(AB)=P(A)P(B)
P(A∪B)=P(A)+P(B)
红队队员甲、乙、丙与蓝队队员A,B,C进行围棋比赛,甲对A、乙对B、丙对C各一盘.已知甲胜A、乙胜B、丙胜C的概率分别为0.6,0.5,0.5.假设各盘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求:
(1)红队中有且只有一名队员获胜的概率;
(2)求红队至少两名队员获胜的概率.
【精彩点拨】 弄清事件“红队有且只有一名队员获胜”与事件“红队至少两名队员获胜”是由哪些基本事件组成的,及这些事件间的关系,然后选择相应概率公式求值.
【自主解答】 设甲胜A的事件为D,乙胜B的事件为E,丙胜C的事件为F,
则,,分别表示甲不胜A、乙不胜B、丙不胜C的事件.
因为P(D)=0.6,P(E)=0.5,P(F)=0.5,
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知P()=0.4,P()=0.5,P()=0.5.
(1)红队有且只有一名队员获胜的事件有D
,E
,F,以上3个事件彼此互斥且独立.
所以红队有且只有一名队员获胜的概率为
P1=P(D
+E
+F)=P(D)+P(E
)+P(F)=0.6×0.5×0.5+0.4×0.5×0.5+0.4×0.5×0.5=0.35.
(2)法一:红队至少两人获胜的事件有:DE
,DF,
EF,DEF.
由于以上四个事件两两互斥且各盘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
因此红队至少两人获胜的概率为
P=P(DE
)+P(D
F)+P(EF)+P(DEF)
=0.6×0.5×0.5+0.6×0.5×0.5+0.4×0.5×0.5+0.6×0.5×0.5=0.55.
法二:“红队至少两人获胜”与“红队最多一人获胜”为对立事件,而红队都不获胜为事件
,且P(
)=0.4×0.5×0.5=0.1.
∴红队至少两人获胜的概率为
P2=1-P1-P(
)=1-0.35-0.1=0.55.
1.本题(2)中用到直接法和间接法.当遇到“至少”“至多”问题可以考虑间接法.
2.求复杂事件的概率一般可分三步进行:
(1)列出题中涉及的各个事件,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
(2)理清各事件之间的关系,恰当地用事件间的“并”“交”表示所求事件;
(3)根据事件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运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再练一题]
3.(2016·邯郸高二检测)某田径队有三名短跑运动员,根据平时训练情况统计甲、乙、丙三人100米跑(互不影响)的成绩在13
s内(称为合格)的概率分别为,,,若对这三名短跑运动员的100米跑的成绩进行一次检测,则求:
(1)三人都合格的概率;
(2)三人都不合格的概率;
(3)出现几人合格的概率最大.
【解】 记甲、乙、丙三人100米跑成绩合格分别为事件A,B,C,显然事件A,B,C相互独立,则P(A)=,P(B)=,P(C)=.
设恰有k人合格的概率为Pk(k=0,1,2,3).
(1)三人都合格的概率:
P3=(A∩B∩C)=P(A)·P(B)·P(C)=××=.
(2)三人都不合格的概率:
P0=(∩∩)=P()·P()·P()=××=.
(3)恰有两人合格的概率:
P2=P(A∩B∩)+P(A∩∩C)+P(∩B∩C)
=××+××+××=.
恰有一人合格的概率:
P1=1-P0-P2-P3=1---==.
综合(1)(2)可知P1最大.
所以出现恰有一人合格的概率最大.
[构建·体系]
1.抛掷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A={既有正面向上又有反面向上},B={至多有一个反面向上},则A与B的关系是( )
A.互斥事件 B.对立事件
C.相互独立事件
D.不相互独立事件
【解析】 由已知,有P(A)=1-=,P(B)=1-=,P(AB)=,满足P(AB)=P(A)P(B),则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故选C.
【答案】 C
2.投掷一枚均匀硬币和一枚均匀骰子各一次,记“硬币正面向上”为事件A,“骰子向上的点数是3”为事件B,则事件A,B中至少有一件发生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P(A)=,P(B)=,∴P()=,P()=.
又A,B为相互独立事件,
∴P()=P()P()=×=.
∴A,B中至少有一件发生的概率为1-P()=1-=.
【答案】 C
3.明天上午李明要参加“青年文明号”活动,为了准时起床,他用甲乙两个闹钟叫醒自己,假设甲闹钟准时响的概率为0.80,乙闹钟准时响的概率为0.90,则两个闹钟至少有一个准时响的概率是________.
【导学号:97270040】
【解析】 设两个闹钟至少有一个准时响的事件为A,
则P(A)=1-(1-0.80)(1-0.90)
=1-0.20×0.10=0.98.
【答案】 0.98
4.加工某一零件需经过三道工序,设第一、二、三道工序的次品率分别为,,,且各道工序互不影响,则加工出来的零件的次品率为________.
【解析】 加工出来的零件的正品率是××=,因此加工出来的零件的次品率为1-=.
【答案】
5.某班甲、乙、丙三名同学竞选班委,甲当选的概率为,乙当选的概率为,丙当选的概率为.
(1)求恰有一名同学当选的概率;
(2)求至多有两人当选的概率.
【解】 设甲、乙、丙当选的事件分别为A,B,C,则有
P(A)=,P(B)=,P(C)=.
(1)因为事件A,B,C相互独立,所以恰有一名同学当选的概率为P(A)+P(B)+P(C)
=P(A)·P()·P()+P()·P(B)·P()+
P()·P()·P(C)
=××+××+××=.
(2)至多有两人当选的概率为
1-P(ABC)=1-P(A)·P(B)·P(C)=1-××=.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有以下三个问题:
①掷一枚骰子一次,事件M:“出现的点数为奇数”,事件N:“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②袋中有3白、2黑,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依次不放回地摸两球,事件M:“第1次摸到白球”,事件N:“第2次摸到白球”;
③分别抛掷2枚相同的硬币,事件M:“第1枚为正面”,事件N:“两枚结果相同”.
这三个问题中,M,N是相互独立事件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解析】 ①中,M,N是互斥事件;②中,P(M)=,
P(N)=.即事件M的结果对事件N的结果有影响,所以M,N不是相互独立事件;③中,P(M)=,
P(N)=,P(MN)=,P(MN)=P(M)P(N),因此M,N是相互独立事件.
【答案】 C
2.(2016·东莞调研)从甲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从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从两袋各摸出一个球,则表示( )
A.2个球不都是红球的概率
B.2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
C.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
D.2个球中恰有1个红球的概率
【解析】 分别记从甲、乙袋中摸出一个红球为事件A,B,则P(A)=,P(B)=,由于A,B相互独立,所以1-P()P()=1-×=.根据互斥事件可知C正确.
【答案】 C
3.甲、乙两队进行排球决赛,现在的情形是甲队只要再赢一局就获冠军,乙队需要再赢两局才能得冠军.若两队胜每局的概率相同,则甲队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问题等价为两类:第一类,第一局甲赢,其概率P1=;第二类,需比赛2局,第一局甲负,第二局甲赢,其概率P2=×=.故甲队获得冠军的概率为P1+P2=.
【答案】 A
4.
图2 2 2
在荷花池中,有一只青蛙在成品字形的三片荷叶上跳来跳去(每次跳跃时,均从一叶跳到另一叶),而且逆时针方向跳的概率是顺时针方向跳的概率的两倍,如图2 2 2所示.假设现在青蛙在A叶上,则跳三次之后停在A叶上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青蛙跳三次要回到A只有两条途径:
第一条:按A→B→C→A,
P1=××=;
第二条,按A→C→B→A,
P2=××=.
所以跳三次之后停在A叶上的概率为
P=P1+P2=+=.
【答案】 A
5.如图2 2 3所示,在两个圆盘中,指针落在圆盘每个数所在区域的机会均等,那么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所在区域的概率是( )
图2 2 3
A.
B.
C.
D.
【解析】 “左边圆盘指针落在奇数区域”记为事件A,则P(A)==,“右边圆盘指针落在奇数区域”记为事件B,则P(B)=,事件A,B相互独立,所以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区域的概率为×=,故选A.
【答案】 A
二、填空题
6.(2016·铜陵质检)在甲盒内的200个螺杆中有160个是A型,在乙盒内的240个螺母中有180个是A型.若从甲、乙两盒内各取一个,则能配成A型螺栓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从200个螺杆中,任取一个是A型”记为事件
B.“从240个螺母中任取一个是A型”记为事件C,则P(B)=,P(C)=.
∴P(A)=P(BC)=P(B)·P(C)=·=.
【答案】
7.三人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他们能单独译出的概率分别为,,,假设他们破译密码是彼此独立的,则此密码被破译的概率为________.
【导学号:97270041】
【解析】 用A,B,C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能破译出密码”,则P(A)=,P(B)=,P(C)=,
且P(
)=P()P()P()=××=.
所以此密码被破译的概率为1-=.
【答案】
8.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另外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甲、乙、丙三颗卫星同时监测台风,在同一时刻,甲、乙、丙三颗卫星准确预报台风的概率分别为0.8,0.7,0.9,各卫星间相互独立,则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颗预报准确的是________.
【解析】 设甲、乙、丙预报准确依次记为事件A,B,C,不准确记为,,,
则P(A)=0.8,P(B)=0.7,P(C)=0.9,P()=0.2,
P()=0.3,P()=0.1,
至少两颗预报准确的事件有AB,AC,BC,ABC,这四个事件两两互斥且独立.
所以至少两颗预报准确的概率为
P=P(AB)+P(AC)+P(BC)+P(ABC)
=0.8×0.7×0.1+0.8×0.3×0.9+0.2×0.7×0.9+0.8×0.7×0.9
=0.056+0.216+0.126+0.504=0.902.
【答案】 0.902
三、解答题
9.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保险的概率为0.3.设各车主购买保险相互独立.
(1)求该地的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的概率;
(2)求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
【解】 记A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购买甲种保险;
B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购买乙种保险;
C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一种;
D表示事件:该地的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
E表示事件: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
(1)P(A)=0.5,P(B)=0.3,C=A+B,
P(C)=P(A+B)=P(A)+P(B)=0.8.
(2)D=,P(D)=1-P(C)=1-0.8=0.2,
P(E)=0.8×0.2×0.8+0.8×0.8×0.2+0.2×0.8×0.8=0.384.
10.某城市有甲、乙、丙3个旅游景点,一位游客游览这3个景点的概率分别是0.4,0.5,0.6,且游客是否游览哪个景点互不影响,用ξ表示该游客离开该城市时游览的景点数与没有游览的景点数之差的绝对值,求ξ的分布列.
【解】 设游客游览甲、乙、丙景点分别记为事件A1,A2,A3,已知A1,A2,A3相互独立,且P(A1)=0.4,P(A2)=0.5,P(A3)=0.6,游客游览的景点数可能取值为0,1,2,3,相应的游客没有游览的景点数可能取值为3,2,1,0,所以ξ的可能取值为1,3.
则P(ξ=3)=P(A1·A2·A3)+P(1·2·3)
=P(A1)·P(A2)·P(A3)+P(1)·P(2)·P(3)
=2×0.4×0.5×0.6=0.24.
P(ξ=1)=1-0.24=0.76.
所以分布列为:
ξ
1
3
P
0.76
0.24
[能力提升]
1.设两个独立事件A和B都不发生的概率为,A发生B不发生的概率与B发生A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是( )
A.
B.
C.
D.
【解析】 由P(A
)=P(B
),得P(A)P()=P(B)·P(),即P(A)[1-P(B)]=P(B)[1-P(A)],
∴P(A)=P(B).又P(
)=,
∴P()=P()=,∴P(A)=.
【答案】 D
2.
图2 2 4
三个元件T1,T2,T3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且是互相独立的.将它们中某两个元件并联后再和第三个元件串联接入电路,在如图2 2 4的电路中,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是( )
A.
B.
C.
D.
【解析】 记“三个元件T1,T2,T3正常工作”分别为事件A1,A2,A3,则P(A1)=,P(A2)=,P(A3)=.
不发生故障的事件为(A2∪A3)A1,
∴不发生故障的概率为
P=P[(A2∪A3)A1]
=[1-P(2)·P(3)]·P(A1)
=×=.故选A.
【答案】 A
3.本着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租自行车骑游的人越来越多,某自行车租车点的收费标准是每车每次租车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免费,超过两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2元(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有甲、乙两人相互独立来该租车点租车骑游(各租一车一次).设甲、乙不超过两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两小时以上且不超过三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是,,两人租车时间都不会超过四小时.求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
【导学号:97270042】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在三小时以上且不超过四个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设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相同为事件A,则P(A)=×+×+×=.
所以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相同的概率为.
【答案】
4.在一段线路中并联着3个自动控制的开关,只要其中1个开关能够闭合,线路就能正常工作.假定在某段时间内每个开关能够闭合的概率都是0.7,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
【解】 如图所示,分别记这段时间内开关JA,JB,JC能够闭合为事件A,B,C.
由题意,这段时间内3个开关是否能够闭合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这段时间内3个开关都不能闭合的概率是
P()=P()P()P()
=[1-P(A)][1-P(B)][1-P(C)]
=(1-0.7)×(1-0.7)×(1-0.7)
=0.027.
于是这段时间内至少有1个开关能够闭合,从而使线路能正常工作的概率是1-P()=1-0.027=0.973.即在这段时间内线路正常工作的概率是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