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怀念母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课 怀念母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9 17:1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怀念母亲季羡林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新字词,读通读顺句子2、边读边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文中的两位母亲指的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听一听,读一读带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读第二自然段,如果用一个字来代替这一段文字,该用哪一个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的“恨”?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资料链接这是一个穷到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资料链接我暗暗地下定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问题1、说说作者的怀念中,又增加了什么怀念内容?2、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怀念的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品读课文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说:“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寻梦》?作者在寻什么梦?为什么要寻梦?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