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上 第7课《寓言两则》(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S版三上 第7课《寓言两则》(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0-09 08:55:2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
第7课《寓言两则》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寓言两则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能自读课文,会认课文中的10个生字,会写课文后列出的15个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懂得倚仗别人的威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或欺负弱小的行为是可悲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3.引导学生体会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重点 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 在阅读中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两种动物吗?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角细小腰,生性狡猾多猜疑,尾后拖着一丛毛。 (打一动物)生在林中满山跑,身穿斑斓黄皮袄,百兽之中它称王,威风十足性子躁。 (打一动物)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就与这两个动物有关。3.板书课题《寓言两则》。什么是寓言呢?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狐狸。老虎。 通过猜谜语的方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说出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瓜——狐、少——吵、寸——寻、里——狸、卜——扑、候——猴、者——猪、内——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假”左右结构,左小右大。注意右边的笔画。“虎”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七”“几”。“鹿”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笔画。“害”上下结构,注意下边的笔画。“疑”左右结构,共14画。“威”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笔画。(2)《寓言两则》分别指的哪两则语言?狐假虎威、鹬蚌相争。(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hú li mào wēi xún pū yí狐 狸 茂 密 威猛 寻找 扑倒 怀疑hài ròu chǎo lù hóu zhū害怕 吃肉 争吵 小鹿 小猴 小猪教师领读。 词语理解:违抗:违反并抗拒。半信半疑: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纳闷:疑惑不解。二、精读领悟1.品读:第一则《狐假虎威》(1)老虎正在做什么?老虎正在寻找食物。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你能把它换成哪个词语呢?从这个“窜”字可以看出狐狸怎么样?狐狸逃跑成功了吗?老虎厉害吗?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狐狸被老虎吃掉了吗?它是怎么做的呢?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5)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明了什么?“骨碌一转”表明狐狸正在想鬼主意,它很狡猾。“扯着嗓子”其实是在掩饰内心的恐惧,用气势吓唬老虎。(6)师生互动: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狐狸说的话。(7)被狐狸这么一问,老虎听了是什么反应?说明了什么?老虎一愣。说明老虎有点被吓住了。(8)狐狸的主意是什么?我是老天爷派来管你们百兽的,你要是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9)老虎有没有被他给蒙住?从哪些词语可以知道?蒙住了。松开了爪子。(10)这时候狐狸逃跑了吗?(没有。)它是怎么做的?狐狸摇了摇尾巴,接着说:“不信,你就跟着我到百兽面前走一趟,看他们怕不怕我。”(11)找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神态的词语。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12)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是什么反应?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儿。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13)“大大小小……都……”说明了什么?说明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害怕老虎。“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狐假虎威”呢?借。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14)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我们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2.品读:第二则《鹬蚌相争》(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图片介绍)鹬,为水滨鸟类,中小体型,羽毛多灰、褐而不艳丽。食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鱼、蛙等,也吃种子、浆果、细根等。蚌,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2)鹬蚌为什么相争呢?鹬啄住了蚌的肉,蚌夹住了鹬的嘴。(3)哪些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蚌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4)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5)鹬蚌相争的结果是什么?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6)“毫不费力……一起”说明了什么?鹬蚌他们两个互不退让,结果让打鱼的人轻易获利。(7)鹬和蚌怎样做才不会被打鱼的人捉走?鹬不应该轻易吃蚌,让自己身处困境,还威胁蚌,现在白白丢了性命!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现在让渔夫得利!(8)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3.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其它的寓言故事吗?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识记生字。男女生比读,同桌互读。学生查阅字典,独立解决窜。逃跑。狐狸看到老虎紧张、害怕。没有,老虎扑过去,一下逮住了狐狸。厉害。扑、逮。没有。 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可以减轻学生识字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识记新的生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件,检查生字的读音。通过“窜”让学生理解狐狸很害怕老虎。通过“扑 逮”让学生感悟老虎的凶猛。让学生感悟狐狸的狡猾。让学生理解狐狸的鬼主意。通过“松开了爪子”让学生理解老虎上当了。 让学生感悟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上当受骗。通过小动物的反应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理解鹬蚌相争的理由。理解鹬蚌相争的表现。让学生感悟寓言中对象的想法,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巩固提升 1.我能组词猎(猎物) 炒(炒菜) 威(威风) 猪(小猪) 吵(吵闹) 成(成功)2.读一读骨碌碌 神气活现 鹬蚌相争 狐假虎威 让学生生字、词语进行熟练掌握。
课堂小结 我们祖国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今后我们应该多看一些寓言故事,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总结全文,同时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阅读的兴趣。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2.摘抄好词佳句。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狐假虎威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狡猾) (受骗) 鹬蚌相争鹬——啄——威胁蚌——夹——毫不示弱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让学生简单明了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我们不能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鹬蚌相争》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是借助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蕴含道理的理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让学生表演鹬蚌相争,这个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在表演中,领悟了内容,体验了情感,提高了语文素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ǎo hǔ wēi fēnɡ xún zhǎo hú li
( ) ( ) ( ) ( )
huái yí hóu zi hài pà
( ) ( ) ( )
二、给加点字的选择正确读音,划“√”。
蒙住(mēnɡ ménɡ) 野猪(zhū zū) 猪肉(yòu ròu)
违法(wěi wéi) 狐狸(lí li) 费力(fēi fèi)
三、比一比,再组词。
猪( ) 威( ) 扑( ) 狐 ( )
堵( ) 成( ) 朴( ) 孤 (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摇( )摆( ) 半( )半( ) 东( )西( )
神气( )( ) 兴( )采( ) ( )( )洋洋
五、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违反并抗拒。( )
2、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3、疑惑不解。(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狐狸的话蒙住了老虎。(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候走来的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狐假虎威》写 ,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鹬蚌相争》讲了 ,
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
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一下
逮住了狐狸。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我是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的,你要是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你的胆子真大呀!”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狐狸摇了摇尾巴,接着说:“不信,你就跟着我到百兽面前走一趟,看他们怕不怕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猴子啦,野猪 ( http: / / www.21cnjy.com )啦,小白兔啦,梅花鹿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儿。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21教育网
  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真是害怕狐狸呢!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写出了_______很厉害,你是从 、 读懂的。“窜过”说的是狐狸很__________。 21·cn·jy·com
2、“眼珠子一转”说明狐狸_________,正在想鬼主意。“扯着嗓子”是说狐狸心里很怕,但它装成 的样子。狐狸第一次使鬼主意后,老虎 了。狐狸说自己是老天爷派去管百兽的,老虎被 了。 www.21-cn-jy.com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A.狐狸挺厉害的( )
B.老虎挺厉害的( )
C.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老虎 威风 寻找 狐狸
怀疑 猴子 害怕
解析:注意“继续”。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划“√”。
mēnɡ zhū ròu
wéi li fèi
解析:易混字音辨析。
三、比一比,再组词。
小猪 威风 扑倒 狐狸
堵住 成功 朴素 孤独
解析:形近字的辨析。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摇来摆去 半信半毅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 兴高采烈 喜气洋洋
解析:课文词语的积累。
五、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1、违抗
2、半信半疑
3、纳闷
解析:课本词语的积累
六、按要求写句子。
1、老虎被狐狸的话蒙住了。
2、这道题真简单,我毫不费力地就解答出来了。
解析:1、被字句基本的结构为:主语+被+(+名词)+动词+其他成分(结果补语)。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走了百兽 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
2、鹬蚌相争,互不相让,最后渔翁得利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21cnjy.com
解析:从课文中心内容的角度去分析。
八、阅读。
1、老虎 扑 逮 狡猾
2、狡猾 不害怕 半信半疑 蒙住
3、C
解析:1、重点词语的理解。
2、从狐狸狡猾的角度去分析。
3、从课文中心思想的角度去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寓言两则
语文S版 三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猜一猜
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角细小腰,
生性狡猾多猜疑,尾后拖着一丛毛。
(打一动物)
狐狸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猜一猜
生在林中满山跑,身穿斑斓黄皮袄,
百兽之中它称王,威风十足性子躁。
(打一动物)
老虎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什么是寓言
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寓言两则》分别指的哪两则语言?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狐 狸 茂 密 威猛 寻找
hú li
mào
wēi
xún


hài
ròu
ch o
扑倒 怀疑 害怕 吃肉
争吵 小鹿 小猴 小猪

hóu
zhū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违抗
违反并抗拒。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疑惑不解。
半信半疑
纳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老虎正在做什么?
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

你能把它换成哪个词语呢?
逃跑
从这个“窜”字可以
看出狐狸怎么样?
狐狸看到老虎紧张、害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没有,老虎扑过去,一下逮住了狐狸。
狐狸逃跑成功了吗?
老虎厉害吗?
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扑 逮
厉害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没有。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
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狐狸被老虎吃掉了吗?它是怎么做的呢?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说明了什么?
“骨碌一转”表明狐狸正在想鬼主意,它很狡猾。
“扯着嗓子”其实是在掩饰内心的恐惧,用气势吓唬老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老虎一愣。
被狐狸这么一问,老虎听了是什么反应?
说明了什么?
说明老虎有点被吓住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我是老天爷派来管你们百兽的,你要是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
狐狸的主意是什么?
老虎有没有被他给蒙住?
从哪些词语可以知道?
蒙住了
松开了
爪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狐狸摇了摇尾巴,接着说:“不信,你就跟着
我到百兽面前走一趟,看他们怕不怕我。”
这时候狐狸逃跑了吗?
它是怎么做的?
找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神态的词语。
狐狸
老虎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和往常不一样,都很纳闷儿。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是什么反应?
“大大小小……都……”说明了什么?
说明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害怕老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

你怎样理解“狐假虎威”呢?
狐狸是借着老虎的
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我们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鹬,为水滨鸟类,中小体型,羽毛多灰、褐而不艳丽。食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鱼、蛙等,也吃种子、浆果、细根等。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鹬啄住了蚌的肉,蚌夹住了鹬的嘴。
鹬蚌为什么相争呢?
哪些语言表现它们互不相让?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
蚌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
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小组合作分角色
朗读,并演一演。
鹬蚌相争的结果是什么?
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鹬蚌他们两个互不退让,
结果让打鱼的人轻易获利。
“毫不费力……一起”说明了什么?
鹬和蚌怎样做才不会被打鱼的人捉走?
鹬不应该轻易吃蚌,让自己身处困
境,还威胁蚌,现在白白丢了性命!
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现在让渔夫得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还知道其它的寓言故事吗?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我能组词。
猎( ) 炒( ) 威( )
猪( ) 吵( ) 成( )
猎物
威风
吵闹
炒菜
小猪
成功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读一读。
骨碌碌 神气活现
鹬蚌相争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我们祖国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今后我们应该多看一些寓言故事,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
2.摘抄好词佳句。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狡猾) (受骗)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  渔翁得利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