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0-10 11:30:50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上期九年级阳光部实验专题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某物理学习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准备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并从实验室取来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电池和导线若干进行实验.
(1)画好电路图后,小燕同学开始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的.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她开始实验,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小燕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Ib/A
Ic/A
Ia/A
0.18
0.18
0.36
(2)小美同学认为小燕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可能错误,主要原因是: 
 .
(3)小浩说,我们应该换另外两个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2.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3)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 
 .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2)根据图1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接到C处,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答: 
 .
实验小组
IA/A
IB/A
IC/A
1
0.30
0.24
0.54
2
0.21
0.31
0.53
3
0.82
0.74
1.56
4
0.71
0.87
1.57
(4)根据上表得出实验结论: 
 (写出表达式).
4.小沈和小李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电流,为得出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他们还需要测 
 电流.
②小沈指出:若要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
③小李认为:若再添加一个电键和一根导线,就可以不更换电流表的位置而直接测得干路和各条支路的电流,从而得出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在画出该电路图.
5.如图是李强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他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1)在实验中,李强同学可以采用 
 或 
 
的方法来改变电流的大小.
(2)他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使结论更具有 
 .
第6题图
第7题图
6.明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
(1)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IA
IB
IC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丁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选填“一”或“二”)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7.小明用三个电流表和两个小灯泡做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其连接的电路如图a所示.这个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另一实验小组用与小明一样的电路图做实验,采用小灯泡不同,如果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b所示,电流表A3的示数如图c所示,请设计出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数据填写表格中.
8.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电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各小组同学从甲、乙、丙三种规格的灯泡中,选取两个并联起来接在相同电源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然后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C处测量电流.并记录数据.
(1)小明将电流表接在A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较准确,她应该断开开关, 
 ,重新进行实验.
(2)小华测量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电流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 
 .
(3)老师收集到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小组
实验次数
L1的规格
L2的规格
IA/A
IB/A
IC/A
1


0.12
0.12
1.20
2


0.16
0.16
0.32
3


0.20
0.20
0.40
第二小组
实验次数
L1的规格
L2的规格
IA/A
IB/A
IC/A
1


0.16
0.20
0.36
2


0.20
0.24
0.44
3


0.16
0.24
0.40
①分析第一小组的实验数据,会现第1次实验测量的三个数据中有一个过大,可能是读数时出现了错误.你认为他们的错误是 
 ,如果正确读数,该电流值应该是 
 A.全面分析第一组的三次实验,会得到“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都相等,干路中的电流是支路中电流的两倍”.这一结论显然不具有普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②对比第二小组与第一小组的实验数据,还发现:虽然各小组实验时所用电源相同,对于同一规格的灯泡,第二小组测出的电流总比第一小组的大一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9.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说明在开关S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 
 .
(2)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改动后的连线)
(3)小伟同学帮助小红同学在电路中又添加了一块电流表,他们利用再次改动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支路电流相等.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是否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 
 .
10.如图1是小明和小强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未连好的电路,现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且电流表测灯L2中的电流.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帮他们完成电路连接,以符合要求.
(2)按要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选填“闭合”或“断开”),此时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出现了如图3所示现象,则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改正错误后,重新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灯L2中电流为 
 A.
(3)在这个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灯L1中的电流为 
 A.
1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请将图丁实物用线正确连接.
(2)小红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
(3)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4)同学们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电流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并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中的不足是 
 ,
改进方法是 
 .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16
0.24
0.40
(5)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戊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12.小明和小华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小明在图甲中电路A、B、C三点各加一块电流表,并且连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
(1)小明刚要闭合开关时,小华及时制止了他,这是因为闭合开关将会出现 
 的现象而损坏电路中的元件.小华发现这个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道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对如表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来进行的,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 
 .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
IC
第一次测量
0.22A
0.12A
0.1A
第二次测量
0.44A
0.24A
0.2A
第三次测量
0.55A
0.3A
0.25A
(3)过一会儿、发现电流表A、A1的示数一样,此时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1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后,小明把电流表接入图甲的A处,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L1不亮,L2亮,电流表无示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排除电路故障再做实验,电流表在A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你帮小明把该示数填入下表空格处.然后小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B、C两处测电流,并把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0.15
0.25
小明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
(3)小明想,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还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次实验,于是小明和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在图甲的基础上,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方案二:在图甲的基础上,只改变电源电压,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方案三:在图甲的基础上,在其中一条支路换上规格不同的灯泡,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以上三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方案 
 (填“一”、“二”或“三”).
小明选择上述可行方案之一,做了三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2
0.18
0.30
2
0.14
0.21
0.35
3
0.20
0.30
0.50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拆电路改装时,开关必须 
 ;
②小明选择的方案是方案 
 (填“一”、“二”或“三”).2017—2018学年上期九年级阳光部实验专题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某物理学习小组想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准备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并从实验室取来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电池和导线若干进行实验.
(1)画好电路图后,小燕同学开始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断开 的.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她开始实验,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小燕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Ib/A
Ic/A
Ia/A
0.18
0.18
0.36
(2)小美同学认为小燕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可能错误,主要原因是: 由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或选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 .
(3)小浩说,我们应该换另外两个规格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3)应用归纳法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选用的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要足够多.
【解答】解:(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小燕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她实验时选择的两个灯泡规格相同,实验器材太特殊,且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实验次数太少,所以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
(3)根据归纳法的要求,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选用不同的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比较多组数据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故答案为:(1)断开;
(2)由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或选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
(3)不同.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涉及实验注意事项及归纳法的具体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要熟练掌握.
 
2.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断开开关 .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L1断路 .
(3)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 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 换用不同的灯泡测量多组数据 .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根据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分析的;
(3)注意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读数;
(4)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
(5)分析电路的连接,由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
【解答】解: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L1所在支路断路;
(3)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即反向偏转,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
(4)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应改进方法是:换用不同的灯泡测量多组数据.
(5)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电流表A2测电路中电流,S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的电路中,因L1的电压和阻不变,由欧姆定律,通过其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断开开关;(2)L1断路;(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4)换用不同的灯泡测量多组数据;(5)变大.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考查注意事项、故障分析、电流表读数、归纳法的运用及并联电路的规律.
 
3.“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 不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2)根据图1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接到C处,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或电流表“+”、“﹣”接线柱接反 .
(3)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答: 合理,因为实验测量存在误差 .
实验小组
IA/A
IB/A
IC/A
1
0.30
0.24
0.54
2
0.21
0.31
0.53
3
0.82
0.74
1.56
4
0.71
0.87
1.57
(4)根据上表得出实验结论: IC=IA+IB. (写出表达式).
【分析】(1)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
(2)电流表使用前要调零,测量时要使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
(3)实验测量存在误差;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解:(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
不相同的小灯泡.
(2)根据图1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接到C处,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或电流表“+”、“﹣”接线柱接反.
(3)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因为实验测量存在误差,故合理.
(4)由表中可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C=IA+IB.
故答案为:(1)不相同;
(2)电流表指针没有调零或电流表“+”、“﹣”接线柱接反;(3)合理,因为实验测量存在误差;
(4)IC=IA+IB.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考查归纳法的运用、注意事项、误差分析和数据分析等知识.
 
4.小沈和小李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干路 电流,为得出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他们还需要测 各支路 电流.
②小沈指出:若要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更换电路中的电阻 .
③小李认为:若再添加一个电键和一根导线,就可以不更换电流表的位置而直接测得干路和各条支路的电流,从而得出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在画出该电路图.
【分析】①根据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分析;
②多次测量,可以得到普遍的规律,说以应该更换电阻;
③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
①由图可知,此时电流表接在干路中,测的是干路中的电流,为得出件联电路电流特点,他们还需要测各支路电流;
②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多次测量;
③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可以先测一条支路的电流,再测另一条支路的电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①干路;各支路;②更换电路中的电阻;③如上图.
【点评】了解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的连接,探究的过程与结论的得出,属本实验常考的内容.
 
5.如图是李强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他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实验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1)在实验中,李强同学可以采用 改变电源电压 或 灯的规格 
的方法来改变电流的大小.
(2)他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使结论更具有 普遍性 .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I=分析;
(2)多次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解答】解:(1)根据欧姆定律I=,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改变灯的规格的方法改变电流大小;
(2)做三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故答案为:(1)改变电源电压;灯的规格;(2)普遍性.
【点评】本题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及归纳法的应用.
 
6.明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
(1)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
IA
IB
IC
第一次测量
0.1
0.12
0.22
第二次测量
0.2
0.24
0.44
第三次测量
0.25
0.3
0.55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丁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缺少电流单位 ,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一 (选填“一”或“二”)来进行的,实验的结论是: I=I1+I2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分析】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就要用不同的规格的电灯,多做几次实验.
观察数据与前一次的比例关系,可得出是通过改变什么来做实验的,最后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解答】解: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各数值单位不存在,则不足之处是缺少电流单位;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二次的三个数据是第一次的2倍,第三次是第一次的2.5倍,故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得到的数据;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为: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故答案为:缺少电流单位;一;I=I1+I2.
【点评】本题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考查实验注意事项、表格的设计、及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能力.
 
7.小明用三个电流表和两个小灯泡做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其连接的电路如图a所示.这个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另一实验小组用与小明一样的电路图做实验,采用小灯泡不同,如果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b所示,电流表A3的示数如图c所示,请设计出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数据填写表格中.
【分析】(1)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电流应从电流表正接柱流入,据此分析电路的连接找出错误之处改正;
(2)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及至少做3次实验设计表格.
【解答】解:(1)原电路中,两灯并联,两电流表A1A2都与L1串联,且电流表A2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没有测量通过L2的电流,根据电流表与待测电阻串联,改正后如下所示:
(2)如果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b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5A;
电流表A3的示数如图c所示,选用大量程,分值为0.1A,示数为1.6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L1所在支路电流为1.6A﹣0.5A=1.1A,如下表所示:
次数
L1所在支路电流I1/A
L2所在支路电流I2/A
干路电流I/A
1
1.1
0.5
1.6
2
3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如上表所示.
【点评】本题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考查电路的连接及设计表格的能力,找出原图的错误之处是关键.
 
8.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电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各小组同学从甲、乙、丙三种规格的灯泡中,选取两个并联起来接在相同电源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然后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C处测量电流.并记录数据.
(1)小明将电流表接在A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较准确,她应该断开开关, 换用电流表的0~0.6A量程 ,重新进行实验.
(2)小华测量时,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电流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 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3)老师收集到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小组
实验次数
L1的规格
L2的规格
IA/A
IB/A
IC/A
1


0.12
0.12
1.20
2


0.16
0.16
0.32
3


0.20
0.20
0.40
第二小组
实验次数
L1的规格
L2的规格
IA/A
IB/A
IC/A
1


0.16
0.20
0.36
2


0.20
0.24
0.44
3


0.16
0.24
0.40
①分析第一小组的实验数据,会现第1次实验测量的三个数据中有一个过大,可能是读数时出现了错误.你认为他们的错误是 电流表接的是0~0.6A量程,读数时按0~3A量程读数 ,如果正确读数,该电流值应该是 0.24 A.全面分析第一组的三次实验,会得到“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都相等,干路中的电流是支路中电流的两倍”.这一结论显然不具有普遍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每次实验时选用灯泡的规格相同 .
②对比第二小组与第一小组的实验数据,还发现:虽然各小组实验时所用电源相同,对于同一规格的灯泡,第二小组测出的电流总比第一小组的大一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电流表没有调零 .
【分析】(1)从指针偏转角度太小找原因;
(2)出现图示指针反向偏转的问题,是因为电流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接线柱接反了;
(3)①根据在电流表的同一刻度处,0~3A量程的读数是0~0.6A量程读数的5倍计算;
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②根据各小组实验时所用电源相同、同一规格的灯泡,第二小组测出的电流总比第一小组的大一些,从电流表的角度分析.
【解答】解:(1)在测量电流时,出现图中指针偏转角度太小的问题,是因为选用的电流表量程太大了,为了测量结果准确,她应该断开开关,换用电流表的0~0.6A量程,重新进行试验;
(2)在测量电流时,出现图中指针反向偏转的问题,是因为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了,即电流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①分析第一小组的实验数据,第1次实验测量的第三个数据过大,可能是读数时出现了错误;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的量程,但按照“0~3A”的量程读成了1.2A,
则正确读数应为A=0.24A.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之所出现“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都相等,干路中的电流是支路中电流的两倍”结论,是因为选用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器材太特殊,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②已知各小组实验时所用电源相同,对比两个小组的数据可知,对同一规格的灯泡,第二小组测出的电流总比第一小组的电流大0.04A,说明第二组实验时电流表没有调零,导致读数偏大.
故答案为:(1)换用电流表的0~0.6A量程;
(2)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①电流表接的是0﹣0.6A量程,读数时按0﹣3A量程读数;
0.24;每次实验时选用灯泡的规格相同;②电流表没有调零.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中各电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考查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处理方法和归纳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9.小红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说明在开关S闭合后观察到的现象 L1不发光,L2发光;A1无示数,A2有示数 .
(2)请你改动图中一根导线的连接位置,闭合开关S后,使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都有正常示数.(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画出改动后的连线)
(3)小伟同学帮助小红同学在电路中又添加了一块电流表,他们利用再次改动后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且支路电流相等.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是否还有值得改进之处?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
【分析】(1)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如果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与电流表并联电路将短路.
(2)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需要使两灯泡并联,分别测出干路和支路的电流.
(3)在实验过程中,若两灯泡的规格相同,则会造成支路的电流相等.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解答】解:(1)由图可知,L1和电流表A1串联后与下面的导线并联,所以L1和电流表A1将被短路,L1不会发光,A1也没有示数;有电流通过L2和A2,所以L2发光,A2有示数.
(2)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所以应将两灯泡并联,可通过改动导线将L2接入支路中,电路图如图所示.
(3)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但支路电流不一定相等;小伟和小红的实验结论是:支路电流相等,说明当时他们所用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相同的,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L1不发光,L2发光,A1无示数,A2有示数;
(2)电路图如图所示;
(3)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点评】此题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主要考查了电路的连接及短路的特点,考查了学生对实际电路的分析能力,同时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要选择规格不同的小灯泡
 
10.如图1是小明和小强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未连好的电路,现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且电流表测灯L2中的电流.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帮他们完成电路连接,以符合要求.
(2)按要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选填“闭合”或“断开”),此时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出现了如图3所示现象,则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改正错误后,重新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灯L2中电流为 0.36 A.
(3)在这个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灯L1中的电流为 0.44 A.
【分析】(1)根据要求连接电路,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
(2)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根据图中电流表小量程读数;
(3)根据图中电流表大量程读数,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灯L1中的电流.
【解答】解:(1)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且电流表测灯L2中的电流.根据图2甲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L2串联,如下所示:
(2)按要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此时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出现了如图3所示现象,即指针反向偏转,则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改正错误后,重新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灯L2中电流为0.36A;
(3)在这个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图中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则电流表示数为0.8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灯L1中的电流为:
I1=I﹣I2=0.8A﹣0.36A=0.44A.
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断开;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0.36;(3)0.44.
【点评】本题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考查电路的连接、注意事项、电流表读数及并联电路的规律.
 
1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请将图丁实物用线正确连接.
(2)小红同学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 断开开关 .
(3)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正负接线柱接反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4 A.
(4)同学们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电流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并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中的不足是 只有一组数据 ,改进方法是 换用不同规格的两只灯泡,多测几组数据 .
A点电流IA/A
B点电流IB/A
C点电流IC/A
0.16
0.24
0.40
(5)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图戊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分析】(1)分析电路图,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时,要注意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前要断开开关;
(3)连接电路时,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否则电流表指针将反向偏转;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4)只测一组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说明普遍规律,应多次测量.
(5)在不更换电流表位置的情况下,在支路上各接一个开关即可完成实验要求.
【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S控制干路,从电源正极出发,先把电流表、灯L2、开关S串联起来,回到电源负极,然后把灯L1并联在灯L2电路两端,如图所示:
(2)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们忘了将开关断开;
电流表指针是向左方发生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3)闭合开关,由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4)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器材进行多次实验,仅根据一次测量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结论不可靠.
(5)在不更换电流表位置的情况下,在支路上各接一个开关即可完成实验要求即,电路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见上图;(2)断开开关;(3)正负接线柱接反;0.24;(4)只有一组数据;换用不同规格的两只灯泡,多测几组数据;(5)见上图.
【点评】本题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实验,考查了电路故障、电流表的使用、实验数据分析等,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12.小明和小华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小明在图甲中电路A、B、C三点各加一块电流表,并且连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
(1)小明刚要闭合开关时,小华及时制止了他,这是因为闭合开关将会出现 电流表A2的指针反向偏转 的现象而损坏电路中的元件.小华发现这个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道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规格不同).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对如表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一 来进行的,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处的电流
IC
第一次测量
0.22A
0.12A
0.1A
第二次测量
0.44A
0.24A
0.2A
第三次测量
0.55A
0.3A
0.25A
(3)过一会儿、发现电流表A、A1的示数一样,此时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C .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分析】(1)(2)分析电路找出错误之处并改正;
根据表中数据,由支路电流之比相等回答;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4)根据电流表A、A1的示数一样,则两表串联在一起了分析回答.
【解答】解:(1)原电路中,两个电流表串联在一起了,电流从A2的负接线柱流入了,指针反向偏转,右上的电流表测总电流,而通过L2的电流没有测量.所以将左下的电流表与灯L2串联,连接灯L2的左接线柱与电源正极之间的连线是错误的,应去掉,将左下电流表的左接线柱与电源正极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2)后两次电流之比相等,故是通过电源电压操作的,表中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发现电流表A、A1的示数一样,则两表串联在一起了,说明L2断路了,故选C.
故答案为:(1)电流表A2的指针反向偏转;
(2)一;
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3)C.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考查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的使用及数据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1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后,小明把电流表接入图甲的A处,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L1不亮,L2亮,电流表无示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L1支路有断路 .排除电路故障再做实验,电流表在A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你帮小明把该示数填入下表空格处.然后小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B、C两处测电流,并把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0.10 
0.15
0.25
小明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
(3)小明想,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还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次实验,于是小明和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在图甲的基础上,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方案二:在图甲的基础上,只改变电源电压,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方案三:在图甲的基础上,在其中一条支路换上规格不同的灯泡,测出A、B、C三处的电流.
以上三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方案 一 (填“一”、“二”或“三”).
小明选择上述可行方案之一,做了三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2
0.18
0.30
2
0.14
0.21
0.35
3
0.20
0.30
0.50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拆电路改装时,开关必须 断开 ;
②小明选择的方案是方案 二 (填“一”、“二”或“三”).
【考点】H#: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专题】13
:实验题;5A5: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后开关、电源串联组成电路,据此进行解答;
(2)①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L1不亮,L2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L1支路断路,否则L2不亮;
②根据电流表的路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然后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
(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需要换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
①为了防止短路的发生,在连接和拆除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的;
②分析A、B两处的电流变化关系,然后判断.
【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后开关、电源串联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
(2)①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L1不亮,L2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L1支路有断路;
②图丙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IA=0.1A,
由表格数据可知,IA+IB=IC,
故可得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方案二和方案三:换用不同的规格的小灯泡,或者增加电池的节数改变电源电压,测出三处的电流,可以得出多组不同的实验数据,故可以得出普遍规律;而方案一中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得到的实验数据都是相同的,故不可行;
①为了保护电路,在拆电路改装时,开关必须断开;
②分析A、B两处的电流的变化关系可知,通过A处电流的变化倍数和通过B电流的变化倍数相等,说明选择的实验方案是二.
故答案为:
(1)如上图所示;
(2)L1支路有断路;0.10;各支路电流之和;
(3)一;①断开;②二.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图的连接、电路故障的判断、电流表的读数、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好实验数据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