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
篇目一 湘
夫
人
一、字音认读
1.北渚(zhǔ)
2.眇眇(miǎo)
3.袅袅(niǎo)
4.白(fán)
5.罾(zēng)
6.沅(yuán)
7.澧水(lǐ)
8.潺湲(chán
yuán)
9.麋鹿(mí)
10.江皋(gāo)
11.西澨(shì)
12.葺(qì)
13.荪(sūn)
14.兰橑(lǎo)
15.薜荔(bì)
16.庑门(wǔ)
17.九嶷(yí)
18.褋(dié)
19.搴(qiān)
20.汀洲(tīng)
21.芳椒(jiāo)
二、词语积累
1.袅袅兮秋风
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2.与佳期兮夕张
期:约会
3.鸟何萃兮中
萃:聚集
4.夕济兮西澨
济:渡水
5.罔薜荔兮为帷
罔:通“网”,编织
6.合百草兮实庭
实:充满
7.捐余袂兮江中
捐:丢弃
8.遗余褋兮澧浦
褋:汗衫
9.聊逍遥兮容与
聊:姑且
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10.将以遗兮远者
以:用来
11.时不可兮骤得
骤:轻易,一下子
三、佳句诵读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3.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4.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5.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6.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7.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说作者
(一)简介: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异常,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于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评价:杰出的政治家、爱国诗人。
?
寻背景
屈原曾两次被放逐,在第二次被放逐的20年间,他最终修订完成了长期以来收集并整理的民间乐歌《九歌》。《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反映了当地巫风盛行的情况。《湘夫人》就是《九歌》中的一篇。
?
链常识
1.楚辞
战国时期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诗体。因《离骚》是楚辞中最伟大的作品,所以楚辞也称为“骚体”。特点是:①篇幅较长;②句式参差灵活;③多用“兮”字。
2.《楚辞》
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的作品共十六篇编辑而成。其中屈原的作品最多,价值最高。《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我国诗歌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骚”指《楚辞》。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描写了怎样的意境?分析其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
提示:①写景如画,作者通过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凄清杳渺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②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强烈的失望带来了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情化的描写,这就叫情景交融。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2.“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提示:比兴,并且是以此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3.作者在第三段连续罗列了荷、荪、椒、桂、辛夷等十多种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列举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这些景物都非常美,目的是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用这些美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4.文中写湘君为湘夫人装饰爱巢的名花香草的诗句,运用了哪些常用的手法?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这里用流光溢彩、华丽炫目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之情,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着,写得越夸张,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蝶恋花 月下醉书雨岩石浪①
[宋]辛弃疾
九畹②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③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注] ①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三十余丈,状甚怪;篇末“石龙”指此。②畹:古代称30亩为一畹。③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的文学成果,得于屈原作品者尤多。作者那坚韧执着往而不返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屈原所谓“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极为相似。
B.词的主题,是抒发作者不得志与少知音的牢骚情怀,作者并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心事,而是通过比兴的手法,以香草美人自喻,曲折有致地表达出满腹的悲愤。
C.作者连用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瑟弦断这三个极富象征意义的词,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遭受南宋朝廷当权的主和派的嫉妒和排挤,长期投闲置散,无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无人理解自己。
D.年辈早于作者的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小重山》词的结尾感叹说:“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词上阕最后两句即化用岳飞之词,以宝瑟清音,弹得弦断也无人会意为喻,表达了与岳飞不一样的愁绪。
E.“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作为这首词中的结尾二句,可以说是全篇的最后一个层次,它的用意在于呼应开篇“空谷无人”的境界,再次诉说词人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
解析:选AD A项,与屈原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极为相似。D项,表达了与岳飞同样的怨抑之情。
2.该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词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词抒发了词人自感虚度年华、政治失意、理想难以实现而又知音难觅的痛楚之情。“冉冉”句感慨年华已逝,虚度此生。“水满”“何处”二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结尾二句,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唤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竹轩诗兴
[宋]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①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①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3.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4.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二、语言应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据说,清明这天一定要放风筝。有些地区还举办放风筝比赛,认为风筝飞的高低是年景好坏的标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传历史上第一只风筝,是在春秋时代制造的。按其构造,风筝一般有硬膀、软膀、排子、长串、桶形等区别。为了增强风筝的娱乐性和趣味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风琴、笛哨、锣鼓等。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京、天津、潍坊和南通最为著名。
答案:①风筝放得越高预示年景越好 ②还可以在风筝上附加一些特殊装置 ③我国的风筝产地有很多
6.下面是某公益慈善项目“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流程图,请把此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市民投放废旧衣物到回收站,经过整理、分类,可利用的经过清洗、消毒后进行整理、包装,棉衣裤类入库,捐赠做慈善;衣裙裤类通过爱心慈善超市,赠送需要帮助的人;不可利用的经包装后运输到有资质的加工厂加工,实现循环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