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篇章一、绝路逢生----原因篇
井冈山瑞金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材料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主权和领土不断沦丧。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1930年
至
1933年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毛泽东
(前三次)
胜利
博古
李德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1933年10月至
1934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军队人数红军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由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第二篇章二、山重水复----开始篇005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开始后中央红军后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与挫折? 毛泽东
贵州
敌人力量薄弱讨论中 央于都瑞金吴起镇会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陕甘宁将台堡第三篇章三、柳暗花明----转折篇
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确立了……这次会议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是党的历史上…… 。内容时间材料一: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 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在赣南、闽西一带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被迫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
------岳麓出版社 必修一
材料二:1935年,红军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从此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岳麓出版社 必修一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讨论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转折点幼稚第四篇章 四、历史丰碑----胜利篇
长征后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如何由胜利走向胜利?想一想:泸定桥赤水 河湘 江★长征后期由胜利走向胜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中 央于都瑞金吴起镇会宁突破湘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将台堡中 央于都瑞金吴起镇会宁突破湘江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将台堡飞夺泸定桥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翻 越 雪 山爬雪山过草地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宁会宁会师楼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动脑筋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还缺少粮食给养。材料一: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
——毛泽东
材料二: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数字看长征》
长征胜利的
历史意义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航天精神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族复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
乐观向上、紧密团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看我强大祖国总结长征长征原因: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 1935年10月到达陕西的吴起镇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结果: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胜利的保障:遵义会议和长征精神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的 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2017遂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 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2017 湖北省黄冈市】中共历史上有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其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当堂训练3、【2017巴中】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③⑥
4、【2017?山东德州】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2)“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战役是什么?
?
?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