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第2章 探索生命(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第2章 探索生命(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0-10 16:50:46

文档简介

课件7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课堂十分钟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配北师大版
1. 下列不属于自然科学活动的是( )
A. 观察 B. 调查
C. 实验 D. 吃食物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物理现象 B. 化学现象
C. 生命现象 D. 社会现象DC3. 下列职业与生物学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农业技术员 B. 医务工作者
C. 生物学教师 D. 城市建筑工人
4. 19世纪,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著名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生物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米勒
C. 巴斯德 D. 特朗普DA5. 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科学家是( )
A. 法国科学家拉马克
B.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C. 瑞典科学家林奈
D.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
6. 对生物的描述和分类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哪一位科学家的研究使得分类学称为一门科学?( )
A. 林奈 B. 巴甫洛夫
C. 巴斯德 D. 达尔文AA7.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科学家主要来自6个国家,其中只有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它是( )
A. 越南 B. 印度 C. 中国 D. 美国
8. 今天的分子生物学是建立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的,发现这一结构的是( )
A. 林奈 B. 达尔文
C. 沃森和克里克 D. 哈维
9. 达尔文的有关生物进化的著作是( )
A. 《昆虫记》 B. 《物种起源》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CCB10. 科学工作者进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分类、调查、实验等。其中林奈创立分类学和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主要用到的方法分别是( )
A. 观察法、实验法 B. 实验法、观察法
C. 调查法、分类法 D. 分类法、调查法
11. 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 门、科 B. 界、种
C. 纲、门 D. 种、界AB12.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指( )
A. 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
B. 解释各种生命现象的原因
C. 研究人类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D. 研究人类遗传的特点和规律A课件14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配北师大版1.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生物学。
2. 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3. 能将教科书中列举的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联系起来。
4. 能初步认识生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生命科学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变化。一、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 自然科学活动包括 、 、 、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2. 19世纪初,法国学者 首次提出“ ”这个科学名词。
3. 瑞典科学家 创立了统一的 ,被称为“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 。观察生物学拉马克调查林奈实验生物命名法分类学之父界、门、纲、目、科、属、种4. 英国科学家 创立了 ,用
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5. 英国人 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了 。
6. 林奈的生物分类学的创立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建立,主要运用的是 的方法,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 方法的科学家。
7.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 和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 ,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哈维血液循环观察描述沃森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实验达尔文8. 美、德、法、英、日、中等国共同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1年年初已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二、生物学及其研究对象
9.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的 、 、 、 、 、
、 的科学。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一、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 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拉马克 B. 林奈 C. 达尔文 D. 哈维
2. 达尔文是用什么观点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 )
A. 用进废退 B. 神创论 C. 自然选择D. 辩证唯物主义
3. 下列属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著作的是( )
A. 《本草纲目》 B. 《昆虫记》
C. 《物种起源》 D. 《寂静的春天》BCC4. 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是( )
A. 达尔文 B. 拉马克
C. 林奈 D. 沃森和克里克
5. 下列科学家中,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的是( )
A. 林奈 B. 哈维
C. 达尔文 D. 沃森DB6.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纲猫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
A. 种 B. 门 C. 属 D. 目
7.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国家有( )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⑤日本⑥中国⑦韩国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④⑤⑦ D. ①②③④⑤⑥DD二、生物学及其研究对象
8.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
A. 生命现象 B. 生命活动规律
C. 一切物体的活动规律 D. 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学研究的范围? ( )
A. 利用科学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 研究人类的基因库,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C. 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 开发核能源,解决能源危机DD10. 下列哪种现代技术能培育出转基因玉米? ( )
A. 物理 B. 化学
C. 生物 D. 数学
11. 下列哪一项说明人类的生产需要生物科学知识? ( )
A. 三峡大坝截流选择在枯水期
B. “神舟”五号飞船进行第五次飞行试验
C. 利用细菌生产、制造胰岛素
D. 纳米材料用于衣服制作
12. 下列与生物学有联系的职业是( )
A. 司机 B. 工程师
C. 药剂师 D. 幼儿教师CCC13.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探究逐渐接近对( )
A. 生命现象的研究
B. 生命表面现象的研究
C. 生命秘密的研究
D. 生命本质的研究
14. 分子生物学建立的基础是 ( )
A. 实验法的运用
B.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林奈的生物分类DB15. 从19世纪开始,人们将植物学与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初步取得成果,生物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一科学名词的科学家是 。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是建立在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基础上的,他们共同发现了 结构。
(3)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我国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著有药学巨著《 》,他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英国人哈维通过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发现了 ,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拉马克DNA分子的双螺旋本草纲目观察法血液循环实验法16.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下表表示人和小麦的分类地位。门纲目科属(1)请把上表补充完整。
(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3)智人种的学名为Homo sapiens,这种命名方法被称为“双名法”,是由 创立的。
(4)下面是椰子在不同分类等级所处的位置,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椰子、植物界、椰子属、棕榈目、棕榈科、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
椰子、 、 、 、 、
、 。种林奈椰子属棕榈科棕榈目单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植物界课件7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堂十分钟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配北师大版1. 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分类法
2. 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在观察到响尾蛇在捕猎中表现的奇特现象后,接着进行了实验法研究的哪个步骤?(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 出假设
D. 分析实验现象AA3. 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设想: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属于实验法研究的哪个步骤?( )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 作出假设 D. 分析实验现象
4. 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设计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
A. 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
B. 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
C. 起重复实验的作用
D. 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CA5. 在自然或真实的条件下,不对研究对象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分类法
6.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造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生物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分类法BA7. 在探究实验中,往往要设置对照,设置对照的主要作用是( )
A. 为了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B.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C. 设置重复实验
D. 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8.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温度 B. 水
C. 光 D. 土壤DC9. 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为了控制变量要设置对照。下列几组对照中不合理的是( )
A. 潮湿与干燥 B. 光照与黑暗
C. 室内与室外 D. 高温与低温
10.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 修改假设 B. 修改实验数据
C. 重新进行实验 D. 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CB11. 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3只、10只,使用的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某兴趣小组在太平山上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为掌握该地区野生红豆杉的分布情况,研究小组继续到邻近地区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 )
A. 测量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DC课件19张PPT。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 配北师大版1. 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 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3. 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一、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
1. 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 ;(4) ;(5)实施实验并记录;(6) ;(7) 。实验法分析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发现并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3. 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 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 ,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等。
二、科学探究的其他方法
4. 除了实验法以外,进行生物学研究还有其他许多方法,如 、 、 、 等。对照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一个变量一、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
1. 实验研究法包括几个重要的步骤,其顺序一般是( )
①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②发现并提出问题③实施实验并记录④设计实验方案⑤作出假设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实验现象
A. ②①⑤④③⑦⑥ B. ①②⑤④③⑦⑥
C. ②①⑤④⑥③⑦ D. ②⑤④③①⑦⑥A2. 为确保探究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同因素应设置( )
A. 相对条件 B. 相同条件
C. 不同条件 D. 相似条件
3.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
A. 1只 B. 5只
C. 10只 D. 8只BC4. 在“响尾蛇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法研究中,科学工作者必须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B. 更好地提出一个问题
C. 能够正确地解释实验结果
D. 更好地做出合理的假设
5.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 )
A.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B. 所有的变量都应相同
C. 实验变量不相同,其他变量相同
D. 实验变量相同,其他变量不相同DC6.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A. 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 便于观察
C. 控制变量
D. 设置一个对照实验D
7.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潮虫(鼠妇),如下图所示。他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 高温、干燥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污浊 D. 阳光充足B8. 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两处应是( )
A. 20 ℃、不充足 B. 20 ℃、充足
C. 30 ℃、不充足 D. 30 ℃、充足B9.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B. 重新进行实验
C. 修改假设
D. 修改实验数据
10. 某次实验中,小明对某值连续测量3次,得到了以下数据:79、78、80。如果作为最后的实验结果,应选( )
A. 80 B. 79
C. 任何一个 D. 78DB11. 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 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C. 该科学家是否是这一领域的权威
D.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12. 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之一。在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
A. 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B. 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C. 应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D. 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DA二、科学探究的其他方法
13.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边观察边记录
B. 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 观察时必须积极思考
D. 只有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存在的
14. 我国的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取的是 (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分类法DC15.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草地和树林中的湿度,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比较法A
16. 1747年,欧洲有位科学家将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进食,如下表所示:

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
(1)这位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这位科学家所研究的问题是
。实验法橘子和柠檬对治疗坏血病是否有效17. 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请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因素是 。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正常生活。
(5)得出结论: 。20空气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18. (2015 长沙)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伊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1)完善实验过程清水数量(2)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 ;
(3)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 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4)假如小伊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1%洗手液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