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图示资源库
201010a1
第1期
微笑PP
小A博客htp://mppt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
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
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
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
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要的原因。
3、
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教学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想必大家都是共青团团员了吧?会唱团歌不?在这首团歌里面,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爆发,会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呢?这件发生在93年前的历史事件它是怎么发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6页,先阅读相关的内容。
背景:(可简化这两点)
国际:美日加紧侵华
俄国十月革命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工人阶级壮大(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思想基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索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5月4日—6月3日
6月5日—7月初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口号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方式
罢课
罢工
罢市
罢课
结果
被捕
释放
罢免
拒签
意义: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特点(各阶层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作用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导推动)——领导
作用与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
运动相结合的进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首先我们要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无产阶级领导的凡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新肯定就有旧,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凡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而要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到底新在哪我们可以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较得出,首先是他们的领导阶级,其次指导思想,还有革命前途
旧
←
五四
→
新
资
无产阶级(领导阶级)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革命由失败逐渐走向胜利(革命前途)
我们知道了它的新的地方后,对于说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就好理解了,因为要区分新旧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两种革命的领导阶级的不同,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的舞台,从此以后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所以说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关于共产党我们都不陌生,他就是现在我国的执政党,从他诞生到新中国的成立只用了二十多年,就完成了从林则徐到孙中山80多年来许多仁人志士想要完成的事业,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共产党有如此力量完成这些事。那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目当然共产党的成立绝不是偶然的饿,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五四运动过后,中国已具备诞生的条件。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其斗争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随之诞生
中共为什么能产生呢?产生的条件怎样?
内部条件:经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阶级: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共是怎样诞生的,也就是一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代表及主要内容:党的纲领,中心任务,中央机构
在抗战时党的影响在人民心中日益增强,所以希望设一个建党节来纪念党的诞生。当时在延安,参加过党的一大会议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由于时隔多年,档案难寻,党的一大开幕日期一时无法确认。于是他们就把7月的第一天作为党诞生的纪念日。1941年6月,党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正式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尽管后来考证出党的一大是在7月23日开幕的,但仍然以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意义:宣告共产党诞生,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哪:1、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
②阶级性质: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③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
④代表利益: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条件
二七惨案后,中共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护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认识到改组国民党的必要
共产国际的帮助
标志:国民党“一大”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像京汉铁路大罢工,但是遭到了军阀的残酷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所以共产党人感到工人阶级的力量还很小,不能独立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于是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党内合作”就是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最终国共两党党员都在国民党内进行合作。当然,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党员在组织上、思想上还保留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独立性。“党外合作”是两党并没有谁加入谁,而是以党和党的形式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比如抗日战争。
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动员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了这场革命当中,于是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因此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中国,决定北伐。
2.北伐战争
条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5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军
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结果:
①歼灭吴孙主力
②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北伐消灭了两大军阀也就极大的动摇了在他们背后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且也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眼看着这场国名革命运动即将取得胜利,那最后他有没有取得成功呢 北伐战争的推进极大的损害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为了维护在华利益,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而他们看中了蒋介石。
3、国民革命失败
标志: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主观:
①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中共年幼缺乏斗争经验
③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A、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反帝反封任务;
B、异:开端(旧:1840年鸦片战争;
新:1919五四运动)
领导(旧:资产阶级或农民阶级;
新:无产阶级)
思想(旧:三民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前途(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实现社会主义)
【教学小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超越而努力。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影响;
2.了解中共“一大”
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3.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大革命运动的主要史实。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五四风雷
1.导火线:1919年,____________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中心在________,主力是________。
(2)第二阶段:中心在________,主力是________。
3.结果:初步胜利
(1)____________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________、陆宗舆、________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____的革命运动。
(2)特点:____________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____________传播到工人中去。
(4)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________运动的日益结合。
(2)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__________、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海召开。
(1)奋斗目标:推翻__________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2)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__________。
(3)中央机构:__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知识点三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原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__________。
(2)过程
①决定: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形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北伐战争
(1)历史背景
①国共合作后,________________高潮迅速到来。
②1925年,__________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________革命根据地。
(2)战争进程
①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__________、孙传芳和____________三派势力。
②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__________。
③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________。
3.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破坏。
②________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2)标志:蒋介石和________发动反革命政变。
(3)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____________,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误区警示]
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不是中共首先倡导的,而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结果。共产国际首先倡导国共合作,先说服了孙中山,又说服了中共,二七惨案的教训使中共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于是中共三大上正式决定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深度点拨]
虽然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思维点拨]
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党依然保持组织上的完整性和政治上的独立性。
[易错提醒]
1.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2.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民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的;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史料实证】
探究点 国共合作的原因
材料一 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它既依靠自由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小资产阶级,又依靠知识分子和工人。
材料二 由于国内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由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而且由于这个民族革命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
思考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有哪些?
【史论总结】
国民革命失败的表现及原因
(1)表现
①革命阵营内蒋、汪背叛革命,成立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
②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他们是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③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原因
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尤其是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寻找其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②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活动一再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答案
一、
1.巴黎和会
2.(1)北京 学生 (2)上海 工人
3.(1)北洋军阀 (2)曹汝霖 章宗祥
4.(1)反帝反封建 (2)青年学生 (3)马克思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
1.(1)工人 (2)陈独秀
2.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资产阶级 (2)工人运动 (3)陈独秀
三、
1.(1)革命统一战线
2.(1)①国民革命运动 ②国民政府 广东 (2)①吴佩孚 张作霖 ②长江流域 ③武汉
3.(1)②陈独秀 (2)汪精卫 (3)全面破裂
史料实证
材料一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材料二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民族革命,工人阶级力量相对弱小。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 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④体现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某中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应是( )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美帝国主义
3.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下列口号中,能够完整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还我青岛”
4.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的教育家罗家伦曾撰文指出:“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这反映了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
A.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国共合作开始
D.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6.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突出特点是( )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采取武装斗争方式 ④由国民党直接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8.
《泸县志》云:“蜀汉诸葛亮依山势为城……始建龙透关。”刘伯承等在此领导了泸州起义,被称为八一南昌起义的预演。泸州起义纪念碑如图为两支步枪图案组成,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意泸州起义时间。该起义发生在( )
A.土地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失败,最重要的标志是( )
A.被反动势力篡夺革命果实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C.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工农运动陷于低潮
10.陈独秀说:“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一认识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促进国共合作的建立
C.指明了中国国民党的道路
D.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11.下面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中,反映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的是( )
A.“目前,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重点是土地革命”
B.“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
C.“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想对国民革命和国民党有所贡献”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2.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要是基于( )
A.蒋介石的野心日益膨胀
B.陈独秀对蒋介石妥协退让
C.蒋介石和汪精卫争夺权力
D.旧的北洋军阀统治已被基本推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深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摘自中共“三大”决议
材料二 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希望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导地位。
——摘自中共“三大”宣言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之加入本党,……在于灼知今日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之现状,并非国民革命无由打破;而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其原有之共产主义,固不因之抛弃,而鉴于时势之关系,初不遽求其实现,故与本党主义亦无所冲突。
——摘自国民党中央训令(1924年)
材料四 我们参加民族运动,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且为了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绝不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沈(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德谟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中共“四大”决议(1925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和目的,并找出中国共产党理论错误的根源。
(2)试找出材料三中的哪些结论是不正确的?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国共合作实现后分歧是否消除?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歧?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共合作应该体现怎样的原则?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巴黎和会现场
图2五四运动浮雕
材料二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振兴中华民族。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1)材料一中图1、图2之间有什么关系?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五四精神主要有哪些内涵?
参考答案:
1-12
CBCAD
BBBBB
BD
13.
答案:(1)原因: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弱小;中国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共产国际决定。目的:将国民党改组为依靠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组织;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根源: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认识并不清楚,过多强调工人阶级力量弱,革命必须依靠资产阶级。
(2)不正确的内容:认为中共不加入国民党,则“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中共加入国民党,则“惟本党之主义是从”。因为从材料二中可知:中共加入国民党的目的在于把国民党变成一个各革命阶级的联盟;材料四说明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是为了实现中共民主革命的纲领。
(3)双方的分歧仍然存在,因为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4)应以民族利益为重,采取现实的精神和求同存异的态度。
14.
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意思相近亦可)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一些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