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2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2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0-11 07:13:52

文档简介

2-3-2
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度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知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条件对化学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
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有些反应速率很快,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而有些反应速率很慢,如石油的形成。可见,不同物质化学反应速率相差很大,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板书]
一、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演示]课本20页实验2-2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
加入试剂
4mL
0.01mol/L
KMnO42mL
0.1mol/L
H2C2O4
4mL
0.01mol/L
KMnO42mL
0.2mol/L
H2C2O4
实验现象
褪色时间
结论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补充实验]
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表
编号
Na2S2O3溶液



出现浑浊的时间(秒)
1
10ml
0
10ml
2
5ml
5ml
10ml
【板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实验解释】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明确)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
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
2.对于可逆反应aA
+bB
cC
+
dD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B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D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D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增加A或B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
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应用】1.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
2.
制Fe(OH)2时,通过降低NaOH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Fe(OH)2被氧化的速率。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途径:已有的实验知识
(提出以下几个实验)对比
1.
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实验。
2.
CaO固体与SiO2固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iO3。
3.
SO2
与O2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SO3。
(讨论)给上述三个反应的容器加压,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是怎样变化的?
【事实的处理】列表比较
编号
反应物的状态
加压后反应物浓度变化
加压后反应的速率变化
1
2
3
【板书】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会加大。
【解释】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明确)1.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多到原来的2倍,即体系中各个物质的浓度都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
2.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很小,因而它们的浓度改变也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结论的再理解】
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影响反应速率的。我们在分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最终落实到浓度上,将压强问题转化为浓度问题。
2.
对于那些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3.恒容时加入惰性气体使压强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压时加入惰性气体使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演示]课本21页实验2-3
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与0.1摩/升的硫酸5毫升反应的对比表


0.1mol/L的Na2S2O3
0.1mol/L的H2SO4
反应温度
(℃)
反应中出现浑浊的时间(秒)
1
5ml
5ml
冷水
2
5ml
5ml
热水
【板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要加快。经过实验测定,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到原来的2~4倍。
『回顾』1.
Cu与浓硫酸在常温条件下和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情况的对比。
2.
Mg条分别与冷水和沸水的反应情况的对比。
【实验事实的处理】1.化学用语化(写方程式)
(1)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H2O

S2O32-
+
2H+
==
SO2
+
S↓+
H2O
(2)Cu
+
2H2SO4(浓)===
CuSO4
+2
SO2↑+2
H2O
(3
)Mg
+2H2O
===
Mg(OH)2
+
2H2↑
【解释】为什么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明确)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分子总数一定,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高,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而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量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加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体系的温度,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活化分子数都增加,所以,正反应的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应用】
1.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通过给反应物加热来增大反应的速率。
2.
合成氨工业中,是在50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加快反应进行的速度。
3.
为防止食品变质,我们将食品放入冰箱中保存,以降低食品变质的速率。
【科学探究】课本21页科学探究:不同温度下碘化钾与稀硫酸反应(淀粉指示颜色)的速率不同。
(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演示】22页演示实验2-4: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
(复习回顾)用KClO3制氧气的实验
【实验事实的处理】
(1)
2H2O2
==
2H2O
+
O2↑
(2)
2KClO3
==
2KCl
+3O2↑
(1)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对比表
编号
无催化剂时的反应情况
有催化剂时的反应情况
1
(2)用KClO3制氧气实验的对比表
编号
无催化剂时的反应情况
有催化剂时的反应情况
【结论】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解释】为什么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明确)当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一定时,使用催化剂可使反应途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得活化分子的百分比增大,因此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有效碰撞频率增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加大。
【对结论的再认识】1.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仅仅是改变始态到终态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的结果。例:
(1)在加热条件下:
2Cu
+
O2
==
2CuO
2CuO
+2
CH3CH2OH
==
2Cu
+2
CH3CHO
+
2H2O
(2)氮的氧化物破坏臭氧:
NO
+
O3
==
NO2
+
O2
NO2
+
O
==NO
+
O2
2.
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正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负催化剂。如不作特殊说明,均指正催化剂。
3.
对可逆反应而言,正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且加快的程度相同。相反,负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减小的程度相同。
【应用】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约85%的反应需要催化剂。尤其是现代大型化工业、石油工业中,很多反应还必须使用性能良好的催化剂。例;接触法制硫酸工业。
(五)其它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光、磁场、超声波、颗粒大小、溶剂性质…等
[随堂练习]
1.一般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B
)。
升温;②改变生成物浓度;③增加反应物浓度;④加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NO+2CO=N2+2CO2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更大
(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3.设
C+CO2
2CO-Q1,反应速率为υ1;N2+3H2
2NH3+Q2,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
A)。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υ1增大,υ2减小(D)υ1减小,υ2 增大
4.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如图2-1-1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C
)。
(A)
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5.煅烧硫铁矿产生二氧化硫,为了提高生成二氧化硫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B)。
(A)把块状矿石碾成粉末
(B)向炉内喷吹氧气
(C)使用Fe2O3作催化剂
(D)降低体系的温度
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O2
2SO3反应,现控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
①在4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应;
②在400℃时,20molSO2与5molO2反应;
③在3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应;
问: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②_;正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③__。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2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会加大。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要加快。经过实验测定,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到原来的2~4倍
(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其它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度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知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共35张PPT)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炎炎夏日,食物也怕“热”,需要及时放到电冰箱中;而发酵时却常用温水。
【思考】(1)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稀盐酸与CaCO3反应,与粉末状CaCO3的反应剧烈,迅速生成大量二氧化碳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能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更多的氧气
通过上述现象和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催化剂能加大反应速率;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第2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学习目标
1.
会分析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知道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的含义,能够根据相应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
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及实质
学习难点
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及实质
一、内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实验:在三只试管里分别放入5
mL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分别加入长短、粗细大致相同的铜丝,铝丝,铁丝。
交流研讨
稀盐酸分别与铜丝、铝丝、铁丝反应
铜是氢后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的反应速率快,说明物质的性质即内因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二、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有浓度、压强、温度、表面积和催化剂。浓度越大、压强越大、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使用催化剂,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交流研讨
结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现象: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与气体分子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交流研讨
对于气体来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积与所受的压强成反比。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体积就缩小,则浓度就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加快。
由于压强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几乎无影响,因此对于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恒容时,若充入与平衡体系无关的气体虽总压增大,但各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归纳总结
容器的体积缩小或增大均会改变浓度,浓度改变反应速率一定会改变
体积不变,充入N2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并未改变,反应速率基本不变
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总压强不变,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同等程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
C
学以致用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在两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10
mL
1
mol/L盐酸,然后给其中一支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装置
交流研讨
结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现象:当给其中一支试管加热时,气泡的量增多,反应加快。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放热反应、吸热反应都适用。升温,v吸、v放都加快;降温,v吸、v放都减慢。
A
学以致用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在两个放有少量大理石的锥形瓶里,分别加入少量5
mL
5%的H2O2溶液和三滴洗涤剂,再向其中一个锥形瓶中加少量MnO2粉末。观察反应现象。
交流研讨
大理石与H2O2反应装置
结论: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现象:在H2O2溶液中加MnO2粉末时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在没有加MnO2粉末的试管中只有少量气泡出现。
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可知: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能同等倍数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催化剂不是只提高正反应速率,而是同时、同等程度地提高正、逆反应速率。
B
学以致用
5、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4mol/L的稀盐酸分别与块状的大理石和粉末状的大理石反应。
交流研讨
稀盐酸分别与粉末状和块状大理石反应
结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反应现象:4mol/L的稀盐酸与粉末状的大理石反应剧烈,迅速生成大量气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浓度:是主要因素,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2)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减低温度,速率减小。
归纳总结
(6)其他因素:反应物的状态,电磁波,溶剂的性质等。
(3)催化剂:加快/减缓反应速率。
(4)固体表面积:增大表面积,反应速率增大。
(5)气体压强: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
1.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当堂检测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mol/(L·min)。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0.013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mol·L-1,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
1.0
催化剂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υ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υ1,则υ3
__υ1
(填“>”“=”或“<”)
,且C3___1.0mol·L-1(填“<”“=”或“>”)。


当堂检测
2.增大压强,能使下列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___
B、C
A.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
B.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O2和H2

C.将CO2通入石灰水中
D.Na2O溶于水
当堂检测
3、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2O3+
3H2
=2Fe+3H2O,采用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___
A.增加Fe2O3投入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通入H2
的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
A、D
4.当A、B两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比相同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A+2B=3C,10℃时测得反应速率υB=0.2mol·L-1·s-1,50℃时测得反应速率υA=25.6mol·L-1·s-1若温度每升高10℃,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几倍,则n约为_
C
A.3
B.3.5
C.4
D.4.5
舌头是柔软的,但也是血做的刀,稍不慎,开口就会伤人,伤在他人的心灵。2-3-2
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知道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的含义,能够根据相应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学习难点: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自主预习】
1.根据课本试自学有关碰撞理论的知识。
(1)有效碰撞:能够引发
的碰撞。
(2)活化分子:能够发生
的分子。
(3)活化能: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活化能越小,普通分子就越
变成活化分子。如图所示:反应的活化能是
,反应热是

(4)普通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
(5)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是
的。活化分子的
越大,单位体积内
越多,单位时间内
的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

活化能降低→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的性质,不同化学反应具有
的反应速率。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也产生影响。
【预习检测】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A.①②③④⑤
B.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
2.对于反应:2SO2+O2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SO3的速率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O2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压缩体积

恒容下充入Ne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0.01mol/L
KMnO4酸性溶液与不同浓度的的H2C2O4
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写实验记录卡:
加入试剂
0.2mol/L的H2C2O4
0.1mol/L的H2C2O4
实验现象
褪色时间
实验结果
mol/L的H2C2O4褪色更快。
【结
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
反应的速率。
【原
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
的数目增多,
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
。反之,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理
解】: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
2.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归纳总结]
改变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为
增加反应物浓度,
速率增大。
增加生成物浓度,
速率增大。
【学以致用】
1.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放入盛有10mL2mol/LHC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50mL,X和HCl
和缓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3mol/LX溶液
B.
20mL2mol/LX溶液
C.10mL4mol/LX溶液
D.10mL2mol/LX溶液
2.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5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等于
3
mol
B.
大于
3
mol
C.
小于
3
mol
D.
等于
3.5
mol
探究活动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
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当温度一定时,增大体系的压力,反应速率会

【原
理】:对气体参与的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温度下,压强越大,一定质量的体积就越
,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越
,活化分子的数目
,有效碰撞次数
,化学反应速率
。反之,压强越小,化学反应速率

【强调】:1.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而影响反应速率的。我们在分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最终落实到浓度上,将压强问题转化为浓度问题。
2.
对于那些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增大体系的压强,反应物浓度都增加,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3.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很小,因而它们的浓度改变也很小,可以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总结】:1.恒压时(即体积可变的容器),增大压强--→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2
.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3.
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应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4.
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应气体)--→体积增大
--→浓度减小
--→反应速率减小。
【学以致用】
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2.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SO2(g)+NO2(g)SO3(g)+NO(g) ΔH=akJ·mol-1。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测出SO2的转化率(SO2、NO起始量一定)随条件P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0~15
min内反应速率小于15~20
min的反应速率,P为升高温度
B.10~20
min内反应速率小于20~40
min的反应速率,P为减小SO3的浓度
C.10~15
min内反应速率大于40~50
min的反应速率,P为减小压强
D.该反应中,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一直减小
探究活动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3]10ml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0.1mol/L的硫酸10ml反应的对比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写课本上实验记录卡


0.1mol/L的Na2S2O3
0.1mol/L的H2SO4
反应温度
(℃)
反应中出现浑浊的时间
(秒)
1
10ml
10ml
冷水
2
10ml
10ml
热水
实验结果:
温度
的一组先出现浑浊。
【结
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要
,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要

【原
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的
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
,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
的百分数,使
的次数增多,因而化学反应速率
。反之,则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测定,温度每升高10o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2~4倍
[归纳总结]
1.(1)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升高温度,可
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
化学反应速率。
(2)经验规律
对于在
中发生的反应,温度每升高10
K,反应速率增加到
倍。此近似规律只对一些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做粗略估计。
2.升高温度,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热反应增加的倍数
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低温度,v正、v逆一般均减小,且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学以致用】
3.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t1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SO3(g)
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维持温度不变,t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
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
4.设C(s)+CO2(g)2CO(g) ΔH>0,反应速率为v1,N2(g)+3H2(g)??2NH3(g) Δ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探究活动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某些反应使用催化剂前后的活化能及反应速率常数之比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催化剂
Ea/kJ·mol-1
无催化剂
有催化剂
2HI===H2+I2

184
105
1.6×108(503
K)
CH3CHO===CH4+CO

210
136
7.5×104(793
K)
2H2O2===2H2O+O2
过氧化氢酶
75
25
5.8×108(298
K)
分析上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催化剂与否,其反应的活化能有何变化?反应速率常数有何变化?
(2)使用催化剂对其化学反应速率有怎样的影响?
(3)与其他因素(如浓度、温度等)相比较,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如何?为什么?
2.根据表中实验操作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原理
2H2O22H2O+O2↑
实验操作
在试管中先加入2
mL
5%的H2O2溶液,再加入1
mL
0.1
mol·L-1
FeCl3
在试管中先加入2
mL
5%的H2O2溶液,再加入1
mL
0.1
mol·L-1
CuSO4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
(1)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

不变。催化剂通过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
来提高反应速率。
(2)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
;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
。只要不特殊说明,催化剂一般指正催化剂。
(3)催化剂
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催化剂
引起平衡移动,不改变化学平衡常数,不改变平衡转化率。
(4)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某反应中的催化剂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反应,故工业生产中,常需要选取特定的催化剂来提高生产效率。
【学以致用】
5.对于某一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的作用在于(  )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6.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NO+2CO===N2+2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压强增大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减小
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学习小结】
口诀记忆方法:要想反应快加速,增浓加压升温度;
催化增大表面积,反应也可加速度。
【巩固练习】
1.SO2的催化氧化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反应放热,所以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减慢
B.通过调控反应条件,SO2可以100%的转化为SO3
C.当SO2与SO3的浓度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D.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2.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
①锌粒 ②锌片 ③锌粉 ④5%的盐酸 ⑤10%的盐酸 ⑥15%的盐酸 ⑦加热 ⑧用冷水冷却 ⑨不断振荡 ⑩迅速混合后静置
A.②⑥⑦⑩
B.①④⑧⑩
C.③⑤⑦⑨
D.③⑥⑦⑨
3.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
mol·L-1·min-1
C.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加
D.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CO2的转化率增加
4.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使压强减小
C.体积不变充入He使气体压强增大
D.使总压强不变,充入Ne
5.对于①N2(g)+3H2(g)2NH3(g) ΔH<0
②2NH3(g)N2(g)+3H2(g) ΔH>0
其中v-t图像为
(1)反应①
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
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2时刻改变的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反思】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对本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感悟。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1)化学反应
(2)有效碰撞
(3)容易,E1,E1-E2;(5)固定不变,百分数,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越快
2.
反应物本身,不同
【预习检测】1.
B
2.
①增大 ②减小 ③增大 ④增大 ⑤增大
⑥不变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增大;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增大,减小
[归纳总结]
正反应,逆反应;
【学以致用】1.
C   
2.
B
探究活动二
增大,小,多,越多,越多,越快,越慢
【学以致用】1.
C   
2.
A
探究活动三
加快,减慢;活化能,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加快,减慢
[归纳总结]
1.(1)加快,减慢;(2)溶液,2~4;(3)活化能,J·mol-1或kJ·mol-1;增大,增大
2.
大于,大于
【学以致用】3.
D
4.A
探究活动四:
1.
(1)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大幅度降低,反应速率常数变大。
(2)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比温度、压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都要大,加快的速率可达几千倍;因为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也就是降低了阻碍反应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实验原理
2H2O22H2O+O2↑
实验操作
在试管中先加入2
mL
5%的H2O2溶液,再加入1
mL
0.1
mol·L-1
FeCl3
在试管中先加入2
mL
5%的H2O2溶液,再加入1
mL
0.1
mol·L-1
CuSO4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比较慢
产生气泡比较快
实验结论
Fe3+、Cu2+对H2O2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但Cu2+催化作用强
[归纳总结]
(1)质量,化学性质,活化能;(2)增大,减慢;(3)同等倍数,不能
【学以致用】5.
B
6.A
【巩固练习】
1.D
2.D
3.B
4.A
5.
(1)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
(2)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2-3-2
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锌粒 ②锌片 ③锌粉 ④5%的盐酸 ⑤10%的盐酸 ⑥15%的盐酸 ⑦加热 ⑧用冷水冷却 ⑨不断振荡 ⑩迅速混合后静置
A.②⑥⑦⑩      B.①④⑧⑩
C.③⑤⑦⑨
D.③⑥⑦⑨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B.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途径
D.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
3.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与浓硫酸能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向H2SO4中通入HCl气体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5.当温度不变时,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AB,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1需20
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36
mol·L-1,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
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大于12
s
D.小于12
s
6.下列方法对2SO2(g)+O2(g)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加入SO3
B.容积不变,充入N2
C.压强不变,充入N2
D.降低温度
7.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在500
℃时,SO2和O2各10
mol
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10
mol
O2
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8.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9.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 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加入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一定最低
10.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X与Y两条曲线中,Y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点
C.25~30
min内用NO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N2O4的浓度
11.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
(1)增加Fe的量,其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12.在溶液中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在实验①,反应在10
min~20
min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实验②,A的初始浓度c2=______mol·L-1,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②中还隐含的条件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③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①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v1(填“>”、“=”或“<”),且c3____1.0
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④和实验①,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碘钟”实验中,3I-+S2O===I+2SO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遇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2-8)/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为________。
(3)通过分析比较上述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
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锌粒 ②锌片 ③锌粉 ④5%的盐酸 ⑤10%的盐酸 ⑥15%的盐酸 ⑦加热 ⑧用冷水冷却 ⑨不断振荡 ⑩迅速混合后静置
A.②⑥⑦⑩      B.①④⑧⑩
C.③⑤⑦⑨
D.③⑥⑦⑨
【答案】D
【解析】对于锌的选择,表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对于盐酸的选择,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另外升高温度,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断地振荡也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反应速率提高。故答案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B.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途径
D.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
【答案】A
【解析】能量高不一定是活化分子,只有能量较高且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才是活化分子;温度升高,可使一部分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所以改变了化学反应途径;增大压强,体积缩小,所以提高了活化分子浓度但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答案A。
3.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与浓硫酸能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A
【解析】要想说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则该实验事实应区别在反应物本身而不是外界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其中选项B、D为浓度不同所致,选项C为反应条件不同所致,唯有选项A是因浓硝酸与浓盐酸本身性质不同所致。故答案A。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向H2SO4中通入HCl气体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答案】B
【解析】加热、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有效表面积,都能加快反应速率,排除A、D;浓硫酸能使铁发生钝化,阻止了进一步的反应,并且浓H2SO4与Fe反应也不生成H2;而选项C中,增大了H+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B。
5.当温度不变时,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AB,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1需20
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36
mol·L-1,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
A.等于10
s  
B.等于12
s
C.大于12
s
D.小于12
s
【答案】C
【解析】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6
mol·L-1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2
mol·L-1·s-1。若后阶段平均速率不变,所需时间为=12
s,由于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不断减小,故所需时间大于12
s。故答案C。
6.下列方法对2SO2(g)+O2(g)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加入SO3
B.容积不变,充入N2
C.压强不变,充入N2
D.降低温度
【答案】B
【解析】容积不变,充入N2后没有引起反应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故反应速率不变。故答案B。
7.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在500
℃时,SO2和O2各10
mol
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10
mol
O2
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答案】C
【解析】甲、乙相比较,乙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乙>甲。丙、丁相比较,丁温度高,反应速率丁>丙。甲与丁相比较,甲反应物浓度高,反应速率甲>丁,故选C。
8.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答案】B
【解析】A项,如果速率改变幅度一样大,则平衡不移动,A错;B项,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速率一定改变,B对;C项,反应进行的程度与速率无关,C错;D项,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改变(如向固液反应或容器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气),平衡也不一定移动,D错。故答案B。
9.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 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加入催化剂
B.t3时降低了温度
C.t5时增大了压强
D.t4~t5时间内转化率一定最低
【答案】A
【解析】该反应不是等体反应,所以t2时刻加入了催化剂,A对;t3时刻应是减小压强,B错;t5时刻应是升高温度,C错;因为改变条件时,平衡左移,所以t6以后转化率最低。故答案A。
10.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X与Y两条曲线中,Y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点
C.25~30
min内用NO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N2O4的浓度
【答案】D
【解析】反应2NO2(g)N2O4(g)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如压强不再发生改变,即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此A项正确;由图知只有b点处于平衡状态;对C项可先计算出v(N2O4)==0.04
mol·L-1·min-1,再据v(NO2)=v(N2O4)×2可知C项正确;D项,由图知25
min时是增加NO2的浓度。故答案D。
11.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
(1)增加Fe的量,其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答案】(1)不变 (2)增大 (3)不变 (4)减小
【解析】(1)由于Fe是固体,改变Fe的量,反应物浓度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2)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则反应物浓度增大,故反应速率增大。(3)容器体积不变,充入N2,反应物浓度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4)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N2相当于减小压强,即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减小,故反应速率减小。
12.在溶液中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0
10
20
30
40
50
60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在实验①,反应在10
min~20
min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实验②,A的初始浓度c2=______mol·L-1,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②中还隐含的条件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③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①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v1(填“>”、“=”或“<”),且c3____1.0
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④和实验①,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13 (2)1.0 加入催化剂 (3)> >
(4)吸热 温度升高,A的浓度降低,说明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析】(2)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可知,平衡状态时,A的浓度相同,即平衡未移动,故起始浓度也相同。但实验②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故在实验②中使用了催化剂。
(3)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③,在相同温度下平衡时A的浓度实验③比实验①中的大,故实验③的起始浓度大于实验①,反应速率v3>v1。
(4)对比实验①与实验④,在起始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实验④平衡时A的浓度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3.“碘钟”实验中,3I-+S2O===I+2SO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遇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2-8)/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为________。
(3)通过分析比较上述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研究反应物I-与S2O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或29.3
(3)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解析】由数据表容易发现:②④组所用时间相同,③组所用时间为它们的一半,①组所用时间为它们的2倍。进一步分析:②④两组中c(I-)与c(S2O)的乘积相等,③组中此乘积为②④组的2倍,①组乘积为其一半。因此可得结论:当c(I-)·c(S2O)相等时,显色时间相等,反应速率相等,显色时间与反应速率成反比,即t与c(I-)·c(S2O)成反比。=,得t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