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章末复习(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章末复习(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0-11 14:32:24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章末测试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1)放出的能量相同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已知:H2O(g)═H2O(l)△H1=﹣Q1kJ mol﹣1(Q1>0)
C2H5OH(g)═C2H5OH(l)△H2=﹣Q2kJ mol﹣1(Q2>0)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 mol﹣1(Q3>0)
依据盖斯定律,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A.
Q1+Q2+Q3
B.
0.5(Q1+Q2+Q3)
C.
0.5Q1﹣1.5Q2+0.5Q3
D.
1.5Q1﹣0.5Q2+0.5Q3
4.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2O(g)
△H1
2H2S(g)+SO2(g)=
S2(g)+2H2O(g)
△H2
H2S(g)+
1/2O2(g)=S(g)+H2O(g)
△H3
2S(g)
=S2(g)
△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4=(△H1+△H2-3△H3)
B.△H4=
(3△H3-△H1-△H2)
C.△H4=(△H1+△H2+3△H3)
D.△H4=(△H1-△H2-3△H3)
5.已知:CH3CH2CH2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
(CH3)2CH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6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6.下列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7.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
2H2(g)+
O2(g)===2H2O(g)
ΔH2
C(s)+
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

O2(g)
+6N2(g)的ΔH为(
)
A.12ΔH3+5ΔH2-2ΔH1
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
D.ΔH1-5ΔH2-12ΔH3
8.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66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532kJ·mol-1
D.CO2(g)与Na2O2(s)反应放出532
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9.已知298
K、101
kPa时下列反应:
①2H2(g)+O2(g)

2H2O(l)
ΔH
=-571.6
kJ·mol-1
②C2H4(g)+3O2(g)

2CO2(g)+2H2O(l)
ΔH
=-1
411.0
kJ·mol-1
③C2H5OH(l)+3O2(g)

2CO2(g)+3H2O(l)
ΔH
=-1
366.8
kJ·mol-1
则C2H4(g)+H2O(l)
=C2H5OH(l)的ΔH
为(
)
A.-44.2
kJ·mol-1
B.+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 5H2O(s)
===
CuSO4(s)+5H2O(l)
△H=+Q2
kJ·mol 1则Q1、Q2的关系为(

A.Q1B.
Q1>Q2
C.
Q1=Q2
D.
无法确定
11.已知常温常压下,P2、P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P2(g)+5O2(g)=P4O10(s)
△H=
-2695.4
kJ·mol-1
P4(g)+5O2(g)=P4O10(s)
△H=
-2925.091
kJ·mol-1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P2制备P4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低
B.由P2制备P4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高
C.由P2制备P4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低
D.由P2制备P4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高
12.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
(3)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则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ΔH为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已知: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
kJ/mol,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aq)
ΔH=-Q2
kJ/mol,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
B.Q1=Q2
C.Q1D.无法确定
14.(3分)
已知:①
Fe2O3(s)+C(s)CO2(g)+2Fe(s)
ΔH=+234.1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Fe(s)与O2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5.(8分)以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制取BaTiO3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FeTiO3与稀硫酸反应,产物有TiOSO4、H2O和
(填化学式)。
(2)已知:TiO2(s)+H2SO4(aq)=TiOSO4(aq)+H2O
(l)
△H=a
kJ·mol-1
H2TiO3(s)=TiO2(s)+H2O
(l)
△H=b
kJ·mol-1
写出TiOSO4水解生成H2TiO3的热化学方程式

(3)写出TiO2生成BaTiO3的化学方程式

16.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甲醇和二甲醚的工业流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室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
ΔH=
-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
-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ΔH=
-41.3kJ·mol-1
完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H2(g)+3CO(g)CH3OCH3(g)+CO2(g);ΔH=
。(共18张PPT)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复习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学习目标
1.
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并会计算反应热
2.
会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焓变的计算
3.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掌握中和热的测定
学习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热及焓变的计算
学习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热及焓变的计算
1、热化学方程式
C(s)+H2O(g)
CO(g)+H2(g);△H
=+131.3kJ/mol
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C
学以致用
2、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
==
H2(g)+1/2
O2(g)
△H=
+
242
kJ·mol-1
B.
2
H2(g)+
O2(g)===2
H2O(l)
△H=-
484
kJ·mol-1
C.
H2(g)+1/2
O2(g)====H2O(g)
△H=+242
kJ·mol-1
D.
2
H2(g)+
O2(g)===2
H2O(g)
△H=+484
kJ·mol-1
A
学以致用
3.
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8H18(1)+25/2O2(g)=8CO2(g)+9H2O(g)
ΔH=-48.40
kJ·mol-1
(B)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H=-5518
kJ·mol-1
(C)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H=+5518
kJ·mol-1
(D)C8H18(1)+25/2O2(g)=8CO2(g)+9H2O(1)
ΔH=-48.40
kJ·mol-1
B
学以致用
4、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0(g)+13/2
O2(g)==
4
CO2
(g)+
5
H2O(g)的△H为:
A.
+8Q
mol·kJ-1
B.
+16Q
mol·kJ-1
C.
-8Q
mol·kJ-1
D.
-16Q
mol·kJ-1
D
学以致用
1、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A
学以致用
2、已知

CO(g)
+
1/2
O2(g)
====CO2(g)
ΔH1=
-283.0
kJ/mol

H2(g)
+
1/2
O2(g)
====H2O(l)
Δ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
3
O2(g)
====
2
CO2(g)
+
3
H2O(l)
ΔH3=-1370
J/mol  
试计算④2CO(g)+
4
H2(g)====
H2O(l)+
C2H5OH(l)
的ΔH
【解】: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④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效应都是相同的。下面就看看反应④能不能由①②③三个反应通过加减乘除组合而成,也就是说,看看反应④能不能分成①②③几步完成。
①×2
+
②×4
-

=

所以,ΔH=ΔH1×2
+ΔH2×4
-ΔH3
=-283.2×2
-285.8×4
+1370
=-339.2
kJ/mol
学以致用
    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
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
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ΔH=+19
kJ·mol-1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s)+CO(g)=Fe(s)+CO2(g)
ΔH=-11
kJ·mol-1
反应过程
1、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

99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
(1)图中A、C分别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
思考:若2molSO2和1molO2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则Q
198
(填>,<或=)
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无影响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198

能力提升
你知道神六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已知:
N2(g)+2O2(g)==2NO2(g)
△H1=+67.2kJ/mol
N2H4(g)+O2(g)==N2(g)+2H2O(l)
△H2=-534kJ/mol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N2H4(g)+
2NO2(g)==
3N2(g)+4H2O(l)
△H=-1135.2kJ/mol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第一章
章末测试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化学键断裂和形成中都会有能量的变化,故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时,一定有能量的变化,A错误;B项即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多,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C项,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0时为吸热反应,正确;D项,ΔH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错误。故答案C。
2.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1)放出的能量相同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答案】D
【解析】A.
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B.
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1)放出的能量不相同,B错误;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有关,C错误。故答案D。
3.已知:H2O(g)═H2O(l)△H1=﹣Q1kJ mol﹣1(Q1>0)
C2H5OH(g)═C2H5OH(l)△H2=﹣Q2kJ mol﹣1(Q2>0)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 mol﹣1(Q3>0)
依据盖斯定律,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A.
Q1+Q2+Q3
B.
0.5(Q1+Q2+Q3)
C.
0.5Q1﹣1.5Q2+0.5Q3
D.
1.5Q1﹣0.5Q2+0.5Q3
【答案】D
【解析】
①H2O(g)═H2O(l)△H1=﹣Q1kJ mol﹣1(Q1>0),②C2H5OH(g)═C2H5OH(l)△H2=﹣Q2kJ mol﹣1(Q2>0),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 mol﹣1(Q3>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3﹣②+③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3Q1+Q2﹣Q3)kJ/mol,即1mol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则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0.5×(3Q1﹣Q2+Q3)kJ=(1.5Q1﹣0.5Q2+0.5Q3)kJ。故答案D。
4.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2O(g)
△H1
2H2S(g)+SO2(g)=
S2(g)+2H2O(g)
△H2
H2S(g)+
1/2O2(g)=S(g)+H2O(g)
△H3
2S(g)
=S2(g)
△H4
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H4=(△H1+△H2-3△H3)
B.△H4=
(3△H3-△H1-△H2)
C.△H4=(△H1+△H2+3△H3)
D.△H4=(△H1-△H2-3△H3)
【答案】A
【解析】根据目标方程式,把方程式3反写,计量数乘以2;把方程2乘以;把方程1乘以;然后三、者相加;即-△H3×2+△H2×+△H1×=(△H1+△H2-3△H3).故答案A。
5.已知:CH3CH2CH2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
(CH3)2CHCH3(g)+6.5
O2(g)―→4CO2(g)+5H2O(l)
ΔH=-2
86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答案】A
【解析】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的能量相同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物的总能量越多,故A正确;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根据A可知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所以正丁烷的稳定性小于异丁烷,故B错误;因正丁烷的能量比异丁烷的能量高,所以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中,均含有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数目一样多,故D错误.故答案A。
6.下列能正确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7.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
2H2(g)+
O2(g)===2H2O(g)
ΔH2
C(s)+
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

O2(g)
+6N2(g)的ΔH为(
)
A.12ΔH3+5ΔH2-2ΔH1
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
D.ΔH1-5ΔH2-12ΔH3
【答案】A
【解析】已知: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
②2H2(g)+O2(g)═2H2O(g)△H2
③C(s)+O2(g)═CO2(g)△H3
由盖斯定律:5×②+12×③-2×①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A项正确。
故答案A。
8.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66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532kJ·mol-1
D.CO2(g)与Na2O2(s)反应放出532
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答案】C
【解析】A.由题意可知CO的燃烧热是283kJ/mol,错误;B.该图只表示CO生成二氧化碳的能量关系,不表示反应历程,错误;C.二氧化碳的固体生成二氧化碳的气体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固体反应放出的热量将小于2×266=532kJ,ΔH本身是负值,所以ΔH>-532kJ·mol-1,正确;D.CO2(g)与Na2O2(s)反应放出532
kJ热量时,说明有2mol过氧化钠参加反应,而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所以2mol过氧化钠转移的电子数是2×6.02×1023,错误,答案选C。故答案C。
9.已知298
K、101
kPa时下列反应:
①2H2(g)+O2(g)

2H2O(l)
ΔH
=-571.6
kJ·mol-1
②C2H4(g)+3O2(g)

2CO2(g)+2H2O(l)
ΔH
=-1
411.0
kJ·mol-1
③C2H5OH(l)+3O2(g)

2CO2(g)+3H2O(l)
ΔH
=-1
366.8
kJ·mol-1
则C2H4(g)+H2O(l)
=C2H5OH(l)的ΔH
为(
)
A.-44.2
kJ·mol-1
B.+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
【答案】A
【解析】②-③,整理可得:C2H4(g)+H2O(l)
=C2H5OH(l)的ΔH=-44.2
kJ/mol,因此选项是A。故答案A。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 5H2O(s)
===
CuSO4(s)+5H2O(l)
△H=+Q2
kJ·mol 1则Q1、Q2的关系为(

A.Q1B.
Q1>Q2
C.
Q1=Q2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与与体系的开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可知:Q2-Q=
Q1;所以Q111.已知常温常压下,P2、P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P2(g)+5O2(g)=P4O10(s)
△H=
-2695.4
kJ·mol-1
P4(g)+5O2(g)=P4O10(s)
△H=
-2925.091
kJ·mol-1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P2制备P4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低
B.由P2制备P4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高
C.由P2制备P4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低
D.由P2制备P4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P2的能量比P4的高
【答案】A
【解析】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得到:2P2(g)=P4(g)
△H=
-229.691
kJ·mol-1,从而判断出“由
P2制备P4是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比产物总能量要低。故答案A。
12.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
(3)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则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ΔH为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答案】B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ΔH=(1)×2+(3)×2-(2)=ΔH
1×2+ΔH
3×2-ΔH
2=-488.3
kJ/mol,答案选B。故答案B。
已知: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
kJ/mol,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aq)
ΔH=-Q2
kJ/mol,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A.Q1>Q2
B.Q1=Q2
C.Q1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胆矾溶于水可以看成是两步骤,第一步是失水,吸收热量Q,第二步骤是,无水硫酸铜溶于水,是放热的过程,就是说胆矾溶于水具有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可看成上(1)(2)的叠加,所以它的焓变值为Q1+(-Q2),据题意,胆矾溶于水时温度降低,所以可知胆矾溶于水时一个吸热的过程,因此Q1+(-Q2)大于0,从而可知Q1>Q2所以答案选A。故答案A。
14.(3分)
已知:①
Fe2O3(s)+C(s)CO2(g)+2Fe(s)
ΔH=+234.1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Fe(s)与O2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4Fe(s)+3O2(g)=2Fe2O3(s)
△H=-1648.7kJ mol-1
【解析】由盖斯定律(2)×3-(1)×2,得:
4Fe(s)+3O2(g)=2Fe2O3(s)
△H=(-393.5kJ mol-1)×3-(+234.1kJ mol-1)×2=-1648.7kJ mol-1
15.(8分)以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制取BaTiO3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FeTiO3与稀硫酸反应,产物有TiOSO4、H2O和
(填化学式)。
(2)已知:TiO2(s)+H2SO4(aq)=TiOSO4(aq)+H2O
(l)
△H=a
kJ·mol-1
H2TiO3(s)=TiO2(s)+H2O
(l)
△H=b
kJ·mol-1
写出TiOSO4水解生成H2TiO3的热化学方程式

(3)写出TiO2生成BaTiO3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FeSO4;(2)TiOSO4(aq)+2H2O
(l)=H2TiO3(s)+H2SO4(aq)
△H=―(a+b)
kJ·mol-1;(3)TiO2+
BaCO3
BaTiO3+CO2↑
【解析】(1)根据元素守恒和反应原理可知,FeTiO3与稀硫酸反应,产物有TiOSO4、H2O和FeSO4。
(2)首先写出TiOSO4水解生成H2TiO3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状态,TiOSO4(aq)+2H2O
(l)=H2TiO3(s)+H2SO4(aq),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反应的△H=—△H1—△H2=―(a+b)
kJ·mol-1,进而可得热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流程和元素守恒可知TiO2与
BaCO3反应生成BaTiO3+CO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TiO2+
BaCO3
BaTiO3+CO2↑。
16.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甲醇和二甲醚的工业流程如下: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室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
ΔH=
-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
-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ΔH=
-41.3kJ·mol-1
完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H2(g)+3CO(g)CH3OCH3(g)+CO2(g);ΔH=

【答案】(1)H2O+CH4一定条件CO+3H2;(2)-246.4kJ·mol-1
【解析】(1)从流程可知、水和甲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方程式为:H2O+CH4一定条件CO+3H2。(2)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③,计算反应热为-246.4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