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电荷单位。
2.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e=1.6×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3.了解自由电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和逻辑推理,来认识自然现象和揭示自然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原子结构的描述。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
教具准备
玻璃棒、橡胶棒、纸屑、铁支架、验电器、丝绸、毛皮、带绝缘柄的金属棒。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毛料衣服很容易吸灰,这是什么原因?学习了本节知识后,我们就会知道。
二、合作探究
1.两种电荷
[演示]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碎纸屑,请同学们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
老师给出摩擦起电的概念: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板书)
[师]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师生共同探究:
让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胶棒跟毛皮摩擦,玻璃棒和橡胶棒均带上了电。让带电的玻璃棒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观察到什么现象?让带电的玻璃靠近带电的橡胶棒,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带电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互相排斥,带电的玻璃棒靠近带电的橡胶棒时互相吸引。
[师]引导学生归纳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师](介绍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大量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
[师]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生]验电器。
[师]出示验电器实物,介绍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绝缘支座。
[生]为什么用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师]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箔片上带电荷量越大,张角越大。
[师]电荷是有多少的。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板书)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称号是C。
2.原子及其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33-34,并思考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2)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4)什么叫元电荷?其电荷量是多少?
(5)带电体的带电荷量有什么特点?
(6)在通常情况下,原子为什么呈中性?
点学生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及时纠正与补充)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4)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e表示,e=1.6×10-19C。
(5)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6)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3.导体和绝缘体
[师生共同活动]演示图15.1-4和15.1-5实验
(1)用橡胶棒连接,两个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说明电荷不能通过橡胶棒;用金属棒连接时,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发生了改变,说明电荷能通过金属棒。
(2)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在金属导体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我们把它叫做自由电子。
(3)金属、人体、大地、石墨及食盐水等是导体;橡胶、玻璃及塑料等是绝缘体。
三、课堂小结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其单位是库。
4.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
5.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
四、安排作业
教材P35 1~3题
板书设计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电荷量及单位
4.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较多的演示实验和操作及展示活动,牵动学生的注意力
不足之处
学生动手活动较少
再教设计
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
课件18张PPT。第1节 两种电荷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一、两种电荷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实验与观察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一、两种电荷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是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云带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构 造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原 理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1.自制一个小球验电器
器材:细线、铝箔、玻璃杯、塑料笔杆。2.使这个验电器带上正电。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核外电子 原子核质子中子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带正电2.原子结构二、原子及其结构人们把最小电荷(也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摩擦起电的原因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1.实验研究实验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三、导体和绝缘体AB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2: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
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AB2.导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2)常见的导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3)导体导电的原因:3.绝缘体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 (3)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1.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C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
B.橡 皮、煤 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 水、玻璃杯
D.瓷 瓶、空 气、钢板尺B 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
和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一个孔
(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
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运动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带的是哪种电?餐巾纸带哪种电?为什么?两种电荷
1.观察下面的实验现象,三个通草球,将它们两两靠近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个通草球都带电 B.有两个通草球带电
C.只有一个通草球带电 D.这三个通草球都不带电
2.将一带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有机玻璃棒带 电。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将一带电体放到验电器的金属球上,会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若将一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再放于此验电器的金属球上时,发现金属箔片恰好闭合。如图乙所示,则原带电体带 电。
4.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去靠近不带电的导体B,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请用“+”或“-”在导体B的两端大致标出所带的正负电荷。
第1节 两种电荷
1.B 2.正 3.负
4.
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的形成及电流的方向。
2.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知道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接动手实验和师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和动手,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和电路图的画法。
难点
画电路图和理解电流的方向。
教具准备
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音乐门铃、学生电源、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夜晚,人们都会闭合电路的开关,使电灯亮起来。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要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插座里,打开录音机大家就会听到流利的英语朗诵。灯泡发光和录音机发声是由于有电荷不断地流过,电荷是怎样地流动?
二、合作探究
1.电流
[想想做做]
[师]你们能使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工作起来吗?注意!实验是一门科学,绝对不能违背操作原理,今天的实验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极直接连在一起!还有你们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要受到开关的控制。现在开始动手吧!
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随时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师](学生实验完后)很高兴!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唱歌,这说明有电荷不断地流过灯泡和电动机等。
[师]总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家刚刚开始研究电流时,并不清楚在各种情况下是哪种电荷在移动,当时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实验中灯泡亮了,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2.电路和电路图
[师]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都是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设备,我们把这些设备统称为用电器。
用电器是需要给它提供电能的。谁给提供的呢?
[生]是电池。
[师]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
[生]蓄电池。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
[师]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
[师]同学们总结一下,我们连接的最简单的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还可以缺失某一件吗?
[生]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板书]
[师]刚才大家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把物体原样画出来吧!
[生]我们在光学中学过,用符号来画光路图,电学中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实物。
[师]物理学中统一了一套代表电路中的各个实物的符号,用电路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就叫电路图。看来,大家“类比”的方法掌握得很好。
同学们看看课本P38上几种常用元件及对应的符号,用最短的时间记住它们。
3.通路 断路 短路
演示图15.2-7实验
[师]请大家结合实验,思考什么是通路、断路和短路。
[生]开关接通灯泡发光的电路是通路。
[生]开关断开灯泡不发光的电路是断路。
[生]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直接连接的电路是短路,实验中电流从与LED并接的另一根导线中流过而没经过LED被短接使其熄灭的电路也是短路。
[师]大家回答的很正确,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直接连接,形成的短路现象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会损坏电源。
三、课堂小结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是电路图。
3.电路连接会出现通路、断路和短路。
四、安排作业
教材P40 1~5题
板书设计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三种电路——通路、断路和短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学生活动,培养了学生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
不足之处
三种电路没有让学生动手实验
再教设计
所有实验都让学生动手做一下
课件22张PPT。第2节 电流和电路提示:
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实验1: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一、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闭合开关,小灯泡持续发光,表明有电荷持续流过小灯泡。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极负极一、电流想想做做发光二极管也叫LED,具有单向导电的特点。 (1)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一、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实验2:怎样使小电扇持续转动? 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做电路。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1.电路的组成二、电路 (1)电 源:
(2)用电器:
(3)导 线:
(4)开 关:提供电能消耗电能输送电能控制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2.电路元件的作用干电池氧化银电池蓄电池硅光电池锂电池学生电源燃料电池发电机各种电源按钮开关接线开关单刀开关空气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感应开关温控开关各种开关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台灯微波炉电脑电烤箱各种用电器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图1图2三、电路图 图2是电饭锅下面的电路。是不是眼花缭乱?元件符号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1.完整准确地反映电路的组成。用统一规定的器件符号。 2.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整个电路呈长方形。3.器件符号安排合理的位置,分布均匀,不要将器件画在拐弯处,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 4.交叉相连的导线上要画上实心圆点。 请画出以下电路的电路图。1.通路
处处连通,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四、电路的三种状态2.断路
某处被切断,没有电流通过的电路。3.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电源短路时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当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时,直接用导线将电路中的某个用电器两端连接的电路叫局部短路。局部短路的特点:电路接通时,电流不经过该用电器而经过导线流到其他用电器,造成该用电器被短路,不能工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3.短路 1.请分析如下电路图,指出连错的导线,并改正。 2.请根据电铃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 电流和电路
1.某电路元件的符号是“”,则该电路元件是( )
A.电源 B.开关 C.灯泡 D.电铃
2.下列所述物体中属于电源的是( )
A.电视机 B.电磁炉 C.发电机 D.抽水机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
B.只有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画电路图时,常用规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必须正确识记各个常见的电路元件及符号,完成下表。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是 ;要使这个电路中产生电流,必须 。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1.D 2.C 3.C 4.D
5.交叉连接的导线 电流表
6.电池组 闭合开关
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接动手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
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及其特点。
难点
认识串、并联电路,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电源、灯泡若干、开关、导线。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用一个电源、两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让两只小灯泡都发光,有几种接法?
二、合作探究
1.串联和并联
[探究]串、并联电路
[师]请同学们分成两人一组,先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
(1)把两个小灯泡顺次串起来试一下。
(2)把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再接入电路中,让电流同时流入两灯,再同时流出。
[师]大家动手画出每组的电路图,讨论一下是否正确。
(学生画电路图,老师给予指导)
[师]两个小灯泡“首尾”顺次相连接,我们称为串联电路;
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叫它是并联。那么我们设计的电路是哪一种呢?两种方案都能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
[师]学生连接电路(教师给予帮助、指导)
[师]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果呢?谈谈你们的体会吧!
(1)在电路中,要使两个灯泡同时亮,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2)要先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经过思考,正确后再动手连接电路,每一步都要认真。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师]刚才我们手头只用了一个开关,如果再给大家一个开关,两个灯泡,让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设计电路,连接实物,再试试。
(1)串联电路中,再加一个开关,和原来结果一样。所以用电器串联时,一个开关就足够了,合上开关,电灯全亮,断开开关,电灯全灭。大家看到的全亮的彩灯就是串联的。
(2)并联时,情况不一样。我们发现两个开关分别和灯泡连在一起,两条路径互不影响。当闭合或断开一个开关时,和它相连的灯亮或不亮,但另一个小灯泡不受影响。
[师]这正是并联电路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串、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填入表格。
电路
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连接方式
元件逐个顺次(首尾)连接
元件并列(首首、尾尾)连接
电流
一条路径
多条路径
用电器
互相影响工作
互不影响工作
开关
控制所有用电器
控制作用不同
3.生活中的电路
节日时候挂的小彩灯,是串联连接的电路。
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互不影响,是采用了并联电路。
教室的日光灯互不影响,采用的是并联方式。
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它们工作要互不影响,也是并联。
街道两旁的路灯,同时亮同时熄灭,是串联吗?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1.串联电路: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四、安排作业
教材P43 1~4题
板书设计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电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物操作和总结,使难点突破
不足之处
生活中实际电路的观摩与操作未涉及
再教设计
增加生活实际电路的实验内容
课件16张PPT。第3节 串联和并联 90个小灯泡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1.用电器依次相连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一、串联和并联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灯泡,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只有一条通路。干路L1支路L2支路干路L1支路L2支路2.用电器并列相连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提示:
连接电路后,需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方可闭合开关。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呢?实验1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实验2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对各用电器的控制作用有什么不同呢? 在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L2L1S1S2S请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家庭中的电灯、电扇、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大多是并联在电路中的。三、生活中的电路 用来装饰居室、烘托欢乐气氛的彩色小灯泡,有些就是串联和并联组合而成的。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根据实物电路画电路图。 3.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闭合时,三盏灯属于并联关系的是( ) ABCDAL1 4.改动一根导线,使开关S控制小灯泡L1。 5.开关闭合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改一根线,使它成为并联电路。1条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与位置无关2条或多条用电器同时工作,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和并联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使用也正在得到普及,家用电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 )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串联、并联都可以 D.无法确定
2.公路两旁的路灯如果有任意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他的灯还能照亮。由此可以断定,这些路灯的连接方式是( )
A.串联 B.并联 C.有串联也有并联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电路,将开关闭合后,电路将( )
A.只有L1发光
B.只有L2发光
C.L1和L2都发光
D.L1和L2都不发光
4.在下图中,开关闭合时,灯L1、L2都可以亮的是( )
5.一只玩具猫外形如图所示,猫体内有电池,猫手相当于一开关,向下压猫手,猫脸上的两个小电灯会一齐发光。把你猜想的猫体内的电路图画在图中的方框内。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1.B 2.B 3.B 4.A
5.或
电流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强弱及单位;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动手操作,学会使用电流表,感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
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
教具准备
手电筒、玩具小汽车、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过电流的产生和电流的方向,那么电流有大小吗?怎样测量电流的大小?
二、合作探究
1.电流的强弱
[演示实验]先将小灯泡接在一节干电池两端,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再将同一小灯泡接在两节干电池做电源的正、负极间,观察灯泡发光情况。
让学生回答问题:
(1)实验中灯泡都能发光,说明什么?(2)哪次灯泡亮些,又说明什么?
[生]灯泡都能发光,说明灯泡中有电流;
[生]第二次灯泡亮些,说明灯泡中电流比第一次强些。
[师]这个实验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有强有弱,那么电流的强弱用什么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电流,用“I”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师]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被后人称为“电学中的牛顿”。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安培的意义是:1秒的时间里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仑。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开拓和创新。
[师]电流还有其他单位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P45:“电流的强弱”,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的单位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符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A=________mA,1 mA=________μA
2.电流的测量
[师]电流有强弱,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后回答:
[生]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
[师]观察桌面上的电流表,并将观察结果讲述给同桌听听。
[生](1)电流表面板上标有“A”;(2)电流表面板上有两组数字,分别是“0~3”和“0~0.6”;(3)表下面有三个接线柱,左端标有“-”的黑色接线柱,中间标有“0.6”的红色接线柱和右端标有“3”的接线柱。
[师](1)电流表面板上标有“A”,表示这是电流表,它的计数单位是A;
(2)电流表面板上有两组数字,分别是“0~3”和“0~0.6”,表示这种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0~3 A”和“0~0.6 A”;量程为“0~3 A”时,1大格表示1 A,1小格表示0.1 A,量程为“0~0.6 A”时,1大格表示0.2 A,1小格表示0.02 A。
(3)表下面有三个接线柱,左端标有“-”的黑色接线柱,中间标有“0.6”的红色接线柱和右端标有“3”的接线柱,接“-”和“0.6”两个接线柱时,电流表的量程是“0~0.6 A”,接“-”和“3”两个接线柱时,电流表的量程是“0~3 A”。
[师]我们认识了电流表,那么怎样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学生看书P46,并简述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③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如果不能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解决;④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因为这样电流非常大,很容易损坏电流表和电源。
[师]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
[生]读数时,要看清两点:所选量程和指针位置。即看清所选量程的每一大格、每一小格各表示的电流值;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
[生]记录的数字后面要带上单位。
[学生活动]阅读P47“科学世界”,了解“生物电”。
三、课堂小结
1.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电流。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2.测量电路中电流要用到电流表。
3.正确使用电流表: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③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因为这样电流非常大,很容易损坏电流表和电源。
4.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四、安排作业
教材P48 1~4题
板书设计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强弱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由学生体验,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
课堂学生训练不足
再教设计
增加适量的训练题
课件14张PPT。第4节 电流的测量1.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电流的常用单位:毫安(mA) 1 mA=10-3 A
微安(mA) 1 mA =10-6 A一、电流的强弱水流有强弱之分,电流是否也和水流一样,有强弱之分呢?刻度盘数值单位指针调零螺母正接线柱负接线柱量程为0~0.6 A量程为0~3 A1.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器。二、电流的测量 认识电流表 电流表的电路符号2. 电流表的连接: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必须正确选择量程。
(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以下电路中,电流表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 A3. 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3)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串联“+”接线柱进,“-”接线柱出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超过最大量程量程分度值 请读出下列电流表的示数。0.58 A1.4 A4. 练习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
(3)进行实验。 提示:为避免电流过大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算电流的情况下,要先闭合开关然后迅速断开(叫做“试触”),看看在开关闭合的瞬间指针的偏转是否在最大测量值之内。 实验1实验2 改变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位置,比较电流表两次示数。 想一想,两次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说明什么? 1.连接实物图,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电流表测灯L2的电流(约0.5 A),并画出电路图。 2.根据所给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L2L1 3.开关控制 ,电流表A1 测 的电流,电流表A2 测 的电流。再画出电路图。 干路L1干路 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接入电路前,要试触接线柱,其目的是( )
A.观察电流表是不是通电流
B.检查电流表连入电路的方法是否正确
C.选择电流表,取适合于被测电路的量程
D.观察电流表的量程
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会烧坏电流表的错误接法是( )
如图是一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小林对此作出了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
是( )
A.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则该表的示数为2.6 A
B.若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则该表的示数为0.43 A
C.若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则该表的示数为0.46 A
D.若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则该表的示数为2.43 A
4.下列关于电流表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B.若所测电流为0.8 A,此时应用0~3 A的量程
C.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时,必须让电流从其正接线柱流入
D.不允许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5.根据下图中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1.C 2.D 3.C 4.A
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通过实验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学会物理规律的总结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
流的规律。
难点
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教具准备
电池、开关、灯泡、导线、电流表三块、投影仪。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两个小灯泡可以组成串联电路,也可以组成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师]大家现在先来猜想一下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生]电流是由大到小,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就消耗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小了。
[生]小灯泡一样亮,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应该相同。
[生]电流有时大有时小。如大灯泡较亮,它需要的电流大,小灯泡暗,需要的电流就小,好像与用电器有关。
[生]靠近电源正负极的地方应大些,应该与电源位置有关。
[生]导线粗的地方电流大,导线细的地方电流小,像粗水管中的水流大,细水管中水流小一样。
[师]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分组实验:
(1)设计实验电路图;
(2)连实物电路;
(3)进行验证实验;
(4)将实验结果填在你设计的表格中。
实验电路图:
图1 图2
[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的实验做完了,现在回报一下自己实验的现象或结果吧!
学生回报实验结果,老师归纳: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猜想和假设]
[师]同学们都知道,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我们把并联电路的各分支叫支路,总路径叫干路。请大家继续动手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同学们先猜想一下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关系吧!
[生]和串联时一样,相等。
[生]干路电流分配给两条支路,两支路电流的和应等于干路电流。
[生]如果灯泡不一样,两支路电流的和会超过干路电流。
[设计实验]
[师]同学们仿照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设计,对以上猜想设计实验。
实验电路图如下:
[进行实验]
[师]大家的电路设计大致相同,只是猜想的结论不同。现在大家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可以动手实验了。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在表格中]
[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实验。我相信结果已经出来了,请几位同学说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现象或结论吧!
电流
分组
A点的电流IA
(A)
B点的电流IB
(A)
C点的电流IC
(A)
甲组
乙组
丙组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用式子表示为I干=I1+I2。
三、课堂小结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I1=I2=I3。
2.并联电路中干路和支路之间的电流关系:I1+I2=I干。
四、安排作业
教材P51 1~4题
板书设计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电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动手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实验技能
不足之处
课堂训练不足
再教设计
增加适量的训练题
课件14张PPT。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①② 还记得上节课做过的实验吗?
电流表接在这个简单电路的不同位置,两次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关系? 用电器串联或并联时,流过各用电器的电流有怎样的关系呢?知识回顾探究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猜想:
流过A、B、C各点的电流大小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一条河,水量大小一直不变。 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实验数据猜想:
流过A、B、C各点的电流大小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一条河分为两条支路再汇合,每支路水流变窄,汇合前后水量大小基本不变。探究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实验数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2.注意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选择适当的量程。
3.闭合开关前要仔细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4.闭合开关后迅速读数,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5.读数结束后,及时断开开关,不要让灯泡长时间亮着。
6.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实验器材。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我们探究问题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环节
一、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各种现象,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二、猜想假设:对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合理
的猜想。
三、设计实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器材、步骤等。
四、进行实验: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现象,
如实记录数据。
五、分析论证: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六、评 估:对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实验过程是否正确,实验
数据是否可靠等作出合理的评价。
七、交 流: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测出的数据、得出的结
论告诉大家。既要改正自己错误与不足,又要为
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进行辩护。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如图所示,小阳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他分别用电流表测电路中A、B、C三处的电流,得知IA=0.2 A,则IB=_______,IC=_______。 0.2 A0.2 A 2.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 A,
A3的示数为0.4 A,则通过L1的电流是 ______,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通过干路的电流是______。 0.4 A0.9 A0.5 A 3.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
1.2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 A。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和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时( )
A.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通过B点的电流
B.通过B点的电流大于通过C点的电流
C.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通过C点的电流
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和A1的示数分别是I和I1,I和I1的大小关系是( )
A.I>I1 B.IC.I=I1 D.无法确定
3.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两灯均发光,电流表A1和A2比较, 的示数较大。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一盏灯熄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由此可判断,灯 已烧坏。
4.请在下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1)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2)电灯L1、L2并联;(3)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4)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D 2.A 3.A1 L1
4.
5.(1)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2)选用规格不同的灯泡,多做几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