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0-10 21: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二节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议会制
内阁制
政党制
共和制英国议会大厦 图中高耸的建筑物是象征英国最高权力的议会大厦。
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人形容说:“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体现了夺取政权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权力需求。1、简述英国责任内阁制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说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理清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历程。
3感受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学习目标:本课知识结构: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的形成和完善(一)让王权不再神圣——议会制形成(二)只对议会负责 ——责任制内阁形成(三)政党政治的鼻祖——政党制度形成二、法国民主共和政体本课知识结构:代议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决议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基本特征:回顾知识结构及阶段特征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夺权) 背景《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基础责任内阁制形成
(初国王控制—首相组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改革,制定选举规则议会权力缩小,内阁权力膨胀确立工业资产阶级参政帝国主义时
代的新趋向 让王权不再神圣 ——英国议会制形成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含义:
类型: 以君主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一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如英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如1871~1918年的德国)。一、让王权不再神圣 ——英国议会制形成1、英国议会制的地位:最早、发源地、议会之母2、建立过程:13世纪,
英国已经有议会了 上院
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院
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1.地位:
2.过程:
3.影响: 让王权不再神圣 ——英国议会制形成(1)通过议会限制王权。
(2)通过内战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3)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使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初步确立君主立宪)
(4)1832年议会改革使议会权力重心由上院向下院转移。
(5)自安妮女王以来,英王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落入议会手中。4、君主立宪制的原则限制王权 议会至上成为虚君国王 议会 责任内阁Queen Elizabeth Ⅱ1、责任内阁制含义:(二)只对议会负责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中多数党组阁、
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二)只对议会负责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背景:
2.过程:英国“光荣革命”后,英王依然掌握行政权。1)17c初,英王在王宫内室召集枢密院部分亲信讨论决定重大事务2)17c后期,有了“内阁”之称,并逐渐代替枢密院,
成为实际最高行政机关, 由英王主持,对英王负责。3)自1718年后,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
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逐渐成为惯例。4)1742年,沃波尔辞职,开创内阁首相失去下院支持应辞职的先例5)1746年,佩勒姆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
削弱了国王任免首相及大臣的权力。1、背景:
2、过程:
3、主要职权(3方面)
4、内阁组成的法定程序
6、意义:(二)只对议会负责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王任命首相(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名单)
英王批准
内阁、政府组成(接受议会监督)5、内阁特点:
1)内阁由议会下院的多数党组成,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2)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3)内阁如果失去了下院的支持,首相必须辞职
4)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行政权)既完善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相议会下院内阁(政府)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系 议 会
(立法权)选 民上 院
(贵 族)形式任命监
督负
责 多数党组成选 举任 命不对英王负责立法限制王权首相提名组成下院多数党领袖出任共同进退形式宣布
君主立宪制与君主专制有何区别?(了解)(l)性质不同:
(2)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君主立宪制):
(3)目的不同:君主专制使皇权至高无上,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君主立宪制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
使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代议制立宪政体;
君主专制是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政体。对国王而言:失去了原来的至上权威,王权受到法律
和议会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对议会而言:权力得到提升,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
真正掌握国家实权。政党政治的鼻祖
—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1、英国两党的由来:2、形成:保守党 (托)
自由党(辉)
轮流执政辉格党与托利党: 3、演变
保守党与工党:
( 20世纪初——现在)4、政党制度的积极意义?1、使政府权力和平有序地交接成为可能,
避免了暴力和社会动荡;
2、维持了英国政局的长期稳定;
3、所遵循的原则,为后来大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阅读思考:
1、法国人民追求共和政体的根源是什么?
2、法国共和政体的形成过程?法兰西的共和政体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主权在民和平等原则为大多数法国人拥护。法兰西共和国确立的过程: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 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革命频繁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民主共和制根本原因: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直到1877年,君主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桨。”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材料直接体现了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激烈,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结果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共和制得以巩固。讨论: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资产阶级内部关于建立何种政体的斗争合作探究 一、探究内容:
1.合作探究题;
2.自学过程中的疑问点;
二、探究要求:
1.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交流讨论。
2.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条理清晰、要点化、序号化。
3.每位同学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赢取机会,争做本节优胜小组。点评要求:
1、点评时声音洪亮脱稿,注重自己的“教态”。
2、点评讲究方法:先评书写、再评对错,可加上自己的见解。
3、点评讲究效率:言简意赅,遇不明白时及时让给其他同学
非点评同学:
注意倾听、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大胆提出。有的展示,高效点评(1)态度:赞同。
理由: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3分)
(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而不对国王负责。(3分)(1)议会下院投票中,内阁失去议会信任即应辞职。(2分)
(2)取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2分)
(3)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或责任内阁制) 探究一答案:探究二答案: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右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答案:D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C 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的枢密院
B.18世纪初内阁制仍处于萌芽状态
C.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两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
D.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与托利党领袖沃波尔密切相关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于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当政期间。
答案: D